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全面地理解國內生產總值

如何全面地理解國內生產總值

發布時間:2022-05-08 02:19:09

Ⅰ 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與聯系

1、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佔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內外的凈要素收入。計算公式為: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國內生產總值+生產稅和進口稅扣除生產、進口補貼(來自國外的凈額)+雇員報酬(來自國外的凈額)+財產收入(來自國外的凈額)。

2、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
應答時間:2021-11-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Ⅱ 如何全面理解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在本國土地上創造出的的各類價值的總和叫國內生產總值(GDP),房地產,出口,生產商,等等都算做GDP

Ⅲ 如何全面准確理解和客觀評價gdp

此外,「十二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還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指標。例如,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目標中,明確提出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在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這一目標中,明確提出居民消費率上升;在社會建設明顯加強這一目標中,明確提出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關於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目前還沒有一個較好的指標來反映,但是,我認為,同樣的資源消耗產生較大的GDP,或者說同樣的GDP消耗較少的資源,應該說是具有較好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標志;居民消費率指的是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指的是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這些目標都與GDP有密切關系。
(2)宏觀經濟政策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調整都和經濟增長、價格變動有密切關系。我們可以用一系列實例來說明這一點。
1992年至1996年,我國經濟連續保持了5年兩位數高速增長。這期間,我國CPI快速上漲,1994年漲幅高達24.1%。為了解決經濟過熱所導致的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1994年至1997年,國家實施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率和CPI漲幅迅速回落,為了扭轉經濟增速迅速下滑的局面,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
1999年至2003年,為了徹底扭轉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實現經濟的平穩回升,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2003年至2007年,我國經濟又一次連續保持5年兩位數高速增長,經濟運行再次出現過熱的現象,2005年至2006年,國家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2007年,國家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穩中適度從緊;2007年年底和2008年年初,國家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外需急劇收縮,為了扭轉經濟增長率快速下滑的局面,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10年12月,在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增速逐步走向穩定,但通貨膨脹有所抬頭時,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3.GDP是檢驗經濟政策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決策者往往會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有時候很難保證某種經濟政策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GDP是檢驗某些經濟政策是否實現預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有關刺激性經濟政策是否有效地抑制了衰退,促進了經濟復甦;在經濟過熱的時候,有關緊縮性政策是否有效地抑制了經濟過熱,拉動經濟回歸到正常水平;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時候,有關經濟結構調整政策是否發揮了預期的作用,GDP就是重要的檢驗手段。比如,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扭轉經濟增速迅速下滑的局面,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實現了經濟增速的迅速回升。GDP數據告訴我們,這些經濟刺激政策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4.GDP是對外交往的重要指標
(1)國際義務
作為國際社會大家庭中的成員,每個國家都需要承擔必要的國際義務,而某些國際義務與GDP有密切關系。例如,作為聯合國的成員,每個國家都需要承擔聯合國的會費義務。各成員國承擔聯合國多少會費義務有一個基本的規則,即一個國家承擔的聯合國會費占聯合國全部會費的比重等於這個國家的國民總收入(GNI)佔全世界國民總收入的比重乘以1減去寬減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聯合國會費比重=一國GNI佔世界GNI比例×(1-寬減率)
其中,
寬減率=(世界人均GNI-該國人均GNI)÷世界人均GNI×85%
GNI和GDP兩者相差的就是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投資收益凈額。對於多數國家來說,這個凈額佔GDP的比例不大,從而GNI和GDP相差不多。所以對於多數國家來說,用GNI來確定一個國家承擔的聯合國會費的份額與用GDP來確定相應的份額是差不多的。因此,上述公式說明,一個國家承擔的聯合國會費的份額基本上是由該國的GDP總量和人均GDP水平來決定的。
(2)優惠待遇
許多國際組織對其成員國提供一些優惠待遇,比如世界銀行向其部分成員國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等優惠待遇。世界銀行是利用其成員國人均GNI水平來確定其是否有資格享受這種優惠待遇的。也就是說,一個成員國的人均GNI水平在一定標准之下,才有資格享受世界銀行的有關優惠待遇。
(3)國際地位和發言權
許多國家都希望在國際社會上多發揮一些作用,但是,在很多場合,不是自己想發揮多少作用就能發揮多少作用。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類似一個大的股份公司,其成員國擁有多少份額就有多少發言權。一些小國擁有的份額小,只能與有關國家組成聯合執董,這些國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某些政策持擁護或否定意見往往不起作用,因為只有聯合執董的意見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說,成員國所擁有的份額決定了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言權,而GDP和人均GDP水平是決定一個國家擁有多少份額的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GDP和人均GDP水平是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權的重要因素。
