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考地理考什麼

高考地理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8 01:54:12

㈠ 高考地理考什麼

必修三本書,選修一本(環保、旅遊、自然災害任選一)。另外初中的地圖知識也很重要,是高考題目的必考內容。

㈡ 高考地理考查要求

區域地理重點:
地形:能通過解讀地形等值線圖、河流分布,說出地形類型,說明地貌特點,該區域的地勢特點,分析地形對農業、工業、交通、城市區位選擇的影響;
氣候:通過解讀經緯度位置、氣象等值線圖,說出該區域氣候類型,說明氣候特點,分析氣候對農業、工業、城市區位選擇影響;
河流:通過解讀地形和氣候信息,說出該區域河流類型(內、外流河),說明水系與水文特徵,分析河流對農業、工業、交通、城市區位選擇的影響.
主幹知識:5大基本原理:熱力環流、農業區位選擇、工業區位選擇、交通區位選擇、聚落區位選擇;5大基本規律:地球運動規律、地殼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水文運動規律、地域分異規律;5大基本過程:地殼物質循環過程、水循環過程、人口增長與遷移過程、城市化與工業化過程、資源轉移和產業轉移及過程.
區域地理特徵分析及表述
一、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
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2、地形特點①主要地形類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勢特點(起伏大小、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
⑤海岸線特徵(長短、曲直)
3、區域氣候特點①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②氣溫特點(冬夏氣溫高低、氣溫季節變化,氣溫日較差大小)③降水特點(降水總量、降水空間分布和季節、年際變化、水熱配合情況)④光照狀況
⑤氣象災害
?4、河流水系水文特點
水系①流域面積大小,河網密度②河道:長度、寬度、深度、彎曲度③支流湖泊多或少④流向⑤落差大小或峽谷數量分布⑥水系形狀(扇形水系、向心狀水系、輻射狀水系、羽狀水系、單邊狀水系)
水文①流量、流速、含沙量大小、②汛期長短、汛期出現在哪個季節③水位季節變化大小④有無結冰期及其長短、有無凌汛⑤水能
二、?區域的人文地理特徵:
1.農業特點:
①農業地域類型、生產水平、農業結構、空間分布②商品率③規模大小④機械化程度高低和勞動生產率高低⑤科技水平⑥農業經營方式(小農經營
或家庭大農場或國營大農場
或大牧場經營,粗放經營或勞動密集型精耕細作或資金和技術集約)
2、工業特點
工業部門結構、生產水平、工業投入要素特點(如單位產值投入勞動力多)、工業分布(如日本傳統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對外依賴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場對外依賴程度高)、工業地位(如新加坡工業在其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3、交通、人口與城市特點與分布
(1)區域交通特點:①主要交通方式及其區際聯系的方向,②交通位置(樞紐或入海口或航線的必經之地或中間位置或溝通南北和東西交通的樞紐或"十字路口")③交通線路密度
④綜合運輸狀況
(2)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原因
人口、城市分布特點:面狀分布——平原密集,沿海密集;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
三、地理特徵成因分析思路
?1、地形成因:①板塊作用形成的地形;
②內力作用形成的地形;③外力作用形成地形
(如:渭河平原是由於地殼斷裂下陷,河流泥沙沉積形成的)
2、地質災害成因
火山噴發、地震:位於板塊邊界、火山地震帶
滑坡、泥石流成因:①地形因素(地形陡峻)②地質因素(如斷裂發育岩性破碎)③植被因素④氣候因素(如夏季多暴雨)
3、氣候成因①緯度位置(太陽輻射)、②大氣環流、③海陸因素、④地形因素、⑤洋流因素
(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形成是由於地處溫帶大陸西岸,終年盛行西風,沿岸暖流增溫增濕)
4、河流、湖泊水系和水文特點影響因素:
①流經地區路程長短②氣候③地形④補給類型
⑤植被覆蓋⑥土質疏鬆(或岩性破碎)
例如:流量大小的自然因素:與流域內降水量和流域面積有關
5、區域農業特點形成因素(影響農業發展的條件)
自然條件(有利與不利):
氣候條件、地形條件、水源條件、土壤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有利與不利):市場條件、交通條件、農業技術、國家政策、勞動力數量素質(廉價與否)
6、區域工業特點形成因素
(即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條件:位置;土地;水源;礦產資源(鐵礦、有色金屬礦等);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水能、核能、地熱等);運輸條件(海運、河運).
社會經濟條件:位置;市場、交通、農業基礎、工業基礎或協作條件、勞動力數量、素質、技術水平、科技教育、國家政策、資金、創新環境文化、信息通信.
三、影響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①緯度位置—考慮氣壓帶和風帶的控制
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兩極地區
南、北回歸線附近
中緯度(溫帶)地區
大陸西岸
大陸東岸
大陸西岸
內陸地區
大陸東岸
②海陸位置----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平行,且由沿海向內陸遞減
③地形影響——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雨)
注意降水量與山地高度的關系
④洋流----寒暖流
⑤城市----等降水量線閉合,且中心數值較大.(雨島效用——工業發達,大氣中多疑結核)
等降水量線
降水條件:水汽不飽和→飽和;促使空氣上升的動力
⒈降水類型
我國夏季午後2點
(熱雷雨)
a.對流雨
赤道附近
b.鋒面雨
(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嶺))
c.地形雨——高大山脈的迎風坡山腰
d.台風雨——熱帶低氣壓——氣旋——台風—→強台風(逆)
⒉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
a.季節變化(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
b.年際變化------我國屬於季風氣候區,降水的年際變化大,興修水利,可以調劑豐水年和枯水年的徑流量.
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內力、外力(什麼作用力—流水、風力等);侵蝕、堆積;
乾旱地區(風蝕蘑菇、柱、城堡、沙丘)
濕潤地區(沖積扇、河漫灘、沖積平原、三角洲)

