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國的主題有哪些

地理中國的主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4 20:50:01

1. 中國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1、世界最長的城牆——中國萬里長城。
2、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3、世界圍地最大的城牆——明代南京石頭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廣東從化北回歸標志塔。
5、世界水稻種植最北的地區——黑龍江呼瑪縣。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錢唐江潮。
7、世界最大隕石雨和隕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閘式運河——廣西靈渠。
9、世界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鹹水湖——西藏的納木錯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14、世界最高的農業種植區——西藏。
15、世界流動沙丘面積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魯番盆地。
17、世界陸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瑪峰(8844.43)與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發達之地——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
19、世界最大的黃土地貌——中國黃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氣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瑪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區——藏北高原。
23. 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4.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25.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26.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27.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28.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29.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30.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31.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32.最大的內陸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33.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34.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35.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
36.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
37.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38.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9.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
40.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21個)
41.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42.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43.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順湖
44.世界樟腦產量最高的地區:台灣
45.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46.世界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
47.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區:青藏高原湖區

2. 地理中國的關鍵詞與主題 急需

主要應改是這段時間的天氣、自然災害,比如北方洪澇,南方乾旱、高溫等

3. 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讓孩子著迷的中國地理

講講江西現在有名的東西吧。你看江西地圖,最顯眼的是個大湖。

江西的這個大湖,是中國第二大湖,第一大湖是哪個還記得不?對,青海湖。青海湖是鹹的,江西的鄱陽湖是淡水湖,所以,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鄱陽湖跟長江通著,長江水少的時候,鄱陽湖的水往長江流;長江水多的時候呢,長江的水就往鄱陽湖流。

鄱陽湖原來不大,是從三千多年前開始變成大湖的。想想看,鄱陽湖變成大湖,可能跟什麼有關系?對,長江。湖南湖北的那塊大濕地,被人佔了種田以後,長江的水沒地方去,流鄱陽湖來了,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鄱陽湖慢慢變成大湖了。

鄱陽湖好,這地方鳥最喜歡。每年冬天的時候,有300多種鳥來鄱陽湖過冬。光天鵝就有幾十萬只,一大群天鵝飛起來,鋪天蓋地,壯觀著呢。

有一種鳥,白鶴,也叫仙鶴,特別好看,全世界只有幾千隻,到冬天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要來鄱陽湖。鄱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也是最適合觀鳥的地方。現在鄱陽湖建了國家濕地公園,周圍不設工廠,不許圍湖造田,就是要保護這個好地方。

鄱陽湖的北邊,有江西最出名的山,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叫什麼名字?《望廬山瀑布》,就是這個廬山。

廬山這地兒,雨多、水多、霧多,風景好,夏天還特涼快,很多人喜歡來。一些大文人來了,就忍不住寫首詩啊什麼的,這詩寫得好,出名了,廬山也跟著出名了。

除了李白這首,還有一首,「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朝蘇軾寫的,名氣也很大,以後你們語文課上會教。

