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區域地理里大洋洲叫什麼

區域地理里大洋洲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7 15:51:46

① 大洋洲全稱是什麼

大洋洲全稱是Oceania(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
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大洲。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大洲。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由一塊大陸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無數島嶼組成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以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

② 大洋洲地理分區是怎樣的

LZ您好

大洋洲一般分6個部分

圖中綠色線區域即是密克羅尼西亞,紅色部分就是美拉尼西亞,橙色以東是波利尼西亞

一般夏威夷(美)和復活節島(智利)也認為屬於大洋洲,會歸為波利尼西亞.

③ 世界上有八大洲五大洋,分別叫什麼

地球陸地分成的八大陸地版塊,包括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歐洲(全稱歐羅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稱南亞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稱阿非利加州)(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極洲(Antarctica)和西蘭洲。五大洋包括,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和 南冰洋

④ 大洋洲的資料

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其狹義的范圍是指東部的波利尼西亞、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三大島群。成為亞非之間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在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十幾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

大洋洲一般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北二島、新幾內亞島,以及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三大群島。共有一萬多個島嶼。 國家: 共有14個獨立國家:澳大利亞聯邦、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斐濟群島共和國、吉里巴斯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共和國、帛琉共和國、薩摩亞獨立國、索羅門群島、湯加王國、吐瓦魯、萬那杜共和國、紐西蘭。其餘十幾個地區為美、英、法等國的屬地。 面積: 89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
人口: 2900萬人,除南極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洲。
語言: 絕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語。
宗教: 絕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印度教。
大洋洲的經緯度位置有何特點 (縱跨南北兩半球,從47°S-30°N,共跨緯度約77°;橫跨東西半球,從110°E-160°W,共跨經度約130°.東西距離有10000多千米,南北距離有8000多千米.)

