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考有關地理考哪些方面

高考有關地理考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2-05-03 05:27:17

⑴ 高考地理考查要求

區域地理重點:
地形:能通過解讀地形等值線圖、河流分布,說出地形類型,說明地貌特點,該區域的地勢特點,分析地形對農業、工業、交通、城市區位選擇的影響;
氣候:通過解讀經緯度位置、氣象等值線圖,說出該區域氣候類型,說明氣候特點,分析氣候對農業、工業、城市區位選擇影響;
河流:通過解讀地形和氣候信息,說出該區域河流類型(內、外流河),說明水系與水文特徵,分析河流對農業、工業、交通、城市區位選擇的影響.
主幹知識:5大基本原理:熱力環流、農業區位選擇、工業區位選擇、交通區位選擇、聚落區位選擇;5大基本規律:地球運動規律、地殼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水文運動規律、地域分異規律;5大基本過程:地殼物質循環過程、水循環過程、人口增長與遷移過程、城市化與工業化過程、資源轉移和產業轉移及過程.
區域地理特徵分析及表述
一、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
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2、地形特點①主要地形類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勢特點(起伏大小、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
⑤海岸線特徵(長短、曲直)
3、區域氣候特點①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②氣溫特點(冬夏氣溫高低、氣溫季節變化,氣溫日較差大小)③降水特點(降水總量、降水空間分布和季節、年際變化、水熱配合情況)④光照狀況
⑤氣象災害
?4、河流水系水文特點
水系①流域面積大小,河網密度②河道:長度、寬度、深度、彎曲度③支流湖泊多或少④流向⑤落差大小或峽谷數量分布⑥水系形狀(扇形水系、向心狀水系、輻射狀水系、羽狀水系、單邊狀水系)
水文①流量、流速、含沙量大小、②汛期長短、汛期出現在哪個季節③水位季節變化大小④有無結冰期及其長短、有無凌汛⑤水能
二、?區域的人文地理特徵:
1.農業特點:
①農業地域類型、生產水平、農業結構、空間分布②商品率③規模大小④機械化程度高低和勞動生產率高低⑤科技水平⑥農業經營方式(小農經營
或家庭大農場或國營大農場
或大牧場經營,粗放經營或勞動密集型精耕細作或資金和技術集約)
2、工業特點
工業部門結構、生產水平、工業投入要素特點(如單位產值投入勞動力多)、工業分布(如日本傳統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對外依賴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場對外依賴程度高)、工業地位(如新加坡工業在其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3、交通、人口與城市特點與分布
(1)區域交通特點:①主要交通方式及其區際聯系的方向,②交通位置(樞紐或入海口或航線的必經之地或中間位置或溝通南北和東西交通的樞紐或"十字路口")③交通線路密度
④綜合運輸狀況
(2)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原因
人口、城市分布特點:面狀分布——平原密集,沿海密集;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
三、地理特徵成因分析思路
?1、地形成因:①板塊作用形成的地形;
②內力作用形成的地形;③外力作用形成地形
(如:渭河平原是由於地殼斷裂下陷,河流泥沙沉積形成的)
2、地質災害成因
火山噴發、地震:位於板塊邊界、火山地震帶
滑坡、泥石流成因:①地形因素(地形陡峻)②地質因素(如斷裂發育岩性破碎)③植被因素④氣候因素(如夏季多暴雨)
3、氣候成因①緯度位置(太陽輻射)、②大氣環流、③海陸因素、④地形因素、⑤洋流因素
(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形成是由於地處溫帶大陸西岸,終年盛行西風,沿岸暖流增溫增濕)
4、河流、湖泊水系和水文特點影響因素:
①流經地區路程長短②氣候③地形④補給類型
⑤植被覆蓋⑥土質疏鬆(或岩性破碎)
例如:流量大小的自然因素:與流域內降水量和流域面積有關
5、區域農業特點形成因素(影響農業發展的條件)
自然條件(有利與不利):
氣候條件、地形條件、水源條件、土壤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有利與不利):市場條件、交通條件、農業技術、國家政策、勞動力數量素質(廉價與否)
6、區域工業特點形成因素
(即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條件:位置;土地;水源;礦產資源(鐵礦、有色金屬礦等);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水能、核能、地熱等);運輸條件(海運、河運).
社會經濟條件:位置;市場、交通、農業基礎、工業基礎或協作條件、勞動力數量、素質、技術水平、科技教育、國家政策、資金、創新環境文化、信息通信.
三、影響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①緯度位置—考慮氣壓帶和風帶的控制
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兩極地區
南、北回歸線附近
中緯度(溫帶)地區
大陸西岸
大陸東岸
大陸西岸
內陸地區
大陸東岸
②海陸位置----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平行,且由沿海向內陸遞減
③地形影響——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雨)
注意降水量與山地高度的關系
④洋流----寒暖流
⑤城市----等降水量線閉合,且中心數值較大.(雨島效用——工業發達,大氣中多疑結核)
等降水量線
降水條件:水汽不飽和→飽和;促使空氣上升的動力
⒈降水類型
我國夏季午後2點
(熱雷雨)
a.對流雨
赤道附近
b.鋒面雨
(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嶺))
c.地形雨——高大山脈的迎風坡山腰
d.台風雨——熱帶低氣壓——氣旋——台風—→強台風(逆)
⒉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
a.季節變化(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
b.年際變化------我國屬於季風氣候區,降水的年際變化大,興修水利,可以調劑豐水年和枯水年的徑流量.
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內力、外力(什麼作用力—流水、風力等);侵蝕、堆積;
乾旱地區(風蝕蘑菇、柱、城堡、沙丘)
濕潤地區(沖積扇、河漫灘、沖積平原、三角洲)

