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怎麼畫風

地理怎麼畫風

發布時間:2022-05-06 09:40:31

A. 繪畫不僅僅是繪畫,其實它還是地理

是的。至少一部分應該是的。繪畫還要掌握山川河流的地理、地貌特徵

B. 地理中風向怎麼畫

摘要 最主要的是畫垂直線,判定好氣壓的高低。

C. 「氣壓帶,風帶緯度是怎麼跨的」

春秋分日時,氣壓帶與風帶大致是關於赤道對稱分布的 南北緯5°間是赤道低氣壓帶 南北緯5°至25°是信風帶 南北緯25°至35°是副熱帶高氣壓帶 南北緯35°至55°(實際上北半球可以到60°)為盛行西風帶 南北緯55°至極圈附近約是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極圈至南北緯85°附近是極地東風帶(這項數據准確度較低一些) 南北極點附近是極地高氣壓帶。

隨著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會跟著移動 移動幅度約是南北各5°范圍。夏至日附近時達到最北,之後南移,到冬至日附近達到最南。和太陽直射點有關,風向,如同水往低處流,氣壓也是由高氣壓帶流向低氣壓帶風就因此產生。同時,物體水平流動時會發生偏向轉移,緯度越高偏向越嚴重,北半球向右偏移。

(3)地理怎麼畫風擴展閱讀:

氣壓帶的移動規律

由於地球的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隨季節的變化而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同時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春分、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低氣壓帶位於赤道兩側南北緯5°之間。從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自赤道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夏至時,氣壓帶和風帶比春分時北移5°左右。這時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赤道與北緯10°之間。

北半球,在7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上,大陸氣溫高,亞洲大陸形成熱低壓,把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從而在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1月份,大陸降溫快,氣溫低,亞洲大陸形成冷高壓,把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從而在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在南半球的氣壓帶基本呈帶狀分布。

相關影響

地球是在一刻也不停地自轉和公轉著。因此,在上述七個氣壓帶的形成過程中就伴隨著空氣的運動。而空氣運動的方向總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因為大氣是緊緊圍繞著地球表面,大氣在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運動過程中,同時也隨著地球一同自西向東轉動著。

地轉偏向力

這樣大氣還要受到一個由於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力的影響,這個力就是地球自轉偏向力,它在北半球總是使運動著的大氣向右偏斜,在南半球總是向左偏斜。這樣,在氣壓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風的運動方向就不是正直的由高壓指向低壓,而是在北半球發生了右偏,北風變成了東北風;南半球發生了左偏,南風變成了東南風。

辨別

在高考中,有一個繞不開的難點就是氣候。其實氣候是最終的結果,前面追根溯源是全球的風帶和氣壓帶了決定的。學生應該畫半圓圖,還有赤道30度、60度的緯線,赤道是低壓,南北緯30度是高壓,南北緯60度是低壓。有了這樣的高低壓分布畫風帶就順理成章。因為風是從高壓到低壓吹的,你從30度畫一個向北向南不就知道了風的風向了嗎?

人是站在箭頭方面來分左右的。當畫出來30度、60度、90度,畫好了以後,就可以把東北信風畫出來了,極地東風畫出來了。風帶畫出來並不需要多痛苦的記憶,頭開對了在赤道是低壓就對了。這對後面有什麼作用呢?這就決定了所在的地區到底是下雨的還是晴朗的,這點理解透了就好辦了。
低壓都是下雨的。因為降水首先要降溫。因為低壓的地方空氣都是上升的,而上升離開地面的熱源溫度是降低的。

大家爬山都有這樣的經歷,夏天到山頂上還要穿大衣呢。而高壓是下沉的氣流,升溫過程一定是不下雨的。那麼水平運動的風怎麼辦?就看風是由高緯向低緯吹呢?還是相反的。升溫是沒法兒降雨的。反過來由30度向60度吹的時候就會下雨了。把干濕性質搞清楚了,再畫兩條豎線,表示這兩條豎線圈起來的是陸地,兩邊是海洋。