以上論述充分說明GDP的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其他統計指標能夠取代它的地位。
(二)GDP的局限性
我們在看到GDP的重要作用的時候,還必須看到它的局限性。我把GDP的局限性也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二是不能全面地反映社會進步;三是不能反映資源環境的變化;四是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
(1)GDP沒有充分反映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某些公共服務,包括經濟管理服務、行政服務、教育服務、科技服務等等,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GDP對這些公共服務的反映是不充分的。GDP注重於反映市場活動,市場交易所形成的價格,即所謂市場價格,是衡量GDP的重要標准。但是,公共服務沒有市場交易行為,從而不存在相應的市場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標準是通過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所支付的勞動報酬等成本來衡量這些公共服務對GDP的貢獻的,但是這些成本並不足以反映這些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的質量差異。經濟發展質量很重要,它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表現。不同國家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差異很大;不同國家的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差異很大;不同國家的排放強度差異很大。這些指標是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從而不同的國家之間,尤其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質量上的差異。GDP基本上不能反映這些經濟發展質量上的差異。例如,2005年,我國GDP佔世界GDP的比重是5%,但是我國許多資源消耗佔世界資源消耗的比重都遠遠超過了5%,說明我國的資源產出率太低,或者說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太低。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質量上的差異GDP是反映不出來的。
(3)GDP不能准確地反映財富的增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更大程序上決定於它所擁有的財富存量,而不是GDP。GDP是財富存量的重要來源,但財富存量的增長既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也取決於經濟增長質量。在經濟增長質量較高的情況下,財富存量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在經濟增長質量較差的情況下,財富存量不一定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甚至可能會隨著GDP的增長而減少。
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更大程序上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所擁有的財富存量,而不是GDP。比如住房,大多數居民的住房都是過去建的,只有少數居民的住房是當年新建的。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住房的質量如何?住房的質量好,持續的時間就長;住房的質量差,持續的時間就短。所以如果住房的質量好,住房存量就會隨著新建住房的增加而增加,居民的居住條件總體上會隨著新建住房的增加而得到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住房的質量差,住房存量不一定會隨著新建住房的增加而增加,居民的居住條件總體上不一定會隨著新建住房的增加而得到相應的改善。例如,由於住房質量很差,新建住房的數量少於原有住房拆除數量時,居民的居住條件總體上就得不到改善。
所以說經濟增長質量對於財富的積累很重要。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不高,但它們的經濟增長質量較高,所以它們的財富存量逐步積累下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很高,財富存量積累得也比較快,但是相對於經濟增長速度來說,相差很多,原因在於我國的經濟增長質量不高。由於GDP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它也就不能准確地反映財富的增長。
(4)GDP沒有反映非市場性家務勞動。做飯、清掃衛生、照顧老人、教育兒童等家務勞動對於人民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發達程度不同的國家家務勞動的市場化程度是不同的。在發達國家,許多家庭僱傭保姆從事這種家務勞動;在發展中國家,僱傭保姆的家庭要少得多。按照國際標准,僱傭保姆所從事的家務勞動是一種具有市場交易行為的生產活動,這種活動所創造的價值應當計入GDP,而由家庭成員從事的無報酬的家務勞動,不納入創造GDP的生產活動范圍。因此,發達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程度高,GDP就相應地多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家務勞動市場化程度低,GDP就相應地少一部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這種家務勞動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由於市場化程度不同,GDP就有所差別。就這一點來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GDP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以上幾個方面說明,GDP並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
2.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會進步
(1)GDP沒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務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許多公共服務,例如教育服務、科技服務、文化服務,在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GDP對這些公共服務的反映是不充分的。如前所述,GDP是通過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所支付的勞動報酬等成本來衡量這些公共服務的貢獻的,但是這些成本並不足以反映這些公共服務在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GDP不能反映就業狀況。GDP反映生產活動所創造的最終成果,但是,多少人參與了這些生產成果的創造,多少人想參與而不能參與這些生產成果的創造,不是GDP所反映的內容。也就是說,GDP不能反映就業和失業情況。
(3)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具有同樣GDP總量的國家之間,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可能差距很小,有的可能差距很大。GDP不能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的差距狀況。
(4)GDP不能充分地反映社會福利的改善情況。社會保障水平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等社會福利的改善情況,難以在GDP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3.GDP不能反映資源環境的變化
GDP是反映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是經濟發展往往消耗自然資源,經濟發展也往往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GDP沒有反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資源消耗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隨著

