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咱們中國目前有幾個地理信息產業園,包括已建成、正在建和准備建設的,運行中的效益怎麼樣
項目位於濰坊市區中心東南部的山東濰坊鳳凰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涵蓋雙羊街以南、鳳翔街以北、興國路以東、油南路以西區域。該項目是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於2011年12月批准成立的「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的裝備製造園區(魯國土資字[2011]1548號),總體佔地5000畝,一期可利用土地2039畝。
該項目由國土資源部推動,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大力扶持,濰坊市人民政府和坊子區人民政府運營管理、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在稅收、土地、資金、配套等方面給予最優惠政策,扶持入園企業盡快發展。園區本著集群化、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生態化的原則,大力引進測量產業、遙感產業、地理信息系統產業、衛星導航定位產業、地圖服務產業、飛機整體製造、飛機零部件製造、發動機製造、機載設備製造、機場空管設備製造等項目及科技孵化器、商業中心、員工公寓、專家公寓及後勤綜合樓等配套服務設施,形成地理信息產業和航空產業研發、製造和服務產業鏈條,努力打造成立足山東、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地理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核心平台。
目前,已有V750無人直升機、航空渦輪增壓器、渦噴發動機等項目落戶園區。產業園全部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地理信息產業、航空產業基地,形成相對完整的地理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鏈。預計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創利稅100億元。
B.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園區介紹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項目,位於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地處北京市順義新城29街區內,首都機場東側1公里處。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是北京市的年度重點建設項目,是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導、國測集團投資建設的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園。
2010年11月28日舉行地理產業園項目奠基儀式,2011年3月,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建設舉行開工儀式。
2012年6月,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為北京國家地理信息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產業園建成後,將引入國內外地理信息相關企業100家以上,形成年產值近千億元、就業人數超過6萬人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到2011年11月28日,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奠基一周年慶典時,一期項目建設僅為8個月,37棟產業大樓的主體封頂,創造了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見效的「國測速度」。
2012年12月20日,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舉行了盛大的開園儀式,標志著我國首個國家級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正式啟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相關部門率先入駐。從項目奠基到開園,僅用了21個月時間,創造出一期項目的135萬平方米產業用房建設和外裝工程全部完成、部分產業用房完成裝修的良好業績。
2012年12月20日同時啟動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二期綜合配套項目。二期綜合配套項目,最搶眼的是集會議、會展、商業、酒店和配套公寓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化大型會展中心,可同時容納4,000人與會。同時,兼顧北京世界空港城的建設和為產業園提供各類高端商務活動,將建設一批現代化、國際化的商業金融配套項目。
C.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怎麼樣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是2003-12-23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利民鎮孫花屯254號樓。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301117553329512,企業法人趙友興,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測繪服務及相關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經營管理測繪企業資產;計算機軟硬體開發與銷售。會議及展覽服務;汽車租賃;物業管理;科技信息咨詢服務;技術進出口(國家禁止的項目除外,國營貿易管理或國家改制項目取得授權或許可後方可經營),不動產租賃。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D.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區位優勢
產業園坐落於首都國際機場東側。
航空----距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1500米。
高速公路----首都機場高速、機場第二高速、機場南線高速、六環路等,縮短了與市中心及周邊省市的距離。
公路----順平路、通順路、李天路、機場東路、京密路等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
軌道----輕軌L1號線、M15號線、S6支市郊鐵路以及區域內軌道交通等,使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E. 成都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區是做什麼的
成都市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位於金牛區天龍大道。 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北鄰成都國際商貿城,南倚幽靜鳳凰山,東毗古
F. 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的開發現狀
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分三期分別規劃提供1970畝建設用地,用於「產業園」建設。一期佔地面積約508畝,由東至西分為六大區塊。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初具規模,五年全面建成「產業園」的建設發展目標,五年內力爭完成投資100億元,引進各類地理信息企業100家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年利稅30億元,從業人員2萬人以上。
蓬勃發展的地理信息產業,作為迅速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全符合科技新城發展信息技術的產業定位。通過前期與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的密切聯系,東方道邇、神州圖驥、阿拉丁、中海達等30餘家行業龍頭企業,對科技新城進行了實地考察。突出的區位優勢,優美的生態環境,質朴的民風,優惠的招商政策,使來訪企業對落戶科技新城表示了極大的興趣。2011年5月26日,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與德清縣人民政府正式達成關於合作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的框架協議,並於5月下旬和7月中旬適時召開了兩次地理信息產業推介座談會,來自省內外的各大測繪單位,南方測繪、網新超圖、東方道邇等全國知名的地理信息企業和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高等院校共計120餘家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會後神州圖驥地名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一圖空間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寧波伊都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與科技新城達成了落戶產業園的合作意向,意向投資總金額達到41.6億元。
G.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位於北京順義區國門商務區,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北京市政府聯袂打造,佔地面積近1000畝,總投資額150億元,計劃於2012年底前建設完成,計劃引入國內外地理信息相關企業100家以上,形成年產值超100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入駐企業將享受許多優惠條件,如企業用房每平方米價格為10000元,公寓用房每平方米價格只有8000元。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是首個國家級地理信息科技園
