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地圖怎麼畫簡筆畫
首先,就是畫出中國地圖的輪廓。輪廓的褶皺比較多,大家可找一個地圖看著畫。這樣可以保證輪廓的准確性。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台灣和海南兩個省給忘了。接著,就是畫各個省之間的分界線了。建議大家還是比著地圖來畫。最後,為各個省塗上顏色,使地圖中各省市看起來清晰明了。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地圖是按照一定的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或多維形式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注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
地圖有兩種繪制方式:
第一種:將紙質地圖數字化,由作業員用光筆沿著舊圖上的目標逐點采樣,利用Arc/Info等軟體加工成數字地圖,進入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
第二種:將遙感圖像經過剔除大氣因素的影響、幾何糾正、精糾正、圖象增強處理、主成分變換、非監督分類、監督分類、空間過濾等一系列的預處理,運用PCI軟體和Arc/Info等軟體,在屏幕上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製成數字地圖。
古代領兵作戰的將領看的地圖都是把附近的地形大致畫出來,哪裡有山哪裡有河等,但一些很小的道路沒有畫出來。現在繪制地圖都靠衛星,衛星能探出地球上的地貌,即使是一條很小的路也會被發現。再藉助專用軟體,根據自己所知的修改一下,按一定比例縮小,表上地名。
③ 地理七大洲幾何圖形輪廓圖怎樣畫
亞洲和非洲.南北美洲用倒三角形歐洲用正三角形 大洋州用凹字形 南極洲用弧形
④ 初中地理如何藉助繪圖訓練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地理繪畫是學生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對學生這種基本技能的培養貫穿於整個中學地理教學過程,對目前中學地理教學「重記憶、輕動手」的教學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提高中學地理教學質量行之有效的途徑。如何提高中學生地理繪圖能力?本文談談培養中學生地理繪圖能力的途徑。
中國論文網 /9/view-5086577.htm
一、地理教學中彰顯地理繪圖的作用,培養學生地理繪圖的習慣
事實證明,圖像信息比語言文字信息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掌握,特別是講授內容比較抽象的地理知識,指導學生對地圖的閱讀與繪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要注重結合地圖的繪制來講解課本的知識,盡可能將地理知識通過地圖的繪制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體驗到地理繪圖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拿起畫筆,結合所學地理知識繪制地圖,以圖為解,從圖中學,養成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繪制地圖的良好習慣,提高地理學習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亞洲季風環流」時,學生對東亞、東南亞、南亞的風向變化及形成的氣候認識較為模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在《亞洲輪廓圖》上,冬季在內陸(蒙古、西伯利亞)繪制由於存在高氣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而形成的反氣旋,東亞位於反氣旋的東部、東南部則盛行西北風,氣候乾燥少雨。東南亞、南亞位於反氣旋的南部而盛行乾燥的東北風,形成一年之中的旱季。夏季在內陸(印度)繪制由於存在低氣壓(印度低壓)而形成的氣旋,在太平洋繪制由於存在高氣壓(夏威夷高壓)而形成的反氣旋,東亞位於氣旋的東部、反氣旋的西部而盛行來自海洋的濕潤的東南季風,形成多雨的季節。赤道以南的東南信風夏季越過赤道後發生向右偏轉而形成東南亞、南亞的西南季風,給該地區帶來豐富的降雨,形成一年之中的雨季。學生通過自己多次動手繪制地圖,比單獨記憶課本的地圖效果更好,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二、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地理繪圖的指導
中學生繪圖水平有限,要養成繪圖習慣、提高繪圖水平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對學生的繪圖進行指導。繪圖方法通常有如下幾種。
一是摹繪。摹繪就是利用課本中的地圖進行臨摹,類似於書法練習中利用字帖來進行練習,是教師指導學生繪圖最常用和最簡單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利用課本中的地圖插圖邊摹繪地圖邊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圍、名稱、特徵等,在盡量把知識點落實在地圖的同時,要特別重視重點內容的體現,使所繪制的地圖內容鮮明、重點突出。通過多次描繪,學生對所要了解的地理事物有較深刻的記憶,使頭腦中的圖形更加准確,有利於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在離開課本的情況下也能比較准確地繪制相關地圖。例如,在學習中國地理時,我引導學生先臨摹出中國輪廓和通過中國的重要經緯線(如北回歸線、30°緯線、90°經線、100°經線、110°經線、120°經線、130°經線),進一步以這些經緯線作參照物繪制中國三級地勢階梯的分界線的山脈及長江、黃河、秦嶺―淮河等其他分界線,最後根據需要把各地形區、河流、資源、工業區、農業區等各個知識點落實到所繪制的地圖上。通過對中國地圖的摹繪,學生對中國的有關地理事物有了比較全面、准確的掌握,這也激起學生摹繪地圖的興趣,為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描繪。