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門有什麼特產
1、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又名廣陳皮,為大紅柑(學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葯已有700餘年歷史。《本草綱目》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今新會)采者為勝。」
② 廣東的特產是什麼
廣東的特產是德慶貢柑、新會陳皮、梅州金柚。
一、德慶貢柑
德慶貢柑,廣東省德慶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德慶貢柑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風味濃郁,它集中了橙類外形美和柑桔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為其他柑桔品種難以比擬,被譽為柑桔之皇。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③ 江門有什麼特產
1、新會陳皮
陳皮以廣東所產為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由於新會陳皮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現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2、新會柑
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著名土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新會柑,皮肉兼用,葯食同源,是廣陳柑農在漫長種值歷史中,從芸香科柑橘屬大紅柑中篩選出來的優秀品種。其品質獨特,在明清就風行各地,並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
3、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大頂涼瓜(又名苦瓜)始種於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於杜阮一帶多為沙質土壤,十分適宜種植涼瓜,且瓜型也有別於其他地方,當地人稱之為大頂瓜或 「柿餅蒂」。
4、台山大米
台山地處廣東西南部,瀕臨南海,三面環山,地理條件優越,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氣候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時間長的特點,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擁有多個水稻種植基地,以及二十萬畝水稻示範區,其出產的大米口感香甜,軟滑不膩。
5、鶴山紅茶
鶴山紅茶,葉片呈橢圓形或長卵形,邊緣有鋸齒,葉背色青翠,製成紅茶後外形條索緊密細長,色澤烏潤,氣味醇厚,芳香入肺。沖泡後茶色紅潤,茶湯邊緣可見黃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④ 江門新會有什麼特產
1、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因為它具備很高的葯用價值,也是傳統式的香辛料和調料佳品,因此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
2、新會大紅柑
學名茶枝柑,是新會著名土特產。據記述,新會大紅柑已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歷經長期性培育,別有品種,茶枝柑、圈枝柑、嫁枝柑、原枝柑4個品種。其果實扁圓,油身然而有光澤度,沁色在成熟過程中由青轉紅,「冬至」前後呈大紅色。
3、杜阮涼瓜
杜阮涼瓜(別名苦瓜)始種於杜阮地區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杜阮地區多見沙子土壤,非常適合栽種涼瓜,且瓜型也不同於別的地區,當地人稱作大頂瓜或「柿餅蒂」。特點是瓜型肥厚,形近木瓜,坡屋頂粒粗,肉厚色綠,味微苦而甘,爽脆少渣,物美價廉型美著稱,是別的產地的涼瓜是無可比擬的。
4、恩平簕菜
恩平簕菜本來是生長在山溝里的這種野菜,以其獨特的口味和葯用價值健康養生使用價值被恩平人搬到了飯桌,並進而發展趨勢出了簕菜茶、簕菜沐浴乳等多種生產加工產品,踏入了產業化發展趨勢的道路。
5、鶴山紅茶
鶴山的人茶起源於宋代,荼葉以其索條緊細,品相光亮,湯色鮮艷,香味濃,味道甘滑,消熱消滯而著稱。鶴山紅茶具備生產製造歷史悠久、文化藝術起源深厚等特點,合乎地理標志農產品「來自特殊地域,產品質量和有關特點關鍵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要素,並且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獨有農產品」的要求。
⑤ 新會陳皮的產品保護
(一)品系和種苗。
1、品系:茶枝柑的大種油身品系、細種油身品系;
2、砧木:紅檸檬、江西紅桔、軟枝酸桔;
3、苗木繁殖:採用嫁接技術繁育苗木。
(二)立地條件。
地下水位深度0.7米以上、能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土壤類型為瀦育型水稻土、赤紅壤;土壤有機質含量≥2.0g/kg;土壤pH值在5.0至7.0之間,活土層厚度宜在60cm以上。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時間:春植(立春至立夏)或秋植(白露至寒露)。受咸潮影響的圍墾地區、春旱年份宜在5月至6月雨季來臨前栽植。
2、栽植密度:每公頃栽植植株數不超過1200株。
3、園地建設:新建園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
水田種植要求深溝高畦、高墩種植,獨立建園面積不超3公頃,獨立排灌系統,每畦配寬0.6至1.2米小溝,大、小溝相通,可灌可排;坡地種植要求起低畦,低墩種植。
4、土壤管理:以有機肥和客土改良土壤。每年在夏、秋梢老熟後,新芽萌動前或采果後,中耕1至2次,每年施用石灰1至2次。
5、施肥:每年農歷的正月、5月和9月埋施有機質肥,每公頃年施用純雞屎量不少於1200公斤;產果100kg的植株,年施純氮0.8kg至1.0kg。氮、磷、鉀比例1:(0.3至0.4):(0.8至1.0)。
6、整型修剪:採用自然開心樹型。保持果園通風透光,葉果比不少於60:1。
(四)採收。
按採收加工時間分為:柑青皮、微紅皮和大紅皮。
柑青皮:農歷立秋至寒露採收;
微紅皮:農歷寒露至小雪採收;
大紅皮:農歷小雪至小寒採收。
(五)加工。
1、開皮:用正三刀法或對稱二刀法。
2、翻皮:選擇晴朗天氣,將已開好的鮮果皮置於當風、當陽處,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質地變軟後翻皮,使橘白向外;
3、干皮:
曬干法:選擇晴朗、乾燥天氣,將已翻好的果皮置於專用曬皮容器或曬場內自然晾曬干。
烘乾法:將翻好的果皮置於干皮專用容器,在低溫烘房內(最高溫度不超過45℃)烘乾;