4. 《地理中國》觀後感 5篇

4.自然傳奇觀後感
今天看了《自然傳奇》這個節目,雖然講的都是動物的事,卻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我深有感觸。其中有一項誘餌與等待。
海底有一種魚,它的頭部前邊有一個小魚似的誘餌。它每天都伏在沙子下面,不斷地動前面的誘餌,使它看起來像一條蟲子或一條小魚。
終於有一條魚上鉤了,它一心想吃這條「小蟲子」,可是沒發現沙子下面的危險,它被吃了。
還有一種魚,它每天伏在沙子下,聽上面的動靜,直到聽到動靜很大時才立馬張開大嘴把上面的魚給吃掉,它每次都十分的有耐心的等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能抵制住誘惑,有時誘惑下可能藏著十分大的危險,要能正確地認清誘惑,避免危險的發生,這樣才會取得大利益,同時也不要為了小利益面讓自己置身在危險之中。
有時候我們需要為了成就一件事必須要等待,你一定要有耐心,只要這條路對,那完成可以等待,十年磨一劍,有時候最有耐心的人才會成功。
人生同樣是這樣的。人生不能沒有等待,也許正是等待賦予了人生別樣的魅力,在等待中,我們體味艱辛,咀嚼痛苦,感受無奈,沐浴憂傷,正是這漫長的等待,博大了我們的人生底蘊,豐富著我們的人生內涵;正是等待,刪減了了一種簡單,淡去了一種平庸,使我們覺得盼來的東西是多麼的來之不易,也是經過漫長的等待,使我們更加珍惜因等待而來的結果,因而更加珍愛生活,珍愛生命。
等待足可以培養我們心性,能在等待中平靜下來,心若止水,這已不是一種堅定,一種毅力,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超脫,一種升華,這表明你已從急功近中走了出來,正操著一顆平常心,在平靜中看紅塵飛舞,品世事沉浮。

5.看「自然傳奇」有感
在動物世界裡有很多東西,從一個單胞到一個龐然大物,都會有一個過程。為什麼恐龍滅絕後還會有動物生存,就是因為自然界生物有多樣性,一種動物滅絕了它會進化成另一種動物,能適應當時氣候的物種才能生存。一點一點進化到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動物。金剛鸚鵡是一種十分美麗的鳥,它吃鼠,但是也經常去土壩上啃食泥土。因為泥土富含礦物質,可以中和,緩解鼠肉的毒素。它最喜歡土壩了,因為那樣不會成為獵食者的靶子,也可以提防天敵的偷襲。
現在人類獵殺動物,到以後地球上只有人類,人類也會像恐龍一樣滅絕的。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生衍死滅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所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吧!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珍惜我們的家園—地球。正如「自然傳奇」中所說:「每一個生命都有一個不朽的傳奇,每一個傳奇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每年的2月2日是「國際濕地日」。今年是國際濕地公約40周年,因此我們這樣一個濕地大國會開展很多紀念活動。
結合今年濕地與森林生態的主題,恰逢我國傳統節日春節來臨,科教頻道2月1日《自然傳奇》欄目特別為觀眾展現新疆的馬鹿和胡楊林、江蘇的麋鹿、湖北湖北的江豚,它們都是我國及世界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同時我們也向觀眾傳遞對這些珍稀動物的關愛,讓它們與我們一起和諧地生活。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義為「包括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濕地主要分:海域、河口、河流、湖泊、人工濕地。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濕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群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里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鶴、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 濕地還是孕育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逐水草而居」,在與濕地相互依存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濕地以其特有的美學、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產生了宗教、民俗、音樂等獨特文化。許多湖泊是少數民族群眾的「聖湖」和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中國四大名樓都位於濕地或其周邊地區,成就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
濕地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一定得盡全力保護它!

欄目自然傳奇 標題動物遭遇戰之亡命尼羅鄂
這次的自然傳奇主要講了在南非的奧列凡茨河流中生存這上萬只尼羅鄂,本來它們可以在這片樂土上世代生存下去,但是因為發洪水了,更糟糕的是,這些水遇到了下游的一個大壩,那個大壩供應了附近居民的用水。水遇到大壩,就自然返回去了。但是,這些水位慢慢上升,淹沒了河灘,尼羅鄂是冷血動物,需要靠曬太陽來時自己體溫加熱。它不能曬到太陽,紅細胞就不能收縮,不能提供氧氣這樣就會導致它們體力衰弱,可能會影響整個族群的誕息生亡。後來看見那個團隊在尼羅鄂身上裝的儀器得知(那個儀器跟跟蹤器差不多的功效),它們都向上游遷移了,還有一隻遠離奧列凡茨河流22公里,我才鬆了一口氣。人那,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動物,如果沒有那個大壩,它們也許就不會……
8月20日11時 欄目自然傳奇 標題動物探秘,動物遭遇戰之蟒口逃生
我最怕蛇了。第一次博士並沒有真正捉蛇,他去了動物園里測量了那條世界上最長的蛇的,網斑蟒,七米多長有一個碗口那麼粗,九十多顆毒牙,博士差點被咬到。這種蛇即使沒有毒液,也足夠把人咬的粉身碎骨了。光是第一次,我的心就劇烈的跳動了一下。但是要捕捉網斑蟒,談何容易。後來博士先後捉到了3條大蛇,第二次進另一個動的時候,博士被一條長365厘米的蛇咬了兩口,大腿上和手臂上,傷口居然有兩三厘米上,1厘米左右深,那該多痛啊,當場就嚇了我好幾跳。一個月後,博士恢復的差不多了,又去抓了一條,量一下達336厘米。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哦天哪,連我自己都嚇了好幾跳。




