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介紹昆侖山脈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四川盆地西北邊緣,長約2500公里,介於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與藏北高原之間,是橫貫我國中部的東西向巨大山系之一,也是世界巨大山系之一。昆侖山脈為古老的褶皺山,開始形成於海西運動,喜馬拉雅運動以來隨青藏高原強烈上升。一般高度為海拔5000—7000米,號稱「亞洲的脊柱」。昆侖山脈分東、西兩段。西昆侖為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界山,山地寬15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北坡較陡,南坡較緩。著名高峰有慕士塔格山,海拔7546米,木孜塔格山,海拔6973米,以及昆侖山脈的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山地頂部雪峰連綿,冰川廣布,猶如玉龍飛舞,景象極為壯觀。冰川補給的水流切割山嶺,形成許多深幽峽谷。冰川融水形成若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等內陸河的源頭,為塔里木盆地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水源。東昆侖沿柴達木盆地南緣東延,由一系列平行山脈組成,山勢西高東低。北支為祁曼塔格山,為柴達木盆地與青海高原的界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為布爾汗布達山及阿尼瑪卿山(積石山);南支為可可西里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由於氣候乾燥,山頂冰川不發育。而在三支山脈之間的山間盆地和沖積湖平原上。
Ⅱ 昆侖山脈到底藏著什麼
其中神秘色彩最多的就是昆侖山死亡谷,但公開資料少之又少,各路媒體各種小說電影電視劇在談到昆侖山中的神秘事件的時候,都會把故事發生地設定在「昆侖山死亡谷」;
以下為摘錄(科學盡頭是神學)
基於「地獄之門—昆侖山死亡谷」這條線路的神秘未知,我決定詳細的走一下這一條線路,去了解一下真實的昆侖山死亡谷。於是在線路設計上,就要設計成全程穿越的線路。
2017年10月組織昆侖山死亡谷穿越活動,按照資料,昆侖山死亡谷「西起沙山,東到布倫台」,隊伍從庫木庫里沙漠東邊緣開始,沿著那棱格勒河一直向東順著河流順流而下,一直走到死亡谷東邊盡頭,然後穿越祁漫塔格山出山,到達S303結束,本次活動全程徒步230餘公里,總耗時12天,沿途遇到暴風雪、冰河、沙塵暴、熊、狼和氂牛等大型野生。昆雅探險—昆侖山死亡谷探險隊一行6人,是公開資料里第一支東西方向全程穿越昆侖山死亡谷的中國民間隊伍。昆侖山死亡谷,是最後的神秘未知之地……
通過搜索引擎尋找昆侖山死亡谷的相關文章,有這么一段描述'妖鬼最早的吃人記錄出現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西北軍閥馬步芳試圖從青海腹地打開新疆門戶,控制塔克拉瑪干沙漠以東的地區,同時在昆侖山一線形成對西藏在邊界上的布控。當時有兩條路,一條就是從烏圖美人走那棱格勒河谷,一條走千里戈壁。結果這個魔鬼谷吃人數十,路只能走老茫崖了。'
Ⅲ 太行山、大興安嶺、秦嶺、昆侖山、天山山脈的地理意義求學霸指導~
前2個 二三階梯分界
Ⅳ 昆侖山的地理分界意義,速求!
昆侖山北坡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降水量小;隨著海拔的增高,暖溫帶荒漠過渡為高山荒漠,降水量隨之增加。雪線在海拔5600~5900米,雪線以上為終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的大冰川區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國幾條主要大河的源頭,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和塔里木河。
Ⅳ 昆侖山脈這一地名的含義及其來歷是什麼
《禹貢》即記有昆侖,《山海經·海內西經》描述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善守之,百神之所在。」
《淮南子》認為:「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干寶《搜神記》卷十三雲:「昆侖之墟,…… 其外絕以弱水之深,又環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生育滋長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
王嘉《拾遺記》卷十雲:「昆侖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層,每層相去萬里。有雲氣,從下望之,如城闕之象。」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蔡元定《發微論》:「凡山皆祖昆侖,分枝分脈,愈繁愈細,此萬殊而一本也。」陶公《提脈賦》亦雲:「大致察脈起自昆侖」。
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昆侖山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佔多」。
《古今圖書集成》載:「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飆車羽輪,不可到也。」
昆侖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屬南亞陸間區與中軸大陸區交界的北緣。
昆侖山地區以前震旦系為基底;經過古生代海域下沉及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昆侖中軸和山脈中脊;經過中生代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
Ⅵ 昆侖山脈到底藏著什麼
什麼也沒藏著,別迷信。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
該山脈幾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的氣候影響。相反,其卻處於大陸氣團的持續影響之下,引起年氣溫和日氣溫的巨大波動。山系中段最乾燥,而西部和東部的氣候多少緩和一些。
該山最乾燥的地區,年降水量在山麓不足50毫米,在高海拔區約為102~127毫米;在帕米爾和西藏諸山附近,年降水量增加到457毫米(18吋)。
在山(與北部平原交界的山)的低層,7月平均氣溫是25~28℃,在1月不低於-9℃;然而在山的上部和西藏邊界,7月平均溫度低於10℃,在冬季則常降至-35℃或更低。
Ⅶ 山脈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山脈在為人類和動物提供水和食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山脈覆蓋了地球表面的大約22%,世界人口的13%生活在山區。世界上90%的山區居民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那裡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危險。 山脈提供了世界淡水的60-80%。將近10億人生活在山區,一半以上的人口依靠山區獲取水和食物。
山區正面臨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風險。隨著全球氣溫持續變暖,山區面臨著氣候變化,這困擾著生活在山區的世界上飢餓和最貧窮的人。由於氣溫上升,山上的冰川開始融化,給世界帶來洪水。目前,生活在山區的3.29億人面臨食物短缺。 生活在平原和盆地的數十億人也受益於山區。它們是地球上大小河流的源頭。
山脈在水循環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它們從大氣中吸收水分,並以雪或水的形式釋放出來,這對下游的工業和農業活動至關重要。山裡的水也被用來發電。山區可再生能源促進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在發展中國家,木材燃料是山區居民的主要能源。山區為當地使用和出口提供木材。山脈是生物多樣性的中心,因為它們有植物、作物和動物的多樣性。它們也是野生食物的來源,如蘑菇、鳥類和野味。山脈也為娛樂、體育和旅遊活動提供了場所。