㈢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有什麼技巧

1、認真審題,畫出要點

(1)仔細閱讀材料,充分挖掘解題信息。材料長的題,可先看題干,帶著問題讀材料。顯性條件要認定,隱性條件要挖掘,多重條件要兼顧,關聯條件要轉換,模糊條件要辨析

(2)明確題干要求,把握關鍵性的字詞、數據、時間等。如:前提、有利、突出、主導、最、直接、正確、錯誤、不屬於等等。

(3)分析選項內容,結合材料,甄別正誤。

(4)注意題組中各題之間的關系:題組中的各題有一定的聯系,要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讀這一題組。

2、選擇恰當的方法

(1)直選法:直選法主要是針對一些考查識記性知識的試題而言的,這類高考地理試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題時根據自身對知識的記憶情況,高考地理選擇出正確選項即可。

(2)排除法: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干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高考地理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後把比較有把握的選項排除,直至最後剩下唯一的選項。找准解題的關鍵點,根據這個關鍵點進行排除,不僅可以正確解題,也可大大節約寶貴的考試時間。

應試技巧注意

1、做到「三審」:一審材料(加以引申、延展),把很專業的術語轉化為自己的話;二審題干設問(畫出關鍵詞、限定詞);三審選項(找出合理、正確並與材料和題干設問有關的選項)。

2、選擇題看到平時從未遇見過的陌生表達語的選項,要慎選,可能是正確答案。

3、慎用宏觀的知識點去解釋和推理微觀或小區域的題(高考題喜歡考矛盾,考特例)。做大區域的題時,勿鑽牛角,做小區域題找與材料有關的選項,不要犯經驗主義錯誤。

㈣ 高考區域地理考什麼

廣東卷的話,區域地理涉及內容較少、 那麼你可以參考一下往年的高考題。

㈤ 高考地理會考初中知識嗎如何備考呢

高考地理其實大部分考的還是高中的知識,會有初中的知識,但那都是初高中都需要學的內容,不會太難的。

在初中,地理所佔的分值不會太高,所以所學的地理知識不會太多,也不會太難。像大家都要學的四大洋七大洲,中國地理。這些內容都是簡略的學習。初中的地理課並不會太多,要學的內容並不會太多,老師也不會講的太難。對於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都是講一些概況,更注重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㈥ 高考地理考哪幾本書