因為字數有限制,只寫第4第5 兩篇篇這里,其他3篇我把文檔放在附件,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果幫到您了,希望能採納!謝謝!!!


—————————————————————————————————————

認真回答網友的提問!積極解決網友的回答!共同構建和諧網路環境!為網友貢獻出最大力量!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如果幫到您了,請採納。謝謝!!!



5. 央視《地理中國》有關地理知識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
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2分30秒)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3度52分)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40分)
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33分)

6. 《地理中國》每集知識點有哪些

地理中國知識點:

一、中國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海陸位置: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部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近50°,大部分在溫帶,南部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二、疆域和鄰國

1、概況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

2、領土四至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航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附近。

3、鄰國我國陸上國界長達兩萬多千米,共有14個陸上鄰國,從鴨綠江口開始到北侖河口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三、我國的行政區劃我國的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四、中國的地形

地形概況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內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准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7. 關於中國的基礎地理知識有哪些

中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 ,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1. 面積廣大,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還有3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30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

2.領土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附近)南北跨緯度近,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多、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0℃等溫線穿過了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此線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內陸及青藏高原)的氣溫在0℃以下,其中黑龍江漠河的氣溫在-30℃以下;此線以南的氣溫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亞的氣溫為20℃以上。因此,南方溫暖,北方寒冷,南北氣溫差別大是中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徵。

8. 地理中國觀後感

《地理·中國》觀後感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
自古以來就存在著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的觀點,特別是到了近代社會,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往往把自己擺在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針對這種觀點,恩格斯明確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隨著自然科學的大踏步前進,「我們越來越有可能學會認識並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們的最常見的生產行為所引起的較遠的自然後果。但是這種事情發生得越多,人們就越是不僅再次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而那種關於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對立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在恩格斯看來,人不是處於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產物和組成部分。他講的人與自然的一體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為自然的產物並始終歸屬於、依存於自然的屬性。
事實上,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物種的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中,人類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種的智能,並建立起極其復雜而嚴密的社會組織體系。雖然人類同其他生物和無生命的物質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徵,特別具有高度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但是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而且始終同自然之間保持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沒有人類,自然照樣存在,即自然不依存於人類;但是人類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才能生存,即人類始終依存於自然。 理解人與自然的一體性,有助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
二、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恩格斯認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強,是因為人「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我們一天天地學會更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學會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習常過程所作的干預所引起的較近或較遠的後果。」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是人類力量的源泉,也是人與其他生物最本質的差別。
在現實中,人們往往只是注意生產行為所引起的較近的後果,而對較遠的後果缺乏認識;等到這種較遠的後果經過積累而變得相當嚴重時才引起關注,最終造成巨大損失,甚至難以治理和挽回。這個問題在近代社會已經暴露,歐亞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對這個問題給予了富有遠見的關注,告誡人們要學會預見和控制生產行為干預自然所引起的較遠的後果。聯想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環境問題,重溫恩格斯的教誨和告誡,人們應當有所啟示和感悟。
三、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不像以前那麼蔚藍了,腳下也再不是一方凈土了.水龍頭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會干?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正在掙扎?人類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於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自然媽媽她太慷慨了!我們習慣了索取,一旦這位慷慨的媽媽無法提供給我們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要給我們顏色瞧瞧!那我們的下場只有是滅亡!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須要依賴自然,我們是否該給她多一點關心,愛護呢?我們和自然必須平等對待,必須和自然結成一體! 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個比方,我們砍一棵樹就栽一棵樹.要盡我們一切力量來補償以前的過失.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於科學」!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一想,我們天天想者要怎麼來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來做實驗,這樣是生活的好了,那~咱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呢?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就得和身邊的朋友打好關系,以前欠別人的,要趕緊還一還.而這種事情光靠一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後,還是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吧: 「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O(∩_∩)O~,長了點,自己可以進行刪減。

