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秀公園的地理文化
北秀公園位於雙鴨山市區南,原名青年公園,始建於1957年6月。她南接馬鞍山,北連市區,一座中心站天橋把她與市區融為一體。安邦河從她身邊潺潺流過,馬鞍山在她面前聳立。
北秀公園佔地面積29公頃,1974年重新維修,改名為人民公園。1982年5月,市政府號召全市人民義務建設人民公園,使公園舊貌換新顏,並更名為北秀公園。多年來,市政府不斷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修建,園內設有牌樓、亭閣、長廊、園中苑、人工湖、兒童公園、動物園、旱冰場、游泳館等80多個娛樂觀賞景點,有天然綠地3000多平方米,珍禽異獸200多種,奇花異草25000株,各種樹木48個種類8萬余株,是一座集動物飼養、花卉種植,水上及兒童娛樂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近年來,北秀公園又增設了趣味追逐樂、猴爬桿、空中腳踏車等娛樂設施,修建了游樂大世界、海豹戲水等娛樂場地,吸引外地遊客和市民前來消閑、遊玩。每當節假日,北秀公園遊人如織,母親帶著孩子,少男少女攙扶著老人,情侶們手牽手結伴而來。
北秀公園傍山而建,繞水成園,山水相映給園中美景增添無限秀色和生機,而流傳於山水之間的凄婉故事更給園中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令人無限嚮往。
❷ 萬州西山公園的地理環境
萬州西山公園整個地形呈南北向的狹長型自然坡地,其東西長650M,南北寬120M—250M。其最高點為北大門,海拔高度為233M,最低點為濱江大道的鍾樓,海拔高度為175M,相對高差為58M。西山公園整個地形上部陡峭,下部較平緩,在現有動物園和靜園的北端各有懸崖峭壁二處,長度為120M—200M不等,南坡沿東西向的鍾樓、五洲池、游泳池、動物園、靜園地帶,分布若干自然形狀小型台地。
萬州公園總的地貌特徵為人工種植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其中結合歷史文化對公眾開放有鍾樓景區、五洲池景區和靜園三個主要景區,中部有茶花、臘梅、楠木、竹類為主體的觀賞植物園景區,在其間散布有游樂場、游泳池、動物園等綜合旅遊服務設施。
萬州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瞿塘峽西部,其氣候區劃中稱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該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霜雪較少。境內地形起伏高差大,屬沿江深丘低山地貌。冬季短,夏季長,有冬暖、春早、夏熱、秋雨的特點,年平均氣溫22.10C,年平均降雨量為1185.4毫米,年日照數為1484.4小時,其溫和而充沛雨量的氣候特徵,有利於萬州西山公園多種植物資源的生長。長期以來,西山公園及周邊地區形成了濃郁的森林資源,反過來對改善萬州舊城區生態小氣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❸ 世界著名景點地理知識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簡稱黃石公園。是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1872年。黃石公園位於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的西北角,並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8956平方公里。這片地區原本是印地安人的聖地,但因美國探險家路易斯與克拉克的發掘,而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它在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理地質獅群噴泉 黃石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分為五大區,即瑪默區、羅斯福區、峽谷區、間歇泉區和湖泊區。五個景區各具特色,但有—個共同的特色——地熱奇觀。黃石國家公園內有溫泉3000處,其中間歇泉300處,許多噴水高度超過100英尺,「獅群噴泉」由4個噴泉組成,水柱噴出前發出像獅吼的聲音,接著水柱射向空中;「藍寶石噴泉」水色碧藍;最著名的「老忠實泉」因很有規律地噴水而得名。從它被發現到現在的100多年間,每隔33—93分鍾噴發一次,每次噴發持續四五分鍾,水柱高40多米,從不間斷。