Ⅳ 國內生產總值定義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 CB為政府支出、X為凈出口額。201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1年重要經濟數據,其中GDP增長9.2% ,基本符合預期。

經濟學概念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I(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來 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

中日GDP對比

增加值的總額。
對於這一概念的理解,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使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Ⅳ 何為GDP如何理解GDP

GDP,是反映一國經濟總量的國際通用數據,可以與國際各國比較經濟總量與國力情況。也可用於國內各省經濟總量進行比較。

Ⅵ 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區別是什麼

1、計算口徑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採用的是「國土原則」,只要是在該國或地區內創造的價值,不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計入gdp;國民生產總值採用的是「國民原則」,必須是本國人創造的價值才可以;2、側重點不同:GDP強調的是創造出的產品的增加值;GNP強調的是所取得的原始收入;3、內容不同:GNP要比GDP更能真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

GDP和GNP都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個時間段創造出的國民財富價值總數,因此二者都可以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若是依靠GDP的增長率或是GNP的增長率,就可以分析出該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的速度是快還是慢,如果是計算人均GDP和人均GNP,那就能分析出國民收入的生活水平;二者的價值組成是相同的,因為兩者都可以反映出創造財富的增加價值;國民生產總值是通過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等數據計算得出來的。

國內生產總值(又稱GDP)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領土范圍所有居民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和提供的勞務價值。它是反映經濟活動的綜合性指標,其增長率也就是經濟增長率。GDP由第一產業即農業、第二產業即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交通郵電通訊業、商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科教文衛、體育、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三次產業增加值組成,將三次產業增加值加總即為GDP。國民生產總值(又稱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本地所有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GDP和GNP兩者含義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統計范圍的不同而已。GDP是按國土原則計算的,只要其經濟活動是領土范圍內,不管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居民都要計算在內;GNP是按國民原則計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還是外地,其經濟活動都要計算在內。它們都能全面反映全社會經濟活動的總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評價經濟社會發展規模的重要綜合指標。GDP是評價一定地區范圍內經濟總量、規模、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因此不存在某種隸屬關系、某種所有制形式或某種經濟類型"GDP"的概念,對企業、行業、部門來說,能計算其"增加值",不能計算其"GDP"。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支付給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國外凈要素收入=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一支付給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所以國民生產總值(GNP)則等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上國外凈要素收入。

Ⅶ 如何理解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及三種計算方法

即(1)生產法:是從貨物和服務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總產品入手:是從最終使用角度來反映國內生產總值最終去向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三部分內容:也稱分配法,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即: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2)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的收入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3)支出法。即

Ⅷ 3.什麼是國內生產總值理解時應注意哪幾個方面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理解時應注意:

1、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

2、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

3、GDP是一定時期內(往往是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生產價值。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從而是一個地域概念。

6、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

國內生產總值的局限性:

(1)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

(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政府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企業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

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Ⅸ 國內生產總值有什麼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2020年4月17日,國新辦就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2020年5月,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後的首場「部長通道」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經濟量化指標,2020年不設GDP增長目標。

(9)如何全面地理解國內生產總值擴展閱讀:

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Ⅹ gdp通俗易懂的解釋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所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
那個花錢並不是說花出去再回來就增加了GDP,這要有前提的。比如你買股票賺錢就計入GDP,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它不管價值從哪來,只有有價值就計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你拆房子,人家付你工資,就有價值;拆完了再蓋,又要付工資,就又有價值。
一棟房子,拆一下建一下,比建一下多一項產值,就是你說的意思了。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GDP統計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偏差,它沒有將正面的建設性和負面的破壞性活動區別開來,忽略了自然資源方面出現的稀缺,而這已經危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維持的生產力水平。GDP也沒有明確考慮主要由污染而導致的環境質量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人類健康和財富的影響,甚至把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利用作為生產的增加來加以核算。為克服這種種弊端,才有學者提倡以「綠色GDP」作為更為全面的經濟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水平。

閱讀全文

與如何全面地理解國內生產總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