9. 中國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背陸面海,海陸兼備。中國幅員遼闊,北起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北緯550多),南至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00附近),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0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

國土面積中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亞洲陸地面積的1/4,約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國地形多樣,類型齊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無不典型壯觀。地形分布的規律是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自西而東,逐級下降。中國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約占總面積的66%,平地約佔34%。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僅佔全國面積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達65%。全球高於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國就有7座。中國和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國陸地正負比差超過9000米,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國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地勢的最高台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許多高山峻嶺,號稱「世界屋脊」。最高台階邊緣是昆侖山-祁連山-龍門山-大涼山。越過邊緣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級台階,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組成。越過中級台階的東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級台階,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閩粵丘陵組成。低級台階的東南邊緣多屬水深小於200米的淺海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國地形格局多以山脈為基線,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脈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全國可分為三大自然區:①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濕潤地貌區;②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混營的西北乾旱地貌區;③以冰凍、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區。

疆界與四鄰中國陸地邊界長約2.28萬公里,中國陸上疆界長2萬多公里,東有朝鮮,東北有俄羅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羅斯、哈薩克,西有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南有緬甸、寮國、越南。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環繞大陸邊緣的海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島嶼與海峽中國遼闊的海域上分布著50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次之,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這兩個島各為中國的一個省。崇明島位居第三,面積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長山列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釣魚島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都是中國的重要島嶼。這些島嶼及其所屬各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的海峽自北起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瓊州海峽。

沿海海域中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等5大海區。其中,渤海是中國內海。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先島群島,南至巴士海峽。這片海區劃分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從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單元完整齊備。

中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領海基線採用直線基線法劃定,由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組成;領海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12海里的線。

中國的毗連海域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為12海里。毗連海域的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24海里的線。

中國大地的地勢象四級階梯,自西向東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最高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許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侖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

第二級階梯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構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海岸,地勢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這里自北而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這些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

第四級階梯就是再向東的中國大陸架淺海區。這里水深大都不超過200米,堆積著河流入海帶來的大量泥沙。

中國河流的總長度約22萬公里,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條。全國徑流總量達27115億立方米,幾乎與歐洲的徑流總量相等。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的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內河運輸的大動脈。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地上地下有著許許多多的古跡文物。

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最早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的秦代,後來經過多次開鑿疏通,成為歷朝歷代的漕運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資經由這條河被運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過這條河去美麗的江南遊覽。現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國有眾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陽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鹹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10. 央視10台12月8日地理中國的內容有哪些

12月8日,央視10套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播出的是:自然奇景·神湖探系列節目的第7集,主要內容是:考察隊進入到廣闊的東部平原湖區,依次考察江西新余市的仙女湖,探尋「蛇患」背後的原因;前往有著「中國百慕大」之稱的鄱陽湖,破解「沉船之謎」;跨過京杭大運河,在洪澤湖岸邊感受海市蜃樓帶來的震撼;最終到達山東榮成,觀賞湖畔冬日裡的天鵝之舞。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中國的主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