園內道路總長500多英里,小徑總長1000多英里,黃石湖、肖肖尼湖、斯內克河和黃石河分布其間。公園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頓、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國有森林環繞。黃石公園它那由水與火錘煉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觀被人們稱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壯觀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類藝術所能達到的極限」。 熱噴泉 正如人們所熟知,黃石以數量繁多的熱噴泉、大小間歇噴泉地貌、絢麗多彩的高山、岩石、峽谷、河流,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聞名於世。這是地熱活動的溫床,有一萬多個地熱風貌特徵;落基山脈給這片領地創造了無數秀麗的山巒、河流、瀑布、峽谷,其石灰岩的結構又讓大地添上美麗多姿的顏色;無數的野生動物賦於它生生不息的生命,這里是懷俄明獸群的故鄉,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陸地最大的、種類最繁多的哺乳動物棲息地。 20世紀初,一位美國探險家曾經這樣形容黃石公園:「在不同的國家裡,無論風光、植被有多麼大的差異,但大地母親總是那樣熟悉、親切、永恆不變。可是在這里,大地的變化太大了,彷彿這是一片屬於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地球彷彿在這里考驗著自己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黃石公園的地熱景觀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事實上也是如此,你無法不為眼前所見的奇觀所震撼。數以千計的沸泉和池水碧藍的大湖深潭波濤洶涌,山聲鼎沸,彷彿一爐烈焰正在熊熊燃燒。上百個間歇泉噴射著沸騰的水柱,冒著滾滾蒸汽,好似倒轉的瀑布,它們從火熱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時噴涌而出。一些間歇泉的水柱氣勢磅礴,像參天大樹,其直徑從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這樣的高度上持續數分鍾,有的可持續將近一個小時。 黃石公園的熱噴泉為世界之最,人們統計出有3000多處溫泉、泥泉和300多個定時噴發的間歇泉!尤其是間歇泉,更是黃石的驕傲。因為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間歇泉加起來,其總數還不及一個黃石公園來得多。在冰島、紐西蘭、日本、喜馬拉雅、南美洲以及其他許多火山地區也都有間歇泉的發現,然而只有在冰島、紐西蘭和這座公園里,間歇泉才展現出它們最為恢宏的氣勢和最為壯麗的風采。在這三個著名的地區中,無論從間歇泉的數量上,還是從它們的規模上,黃石公園的間歇泉都當仁不讓地拔取頭籌。 科學家們發現:就在黃石地表以下較淺的地方,熱流和熔岩活動極為活躍。3300米的地下深層熔岩為熱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網路的熔岩暖化了地下的泉水,泉水從地表裂縫流出、滲出或噴出,這便是我們看到的溫泉和熱泉。 黃石公園地形基本呈一種凹形,冬季降雪極多,提供了它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滲進地里,最後流到溫度遠超過沸點的地底深處,受到地熱持續的加溫由冷轉熱,沸騰後化為蒸汽。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條出路。如果蒸汽給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質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因為蒸汽的壓力不斷增大、熱度不斷加高,最終挾著泉水噴涌而出,這就形成了間歇泉。典型間歇泉快要噴發時,我們能看見水先從小洞里流出,或者發現水流量突然增加,接著,從地底深處傳來轟轟雷鳴,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礙。然後,我們會看見噴口的水柱被水蒸氣拋升起來,時間持續幾秒鍾到幾分鍾不等。在水柱噴出的同時及之後一段時間,我們還能聽到水蒸氣隆隆的轟鳴,彷彿宣洩著內心的興奮。最後,地下的壓力解除,水蒸氣噴射的力量也消失了,於是水再開始注滿噴口,阻塞水蒸氣的出路,醞釀下一次的噴發。 