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磁北的地磁極和南北極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一個約在北緯72°、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
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B. 極北 磁北偏差角 是多少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一個約在北緯72°、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
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磁偏角是磁北與正北之間的夾角。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大多數地圖的方向,但這可不是通用原則,如果地圖上有方向標,可以通過方向標了解到這些。
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地圖上的磁偏角只是測圖時的磁偏角。使用地圖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我國主要城市的磁偏角(2000年)
北京 6°05'(西)
成都 1°09'(西)
重慶 1°45'(西)
桂林 1°50'(西)
南京 4°59'(西)
昆明 0°57'(西)
拉薩 0°12'(西)
齊齊哈爾 9°48'(西)
天津 5°40'(西)
哈爾濱 9°51'(西)
濟南 4°51'(西)
西安 2°30'(西)
長春 9°14'(西)
蘭州 1°33'(西)
徐洲 4°52'(西)
西寧 1°00'(西)
沈陽 8°05'(西)
太原 4°12'(西)
拉薩 0°12'(東)
烏魯木齊 3°05'(東)
註:表中所列數值代表2000年數據,今後數年內使用時,按不同城市每年增減1'修正,即凡數據偏東者每年增加1',偏西者每年減少1'。
還有好多城市的我不寫了~~太累了!本來是個圖片表格在我機器里的,我摘錄了一些城市。。可惜這不能上傳圖片
C. 正北與磁北有什麼區別
正北及地理北極,磁北即地磁北極,兩者區別如下:
一、位置不同
1、地理北極
地理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90°N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66°34′N北極圈以內的地區。
2、地磁北極
地磁北極是地球表面地球磁場方向垂直向下的點。2016年,地磁北極位置經緯度為86.4°N、166.3°W。
二、位置是否運動
1、地理北極
地理北極位置不會變化,也就是90°N的那一點。
2、地磁北極
地磁北極正在不斷的改變,以每天20.5米的速度移動。同時地球的磁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每隔幾十萬年就會進行一次翻轉。
三、與各自的南極是否對跖
1、地理北極
地理北極與地理南極處在對跖點位置上,分別是90°N和90°S。
2、地磁北極
由於地球磁場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地磁北極與地磁南極並不是處在對跖點位置上。
(3)地理北和磁北相差多少度擴展閱讀
磁極變化的影響
磁極改變對我們的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導航系統。包括指南針、地圖、GPS定位、電信傳輸以及各國的航空航天機構和導航工具都將受到磁極改變的影響。
除此之外,磁極的變化波動將影響地球磁場對我們的保護。一旦磁場減弱或者發生混亂,地球將極易受到太陽耀斑的影響,導致大量地表生命暴露在太陽輻射中。除此之外,像電網、通訊設備、航天器材等一大批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工具也將受到致命影響。
D. 哪位老師忙我解答一下真北,磁北,正北是怎麼區分的,
磁北(magnetic north)是指南針所指示的北,這主要是由於地球的磁場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不重合,因此指南針指示的北為磁北而非真北,磁北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一個約在北緯72°、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 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磁偏角是磁北與正北之間的夾角。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大多數地圖的方向,但這可不是通用原則,如果地圖上有方向標,可以通過方向標了解到這些。 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地圖上的磁偏角只是測圖時的磁偏角。使用地圖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E. 地磁的南北極和地理的南北極偏差多少度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
一個約在北緯72°、 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大多數地圖的方向,但這可不是通用原則,如果地圖上有方向標,可以通過方向標了解到這些。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地圖上的磁偏角只是測圖時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減去磁偏角;在我國一般是加上)。使用地圖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關於用經緯度計算距離:
地球赤道上環繞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而每1°(度)有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長度計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兩點距離計算公式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點經度,緯度分別為λA和ΦA,B點的經度、緯度分別為λB和ΦB,d為距離。
至於比例尺計算就不廢話了
也許上面的冗長又深奧的回復讓你大頭了吧?
簡單地說,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況下,我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3.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F. 磁偏角的具體度數是多少
磁偏角的度數是測量出來的,不是計算出來的。
在繪圖時,將此前對磁偏角的實際測量值標在地圖(特別是海圖,普通地圖標磁偏角的少)上。當然,磁偏角的變化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不過在使用地圖上標注的磁偏角時,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
一個約在北緯72°、
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極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大多數地圖的方向,但這可不是通用原則,如果地圖上有方向標,可以通過方向標了解到這些。
地磁極是接近南極和北極的,但並不和南極、北極重合,
一個約在北緯72°、西經96°處;一個約在南緯70°、東經150°處。磁北極距地理北極大約相差1500km.
現在磁北極的位置在加拿大北方,在一天中磁北極的位置也是不停的變動,它的軌跡大致為一橢圓形,磁北極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目前磁北極正在逐漸離開加拿大,大約於2005年進入俄羅斯境內。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在我國除部分磁力異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磁偏角還是不斷有規律變化的,地圖上的磁偏角只是測圖時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減去磁偏角;在我國一般是加上)。使用地圖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圖太老誤差較大。
關於用經緯度計算距離:
地球赤道上環繞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而每1°(度)有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長度計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兩點距離計算公式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點經度,緯度分別為λA和ΦA,B點的經度、緯度分別為λB和ΦB,d為距離。
至於比例尺計算就不廢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