歷史沿革
早期史
大洋洲土著居民的祖先最早來自東南亞。16世紀,歐洲人發現大洋洲時,土著居民尚處於新石器時代,其歷史已有數千年。無文字可考的美拉尼西亞史前史,則可上溯至 2萬年前。澳大利亞曼戈湖地區的考古發掘表明,人類在大洋洲的生活史上溯至 4萬年以前。1512年,葡萄牙人航經新幾內亞島北部海岸。1519年,葡萄牙人F de麥哲倫作為西班牙海員率遠征船隊繞南美洲西行,探尋通往印度的航路,途經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和關島等地,開辟了西班牙至菲律賓的通商航線。1526年,葡萄牙人H de梅內塞斯在由馬來半島至香料群島(即馬魯古群島)的航程中遇風,抵新幾內亞島西部海岸,見土著居民發多捲曲,遂以巴布亞(馬來語意為卷發的人)稱之。1542年,西班牙人自墨西哥遠航菲律賓途中駛抵帛琉群島。1545年,西班牙人沿新幾內亞島北岸航行,以當地居民與非洲幾內亞人相似,乃命名為新幾內亞。1567年,西班牙人A de門達尼亞·德·內拉由秘魯率船隊出發,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到達索羅門群島。約30年後,門達尼亞·德·內拉再度遠航太平洋,發現托克勞群島、聖克魯斯群島等地。17世紀初,葡萄牙人P.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和西班牙人L V de托雷斯,先後發現科克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和新幾內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間的托雷斯海峽。1642年荷蘭人A.J.塔斯曼自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啟航,途中發現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島以及湯加群島、斐濟群島中的一些島嶼。1699年,英國人W.丹皮爾遠航太平洋,發現新幾內亞島附近一大島,名之為新不列顛島。1722年,荷蘭人發現復活節島、薩摩亞群島。1768年,法國人L A de布干維爾發現索羅門群島中的布干維爾島(今屬巴布亞紐幾內亞)。1768~1779年,英國人J.庫克先後3次遠航太平洋,除到達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外,發現新喀里多尼亞島、夏威夷群島。
殖民史
17世紀西班牙佔領馬里亞納群島。18世紀末~19世紀末,大洋洲的島嶼先後淪為殖民地。1788年,英國在澳大利亞建立殖民統治。此後,歐洲人即在大洋洲搜求檀香木、珍珠及其他貴重物品。1828年,荷蘭佔領新幾內亞島西半部。1831年,英國佔有皮特凱恩島。1840年,紐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與此同時,法國對後來稱為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一些島嶼宣布進行保護。1853年,法國佔有新喀里多尼亞島。1872年,美國在薩摩亞群島的帕果帕果設海軍加煤站。1874年,英國控制了斐濟,1877年,英國在斐濟設立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維護英在太平洋的利益。同時,英國宣布托克勞群島、紐埃島、科克群島歸英國保護。1884年,英國宣布新幾內亞島東南部(後稱巴布亞)為英保護地,稱英屬新幾內亞。同年,德國宣布佔有新幾內亞島的東北部。1885年,荷蘭劃定新幾內亞島西半部與東半部的邊界線。同年,德國佔領馬紹爾群島。1886年,英佔領吉爾伯特群島,德國攫取索羅門群島北部島嶼。1887年,皮特凱恩島正式成為英國保護地。法國宣布瓦利斯群島為其保護地。1888年,法將該保護地的范圍擴及富圖納群島。同年,德國吞並諾魯。1892年,英國將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的大部分劃為保護地。1893年,索羅門群島的南部島嶼成為英國保護地。1898年,美國佔領西班牙在密克羅尼西亞的領地,取得關島,吞並夏威夷。1899年,美國占據東薩摩亞,德國擁有西薩摩亞。同時,西班牙將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賣與德國。1900年,英國將大洋島劃為保護地並宣布「保護」湯加。1906年,英、法兩國撤銷了1887年在新赫布里底群島設立的聯合海軍委員會,宣布對該群島實行共管。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洋洲殖民統治的格局隨之改觀。國際聯盟決定,德國在美拉尼西亞的領地讓與澳大利亞,西薩摩亞由紐西蘭接管。德國在密克羅尼西亞的殖民地則為日本佔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先後佔領了新幾內亞的統一部分和索羅門群島的大部。戰後,西方列強在大洋洲劃定的勢力范圍再次發生變化。密克羅尼西亞由美國佔領。 歐美殖民統治建立後,改變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構成,現在人口的絕大部分是歐洲移民及其後裔,主要是英國移民;大洋洲的土著人,有的已經滅絕,如馬里亞納群島的查莫羅人、塔斯馬尼亞人。由於土地被大量剝奪,許多土著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出賣勞動。殖民者強制推行種植椰子、甘蔗等單一經濟作物,打破了當地傳統的農業制度。大洋洲原有的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如檀香木也被掠奪殆盡。
反抗史
早在西班牙統治馬里亞納群島時,查莫羅人就進行了長期的斗爭。隨著殖民者在大洋洲殖民活動范圍的擴大,19世紀60年代,紐西蘭爆發了毛利人反抗殖民者長達30年的戰爭(見毛利人起義)。在新喀里多尼亞發生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20世紀初期,密克羅尼西亞發生反對德國殖民統治的斗爭。西薩摩亞出現以「薩摩亞人的薩摩亞」為斗爭口號的馬烏運動(意即政治反對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都發生了反殖民統治的斗爭。戰後,大洋洲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非殖民化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一些前殖民地經過長期的斗爭相繼取得政治上的獨立,1962~1980年大洋洲有9個新的島國誕生,即西薩摩亞(1962年1月),諾魯(1968年1月)、湯加(1970年6月)、斐濟(1970年10月)、巴布亞紐幾內亞(1975年9月)、索羅門群島(1978年 7月)、吐瓦魯(1978年10月)、吉里巴斯(1979年7月)、萬那杜(1980年7月)。加上20世紀初獲得獨立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共有11個獨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是英聯邦的成員國或聯系國。此外,紐埃島、馬紹爾群島、科克群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這 5個領地已取得內部自治權。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尚未獨立。夏威夷則成為美國的一個州(1959)。
獨立史
大洋洲已經獨立的國家,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外,均為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發展民族經濟的歷史任務。在共同的目標下,他們組織了南太平洋論壇,成立了南太平洋經濟合作局、南太平洋漁業局,實行區域性的合作,為了維護本國的自然資源,先後宣布 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同時,倡議設立南太平洋島嶼基金,成立南太平洋共同市場,開展南太平洋無核區運動。截至1982年,戰後獨立的 9個島國中,巴布亞紐幾內亞(1976年10月12日)、斐濟(1975年11月5日)、西薩摩亞(1975年11月6日)、吉里巴斯(1980年6月25日)、萬那杜(1982年3月26日)等已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⑤ 大洋洲的范圍是