⑵ 高考常考的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地球的日晝長短、氣候分布及其屬性特點、形成各種自然環境的原因(受什麼影響:洋流、大陸分布、風帶自然帶等),地理圖像分析(氣候、風帶自然帶、洋流、大陸位置、時區時差時間計算等),區位分析(城市、工業、農業等),各世界大國相對地理資料

⑶ 高考地理的學習重點有哪些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況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類問題都要往兩個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為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光熱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資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氣壓帶和風帶、大氣環流等;
人為因素包括人口、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策、資金、工農業基礎、歷史等。
(2)回答意義影響類問題時,應當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作答。
(3)回答條件分析類問題時,注意應答出有利條件以及不利條件。
2.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學會採用分點作答;作答特徵描述問題時,學會分階段描述特徵。
3.作答地理綜合題,應注意回答的邏輯性:弄清各點作答的先後順序;不出現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4.學會看分值,多角度答題
答題時盡量結合題目所給的圖上信息或資料作答。
要熟記的地圖——做題的基礎。
1、經緯網,各大洲和各主要國家和各主要地形區的經緯網圖,
2、世界地形圖——主要地形區的地形剖面圖。
3、世界氣候分布圖。
4、世界海陸輪廓圖——河流、湖泊、海洋、海峽、島嶼、半島分布圖。
5、世界洋流分布圖。
6、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7、板塊構造圖。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氣候類型。
9、世界主要工業區、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作物分布圖。
10、中國各地形區的經緯度。(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嶺,台灣島,海南島,北回歸線、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過的地形區)。
11、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圖。
12、中國地形三個階梯的分界線、季風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溫度帶、干濕地區的分界線。
13、各種等值線圖的判讀方法——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高線等
2高中地理基礎知識:地理特徵的描述
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
2、對地理位置的描述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低山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土壤類型為紅壤為主。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戰略位置
地勢(高、低(方位))及起伏大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特徵。
例:描述我國橫斷山區的地形特徵:
山高谷深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喀斯特地地貌發育。
從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土壤和資源幾方面入手。
例:簡述井崗山旅遊區的自然地理特徵?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入手。
氣溫高低的影響因素:
降水量多少的影響因素:
5、氣候類型的判斷重點方法
以溫定帶:先判斷最冷月均溫
以水定型:
氣溫特徵:氣溫的高低及季節或年際變化,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光照情況。
降水特徵:年降水量、降水的季節或年際變化、雨季長短,雨季在什麼季節。雨熱是否同期。
緯度、地勢、洋流、海陸位置(受海洋的影響程度,受冬季風的影響程度)
氣候(大氣環流)、地形雨、洋流、海陸位置
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度平原、盆地比較氣溫
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較涼;
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
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弱,
因此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快。
6、對河流特徵的描述
(1)河流的水文特徵:
(2)內流河水文特徵:
(3)水系特徵:
(4)分析河流的凌汛條件:
包括水量大小、水位高低及季節變化大小、汛期長短、含沙量的大小、有無結冰期、有無凌汛現象、水能。
A、水源補給: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汛期在夏季,影響因素主要是氣溫 B、季節性河流:夏季為豐水期,其它季節水量少,甚至斷流 C、流程不長
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形態、河網密度、落差和峽谷的分布。
溫帶河流有結冰期,河流自較低緯向較高緯度流動的河段。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入冬後較高緯度河段的河水開始封凍;春季較低緯度河段的河水先開始解凍。這樣上游為水,下游為冰,水流不暢,極易沖潰堤壩,形成凌汛。
(5)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例:三峽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6)河流航運條件評價:
(7)河流的補給形式:
例: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1.河流落差大;2.水量大。
處於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位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
自然:流量及季節變化;流速;冰期;含沙量,流域面積,有沒有形成水運網路;
社會經濟:與其他交通方式相聯系;經濟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
大氣降水補給、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往往形成春汛)、永久性冰雪融水(往往有夏汛)、地下水補給和湖泊水補給
①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暖流的增溫增濕
萊茵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自然: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多,水量充沛,季節變化小
②氣候溫暖→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
③平原地形→河道寬闊,水流緩
④森林覆蓋率較高→河流含沙量小
⑤河流出海口地處英吉利海峽附近,交通位置重要
社會經濟:
⑤人工運河溝通,河海聯運,通航里程長
⑥流經地區人口城市多,經濟發達
3高中地理基礎知識:地理特徵分析要點
1、分析太陽輻射高低(考慮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
2、分析我國沙塵暴現象產生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西北;華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1)地形高低和南北坡(陰坡、陽坡)(2)日照時間:天氣和氣候狀況;白晝長短(3)太陽高度(即緯度)
(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乾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日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控制載畜量;
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
退耕還林、還牧;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3、分析洪澇災害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例: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諾現象等。(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風強盛,多暴雨,降水豐沛;②夏秋多颶風;③地勢低窪,排水不暢;④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⑤天文大潮時海水的頂托作用,使河水下泄不暢;
人為原因:①人口密度大;②上游植被破壞多,水土流失嚴重。
4、分析有關地形地貌
5、分析有關地質災害
例:分析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原因
形成原因:
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
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板塊
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
2組斷層:華山&渭河平原、廬山&鄱陽湖平原
(1)板塊(火山、地震、變質)或地質是否破碎(2)坡度(3)降雨(4)植被(5)人為因素