無論形狀怎樣,無論大小怎樣,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也無論天氣條件如何,所有間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實地一會騰起,一會沉落,彷彿跳著有節奏的舞蹈。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們一年四季盛開,從不感到厭倦與疲憊。 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我們一般稱之為間歇泉盆地,它們大多是一些位於中央高原上的開闊谷地。當那些較大的火山停止燃燒之後,冰川的刨蝕作用造就了這些谷地。這些谷地可以被視為大自然的實驗室和廚房,在這數千個「燒瓶」和「鍋灶」中,我們看到大自然像一個熟練的化學家或者廚師,將火、水、氣體以及無數種礦物質混合在一起,她烹飪整個山巒,燒烤山崖,諾大的黃石公園,處處在它的高超手藝下冒著炊煙。 黃石大峽谷 黃石大峽谷位於釣魚橋和高塔之間,由黃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經大約3 8公里地帶所造成的險峻峽谷,就通稱為黃石大峽谷。這里是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 97公里長的黃石河是「美國境內惟一沒有水壩的河流」。在這里,河水陡然變急,沖開四濺的水花,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轟鳴著泄人大峽谷。這兩個瀑布一個有130米高,這是上瀑布;另一個有100米高,稱為下瀑布。 黃石河水貫穿火山岩石,長期的強力沖蝕,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黃石大峽谷,峽谷格外險峻,動人心魄,深度達到60米,寬200米,長約32公里。這一段著名的河段,對於前來觀賞的人來說,最引人必勝的既不是峽谷的深度和形狀,也不是洶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那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峽壁從頭到腳都閃爍著耀眼的光澤,在陽光下炫爛奪目。白、黃、綠、藍、朱紅以及無數種與紅色相調而出的顏色。眼前是數百萬噸的岩石,——切看上去卻像用油彩塗成,彷彿毫無顧忌地暴露在風吹日曬之中,顏色是那樣鮮艷,牢固的色彩既不會被沖刷而去,也不會因風吹日曬而褪色。這效果太奇異、太不可思議了。
❹ 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地理環境
廣西大桂山森林公園,公園內古樸幽雅、景點繁多,是桂東、桂林兩地區擁有成片森林的旅遊度假勝地。獨具特色的景點有高台攬勝、五馬瀑布、綠林舊地、三鷹潭瀑布、鐵索橋、桂山游樂城、民族山寨,還有按三星級標准建造集住宿、娛樂、商務為一體的科技交流中心和別墅。公園集野、幽、神、奇、險、秀、雄於一體所。
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部客家題材的高清電影《月光戀》的外景拍攝地。
雲棧湖
是大桂山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是穿越峽谷的木橋起點,湖水深約10米,清涼透澈,湖邊的雲棧閣設有茶座,供遊人作途中休息或休閑娛樂;千米木橋,曲徑通幽,翻山越嶺,穿林渡峽。
天坑瀑布
它像一條白色的絲帶,水勢平穩,從高山岩飛流而下,落於峽谷,景色優美。
天槽峽谷
長約1.5公里,一路清溪飛瀑一線天,幽靜而神秘。
巨藤王國
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藤類約有20多種,隨處可見,最大的直徑約25公分,最長的約3000米,形狀更為奇特,有圓形、方形、扁形、三角形等。且部份藤類是國家特級保護的名貴葯材,如雞血藤、扁擔藤等。像如此規模的藤類世界,在其它風景區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人們將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稱為巨藤王國。
五馬歸槽瀑布
是由五條峽谷支流匯集而成,在五馬歸槽瀑布對面有一條小瀑布,它們猶如牛郎織女遙遙相望,所以也稱為鴛鴦瀑布。瀑布高約30米。是桂東地區最高的瀑布,幽深、雄偉而壯觀。
留羊頂
海拔1208米。是桂東地區最高的觀景亭,這里蘊藏著一段神秘的歷史文化傳說,可以鳥瞰林海景緻和賀江風光。
土匪窩舊址