這樣可以分出大陸的東西岸。對大陸的西岸來說是離岸的,所以就有不同。看到了這樣的大陸以後,再去往上面疊加氣候就簡單了,在赤道南北緯10度之間,一定是常年高溫多雨的赤道雨林氣候。再高一點的就不下雨的,因為是受信風的。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都是副熱壓高壓和信風控制,所以就是熱帶沙漠氣候了。位置再變又變成了乾燥的副高的西風控制,這就變化了地中海氣候了。40度到60度的地區,就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了。

所以要知道了氣壓帶、風帶的干與濕的性質,和它所控制的地區,這樣氣候的特徵就出來了,包括考氣候的一串,名稱、氣候特徵氣候分布、氣候成因都解決了。這樣就可以幫助它轉變到自然帶的分布上。而且還可以解決三圈大洋環流的圖,最主要的是西風、風海流。赤道地區大部分是由東向西流動的呢?因為赤道的南北都是偏東風。

D. 高中地理在圖上畫風向怎麼畫

一、高空的風:先畫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後畫風向,北半球向右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南半球向左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如下圖

E. 南北畫風差距很大嗎

南北畫風指的是南方學院派與北方學院派在考前培訓階段就畫面效果的比較,而非中央與地方畫風的比較,後者另當別論。
南方以中國美術學院為代表,北方則以中央美術學院及北京各大院校為代表。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為浙江美院、國立杭州藝專,潘天壽長期執掌門戶;中央美術學院前身為國立北平藝專,以徐悲鴻等為發起人。二者其早期皆以中國畫始,潘天壽主張與西方保持距離,徐悲鴻則主張中西結合,洋為中用。又因地理氣候差異,南方氣候濕潤,多丘陵窪地,人物婉約柔麗;北方則山巒雄俊,人物稜角分明。故反映在中國畫作品中,南畫多詩情畫意,北畫則筋骨崢嶸。
經過近百年的演變與學科的多層次發展、交流,南北方畫風漸趨融合。而反映在美術考前基礎階段,這種差異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說確有不同,那麼這種不同更多的存在於人們的觀念中而非實質,實質就是中央美院的歷史地位和處於政治中心的北京等綜合條件決定了其影響力和升學難度要遠遠大於中國美院,也就是說中央美院學生的基本功往往普遍高於中國美院(當然這是整體而言並非絕對)。從二者考生的優秀試卷上不難看出。以色彩考試為例,南方的色彩明快、漂亮,而北方的色彩在強調色彩關系的同時更注重形色結合,畫色彩的人都知道,同一個人的色彩在深入塑造階段較之鋪設色調階段將會掩蓋一些漂亮的顏色,顯然後者更具說服力,所以與其說是風格的差異不如說是深入程度的差異,與其說是深入程度的差異不如說是能力高低的差異,這是基礎強弱的不同,而非並駕齊驅的風格不同,所以說差異是由考生的能力決定的而非院校要求的,由此推之,能達到中央美院的要求就足以達到中國美院的要求。事實也是如此,往往專業能通過央美者必能通過國美,能通過國美者不一定過央美。

F. 南方媽媽和北方媽媽帶孩子的畫風有哪些不同之處

說話態度不同、帶孩子玩耍地方有差異、耐心程度不同。因為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異,南北方的生活習慣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南方媽媽和北方媽媽帶孩子的畫風就會有所差異,南方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溫和,對孩子有耐心,經常帶孩子去一些溫和平靜的地方欣賞風景,而北方媽媽在說話方面可能會比較強勢,對孩子缺乏耐心,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舉動,常用暴力解決,習慣帶孩子去玩一些刺激的項目。