(1)自然原因: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岩石破碎,風化嚴重;山區面積廣大,地形坡度大;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2)分析地震產生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地區
形成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
減輕災害的措施:
震級大,破壞性大;淺源地震;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
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
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
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等。
6、有關漁場的形成
例:我國舟山漁場的成因是什麼?
7、分析某鹽場的成因
8、大潮發生的原因(如錢江潮)
(1)洋流(寒暖流,上升流) (2)大陸架
(3)河流入海口 (4)溫帶海區
地處溫帶大陸架上,陽光可以入射海底,光合作用較強,藻類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寒暖流交匯處;河流入海口,帶來了豐富的餌料。
蒸發量大(氣溫,背風坡,光照強,風力大);
地形平坦是否適合建鹽場;沿海。
喇叭口的形狀,外面大裡面小,海水上涌潮位抬升;夏季風力大時,抬升潮位;天文大潮時,日地月在一條直線上,引力大,出現大潮。
9、沼澤廣布的原因
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
②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③底下凍土廣布,下滲能力差
④河流形成凌汛,洪澇泛濫
10、死海、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社會經濟原因:
②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使匯入死(咸)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
4高中地理基礎知識:區位分析類
(一)農業區位分析
1、分析有關農業區位因素:
例:酒泉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和限制因素是什麼?
2、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湟水谷地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
自然區位:
氣候(光、氣溫、熱量、降水、災害氣象),地形,水源,土壤;
社會經濟區位:市場,交通,政策,人口及素質,技術
利: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弊:降水少,水資源缺乏。
利: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降水少,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鹼化等。
3、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
4、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
有利(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熱量不足;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秋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有利(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旱澇災害頻繁;酸雨危害
5、畜牧業
典型地區: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
6、乳畜業
典型地區:西歐、美國東北部、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分析區位因素:
有利(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於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
(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氣候乾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濕潤,不利於種植業成熟,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2)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7、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區位因素:
8、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9、混合農業(澳大利亞)
墨累—達令盆地
混合農業的優點
墨累—達令混合農業
分布:國土東南部
混合農業特點:
不利條件及解決措施:
處於大分水嶺西部,屬雨影區,降水稀少,灌溉成為農牧業的限制性條件,政府實施東水西調促進農業發展
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國
①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②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
③靈活的生產選擇
(二)工業區位分析
1、工業區位分析
社會經濟:原料(農產品加工、鋼鐵)、能源(有色金屬工業)、科技(尤其是技術密集型工業)、勞動力(數量、素質)、市場(腹地)、交通、農業經濟基礎(提供食品和原料)、環境(風向、河流)、資金、政策、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新興工業區:典型地區:美國矽谷、德國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島、英國蘇格蘭中部地區、印度的班加羅爾
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2)社會經濟因素:科技發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軍事定貨(美國矽谷)
特點: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傳統工業區
典型地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等
區位分析:
魯爾區
區位因素:
衰弱的原因:
措施: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區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陸交通:⑤廣闊的市場
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①改造煤炭、鋼鐵工業,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②發展科技,繁榮經濟
③調整工業布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
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
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三)城市區位分析
1、分析有關城市區位
(1)自然區位: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形狀;
(2)社會經濟:資源,交通,政治文化,宗教,旅遊、軍事,科技
分析我國武漢市的城市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
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長江、漢江匯合處,水源豐富,
社會經濟因素:
附近鐵礦、棉花資源;
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京廣鐵路穿過,水陸空交通便利;
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素質高;
湖北省省會城市,華中地區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
現代工業、新興高科技產業(光谷)(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棉紡織、光谷等)
1、交通建設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等
舉例:南昆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
自然:地形崎嶇;河流多;地質條件復雜,多地震、滑坡、泥石流;降水多,多暴雨。
(四)交通建設區位因素
2、分析港口的區位因素:
海灣+水深+避風+陸地地形平坦,利於築港+交通
3、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原因:峽谷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盆地、窪地地形建水庫庫容量大
(2)地質條件: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誘發地震、滑坡
(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少淹沒良田和村莊,減少人口遷移。
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1、晴天多,風速小,能見度好;
2、緯度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線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3、地形平坦開闊,地質結構穩定;
社會經濟因素:1、地廣人稀;2、交通便利;
3、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如酒泉成為航天發射基地的區位因素
地處西北內陸,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便於對衛星跟蹤觀察;地形開闊,便於對衛星的跟蹤觀察。
地廣人稀,不幹擾居民生活;