是解放前夕土匪聚居的地方,門前溝壑縱橫,星羅棋布,天然工事固若金湯,易守難攻,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被解放軍剿匪部殲滅。 1.景區開放時間: 8:30--17:30
2.取票地點: 大桂山景區售票窗口,成人票:75元兒
3.入園憑證:憑訂票人姓名和電話到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按優惠價購票。
4.特殊人群政策:(1)1.2-1.4米兒童,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本地市民、學生(憑有效證件)享受30元門票;1.2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軍官(憑有效證件證)享受免票優惠制度。5.發票問題:發票由景區開具。6.溫馨提示:1.預訂門票為景區參觀門票。2.門票與景區觀光車費、導游費、停車費等是分開的
3.最佳旅遊時間:每年的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207國道穿過林區並經過總場。
公交:在賀州市區汽車站都有直達大桂山的專車,賀州汽車站有直達車到富川縣,2小時,票價16元,最後一班到富川的直達車是19:30。在賀州車站後面有很多車,30分鍾一班,但有客上也就走了。
在富川縣坐車到朝東鎮,票價6元,搭車地方,要問當地人,坐三輪摩托車一人1元就可到。朝東鎮到秀水狀元村,拖拉機改裝的搭客車,1元,5分鍾到,那些摩托車主搭人,要收10元。
旅遊食宿:賀州國際酒店、賀州市大桂山森林公園森林賓館等。 廣州自駕車:走二廣高速廣西境內G78到達賀州市信都鎮出高速,轉G207國道往賀州市區方向走約13公里到達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桂林自駕車:先走G65高速然後轉G78高速到達賀州市後往廣州方向,到達賀州步頭鎮出高速後右轉G207國道往步頭方向走約8公里到達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
❺ 在公園運用地理知識
公園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帶、氣象環境、植物、植被、生物圈,這些環境因素下,人類的生存方式、生活習慣
❻ 馬拉維湖國家公園的地理概述
馬拉維湖國家公園海拔高度在1,140米以上,年平均溫度為22.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為766毫米。該公園的馬克里爾海角是由許多被叢林覆蓋的小山組成的,山體多由黑雲母花崗岩構成,十分險峻。馬拉維湖是一個獨立的生態地理分區,估計它形成於100-200萬年前。湖中幾乎所有的岩石島嶼都互不相連,而且它們與大陸之間或者有沙質平原相通,或者隔著深水遙遙相望。由於處在熱帶地區,馬拉維湖一年四季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下層滯水帶水溫很低,而表水層溫度發生躍變,終年暖洋洋的。
湖水清澈透明,也許是因為近幾年來降雨增多,而且許多高地上的森林被砍伐的緣故,從記錄來看,馬拉維湖的水位有所增高。馬拉維湖國家公園里的陸地,除了極小的島嶼之外,都一度覆蓋著鬱郁蔥蔥的樹林。早先這里是猴麵包樹(非洲產的一種巨樹)、合歡屬植物、蘋婆和幾種榕屬植物的代表生長群落。但由於後來大規模的退林運動,一些原本茂密的森林變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低矮的灌木叢。
青貝馬拉哈嚴格自然保護區是由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組成。這里有挺拔的青貝峰,尖岩林,壯麗的馬南布盧河河谷,連綿起伏的群山和高聳的山峰。未遭到破壞的森林、湖泊、紅樹林、沼澤是珍稀動物狐猴和鳥類的棲息地。保護區位於馬南布盧河河谷以北,貝馬拉哈高原安欽吉北部地區西海岸以東60--80公里處。佔地面積為152,000ha。海拔高度在150--700米之間。
這里的絕大多數地區是由崎嶇不平的喀斯特灰岩組成,是貝馬拉哈高原的一部分。山丘東面是高出河谷300--400米的陡峭的貝馬拉哈山崖,南北方向綿延幾十公里。山丘的西面是緩坡,整個西部地區形成一個呈圓形丘狀的高原,向西地形坡度變小。北面是跌宕起伏的灰岩小山,南面切割強烈的喀斯特地貌使人很難接近。馬南布盧河河谷的北面處於保護區內,季節河和長流河在高原上都向西流淌。位於高原低處的青兩側由數不勝數的四季噴泉。青地區是周圍的重要水源地,尤其對於其西部的地區。
❼ 公園里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公園的景物有很多,比如:亭台樓閣榭,假山,園林,樹木草地,湖水以及湖水裡的魚、雕像、橋、不同顏色的花。