一、說話態度不同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說話的態度以及行為處事都會有所差異,南方的人說話比較溫和,同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說話也會比較溫和,擅長說普通話,對人說話也很溫和,會讓人們感覺到他們很容易相處,而北方人說話會比較強勢,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常常習慣用粗魯的語氣教育孩子,總是包辦孩子的很多事情。

大家認為南方媽媽和北方媽媽帶孩子的畫風還有哪些差異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

G. 上海地理,歷史,文化,藝術,風土人情

農政全書
明代上海籍科學家徐光啟的農學巨著,由陳子龍等在徐光啟逝世後整理修改,於崇禎十二年(1639)刊行。全書分60卷、12目、50餘萬字。12目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書中大量輯錄古代和當世文獻,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對中國歷史農學著作和當時農業生產經驗作了總結性評述。《農政全書》與漢代《?勝之書》、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宋代陳?《農書》、元代王禎《農書》並稱"五大農書",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

海派文化
中國形態的近代城市市民文化,源於上海城市。鴉片戰爭後,形形色色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沖突融合,在上海城市形成一種獨特的經濟、地理和文化環境。首先在繪畫、京劇等藝術領域生成一種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風格,其特徵要言之,在於它善於兼收並蓄,不受陳規拘束,敢於探索創新。這種風氣進而影響至社會各層面,成為狀態較穩定的民眾文化,相對於北方"京派"文化而存在。海派文化在近代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各地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海派"在1949年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作為貶義詞,近年在改革開放形勢下部分學者提出應倡導發揚光大"海派風格"。?

松江畫派
藝術流派。又名"雲間畫派"。明末上海地區繪事很盛,人才輩出,幾乎同時形成以顧正誼為首的"華亭派"、越左為首的"蘇松派"、沈士充為首的"雲間派"。三派在美學思想和繪畫風格上基本一致,講究水暈墨章,古雅神韻,富於江南清疏情致。他們3人又都是松江籍人,故又統稱"松江畫派"。董其昌是此派最有成就的人物,他融宋元諸名家之長,所作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秀逸瀟灑,具有平淡和洗練的特點。他的畫學思想對後世也有著深遠影響,莫士龍、陳繼儒、程嘉燧、李流芳等從之。清初,婁東、虞山兩派興起,為雲間畫派兩大支流。?

顧綉
民間工藝。古代上海地區著名刺綉技藝。源於明代。嘉靖年間,上海名宦顧名世築名園"露香園"。顧綉創始人是顧名世長子顧會海之妾繆氏,她在宋綉傳統上創新發展,奠定了顧綉基礎。傳至次子顧斗英第二子壽潛妻韓希孟時,技藝登峰造極。她於畫藝有造詣,運用針鋒特技以體現畫稿的神韻,今存世之顧綉代表作均為她的作品。每幅綉品旁均有董其昌題詠,珍貴異常。顧名世曾孫女顧蘭玉精通綉藝,曾設幔授徒,四鄉婦女學藝後以此為營生,顧綉藝術得以傳世,其居功甚偉。顧綉特點是擘絲細過於發,針刺細如毫,配色精妙,綉品氣韻生動,工緻無匹,有"畫綉"之美譽。顧綉對後來之蘇綉、湘綉、蜀綉均有影響,為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