位於河西走廊,交通便利;
地處西北內陸,利於國防安全。
衛星著陸基地的區位分析
氣象條件: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便於對航天器的跟蹤觀察。
地形條件:地形平坦、開闊,少河流峽谷,有利於航天器或航天員的安全便於目標搜尋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幹擾居民生活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①地勢起伏大,坡度陡。
②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黃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並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蓋率低。
(2)人為原因:破壞了植被。
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採。
②開礦。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的後果(危害):
①使土地貧瘠,農作物減產。
②下遊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積,庫容減少,降低蓄洪標准。
5高中地理基礎知識: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2)荒漠化問題
(3)乾旱缺水問題
①我國典型地區:華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南方地區冬旱
②華北地區春旱
產生原因:
自然原因:a:春季雨帶未到達,降水稀少;
b: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人為原因:a: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①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
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產生原因:
缺水的治理措施:(開源節流)
①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
②修建水庫;
③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
④減少水污染;
⑤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
⑥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
⑦;加強全流域統一規劃管理
⑧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
⑨ 海水淡化等。
③有關乾旱的主觀題
⑴ 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干(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
⑵ 熱帶沙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
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展;
②受秘魯寒流降溫減濕,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4)土壤鹽鹼化
①我國典型地區:黃淮海平原(春秋)、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夏季)等
②華北平原鹽鹼化原因:
自然原因:a地形低窪;b春秋季節乾旱,蒸發量旺盛c土壤中鹽分向地表積聚;
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5)溫室效應問題
對全球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的影響
產生原理:CO2能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而使大氣溫度增高,全球氣候有變暖的趨勢
產生原因:
解決措施
6高中地理基礎知識:能源問題
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對哈:
對中:
①哈薩克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②擴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促進哈薩克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④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①利於緩解石油緊張局面,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
②中國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進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管道處於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性好;
④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⑤改善了能源消費結構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對東、西部地區影響
①對西部的意義:
②對東部地區: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改善西部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西部地區生態建設,利於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就業機會;
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張狀況;
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保護環境;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
增加就業機會;
7高中地理基礎知識:人口問題
試比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在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方面的特徵及其成因
澳大利亞:集中分布於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
自然: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農牧、工礦業發達;
開發歷史較早;
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
中西部氣候乾旱、多沙漠、草原
加拿大:集中分布在南部走廊一帶,北部人口、城市稀少
南部氣候夏季溫暖;工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北部寒冷,經濟落後。
8高中地理基礎知識:世界地理簡答題
亞洲
日本的氣候——海洋性顯著的季風氣候
電子工業分布的區域因素
南北氣候有較大的差異:
氣候具海洋性特徵:
東西兩岸降水形式和季節分配不同:
有特殊天氣現象-梅雨和台風。
冬季較為溫和,夏季較涼爽,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小。
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8月和2月。
降水量多且季節分配均勻。
東部太平洋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
A、地理位置優越B、氣候適宜,潔凈優美的環境C、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多D、交通便利
分析日本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條件
分析日本經濟發展的條件
有利:
自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豐富;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1)日本農業多採用小型機械,精耕細作,注意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斷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人口多,市場需求量大。3)勞動力豐富。(4)歷史悠久,多精耕細作的經驗。
不利:旱澇災害頻繁
不利條件:國土(市場)狹小,對外依賴嚴重;礦產貧乏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
工業基礎好;島國多優良港灣
開挖運河對泰國的影響:
創造就業機會;為國家創收。泰國因此成為海運樞紐,會加大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從而帶動整個國家經濟。
如果開鑿克拉運河,對我國來說將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
1)、運河不僅可以運油,還可以運輸其他貨物,而且將改變歐亞貿易路線。
2)、它可以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節省時間和運費,運輸安全性得到提高。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地區及區位因素分析。
分析湄公河的水文特徵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之國」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小的地區,主要有四大工業區
----接近消費市場;建在港口便於進口原料和出口產品
東南亞的物產
(1)熱帶經濟作物豐富。(熱帶種植園農業:天然橡膠、油棕、椰子、金雞納、蕉麻、胡椒、木棉)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和油棕
菲律賓:椰子和蕉麻
印度尼西亞:金雞納霜。
(2)水稻種植廣泛,稻米是各國居民的主要糧食。
(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有利條件?)
(3)東南亞的礦產資源(馬來西亞的錫礦+印尼、東帝汶的石油)和森林資源都很豐富。
(4)旅遊資源豐富

