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高中知識從歷史.地理.政治.上談談西藏問題
地理: 西藏為於青藏高原,海拔高,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資源豐富,空氣稀薄,光照強,太陽能豐富。處於兩大板塊交界處及環太平洋地震帶,地熱能豐富。有雅魯藏布江,水流湍急,淡水資源,水能資源豐富。也有一些礦產資源,不過我忘了,在中國的地位也不是很突出。
但空氣稀薄,氣候高寒,凍土廣布。
政治: 西藏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發展西藏可以團結少數民族,縮短與東部的差距,防止兩極分化,增強中國的綜合實力。
歷史:不是很了解,不過以前西藏是封建農奴制,就是新中國解放了才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當上新社會的主人。
我是地理班的,雖然在政治班呆過一年。
Ⅱ 談談你對藏區水電的認識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9
Ⅲ 為什麼說青藏高原的水能資源豐富呢
河流多水量大,海拔高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豐富。
Ⅳ 西藏地理環境
1、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3、民居
西藏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處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屋,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為材的竹樓或木樓,甚至還有窯洞。
4、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4)地理為什麼西藏水能資源未開發擴展閱讀:
西藏的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在這些動物中,野驢、野氂牛、馬鹿、白唇鹿、黑頸鶴、小熊貓等123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1/3以上。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Ⅳ 西藏有什麼資源優勢
西藏的土地資源、動物資源、能源資源有很大優勢。
1、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最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2、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3、能源資源: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
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
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
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5)地理為什麼西藏水能資源未開發擴展閱讀
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
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飲酒的禮儀和習俗比較豐富,每釀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後依循「長幼有序」的古訓首先向家中的長輩敬酒,其後家人才能暢飲。
在節日婚慶或眾多人聚會場合,飲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長者敬獻,然後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應用雙手捧酒杯舉過頭頂,敬獻給受酒者,特別對長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雙手接過酒杯,然後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無名指輕輕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彈一下,如此反復三次,表示對天、地、神的敬奉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祈祝,有時口中還要輕聲念出吉祥的祝詞,然後再飲。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飲料,做酥油茶離不開酥油、鹽和茶,酥油是從牛羊奶里提煉的奶油。藏民族飲茶時講究長幼、主客之序。客人飲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為最吉利。
Ⅵ 為什麼我國太陽能,地熱能,水能資源都非常豐富的地區是西藏
呵呵,怎麼會是南方呢。西藏位於青藏高原上,緯度低,海拔高,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能最豐富,(這里的光照不能理解為熱量),且它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板塊之間活躍,多地熱能(可以想想日本為什麼多地震),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降水多,落差大,水能豐富。
Ⅶ 西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是什麼啊
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這里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北部是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佔全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東是高山峽谷區,為一系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還有冰緣地貌、岩溶地貌、風沙地貌、火山地貌等。 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由許多近似東西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全長2400公里,寬約200─300 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一珠穆朗瑪峰,聳立在喜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邊界上;在其周圍5000多平方公里內,有8000 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
河流與湖泊
在西藏自治區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條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西藏還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一個中國省區,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這里。西藏河流的水源主要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組成,流量豐富,含沙量小,水質好。 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第一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經珞瑜地區流入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崐)全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達5382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穀穀底最窄處僅 74米,最寬處約200米,全長為370公里。
