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的核心理論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萌發的時代久遠,從考古發掘的證據「天人合一」,即地下、天上共同的青龍白虎已經有6400多年了。其構思獨特,內容博大。「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人地和諧」等是其核心理論之一。
『貳』 除了因地制宜還有哪些地理思想
酈道元、沈括、徐霞客、張衡、一行、南宮說、郭守敬、裴秀、徐光啟、樂史、羅洪先、賈耽、朱思本、晏謨、王士性、何秋濤、嚴如煜、顧炎武、徐繼畲、楊守敬、於欽。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張騫父子、班超父子、法顯(晉代高僧)、玄奘(唐代高僧)、鄭和等。 麥哲倫地理學思想史有名的人物有哪些
『叄』 中國古代的地理學思想是以什麼為源發展起來的
《易經》里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互補依存,具有均衡、和諧、對稱、協調的機制。「《易》以天地為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其意思是:《易》客觀而嚴密地反映了天地構成和運動變化的道理。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且借它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探知其中或幽或明的奧秘,追溯事物的起始,跟蹤其發展的軌跡,直至終了。中國古代的地理學思想,就是以此為源發展起來的。陰陽變異、生生不息是中國古代地理學思想的特點之一。
『肆』 根據我國生產的地域化特點,體現的地理學思想是什麼
我國生產的地域化特點,體現的地理學思想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每一個地區都是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合理利用有利的光熱水土條件,發展農業。
『伍』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的核心理論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蒙發的時代久遠,從考古發掘的證據「天人合一」,即地下、天上共同的青龍白虎已經有6400多年了。其構思獨特,內容博大。「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人地和諧」等是其核心理論之一。
『陸』 地理思想中的「五氣」是什麼意思
地理思想認為:「人本五氣之融結,骨肉是五氣之清濁,魂魄是五氣之變化,生死是五氣之運動」。「五氣」就是古代人們認為的構成宇宙的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
『柒』 《管子》中有哪些地理學思想
《管子》中地理學思想非常豐富。在《管子•地圖》篇中,一開頭就指出地圖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以及當時地圖中的一些內容。
《地圖》篇認為,凡軍中主帥,必首先詳知地圖。盤旋的險路,覆車的大水,名山、大谷、大川、高原、丘陵所在的地方,枯草、林木、蒲葦茂密的地方,道路的遠近,城郭的大小,名城、廢邑、貧瘠之地及可耕之田等,都必須完全了解。
地形的縱橫交錯,也必須心中完全有數。然後,就可以行軍襲邑,舉措先後得宜而不失地利,這都是地圖的意義。
這里所敘地圖的內容已很豐富,可以表示多種地物,地圖的比例、制圖的符號,都應該有規范的方法。由此可見,當時的地圖製作,如果不進行一定的勘測,恐怕難以完成這樣復雜的地圖。
『捌』 什麼是地理學思想史
地理學思想的起源、演變與發展分期。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到現代的發展階段。地理學思想萌芽散布於上古時代的史詩、哲學、歷史叢書中,當時的中國、埃及、巴比倫、印度諸國產生了相當規模的地理知識積累,形成了地理學觀念的雛形。從公元5世紀延續到15世紀,是地理學發展的中古時期,宗教勢力特別是歐洲的基督教壟斷了學術領域,窒息了地理學的思想。但從公元2~15世紀,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國的地理志、地圖、專論從數量到質量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地理學的近古時期約始於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17世紀中葉,地理學的視野擴展到全球,標志著地理學科學見解的啟蒙。19世紀後半期,進入近代發展時期,地理學思想不斷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現代地理學;
②地理學結構的形成和發展,它規定著地理學的科學性質、功能和發展趨勢,是現代地理學思想爭論的重點。地理學不是機械的拼湊,偶然的堆積,而是有序的,有結構的,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科學體系。地理學從古代的數理地理學和描述地理學為主體的學科,經過演化已發展成具有許多分科的有自己邏輯體系和層次的科學結構。不同學派或觀點依據地理研究客體組成元素的層次性或空間尺度的層次性而進行分類。許多地理學家為探索地理學的科學結構和邏輯體系作出了艱辛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精闢見解;
③地理學科學性質認識的形成和發展。地理學在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領域和范疇,研究對象和任務,其基礎理論和核心的探索,歷來存在著許多不同意見和爭辯,也是地理學思想的活躍領域;
④地理學的方法論思考。地理學思想史的幾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為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學思想史》,赫特納的《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哈特向的《地理學性質》和《地理學性質透視》,哈維(D. Harvey)的《地理學解釋》等,闡發了歷史地形成的獨特的方法論所反映的地理學思想的發展;
⑤地理哲學與科學哲學思想。從地理學發軔初期,各種哲學觀念就滲透於地理學領域,樸素的唯物論思想促進了地理學思想的活躍。在現代地理學發展中新的科學哲學理論逐漸取代了以往的哲學觀念,有益於地理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地理學思想中的有機組分。
『玖』 周代的地理思想是什麼樣的
「王」居於天地之中,這是周代當時的政治思想,同時也是當時的地理思想。這一思想對中國幾千年的房屋建築、墓穴測地、城市建築以及精神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一大特色。
『拾』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是怎麼認為天、地、人之間的關系的
中國古代的地理思想認為,天、地、人之間由「氣」相感而連貫。「氣不自成,必依脈而立;脈不自為,必因氣而成。」「氣乘風則散,遇水界止。」因此,古人要努力去找尋、構建、培育「藏風得水」的聚氣的地理環境與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