⑷ 高考地理主要考什麼

高中的地理高一最重要,因為高考地理主要為自然地理。如經緯線、日界線、太陽正午高度角、晨昏線、地方時區時、降水氣候、高壓低壓等。這些都是高考必考的典型知識點。注意多練練這方面的典型題。

⑸ 高考地理哪些地方是必考重點

高考文綜地理九個必考知識點匯總

一: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
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

磁暴

現象。帶電粒子流沖進地球大氣,被地
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二: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
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
0
,南北緯
60°
的線速度為赤
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
0
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
15°
/
小時。

3.
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
(1
月初
)
時速度最快,
位於遠日點
(7
月初
)
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
30
千米
/
秒,平均角速度為

/
日。

三:日照圖中進行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兩個方面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
繪制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系。歸納起來主要有:

(1)
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
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
23°26′
的夾角。

(3)
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
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
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
也可斜交
;
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
相離
(
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
);
平分赤道
(
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
180°
,即赤道晝夜平分
);
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
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
(
所跨經度
)
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
;

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
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
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
(6
時、
18

)
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
找到。

(2)
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
(12
時、
0
時或
24

)
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
置確定其緯度。

(3)
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
始終垂直。

(4)
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
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
(
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
)
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
分區域的分布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
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
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
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
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
一般來說,
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

的等太陽高度線,
即晨昏線
;
圖中所示的半球全
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注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
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

的等太陽高度線,
就不是晨昏線。
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
部分。

(3)
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
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
緯度就相差多少度。
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
(
赤道除外
)

太陽高
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
?
差值
?


(4)
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
(

)
半球時,北
(

)
極點位於最

(

)
點以南
(

)
,北
(

)
極點與最北
(

)
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
(

)
極點。

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
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
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
(
一般有兩條
)
,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
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
反之為後方。

3.
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
就形成了暖鋒。
同樣的,
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
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



暖西冷

,南北半球都一樣。

4.
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六: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
各類岩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岩漿
;

2.
岩漿岩只能由岩漿轉化而來
;

3.
岩漿岩、沉積岩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岩漿岩、變質岩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但沉積岩、變質
岩不可能直接變成岩漿岩。

七:判斷岩層的新老關系的四大技巧

1.
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
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
因而一般規律是岩層越老,
其位置越靠下,
岩層越新,
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
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
岩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岩層新。

3.
根據岩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岩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
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
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岩漿岩。

4.
根據海底岩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
如果是海底岩石,
則離海嶺越近,
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
離海嶺越遠,
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
;
或者說離海溝越近,
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
離海溝越遠,
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
注意進行上
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
雪線的含義: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
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
(
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
)
相等的界線,故又
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製冰川發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
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
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
;
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
雪線最高,為
5000

6400

;
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
4400

4900
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
;
背風
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
4600
米,北坡雪線則高達
5800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
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
(
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