看你是用新教材還是老教材。若是老教材,初中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一、選修二就是考試范圍。若是新教材,也要考初中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還有高中必修一、二、必修三和選修的相關內容(地方不同,選修內容不一樣)

㈦ 高考地理主要考什麼

高中的地理高一最重要,因為高考地理主要為自然地理。如經緯線、日界線、太陽正午高度角、晨昏線、地方時區時、降水氣候、高壓低壓等。這些都是高考必考的典型知識點。注意多練練這方面的典型題。

㈧ 高考地理要考的的知識點(超全)

太多了,給你個網址,你看一下
高考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3、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4、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5、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
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6、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1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生磁暴現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9、月相變化規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0、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
21、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22、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23、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1970年「東方紅」一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
24、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25、保護宇宙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28、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30、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31、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32、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
33、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35、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36、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37、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38、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39、地球自轉的周期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40、地球自轉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1、地球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42、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43、地球公轉的周期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44、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45、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46、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47、晨昏線的判斷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48、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鍾。

2009-11-10 16:48 回復中學生加油站2位粉絲3樓49、已知經度求時區數經度除以15,再四捨五入。
50、區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時刻增大1個小時。
51、北京時間以東八區(120°E地方時)為標准時間。
5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准時。
53、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5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側視圖的判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63、地球俯視圖的判讀逆時針自轉,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中心為南極。
64、晝夜長短的計算:以晝弧長度為依據,每15度為1小時。
65、日出日落時刻的計算;根據晝長以標准日出(6時)和標准日落(18時)前後推算。
66、晝夜長短的判斷: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67、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是夏季。
69、我國傳統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四季。
70、歐美傳統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起點。
71、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帶的名稱和范圍: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7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五帶劃分
74、大氣圈對地球的重要意義保護生物生存,影響地球自然環境,維持生命活動
75、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
76、干潔空氣的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塵埃的作用生命活動;構成生物體;吸收紫外線;光合、保溫作用;成雲致雨
78、大氣污染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氟氯烴破壞臭氧層
79、大氣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高層大氣(電離層)
80、對流層的主要特徵:上冷下熱,對流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
81、平流層的主要特徵:臭氧吸收紫外線。平流,對高空飛行有利,
82、大氣上界離地面約2000-3000千米。
83、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陽高度角
8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輻射定律物質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
86、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87、大氣逆輻射夜間有雲較溫暖,夜間晴朗較寒冷。
88、大氣的保溫效應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能力很強。
89、全球的熱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各緯度間的冷熱不均。
9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
92、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93、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壓垂直指向低壓。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
94、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由於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並不平行,而是有個交角。
96、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的步驟①高壓垂直指向低壓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畫出合力
97、小氣候:城市風、海陸風、山谷風
98、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99、大氣環流的意義調整全球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東北信風、副高、中緯西風、副極地低壓、極地東風、極地高壓

