『壹』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農業生產類型
1、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地勢坦盪,耕地以旱地為主,多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所以人們主食以麵食為主。東北和華北平原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產區。
2、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耕地以水田為主,氣候較溫暖,降水豐沛,為發展種植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水稻是本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人們主食以米飯為主。
南方還有很多河流、湖泊、魚塘等水域,盛產淡水魚等水產品。因此,南方地區有很多的魚米之鄉。
3、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的農業發展受水資源的制約,在具有灌溉條件的河流附近和綠洲,可以發展種植業和栽培業(如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外江南」)。而多數地區由於降水少,只能發展牧業。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牧場分布地。
4、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的農業以牧業為主,這里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場。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區沒有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在青藏地區的一些谷地,分布著一些種植業。那裡的特色作物為青稞,它是當地居民傳統食品糌粑的原料。
(1)灌溉農業在哪個地理區域擴展閱讀:
我國各地特色農業介紹(農業生產模式)
灌溉農業:乾旱半乾旱地區 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 地下水、河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
綠洲農業:乾旱荒漠地區有水源灌溉處的農業 青海新疆等地 乾旱半乾旱的河湖沿岸 山麓沖積扇地帶
壩子農業:雲貴高原 壩子 地勢平坦、灌溉便利
河谷農業:在我國西藏和新疆地區 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 河谷地帶 氣候、降水、灌溉
『貳』 地理,灌溉農業,節水農業,綠洲農業的區別都分布在什麼地區
灌溉農業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最主要的有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
節水農業就是對灌溉農業而言,
綠洲農業也是一種灌溉農業,主要分布在乾旱地區,如新疆塔里木盆地
『叄』 我國的牧區和灌溉農業區在什麼地區
簡單點說,我過的牧區主要在西北如(內蒙古、西藏);我國灌溉區主要集中在華北平原。
『肆』 河谷農業和灌溉農業分別是四大區域中哪兩個區域的特色農業
河谷農業是我國青藏地區的特色農業。和灌溉農業是我國西北地區的農業特色。
我國青藏地區位於青藏高原上,這裏海拔很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地形影響氣候寒冷,廣大的高原面上很難發展種植業。只有一些海拔比較低的河谷地帶,例如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地勢比較低,氣候溫暖,可以種植耐寒農作物,發展河谷農業。
我國西北地區位於內陸地區,距離海洋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一些地區可以發展畜牧業。只有高山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有一些水資源,可以發展灌溉農業。
『伍』 四大地理區中重點發展了灌溉農業的是
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西北地區的農業特點是灌溉農業,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南方地區是水田農業,青藏地區形成了河谷農業.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受氣候、降水等因素的影響,各地農業生產類型有較大差異.不同農業生產類型,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結果.
故選:B.
『陸』 中國四大灌溉農業區分布區域
農業區劃是管理和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我國農業區劃種類較多,其劃分方法也不盡一致,目前主要有:①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編制的《中國綜合農業區劃》,它是根據農業生產條件、特徵和發展方向、重大問題和關鍵措施及行政單位的完整性等原則,將全國劃分為九個農業區,即東北農林區、內蒙及長城沿線牧農林區、黃淮海農業區、黃土高原農林牧區、長江中下游農林養殖區、華南農林熱作區、西南農林區、甘新農牧林區、青藏高原牧農林區。
②根據我國客觀存在的三條地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線、青藏高原邊緣線和秦嶺淮河線),將我國分為四大農業類型區:即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南方水田農業區;秦嶺淮河以北,400毫米等降水線以東,北方旱地農業區;長城、青藏高原北,400毫米等降水線以西的西北牧業、灌溉農業區,這里還可分為東部的半農半牧區和西部甘新的綠洲農業和荒漠放牧為主的農業地區;青藏高寒牧業、農業區域,這里地高天寒,有廣闊的草原,居民3/4是藏族,盛行季節放牧;農業集中在雅魯藏布江谷地,以種植特有的青稞著名,並有小麥、馬鈴薯、玉米和豌豆等。
『柒』 中國的灌溉農業區有哪些
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1、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在幾字形的黃河灣。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
2、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兩岸。寧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黃土高原,東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北部是黃河沖積平原——寧夏平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滔滔黃河斜貫其間,流程397公里,水面寬闊,水流平緩。
3、河西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簡稱河西、雍涼。西漢政府在河西走廊設置四郡,是為河西四郡,漢代隸屬涼州,唐代隸屬隴右道。
特點
通過灌溉措施,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要,調節土地的溫度和土壤的養分,以提高土地生產率。主要通過各種農用水利灌溉設施,滿足農作物對水分的需要,調節土地溫度、濕度和土壤空氣、養分,提高土地生產能力。是一種穩產高產的農業。
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亞馬孫河、亞洲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都發展了灌溉農業。中國的灌溉農業,自古以來就很發達。早在戰國初期,即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發揮效益。
『捌』 河谷農業和灌溉農業分別是哪
1、河谷農業:在河谷地區發展的農業稱為河谷農業.高山地區的河谷地帶,由於地勢較高山地低,氣溫較高,無霜期比山地長,降水條件較好,河水又可作為灌溉水源,河谷之間的山嶺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質較豐富,土壤比較肥沃,是山區適宜耕作的地區,河谷地帶的農業發達,被稱為河谷農業.例如我國青海省黃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農業區,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區.雅魯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農業.青藏高原區也有.
2、灌溉農業:在乾旱時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證農業生產的模式.
①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②特指在降雨量極少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農業.比如我國西北地區,寧夏河套.
『玖』 中國灌溉農業分布主要在哪些區域
灌溉農業是在乾旱時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證農業生產的模式。
灌溉農業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為降水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
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農作物為春小麥。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引黃河水,有「塞上江南」之稱。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拾』 什麼是灌溉農業,它主要適用於哪些地區
灌溉農業主要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為降水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農作物為春小麥。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引黃河水,有「塞外江南」之稱。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南方地區在出現嚴重乾旱時,也有灌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