氣候
」)
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
的強弱。

九: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⑹ 高考地理考什麼

高考復習雖然區分文理科,但有時候學習方法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地理作為文科裡面最偏向理科的一門學科(在大學地理學科在理科生中招生),很多理科的學習方式在地理學習當中更是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那麼我想用多年來理科的學習經驗,來談談地理的學習問題。
關於文科理科之間,大家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理科更偏向於思維,而文科更偏向於記憶。這個固然有其中的道理,但是其實兩者也是能相互補充的,如果理科生能強化一下記憶,那麼就不會出現很多同學在學習上不夠踏實的現象,熱衷於高難度的題,卻連最基本的該記的東西記不住。同樣,如果文科生多一些理科思維,那麼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地理尤其如此。具體來說,我覺得學地理可以向理科借鑒一下幾個方面的方法:
第一,充分發揮想像力,建立地球模型。建立模型的思想在理科中尤為常見,特別是物理學科。比如要分析一個運動學的題型,是關於一個木塊和一個木板的相互運動問題,首先就是要在腦海里建立一個這兩個物體運動的情景,越栩栩如生越好,然後分析他們的相互運動過程,開始時可以利用畫簡圖幫助想像。在地里學科里,自然地理部分一直都是很多同學的老大難問題,而如果運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就能很好理解很多地理問題,試想一個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同時也在自西向東自轉著,於是太陽東升西落,各地有了時間差。更有趣的是自轉公轉兩個旋轉平面並不平行,於是有了四季分明。。。。。。再想像一個晶瑩剔透的地球,各大洋都進行著洋流運動,「8」字形,順時針,逆時針,彷彿就在眼前。這樣自然就很容易記住了一個運動整體的模型,遇到題目了就可以進行具體分析,而不是死記硬背的往上套。
第二,充分利用地圖等圖表工具幫助記憶。這也是地理學科自身最大的特點。理科中也有很多圖表,意義豐富,簡單直觀,例如兩個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繪製成一個坐標圖,一眼就能看出很多信息。地理更是如此了,地圖更是被譽為「地理學的靈魂」。當然,如果光看地圖,往往也不能看出很多東西,這就需要我們自己來充實這個地圖,將具體的地理知識點在地圖上都找到體現,最重要的甚至可以在地圖上做以文字說明,這樣慢慢的一張張地圖都被我們自己給充實起來了,以後一看到地圖,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便從地圖上浮現了出來,這樣地圖實際上起到了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記憶效率。
第三,要深挖地理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多找一些因為什麼,所以什麼的知識點,逐漸構建完整的知識網路。理科的東西大都是環環相扣,知識之間有著很強的邏輯聯系,這樣就比較容易構建只是網路。而文科很多東西貌似是彼此獨立的,所以舊給同學們的記憶帶來很大的挑戰。然而其實只要你認真去發掘,就會發現其實地理知識之間也是有相互聯系的。比如一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往往對當地人們的人文社會環境起著巨大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制約也會帶來很多的社會問題,自然環境也是對一個地方的發展方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等。這就說明地理知識之間也是有很多內在聯系的,要善於把有邏輯聯系的知識放在一起記憶,最後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由於筆者是理科生,對地理學科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所說的方法亦有欠妥之處,不過我覺得如果能夠適當運用理科的思維來學文科的話,對於時間緊迫的高三學生是大有裨益的。

⑺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1、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沖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2、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3、日照圖中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點。

學習地理技巧:

學習地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基礎,高中的地理和初中的地理關聯是非常的大的,由於初中是不考的地理的,所以很多的同學不重視地理,都沒有怎麼學習,所以了高中我們必須要從基礎知識開始,重視書本的內容,然後做題加以鞏固。

學習地理背誦地圖是非常的重要的,地理80%的題都是和地圖相關的,我們必須要熟記地圖。我們要做到會看圖、識圖,看到地圖就能知道它要講的是哪些內容,我們從地圖中找出相關的信息。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涉及到地圖的題一定要經常的翻看地圖冊,這樣我們會把地圖記憶的更加的深刻。

⑻ 高考地理要考的的知識點(超全)

太多了,給你個網址,你看一下
高考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3、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4、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5、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
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6、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1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生磁暴現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9、月相變化規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0、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
21、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22、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23、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1970年「東方紅」一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