2009-11-10 16:48 回復中學生加油站2位粉絲4樓101、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位移大致來說,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陸上的主要氣壓中心:亞洲高壓(大陸)、阿留申低壓(太平洋)和冰島低壓(大西洋)
103、夏季海陸上的主要氣壓中心:亞洲低壓(大陸)夏威夷高壓(太平洋)亞速爾高壓(大西洋)
104、季風的成因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105、季風的典型分布地區東亞季風(西北、東南風);南亞季風(東北、西南風)。
106、鋒面的分類與天氣冷鋒、暖鋒和准靜止鋒。氣溫、氣壓、天氣。
107、鋒面對我國天氣影響的實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鋒)、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冷鋒)
108、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低氣壓;上升氣流;陰雨。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逆時針。
109、反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高氣壓;下沉氣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順時針。
110、鋒面氣旋鋒前鋒後的天氣情況。冷氣團一側陰雨。
111、氣候要素氣溫、降水量。
112、氣候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113、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日較差、年較差、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114、世界氣候類型的名稱熱帶(四種)、亞熱帶(兩種)、溫帶(三種)、寒帶(一種)
11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116、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受季風影響;大陸東岸20-35°
117、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風交替控制。30-40西岸
118、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乾燥。季風。40-60°大陸東岸。
119、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冬暖夏涼,降水均勻。終年盛行西風。40-60°大陸西岸。
120、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成因、分布規律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少雨。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溫帶內陸
121、氣候的變化地質時期、歷史時期、19世紀末以來。
122、氣候資源的特點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有較大的變率
123、氣候資源與農業種植制度(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
124、氣候資源與建築小區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
125、風與城市規劃工業企業布局在盛行風的下風向,居住區布局在盛行風的上風向
126、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鐵路、機場(暴雨、泥石流、風速、橋涵、雲霧、地勢等)
127、台風(颶風)熱帶氣旋強烈發展形成的大旋渦。
128、熱帶氣旋強度等級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台風。
129、台風的監測與預報利用氣象衛星確定台風中心位置,估計強度,監測移動方向和速度。
130、暴雨形成條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強烈上升運動③持續的天氣系統
131、洪澇災害的防禦提高預報的准確率,採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32、乾旱的危害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133、乾旱的防禦改善生態、選擇耐旱作物、開展水利建設、改進耕作制度等。
134、寒潮的危害帶來嚴寒、大風、霜凍。對春秋季的農作物危害最大。
135、寒潮的防禦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136、全球變暖趨勢及其人為原因①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137、全球變暖造成的後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
138、大氣臭氧層總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烴化合物消耗臭氧。
139、大氣臭氧層總量減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造成破壞。
140、臭氧層的保護①研製新型製冷系統②參與國際合作
141、酸雨的成因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
142、我國酸雨區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長江三角洲
143、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②土壤酸化③腐蝕建築物④危及人體健康
144、酸雨的防治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資源綜合利用。
145、大氣環境保護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氟氯烴破壞臭氧層,酸雨。
146、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和水源海洋水量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
147、海岸帶從濱海平原到大陸架之間的廣闊區域。
148、海岸帶與人類活動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離海岸60千米的范圍內。

2009-11-10 16:50 回復

㈨ 高考地理考什麼

初中地理和高中必修外加少數選修。更多的是高中必修。新課標1 主教區域地理,考試主考世界地理。

㈩ 高考的地理一般考哪方面的內容重點把握哪些內容

高中地理主要有兩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區域地理),其中自然地理佔得分值較高,主要集中在高一部分,在復習自然地理的時候,要重點掌握的有: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自傳與公轉及其影響,晨昏線的判讀,太陽直射點和太陽高度角,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注意熟悉時區的劃分,時區的意義(比如北京時間是指東八區的區時,也指東經120°的地方時),四季和五帶的劃分。2大氣的分層及其每一層的特點,大氣的熱運動,風的形成,重點把握三圈環流,全球的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這些和洋流密切相關,接下來就是洋流,注意他們的分布,注意冷暖流的交匯及大魚場的分布。3天氣系統,氣旋和反氣旋,在南北半球的方向,哪個容易形成降雨,冷鋒和暖鋒,過境前和過境後的情況,以及降水發生的位置。4三大礦物的形成及其相互轉換,注意看圖,能夠用專業的語言描述它們的轉換和形成過程,比如風化,搬運,堆積,沉積,岩漿,變質作用,成岩作用等。5重點掌握降雨過程以及徑流,地表,地下,會看圖和理解圖面意思。6關於污染的問題,對環境的破壞問題。比如什麼是溫室效應,水污染,大氣污染,臭氧的破換等。如果你覺得還需要的話,人文地理部分我在你追問後發給你

閱讀全文

與高考地理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