1、大洋州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介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其狹義的范圍是指東部的波利尼西亞、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三大島群。廣義的范圍是指除上述三大島群外,還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等。成為亞非之間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在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面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

3、地理區域: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十幾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

⑥ 七大洲五大洋分別是

1、七大洲分別是: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歐洲(全稱歐羅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稱南亞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極洲(Antarctica)。

2、五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6)區域地理里大洋洲叫什麼擴展閱讀:

1、亞洲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為古老。亞洲是亞細亞洲 的簡稱,意思是「東方日出處」。相傳亞細亞的名字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

2、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陸地。一般指太平洋的多數島嶼,但狹義上也指澳大利亞和新 西蘭,太平洋東部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群島。

3、南極洲,被稱為「世界第七大洲」,英文名為Antarctica,源出希臘文anti(相反)加 上Arctic(北極),意為北極的對面,即南極。 南極洲是1738-1739年由法國人布維發現的,他航海時發現了南極大陸附近的一個島(今布維 島)。

4、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6624.1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3。從南冰洋北邊界延伸至白令海峽,跨越緯度135°,南北最寬15500公里。在太平洋水系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及東南亞的河流。

5、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

6、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被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僅為1500萬平方公里[1],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

⑦ 大洋洲的全稱

大洋洲英文是Oceania,原名是澳大利亞洲,源於西班牙文,又稱「南極大陸」,大洋洲也叫「澳洲」

⑧ 大洋洲位於哪裡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由一塊大陸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無數島嶼組成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以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

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大洲。除南極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大洲,位於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

(8)區域地理里大洋洲叫什麼擴展閱讀:

大洋洲的地理環境:

1、地質地貌

大洋洲橫跨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三大板塊,區內從太古宙至今經歷了漫長的構造演化歷史。根據區域地質特徵,該區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即澳大利亞中西部前寒武紀克拉通、澳大利亞東部古生代造山帶和環太平洋中新生代島弧區,12個二級構造單元和40個三級構造單元。

2、氣候

大洋洲陸地面積不大,但有眾多的島嶼,散布在遼闊的太平洋海域上,南北所跨緯度因而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大洋洲的西部,是熱帶氣旋的發源地,其發生中心地區有二,一由加羅林群島附產生向亞洲東南沿岸襲擊;一由薩摩亞群島、湯加和斐濟附近發生,向澳大利亞東北一帶侵入。

3、水系

大洋洲河流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且水量較少,雨季水量暴漲,旱季有時會斷流,大多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有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支流達令河和馬蘭比吉河、羅珀河、吉爾伯特河、弗林德斯河、紐西蘭的克魯薩河、懷卡托河以及新幾內亞島的塞皮克河、弗萊河、曼伯拉莫河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洋洲

⑨ 大洋洲地理概況有哪些

【概況】名稱大洋洲。

位置: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其狹義的范圍是指東部的波利尼西亞、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三大島群。廣義的范圍是指除上述三大島群外,還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等。面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

地理區域: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十幾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

【居民】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陸。各島國人口密度差異顯著。巴布亞人、澳大利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等當地居民約占總人口的20%,歐洲人後裔約佔70%以上,此外還有混血種人、印度人、華人和日本人等。

語言:絕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語,三大島群上的當地居民分別使用美拉尼西亞語、密克羅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