24、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25、保護宇宙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28、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30、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31、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32、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
33、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35、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36、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37、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38、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39、地球自轉的周期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40、地球自轉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1、地球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42、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43、地球公轉的周期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44、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45、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46、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47、晨昏線的判斷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48、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鍾。

2009-11-10 16:48 回復中學生加油站2位粉絲3樓49、已知經度求時區數經度除以15,再四捨五入。
50、區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時刻增大1個小時。
51、北京時間以東八區(120°E地方時)為標准時間。
5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准時。
53、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5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側視圖的判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63、地球俯視圖的判讀逆時針自轉,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中心為南極。
64、晝夜長短的計算:以晝弧長度為依據,每15度為1小時。
65、日出日落時刻的計算;根據晝長以標准日出(6時)和標准日落(18時)前後推算。
66、晝夜長短的判斷: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67、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是夏季。
69、我國傳統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四季。
70、歐美傳統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起點。
71、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帶的名稱和范圍: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7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五帶劃分
74、大氣圈對地球的重要意義保護生物生存,影響地球自然環境,維持生命活動
75、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
76、干潔空氣的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塵埃的作用生命活動;構成生物體;吸收紫外線;光合、保溫作用;成雲致雨
78、大氣污染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氟氯烴破壞臭氧層
79、大氣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高層大氣(電離層)
80、對流層的主要特徵:上冷下熱,對流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
81、平流層的主要特徵:臭氧吸收紫外線。平流,對高空飛行有利,
82、大氣上界離地面約2000-3000千米。
83、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陽高度角
8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輻射定律物質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
86、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87、大氣逆輻射夜間有雲較溫暖,夜間晴朗較寒冷。
88、大氣的保溫效應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能力很強。
89、全球的熱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各緯度間的冷熱不均。
9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
92、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93、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壓垂直指向低壓。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
94、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由於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並不平行,而是有個交角。
96、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的步驟①高壓垂直指向低壓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畫出合力
97、小氣候:城市風、海陸風、山谷風
98、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99、大氣環流的意義調整全球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東北信風、副高、中緯西風、副極地低壓、極地東風、極地高壓