4、包裝:用透氣性好,無異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裝;
5、 存放。在地勢較高、自然通風、乾燥的地方,離地、離牆、離頂存放。
(六)陳化。
在保護范圍內自然條件下陳放3年以上。 1、感官特色:
(1)柑青皮:色澤青褐色至青黑色,質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2)微紅皮:色澤黃褐色至黃棕色,質較硬、皮較厚、味辛甜,氣芳香;
(3)大紅皮:色澤棕紅色至棕黑色,質軟、皮厚、味微辛、甜香。
2、理化指標: 項 目 柑青皮 微紅皮 大紅皮 橙皮甙% 2.5-4.5 2.0-3.5 1.5-3.0 水分% ≤13 新會陳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門市新會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許可使用標志企業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經審查合格,批准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江門市新會區新寶堂陳皮有限公司、江門市新會區會城廣陳陳皮行、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匯洲茶店、江門市新會區會城榮華陳皮店、江門市新會區會城大紅陳皮行(商標:大紅堂)、新會區雙水鎮德記柑種植基地等四企業自2011年3月28日起,使用新會陳皮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專用標志,並予以注冊登記。
⑥ 廣東江門在哪裡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東部與佛山市順德區、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相鄰,西部與陽江市陽東區、陽春市接壤,北部與雲浮市新興縣、佛山市高明區和南海區相連,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屬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中江經濟圈。
全市總面積9505平方千米。其中,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2886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414.8千米,約佔全省1/10;海島岸線長約400千米,約佔全省1/6。
(6)江門有多少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擴展閱讀:
地方特產
江門擁有11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杜阮涼瓜、馬岡鵝、鶴山紅茶、恩平簕菜、台山大米、台山青蟹、台山鰻魚、甜水蘿卜、新會柑、新會陳皮、江門牛大力。地方特產還有金山火蒜、鶴山紅煙、新會葵扇、三桁瓦菜刀、荷塘沖菜、水口腐乳、外海面、江門排粉等。
特色美食有外海花生餅、恩平瀨粉、恩平粘米角、豆角糍、牛腳皮、鎮濠泥雞、古井燒鵝、江門涼粉等。
⑦ 江門特產是什麼呢
江門特產是:
1、新會大紅柑
學名茶枝柑,是新會著名土特產。據記述,新會大紅柑已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歷經長期性培育,別有品種,茶枝柑、圈枝柑、嫁枝柑、原枝柑4個品種。其果實扁圓,油身然而有光澤度,沁色在成熟過程中由青轉紅,「冬至」前後呈大紅色。
⑧ 廣東省江門市有什麼特產
1、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由於它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
2、新會大紅柑
學名茶枝柑,是新會著名土特產。其品質獨特,在明清就風行各地,並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 據記載,新會大紅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選育,自成品系,分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高篤4個品種。其果實扁圓,油身而有光澤,皮色在成熟過程中由青轉紅,「冬至」前後呈大紅。
3、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大頂涼瓜(又名苦瓜)始種於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於杜阮一帶多為沙質土壤,十分適宜種植涼瓜,且瓜型也有別於其他地方,當地人稱之為大頂瓜或「柿餅蒂」。特點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肉厚色綠,味微苦而甘,爽脆無渣,質優型美著稱,是其他產地的涼瓜是無可比擬的。
4、恩平簕菜
恩平簕菜原本是生長在山溝里的一種野菜,因其獨特的口感和葯用養生價值被恩平人搬上了餐桌,並繼而發展出了簕菜茶、簕菜沐浴露等多種加工產品,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
5、鶴山紅茶
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茶葉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清香味濃,滋味甘滑,消熱消滯而著稱。鶴山紅茶具有生產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等特點,符合地理標志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的要求。
⑨ 地理標志產品包括哪些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包括:一是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二是原材料來自本地區,並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並進行地域專利保護。
地理標志產品專權
所謂地理標志權是指為國內法或國際條約所確認的或規定的由地理標志保護的相關權利。在法律層面上對地理標志予以保護不僅僅是對地理標志的一種技術上的鑒別和判斷,更主要的是注重對地理標識進行法律保護的終極目標,明確附著在地理標志上的權利特點和權利內容,從而最終指導立法的方向。
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以來,我國已對1170個產品實施了地理標志保護。其中,國內產品1168件,國外2件。范圍涉及白酒、葡萄酒、黃酒、茶葉、水果、花卉、工藝品、調味品、中葯材、水產品、肉製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個領域,產地范圍遍布全國。據統計,受保護產品的經濟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