廣袤的西藏高原上點綴著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西南木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個。納木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泊面積為24183平方公里,約佔中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西藏高原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湖泊密集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這里的湖泊鹹水湖多,淡水湖少,湖面海拔超過5000米的有17個,它們的面積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
氣候特點
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
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氣溫偏低,日溫差大
全年分為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氣候類型復雜,垂直變化大
西藏高原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除呈現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總趨向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區域氣候和明顯的垂直氣候帶。 「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等諺語,即反映了這些特點。 與中國大部分地區相比,西藏的空氣稀薄,日照充足,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西藏高原這里每立方米空氣中只含氧氣約150─170克,相當於平原地區的62%至65.4% 。西藏是中國太陽輻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多一倍或三分之一?日照時數也是全國的高值中心,拉薩市的年平均日照時數達3021小時。氣溫偏低,年溫差小,但晝夜溫差大。拉薩、日喀則的年平均氣溫和最熱月氣溫比相近緯度的重慶、武漢、上海低10─15攝氏度。拉薩、昌都、日喀則等地的年溫差為18─20攝氏度?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氣溫為10攝氏度以上,而夜間氣溫降至攝氏零度以下。 西藏自治區各地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乾季和雨季的分界非常明顯,而且多夜雨。年降水量自東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漸向西北遞減到50毫米。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僅佔全年的10%至20%;從5月至9月,雨量非常集中,一般佔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
00分享舉報
Ⅷ 從地理角度分析下為什麼西部缺水,交通惡劣,環境惡劣,氣候惡劣,但是礦藏豐富。
首先,明確一點,西部地區普遍在亞歐大陸的內部,距離海洋較遠,海拔較高。
其次,我國東部處在全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會形成季風氣候,由於我國普遍處在溫帶地區,因此,在這種氣候的區域稱之為溫帶季風氣候,海洋吹向陸地的暖濕氣流攜帶著大量的水汽向內陸移動,隨著距離海洋越來越遠暖濕氣流得不到補充且多形成降雨,再加上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分布,西部均在一二級階梯上到達內陸的暖濕氣流已然消耗殆盡。因此西部降水稀少。
交通惡劣的原因:西部地廣人稀,多高原,高山,盆地。植被覆蓋率低,土地荒漠化嚴重。西部的地形地貌復雜、人口稀少、自然環境惡劣就決定交通設施的投入產出比率較低。因此交通惡劣。
礦產資源豐富的原因:
相對原因:其實我國中東部地區的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只不過開發的比較早,早在洋務運動的時候已經大規模的開發了開灤煤礦(河北唐山)抗戰的時候日本在東三省大肆開採煤鐵等資源,在河北井陘也大肆的開採煤炭資源。以及建國之後,開發的一系列的大型油田,如大慶,勝利,華北等地理位置均不在西部。湖南的有色金屬,山西的煤礦,山東的黃金等等在地理位置上也屬於中東部地區。
西部開發時間晚,地廣人稀,人均資源儲量大,加之大陸漂移學說的普遍承認,之前的地形地貌植被覆蓋率高,動植物生長代謝迅速,生物多樣性豐富和地球板塊的運動等等構成了一些礦產資源的分布。
如果你仔細看地圖冊圖的話,西部的資源並不是最豐富的,只不過西部涵蓋的范圍太大了。
Ⅸ 墨脫水電站水能大但未修建的原因
墨脫水電站水能大但還未修建的原因是:墨脫水電站涉及許多極為復雜的自然條件因素和世界尖端的工程技術難題。
1、墨脫地區水文氣象地質基礎資料嚴重不足。
2、墨脫地區交通條件較差,超巨型水輪發電設備和設施的研製施工、對外交通和安裝管理存在障礙。
3、墨脫地區地質災害地震條件惡劣,生態環境條件較為脆弱,雅魯藏布江會帶來嚴重的滑坡泥石流和泥沙問題,極強烈度地震與地應力下的建築物穩定問題。
4、墨脫地區本身的地理特殊性:所在部分河流屬於國際河流,需考慮河流的國際關系問題;屬於特殊少數民族地區,需考慮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與民族歷史地理問題。
5、需考慮超高水頭水工建築物的設計施工問題。
(9)地理為什麼西藏水能資源未開發擴展閱讀
墨脫水電站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1、墨脫水電站位於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米林縣派村(區) 至墨脫縣希讓村的260km 「大拐彎」峽谷段,該河段落差為2350m,派鎮的多年平均流量600億m³。河彎直線距離35 km,可打巨型隧洞引水,每個電站利用400米落差,可成為世界第二的超級水電站。
2、雅魯藏布江在中國西藏派鎮到中國藏南地區(印度強占)的大峽谷河段,水量豐沛,落差集中, 可開發的水電站裝機約為1.2億kw。
3、僅墨脫水電站建設開發一項,由於其移民數量和淹沒損失都很小,初步估算其發電效益,年發電量2000億千瓦時,與2000年全國水電總發電量2043億千瓦時相當。它可代替8000萬噸標准煤或4000萬噸石油的能量。其數量相當於我國年進口石油7100萬噸的56%。
Ⅹ 地理問題,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主要原因
回答:1、北方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降水量少,夏季多高溫天氣,蒸發量大,故乾旱缺水。
2、北主地區,地勢較低且平坦,人類活動較頻繁,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故易出現缺水的情況。
3、北方地區春季氣溫回升快。但影響我國降水的雨帶還沒有到達,再加上受亞洲高壓影響,風力中勁,加速了水份的蒸發。
4、還有大量的工農業活動使水體受污染,進一步加重了水資源科短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