海上畫派
清中葉特別是1843年開埠後的上海,海道暢通,人文薈萃,各地書畫人士挾藝流寓滬上者日眾,上海漸成繪畫活動中心。時人對一批寓居上海賣字鬻畫的畫師畫匠名之曰"海上畫派"。代表人物有趙之謙、任頤、吳昌碩、黃賓虹等。這些畫家由於較早受到新思想的沖擊,不願墨守成法的陳陳相襲。他們上承唐宋優良繪畫傳統,吸取明清陳淳(白陽)、徐渭(青藤)、陳洪綬(老蓮)、八大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家之長,又受清代金石學影響,破格創新,個性鮮明,畫風趨向筆墨清新、渾厚豪放的氣質,富於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熔中西文化於一爐。海上畫派與海派文化形成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金山農民畫
上海金山縣民間傳統藝術。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構思新穎,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鄉獨特風韻。金山縣文化館組織農民畫創作骨幹20多人組成金山農民畫社,從事專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0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首展,大獲成功。1981年,金山農民畫在美國華盛頓、紐約、洛杉磯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聯邦德國展出時,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的源頭"。到1987年底,已有近2500幅作品在國內外展出,日本國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金山農民畫冊。有4幅精品被郵電部製成郵票發行。金山縣因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嘉定竹刻
民間工藝。竹刻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工藝,始於唐朝,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隆慶年間,熔筆墨藝術和雕刻技藝於一爐,作品富於詩情畫意,形成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代表人物是朱鶴、朱纓和朱稚征祖孫三人(世稱"嘉定三朱"),以深刻作浮雕和透雕技法為其流派特色。嘉定竹刻以留青陽刻為主,即利用竹皮、竹肌色澤的不同,雕鏤出濃淡相間、絢爛多姿的藝術品。品種繁多,既有插屏、掛屏等藝術欣賞品,亦有煙盒、扇骨、筆筒、花瓶、擱臂等實用工藝品。?

黃草編織
傳統手工編織工藝,以嘉定最為有名。嘉定黃草色澤淡雅,質地堅韌,並能染色,用它編出的工藝品門類多樣,式樣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緻,具有民族特色。草編製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墊、拖鞋等等,充滿鄉土氣息,兼具手工織品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實用價值。早在清代,嘉定黃草拖鞋便遠銷歐亞各國。現在,黃草由野生改為人工培育,質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圖案新產品,製作精巧,紋路細密,圖案中人物、車馬錯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奪天工,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上海著名的工藝品。?

小熱昏
上海灘上植根於民間的一種馬路說唱藝術。源於清末民初,當時杜寶林等民間藝人採用隱晦曲折的手法,以"說朝報"的形式,說唱時事新聞和笑話故事,諷喻當時的社會黑暗,初名"醒世笑談",後稱"小熱昏",盛行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為一種獨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說唱。小熱昏用地道的上海方言演唱,一般以小鑼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調有"鑼先鋒"、"三巧賦"、"東鄉調"等。很多小熱昏藝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唱"小熱昏"來推銷。名藝人有陳長生(藝名小得利),後有陳國安、徐和其、俞笑飛等。50年代後小熱昏藝人多半成為滑稽評彈演員,與今天活躍在上海舞台的"輕松藝術"--獨腳戲、滑稽戲頗有淵源。?

上海花會
上海常有花會舉行,相沿成習。其中最著名的是每年農歷四月下旬的"蘭花會"和九月間的"菊花會"。花會多在城隍廟西園(今豫園)舉行。蘭花會一般為期3天,參加花會的蘭花盆上,貼著寫有種花主人姓名的紅紙條,各色名貴蘭花爭奇斗妍,品花者流連徜徉其中,慢慢品味,最後評出最優的"狀元花"。"菊花會"通常在豫園"四美軒"舉行,也是名花叢集,蔚為壯觀。時至今日,每逢花開季節,一些公園亦常舉辦蘭花、菊花展覽。?

龍華廟會
農歷三月上海人游龍華寺(位於今徐匯區龍華鎮)、賞桃花的節日盛會。廟會一般自三月十五日開始,至二十八日結束。早在明末清初,民間就有"三月三,上龍華"的說法。龍華古剎,近水臨街,巍峨庄嚴。每逢三月間,十里桃花,艷若紅霞,車馬舟船,川流往來,轂擊轡連,舳艫相接,遊人香客紛至沓來,是為趕廟會。舊時,廟會多售農副產品,如竹林藤器、香燭、龍華稀布、瓜果菜蔬和凈素風味小吃等。民間藝人、江湖班子亦聚會於此,一顯身手。龍華寺中有家眷的亦可在三月十五日那天同親人見面。"文化大革命"期間廟會中斷,80年代恢復,規模勝過當年。?