宗教:絕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19000千米。全洲除少數山地海拔超過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勢低緩。一般分為大陸和島嶼兩部分: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海拔200?00米,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脈;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東部山地海拔800?000米,山地東坡較陡,西坡緩斜。新幾內亞島、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是大陸島,島上平原狹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幾內亞島上的查亞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點。美拉尼西亞的島嶼多屬大陸型,系大陸邊緣弧狀山脈的延續部分,各列島弧之間有深海盆和深海溝。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絕大部分島嶼屬珊瑚礁型,面積小,地勢低平,不少島嶼有由珊瑚礁環繞形成的礁湖,成為天然的船隻停泊地和水上飛機場。此外還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噴發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型島嶼,如夏威夷群島、帛琉群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地形特點是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水系外流區域約占總面積的48%,墨累河是外流區域中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占總面積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及西部地區,主要內流河均注入北艾爾湖。大洋洲的河流與其它洲比較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較少,雨季暴漲,旱季有時斷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幾乎終年不凍。大洋洲的湖泊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亞境內的北艾爾湖,面積約8200平方千米,隨降水而變化;最深的湖泊是紐西蘭南島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達276米。澳大利亞大陸多構造湖。紐西蘭除構造湖外,還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島上則有火山湖。此外許多島嶼上有由珊瑚礁環繞而形成的礁湖。新喬治亞島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帛琉群島中的科梅科爾礁湖也很有名。

火山:澳大利亞東部和北部沿海島嶼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組成部分,大洋州陸上有活火山60餘座,僅美拉尼西亞就有30餘座。夏威夷島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州最高的活火山。

氣候: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海洋性氣候。絕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8℃之間。最涼月平均氣溫為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向赤道由16℃遞增到25℃;南半球從南緯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遞增到25℃;紐西蘭的南島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山區可達0℃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起向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由24℃遞增到28℃以上;南半球從南緯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亞西北部,由12℃遞增到32℃。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克朗克里極端最高氣溫達53℃,為大洋洲最熱的地方。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區。夏威夷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較多的地區之一。新幾內亞島北部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屬全年多雨的熱帶降水區,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亞北部、新幾內亞島北部及馬紹爾群島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達3000?000毫米,背風坡則僅1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島東南沿海屬暖季降雨區,年平均降水量750?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50?0%。澳大利亞東南部及紐西蘭屬各月降水較均勻、但以冬季稍多的溫帶降水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000毫米以上,個別地區高達5000多毫米。澳大利亞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屬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冬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40-60%。

【自然資源】礦物礦物以鎳、鋁土礦、金、鉻、磷酸鹽、鐵、銀、鉛、鋅、煤、石油、天然氣、鈾、鈦和鳥糞石等較豐富。鎳儲量約4600萬噸,居各洲前列;鋁土礦儲量46.2億噸,居各洲第二位。

森林與草原:森林面積約占總面積的9%,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產松樹、山毛櫸、棕櫚樹、桉樹、杉樹、白檀木和紅木等多種珍貴木材。草原佔大洋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6%。

水利:水力蘊藏量約為13500萬千瓦,佔世界水力總蘊藏量的4.9%;已開發水力280萬千瓦,佔世界總開發量的1.8%。估計年可發電2000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

漁業:美拉尼西亞附近海域、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及紐西蘭附近海域為主要漁場,盛產沙丁魚、鱈、鰻、鯖和鯨等。

【經濟簡況】大洋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經濟發達,其它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農業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菠蘿、天然橡膠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當地居民主要糧食是薯類、玉米、大米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左右。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左右。

工業: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州島國工業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采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旅遊業:近年來大洋州國家重視發展旅遊業。湯加、萬那杜等國家旅遊業收入可觀,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大洋洲介於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遙對南極洲,是連系各大洲航線的必經之路。許多國際海底電纜均通過這里,海洋航運成為國與國、島與島相互交往的重要手段。陸上交通主要有鐵路和公路。公路總長100萬千米以上。鐵路總長46000多千米。內河航運里程約1000千米。有航線通達洲內各國和重要地區的首都和首府,同洲外各重要港口城市也均有聯系。

⑩ 請問七大洲的全稱都是什麼

七大洲指地球陸地分成的七大陸地部分,即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歐洲(全稱歐羅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

南美洲(全稱南亞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與南極洲(Antarctica)。

1、亞洲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

2、歐洲

歐洲,全稱「歐羅巴洲」(Europe),名字源於希臘神話的人物「歐羅巴」(希臘語:Ευρώπης),歐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3、北美洲

北美洲(英語:North America),全稱為北亞美利加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是世界經濟第二發達的大洲,其中美國經濟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上有重要影響力。

北美洲大部分面積屬於發達國家,有著極高的人類發展指數和經濟發展水平。

4、南美洲

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5、大洋洲

大洋洲(Oceania),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大洲。除南極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大洲,位於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

閱讀全文

與區域地理里大洋洲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