H. 西咸新區的產業園區
空港綜合保稅區
空港綜合保稅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最為重要的空港型現代服務業基地的功能核心,佔地2平方公里,將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發展緊密結合,提供國際口岸、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等基本功能,以及國際快遞、國際中轉、物流增值服務、國際貿易及展示、國際商務等衍生和增值服務功能,打造面向歐亞輻射全球的世界一流綜合保稅區。
先期規劃建設0.8 平方公里保稅區啟動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圍網外事務服務辦理中心、圍網內多層立體倉庫、3座單層倉庫、6座出口加工工業廠房、奢侈品展示中心、奢侈品倉庫、海關國檢查驗倉庫、卡口、監管設施和室外工程等,建築面積約33.73萬平方米。
空港臨空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中西部,重點發展航空物流、商務會展、電子信息等臨空產業集群,建設以樞紐空港為依託,服務西北乃至全國的國際化臨空經濟中心。
2012年9月,全球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地產嘉民集團入駐空港新城。嘉民物流園由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內最大型的工業地產上市企業嘉民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約6000萬美元(約3.8億元人民幣),佔地約200畝,建設周期16個月,建設的高標准商貿物流設施,區域分撥中心、高端商品展示貿易中心、雙向進出分撥中心、數據中心、文件存儲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
統籌科技資源示範區
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位於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境內,繞城高速以西、斗門街道以北、灃河以東、西寶高速以南王寺街道區域,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示範基地的總體定位為:立足西安科技資源發展實際,以體制創新、政策引導、平台建設、資源整合、孵化加速為核心,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將示範基地建設成為帶動關天、輻射西部、面向全球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試與轉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員創業基地。重點發展公共科技服務、髙科技研發和創業孵化、高技術企業總部經濟和高端生產性服務等產業,加速實現科技優勢向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轉化。
六村堡新加坡現代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佔地1200畝。重點針對以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機電製造、物聯網等為主的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引入200家以上世界500強企業及歐美、日本、韓國等區域行業龍頭企業。開發建設的配套設施主要為園區內製造業服務,同時引入高附加值產品的區域結算和運營中心。
周陵新興產業園區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規劃建設的四大園區之一,毗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總體規劃面積973公頃。包括軌道交通設備產業園、大眾民用汽車產業園和住宅產業化園三個功能區。如今,已入區的相關項目有16個,總投資110億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引入相關產業項目80個,總投資300億元,實現產值500億元。
五陵塬文化產業園區
園區位於秦漢新城渭河北岸的百里帝陵保護帶內,建設世界最大的文化遺址保護公園、都市森林景觀區及由若干文化小鎮組成的創意文化產業園。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
信息產業園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北部,西臨渭河,東至秦皇南路,南臨新西寶高速。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布局了包括信息服務產業區、信息研發總部區、信息技術產業區、高端IT企業集聚區和生活配套服務區五大功能板塊。在高起點規劃、高標准配套的基礎上,明確了以大數據產業為先導,信息服務、設備製造、軟體研發梯次發展的「三步走」戰略,著力培養一批價值鏈高端的百億級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爭取在2020年建成「千億園區」,建成引領陝西、輻射西部、全國知名的國家級信息產業基地。
2012年,西咸新區成功舉辦「2012西咸新區大數據高峰論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60餘家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中國聯通西北數據基地、全國人口數據備份與處理中心開工建設,微軟中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陝西廣電和3個國家部委項目、一批數據類企業落戶,省級物聯網基地獲批,在全國舉起了大數據產業旗幟。
國際教育文化園區
園區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寶高速新線以南,沙河東西兩側區域,總佔地約9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約3平方公里。園區由3-4個文教園區小鎮構成,沿沙河兩岸布局。每個文教園區小鎮建設用地約為1200畝-1500畝。項目將打造成為集國際文化、國際教育、國際交流為一體的知名文教園區。
2012年11月,在第二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陝西西咸保華國際教育園項目將建設耀華國際教育學校(YWIES)、耀華國際教育學院(YWIEC)、耀中國際學校(YCIS)等學校意向落戶西咸國際文化教育園區。該園區作為未來承載大西安的國際文化聚集地、國際人才的供給地和國內文化教育的示範地,搭建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現代物流園區
現代物流園區位於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高涇大道以南、高涇中路以北、西銅鐵路兩側,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總建築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項目分三期建設。
項目以倉儲配送、貿易綜合、生活服務為主要功能,將建設成為一座集農業、能源、化工、快速消費、農業裝備、製造業、物流總部經濟、物流擔保服務、物流貿易和會展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城,打造物流服務產業體系的標桿。
地理信息產業園區
地理信息產業園位於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境內,毗鄰中國大地原點。以「大地原點」雕塑為中心,展望地理信息特色文化,打造以原點文化旅遊、科普教育為主,集娛樂性、參與性為一體的地理信息科教博覽區。每年將定期舉辦測繪、地理信息產品交易及學術交流會和高峰論壇。
I.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園區規劃
建設用地:15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135萬平方米,投資額150億元人民幣,計劃於2012年建設完成。
首期完工後,計劃引入國內外地理信息相關企業100家以上,形成年產值近千億元、就業人數超過3萬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J. 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意義
地理信息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北京市與國家測繪局共同建設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是充分發揮首都優勢,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也將為北京市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北京市將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把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產業園,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地理信息產業「矽谷」。 在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進程中,強化地理基礎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對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建設各方將按照優勢互補、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理念,按照市場配置資源、企業創造價值、政府主導服務的原則,加大對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引導、扶持、培育力度,把園區建設成為信息化、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的高新技術產業園,為推動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大繁榮、大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