上海土布
上海地區傳統產品。自元代以後,以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華涇鄉)為中心的上海地區紡織業逐步發達。上海贏得"木棉文綾、衣被天下"的美名。上海土布品種有雲布、毛藍布、紫花布等,染有大紅、真紫、赭黃等鮮麗色彩,配製龍鳳、麒麟等花紋,有質地精細柔軟、保暖耐穿、不易褪色的特點。明以後,上海土布銷路已擴大到全國各地,而且還有一部分銷往日本、南洋等地。鴉片戰爭後漸遭洋布沖擊而淘汰,但現在上海市郊集市偶爾能見到土布產品。?

上海年夜飯
歲時習俗,農歷除夕俗稱大年夜,這一天全家歡宴,稱"吃年夜飯"。古時過年可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開始,直至除夕,各戶人家擇時做年可先後不一,近代以後才漸集中在除夕。除夕傍晚,家中懸掛出先人遺容(即"畫像",也叫"真"),合家祭拜,然後圍坐歡宴。上海年夜飯菜餚很富特色,除魚肉雞鴨外,還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銀絲牙兩樣菜底,另外必備如意菜(黃豆芽)和發芽豆,含有"開發"的意思。這頓飯若有家人遠出,也得添上杯筷,以示團圓無缺。上海人在吃年夜飯時,有諸種忌諱,如不許淘湯。據說淘湯吃飯,來年出遠門辦事要受雨淋,雖為無稽之談,亦寄託了百姓求福消災之意。?

迎財神
上海人把農歷正月初五稱作是"路頭神"即"五路財神"的生日,故民間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財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業發達,故這種風俗尤受重視。初四夜半子時,家家祭供鯉魚、羊頭(諧音"利"和"洋頭"),滿堂香紙蠟燭,壁上高掛財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財神爺送財降福,各商鋪店肆也都在這時舉行儀式迎接"財神"。初五日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將新制的旗幟掛在財神位前,待祭好財神後才算新的一年開始營業。店主在這天要設"利市酒"宴請全體夥友,凡紅帳報造、職業進退、當年營業大計,都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員在這天被解僱。50年代後此俗漸廢,80年代後,上海地區又出現燃放爆竹迎接財神的現象。?

本幫菜
上海本幫地方菜的簡稱。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較早時候的本幫菜口味較重,後來為了適應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特別是上海文化人的需要,本幫菜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同時,汲取別幫別派之長,菜餚漸由原來的重油赤醬趨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幫"之特色。烹調方法上善於用糟,別具江南風味。上海本幫菜館中,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兩家百年老店素享盛名,有八寶鴨、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竹筍腌鮮等名菜。?

城隍廟五香豆
上海地方傳統小食品。為原上海城廂城隍廟內興隆郭記郭瀛洲創制,初名"老城隍廟冰糖奶油五香豆",已有半世紀歷史。精選粒大、性糯、軟硬適中之蠶豆為原料,主要作料是糖精、食鹽和香精,製成後表層奶油色,五香撲鼻,甜而不膩,食後回味無窮。70年代被列入上海特供商品。?

楓涇丁蹄
上海風味食品。丁蹄是"丁義興"蹄膀的簡稱。"丁義興"菜館是上海金山縣楓涇鎮上的一家老字型大小,自清咸豐二年(1852)起,它製作的紅燒蹄膀便名揚四方。該店用120斤左右黑毛純種楓涇豬的後腿為原料,燒制時抽去筋骨,整修外形,上部橢圓,下部如管,然後下鍋。再加調味品,作料則專用嘉興姚福順的三套特曬醬油、紹興老花雕黃酒、蘇州桂圓齋冰糖。火候三文三旺,煮蹄用的是"百年老湯"。烹成後色澤棕紅,酥而不爛,蹄形完整,冷切吃香,蒸熱吃糯,很有特色。本世紀初,以丁蹄製成的罐頭,遠銷海外,1945年在德國萊比錫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