景物解釋: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在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鳥、甚至一蟲一魚都可以說是一種景物,景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公園,古代是指官家的園林,而現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並經營的作為自然觀賞區和供公眾的休息遊玩的公共區域。
公園分為城市公園和自然公園(見國家公園)兩大類,一般使用"公園"一詞,僅指城市公園而言。各國國情不同,城市公園的分類頗有差異。中國的城市公園分為:
1、綜合公園:有市級、區級、居住區級;
2、專類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兒童公園、文化公園、體育公園、交通公園、陵園等;
3、花園:綜合性花園、專類花園(如牡丹園、蘭圃)等。
❽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地理概述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北部奧林匹克半島的中央地區,因海拔2428米高的奧林匹克山雄踞其中而得名。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是1938年為保護奧林匹克山區的森林和多種野生動物而建立,佔地3626平方公里,以雨林為特色的公園。由三處生態系統截然不同山地組成,因此公園被稱作「三處合而為一的公園」,包括奧林波斯山、山區草地、岩石林立的海岸線以及溫帶雨林。該地區由於冰川被隔絕了億萬年,奧林匹克半島逐漸發展了自己獨特的生物系統,該區有8種植物、5種動物在其他地方已經絕跡。這兒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針葉樹,達70米高;楓樹跨徑可達12米,周身長滿苔蘚。地上灌木叢生、野花遍地,到處是厥類和地衣。公園內有140種鳥禽,是約5000頭麋鹿的聚居地。岩石壘壘的海邊生長著許多海洋生物,海灘上還往往留有海豹、黑熊和浣熊來往的痕跡,同時也是羅斯福糜群的聚居地。崎嶇的山巔覆蓋著約60處活動冰川。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OlympicNationalPark)是一座擁有豐富地形和景觀的地理教室,也是美國眾多國家公園種景色變化最為奇妙的一座公園,能帶給人全新的視覺餉宴。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位於華盛頓州西北的奧林匹克半島上,是美國除了阿拉斯加以外最大的原始地區,為了維護其自然資源以及原始之美,公路的設計並未深入公園內的每個區域,而是從周圍漸進繞進。暴風山脊(HurricaneRidge)是公園內最美麗也是最不容錯過的景點,在山頂可眺望那白雪覆蓋、峰峰相連的奧林匹克山脈的壯麗景緻。
公園內分布看地球上同緯度地區十分罕見的大片溫帶雨林。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坐落在華盛頓州西北部的奧林匹克半島上,1946年正式開放,面積3628.54平方公里,是著名的溫帶雨林生態環境保護區。
奧林匹克山脈西坡獨特的溫帶雨林的形成是與奧林匹克山脈的地埋位置密切相關的。從太平洋上吹來的溫暖而濕潤的西南風,遇到高山阻擋後形成降雨。這一地區每年平均有2000-3000毫米的降水量。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使山地兩坡的森林以喜濕的杉科樹種為主,林內植被的垂直層次較多,尤其是潮濕環境下大量生長的地衣、苔蘚和蕨類植物,更使森林內部顯得十分茂密,因此以溫帶雨林命名。
整個溫帶雨林以杉、槭兩科樹種為主。走進森林,只見一株株加里福尼亞鐵杉、美國西川雲杉和西部側柏蒼翠挺拔,高大的樹干覆蓋著地衣,樹枝上懸掛著石松。在針葉樹之間的空隙里生長著棵棵槭樹。林下,蕨類和苔蘚植物被覆著枯枝落葉,就連橫躺在地上的倒木也被苔蘚裹得嚴嚴實實,整個地面彷彿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