2009-11-10 16:48 回復中學生加油站2位粉絲4樓101、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位移大致來說,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陸上的主要氣壓中心:亞洲高壓(大陸)、阿留申低壓(太平洋)和冰島低壓(大西洋)
103、夏季海陸上的主要氣壓中心:亞洲低壓(大陸)夏威夷高壓(太平洋)亞速爾高壓(大西洋)
104、季風的成因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105、季風的典型分布地區東亞季風(西北、東南風);南亞季風(東北、西南風)。
106、鋒面的分類與天氣冷鋒、暖鋒和准靜止鋒。氣溫、氣壓、天氣。
107、鋒面對我國天氣影響的實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鋒)、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冷鋒)
108、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低氣壓;上升氣流;陰雨。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逆時針。
109、反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高氣壓;下沉氣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順時針。
110、鋒面氣旋鋒前鋒後的天氣情況。冷氣團一側陰雨。
111、氣候要素氣溫、降水量。
112、氣候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113、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日較差、年較差、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114、世界氣候類型的名稱熱帶(四種)、亞熱帶(兩種)、溫帶(三種)、寒帶(一種)
11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116、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受季風影響;大陸東岸20-35°
117、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風交替控制。30-40西岸
118、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乾燥。季風。40-60°大陸東岸。
119、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冬暖夏涼,降水均勻。終年盛行西風。40-60°大陸西岸。
120、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少雨。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溫帶內陸
121、氣候的變化地質時期、歷史時期、19世紀末以來。
122、氣候資源的特點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有較大的變率
123、氣候資源與農業種植制度(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
124、氣候資源與建築小區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
125、風與城市規劃工業企業布局在盛行風的下風向,居住區布局在盛行風的上風向
126、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鐵路、機場(暴雨、泥石流、風速、橋涵、雲霧、地勢等)
127、台風(颶風)熱帶氣旋強烈發展形成的大旋渦。
128、熱帶氣旋強度等級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台風。
129、台風的監測與預報利用氣象衛星確定台風中心位置,估計強度,監測移動方向和速度。
130、暴雨形成條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強烈上升運動③持續的天氣系統
131、洪澇災害的防禦提高預報的准確率,採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32、乾旱的危害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133、乾旱的防禦改善生態、選擇耐旱作物、開展水利建設、改進耕作制度等。
134、寒潮的危害帶來嚴寒、大風、霜凍。對春秋季的農作物危害最大。
135、寒潮的防禦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136、全球變暖趨勢及其人為原因①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137、全球變暖造成的後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
138、大氣臭氧層總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烴化合物消耗臭氧。
139、大氣臭氧層總量減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造成破壞。
140、臭氧層的保護①研製新型製冷系統②參與國際合作
141、酸雨的成因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
142、我國酸雨區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長江三角洲
143、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②土壤酸化③腐蝕建築物④危及人體健康
144、酸雨的防治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資源綜合利用。
145、大氣環境保護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氟氯烴破壞臭氧層,酸雨。
146、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和水源海洋水量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
147、海岸帶從濱海平原到大陸架之間的廣闊區域。
148、海岸帶與人類活動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離海岸60千米的范圍內。

2009-11-10 16:50 回復

閱讀全文

與高考有關地理考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