四鰓鱸
天下鱸魚皆兩鰓,獨松江(今吳淞江)所產為四鰓,頭大扁平,鰭棘堅硬。燒制的鱸魚,肉質細嫩無比,鮮而不腥。相傳清乾隆帝品嘗後親題"江南第一名菜",並諭示每年入貢。50年代,魚源銳減,瀕臨絕跡。松江等地區採用人工育苗的辦法,增殖資源,初見成效。來源:http://..com/link?url=Amxa70EigAyc--9ieaSzFbzAcEK

H. 瀟湘八景是原汁原味的中國山水,為何影響了日本「畫風」

何為“瀟湘八景”?瀟湘一詞本意為湖南境內的瀟水河和湘江,後在中國漫長的藝術歷史中被文人墨客反復使用,逐漸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美的象徵。因此,這里的瀟湘八景並非僅僅指地理意義上的瀟湘境內的八處景色,《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在他的書中給出了准確的答案:“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鍾、漁村落照, 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自宋迪始,此後的文人基於這一命題,又自由創造出了一系列“瀟湘八景”,同時,在傳入日本以後,也對日本的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日本屏風

總結

中國的《瀟湘八景圖》具有鮮明的漢文化意蘊,承載了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精妙技法,同時也作為文人畫師抒發內心情感的重要載體,在中國的畫林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在宋元時期,中國與海外的交流加強,日本與中國的禪宗文化更是有許多相通之處,《瀟湘八景圖》也以各種形式東傳入日本。

日本畫家在接觸到《瀟湘八景圖》以後,對本土的技法加以改進,進一步促成了日本畫由“彩繪”向“水墨畫”轉變。此外,在繼承的基礎上,日本畫家也在繪畫題材和繪畫場所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將繪畫題材擴大到人物和社會風物,將繪畫場所擴大到屏風、牆壁,使中國的《瀟湘八景圖》在日本重新生根發芽,獲得進一步的傳承和別樣的演繹。

參考文獻:

1、《“瀟湘八景”繪畫對日本“八景”畫的影響》

2、《“瀟湘八景”在日本中世——以屏風繪為中心》

3、《“瀟湘八景”對日本繪畫的影響》

4、《夢溪筆談》

5、《林泉高致》

I. 地理中風向怎麼畫

1、高空的風:先畫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後畫風向,北半球向右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南半球向左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如圖:

(9)地理怎麼畫風擴展閱讀:

風向的表示方法:

1、表示法: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風向的測量單位,用方位來表示。

在中央氣象台的預報中,大屏幕上有符號表示:像個F的樣子,其中「符尾」(向下的豎)表示風向;「符干」(右邊的橫)表示風力的大小,符乾和風力是成正比的。

2、判斷法:

(1)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判斷。例如在北半球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甲地為高壓中心、乙地為低壓中心,根據風向定義,那麼①地盛行西北風,②地盛行西南風。

(2)利用氣旋和反氣旋圖判斷。例如:

例如在右面的北半球氣旋示意圖中,在判斷風向時,要注意在氣旋的什麼方位。一般在氣旋南方則刮偏西風,在北方刮偏東風;在氣旋西側刮偏北風,在氣旋東側刮偏南風。

(3)利用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來判斷。

(4)利用季風氣候的特徵來判斷。

中國的冬季,主要刮偏北風;夏季,主要刮偏南風。南亞地區的冬季,刮東北風;夏季,刮西南風。

(5)利用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來判斷。

根據氣候的特點,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刮西風,北半球刮西南風,南半球刮西北風。地中海氣候冬季刮西風。

(6)高空中的風平行於等壓線。

閱讀全文

與地理怎麼畫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