Ⅷ 昆侖山脈的人文歷史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昆侖」的華章,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經》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現代經典小說,金庸的《天龍八部》,桐華的《曾許諾》的,滄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有提到過昆侖山。 詩人王心鑒有《昆侖行》一詩曰:白雲有意掩仙蹤,雪嶺未融亘古冰。身在塞外遠俗域,多少心霾已澄清。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然而,昆侖山並非許多神話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侖山」,而是昆侖山脈。神話中的昆侖山乃是存在於現實的「昆侖仙山」。 中國道教文化里,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甘肅省永登縣玄陽胡真人與金丹子張理清道長二人,於昆侖山脈尋找傳說中的「萬神之鄉」,於今青海省樂都縣馬營孔家嘴附近,見周圍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於花蕊之上建道觀乃絕妙之地也,於是發動善信於1916年開始修建「昆侖道觀」。至1930年,終於建成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侖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昆侖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斗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桿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檐、前後開門的觀音殿,東西兩側建土木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鍾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玉皇閣」(兩層)。此建築群除平房為土木結構外,各殿宇均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道觀聖地。然而,在十年動亂中它變為一片廢墟。
1998年後,中國政府逐漸重建了昆侖道觀,可惜已非全貌。 至於昆侖山不是指日月山,這是因為漢朝的誤解。《史記·大宛列傳》中提到,張騫認為:於闐(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黃河的源頭,河中多玉石(可見和田玉就是那時開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漢朝之前的地理認識是,黃河源出昆侖山,但是這個地理認識是來之遠古祖先的神話傳說中流傳下來的,具體地點在哪裡不清楚,於是漢武帝根據張騫的見聞,就把和田河的源頭山脈命名昆侖山。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山海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大荒西經)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海內西經)
《淮南子》記載
昆侖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鳳凰和鸞鳥頭掛蛇,足下踏著蛇,胸腹前掛著蛇),沙棠樹和琅玕樹在它的東邊,它的南邊有絳樹、雕鳥、腹蛇、六首蛟、視肉(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之更生如故),北邊有碧樹、瑤樹、文玉樹(生長一種五彩斑斕的美玉,非常漂亮)、鳳凰鸞鳥等。不死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昆侖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 玉珠峰、玉虛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侖山,是黃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侖山由神陸吾主管,他還管理著天上九域。陸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只大山羊。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黃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無達。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發源於昆侖山,向西南流入於丑塗之水。黑水也從昆侖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這里生長著很多奇異鳥獸。神陸吾,據郭璞注釋,就是肩吾,莊周曾說:「肩吾得之,以處大山。」形體象虎一樣的陸吾神,說就是《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鶉鳥,是鳳凰之屬的鳥類,《海內西經》中說,昆侖開明西北皆有鳳凰,就是指的這種鶉鳥,《禽經》中說:「赤鳳謂之鶉。」
古人尊昆侖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龍山」、「祖龍」,因而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婦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遊記》、《白蛇傳》等都與昆侖山有關,是產生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
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奇峰亭亭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
根據《封神演義》記載,三清之一,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也坐落於昆侖山。
Ⅸ 昆侖山脈的介紹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1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只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Ⅹ 昆侖山的地理環境,以及一年四季氣候變化
昆侖山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從東向西綿亘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昆侖山口和毗鄰的青藏諸山脈——布爾汗布達山脈、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
昆侖山寬度變化相當大,很少超過201公里(125哩)。
景點:1.1.昆侖泉
位於昆侖河北岸著名的小鎮納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是一泓優良的天然礦泉。大泉在青藏公路路邊,泉眼周圍用塊石砌成外圓內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
2.昆侖山口
昆侖山口地處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海拔4772米,相對高度80-100米,亦稱「昆侖山埡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
3.昆侖橋
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
自駕游建議:多備輪胎,多備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