❾ 美國著名景點的地理知識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座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美國前總統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1],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佔地面積1,278英畝(5.17平方公里)[2] ,最高處海拔為5,725 英尺 (1,745 米)[3] 。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進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約兩百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4] 。
1885年,美國紐約的著名律師查爾斯·E·拉什莫爾(Charles E. Rushmore)將其在南達科他州布拉克山(Black Hills)所擁有的礦山附近的一座花崗岩山以其姓氏命名為「拉什莫爾山」,這就是拉什莫爾山名字的來由。數十年後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建造計劃正式啟動後,拉什莫爾本人還曾捐助了5,000美元[5]。 在拉什莫爾山上建造雕塑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們前來布拉克山地區旅遊,然而這個建造計劃卻引發了美國國會和時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之間曠日持久的爭論。最終,建造計劃獲得了國會的批准。整個工程的建設於1927年開始,並於1941年宣告完成。
時至今日,拉什莫爾山不僅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還成為了美國文化中美國總統的象徵。同時,在當代流行文化的影響之下,拉什莫爾山也衍生出了許多其他含義。
生態環境
拉什莫爾山動植物的分布和構成情況與其所在的南達科他州布拉克山地區類似,紀念公園已經成為了許多布拉克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動植物棲息的樂土。諸如紅頭美洲鷲、禿鷲、鷹和草地鷚等大型鳥類經常在拉什莫爾山上空盤旋,它們還時常將自己的巢穴築在山體的岩壁上。而一些體形相對較小的鳥類,比如鳴禽類、五子雀、啄木鳥等,則大都生活在山腳四周的松樹林里。此外,公園里還繁衍生息著老鼠、花鼠、松鼠、臭鼬、豪豬、浣熊、海狸、郊狼、大角山羊和野貓等哺乳動物,它們中有不少是美國原產的動物。 同時公園裡面還生活著若干種青蛙和蛇。公園中還有兩條小溪,分別叫「灰熊溪」和「椋鳥窪地溪」,它們為長鼻鰷魚和溪鱒魚提供了棲身之地[18]。 並非所有生活在當地的動物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的山羊就是由從卡斯特州立公園(Custer State Park)中逃出來的羊群繁衍而來,而後者則是由加拿大作為一件禮物贈送給卡斯特公園的[19]。
在海拔較低處,主要由北美黃松構成的的針樹林覆蓋了公園的絕大部分地區,製造了大片的綠蔭,當然還有其它諸如刺果櫟(Bur Oak)、雲杉和白楊等樹木夾雜其間。拉什莫爾山附近一共生長著9種灌木,同時還有種類繁多的野花,特別是金魚草(Snapdragon)、向日葵和紫羅蘭等。而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植被則相對稀疏[20]。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什莫爾山所在的布拉克山區,僅有接近5%左右的植物是土生土長的
爭議
居住於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認為布拉克山是他們的聖山。在1876至1877年的布拉克山戰爭(Black Hills War)後,美國政府從拉科塔部落手中奪取了這塊地區,而後者則是1776年在與夏延部落的戰爭中獲得這片土地的。此後被趕出這片地區的拉科塔人與美國政府間的矛盾一直沒有消失。而拉什莫爾山的總統雕像也成為拉科塔人批評的靶子。即便是在2004年有關當局任命了拉什莫爾山國家公園歷史上第一位印第安裔負責人傑勒德·貝克(Gerard Baker)之後,這樣的批評仍然沒有停止[17]。作為對於總統山工程的回應,拉科塔人在布拉克山區的另外一個地方建造了紀念歷史上著名的拉科塔酋長狂馬的狂馬紀念雕像(Crazy Horse Memorial)。雖然狂馬紀念雕像工程只得到了來自於美國政府的一小筆撥款,不過由於得到了狂馬生前所屬的拉科塔部落的酋長的大力支持,這座比總統山整體還略大些的雕像最終還是順利動工了。
103.459825°WCoordinates: 43°52′44.21〃N 103°27′35.37〃W / 43.8789472°N 103.4598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