描繪是在摹繪的基礎之上的另一種地理繪圖方式,類似於美術訓練中的素描。學生在進行地理描繪時,描繪出的地圖的協調性可能並不理想,不能准確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這主要是學生對各種地理事物在整幅地圖的布局缺乏一個整體的構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以經線、緯線等作為參照物。例如在學習繪制世界或各地區的政區圖、地形圖、礦產資源分布圖之前都應該選擇重要的經線、緯線或河流等作為參照物後再進行其他地理事物的繪制。其次,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對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圖例,如國界、鐵路線、山脈、河流以及煤礦、鐵礦等各個礦產資源圖例的記憶及繪制,這樣可以使學生即使在離開教材插圖的時候也能較快地繪制出所需要展現的各種地理事物,提高學生的地理繪圖能力。最後,注意指導學生對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地理原理或過程進行大膽的設想並形成比較形象直觀的地理圖形,通過繪制這樣的地理圖形來展現各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等,這往往使地理繪圖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繪制鐮刀狀的圖形(上弦月或下弦月)表示夜晚,發光的太陽表示白天,雲霧表示陰雨天等,也可以繪制地理漫畫圖來展現各種地理事物。
三是補繪。補繪是教師指導學生在課本或地理填充圖冊中按要求補充繪制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訓練。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與掌握,也可以使學生的地理繪圖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是提高學生地理繪圖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通過指導學生補充繪制中國一月份和七月份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等值線並進行比較,使學生既能容易理解我國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冬季南北溫差大這一氣候特徵,也使學生的繪制等值線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開展手繪地圖大賽,提高學生繪制地圖的興趣與能力
手繪地圖要求學生在對實地進行認真考察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識與技能,把所要展現的地理事物繪制在地圖上,做到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結合,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手繪地理大賽使學生走出課堂,到校園內、街道內、小區內或村莊中進行考察,這也是地理野外學習的一部分。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在考察時認真觀察所在區域的方位、大致范圍及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如道路、街道、房屋、山脈、河流等的分布,然後根據所要繪制的地圖的大小選擇適當的比例尺,把所要展現的地理事物繪制在地圖上,並在地圖上標出方向、比例尺及圖例等,形成一幅比較完整的地圖。事實證明,學生繪制的地圖主要存在標錯方向、選用的比例尺大小不適當或不標明比例尺,沒有標明圖例等問題,這也進一步表明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確實存在比較大的距離,教師應當促進學生不斷地學習地理知識與技能,提高地理繪圖的能力。通過經常性地開展手繪地圖大賽並進行一些象徵性的獎勵,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繪制地圖的興趣與能力。
四、適量的地理繪圖作業是提高學生繪圖能力的保證
提高學生地理繪圖能力是一個長時間的訓練過程,學生地理繪圖興趣的培養只是提高學生繪圖能力的基礎,僅僅憑學生的興趣是很難提高學生地理繪圖能力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中學生的年齡太小,定力較差,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布置帶有一點強制性的作業是必要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地理繪圖作業,如繪制年、日氣溫變化曲線,年降水量柱狀圖,人口變化折線,氣壓帶、風帶分布圖等。學生唯有不斷地進行繪圖訓練,其地理繪圖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時,學生通過不斷地繪制訓練也可以加深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地理成績,反過來又對學生的地理繪圖訓練起到促進的作用。教師在布置地理繪圖作業後一定要收回作業並進行認真批改,對做得好的學生要進行表揚並把學生的作業張貼在教室的表揚欄上;對做得不是很理想的學生要進行耐心的指導與鼓勵。教師切忌因心急進行對挖苦學生,否則將前功盡棄。通過不斷的作業訓練,學生的地理繪圖能力將會得到較快的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的地理繪圖能力是廣大中學地理老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提高學生基本技能的主要內容,不同的教師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而筆者通過以上方法的訓練,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素質,又有利於學生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⑤ arcgis青海湖流域衛星圖怎麼編輯
1、首先繪制地理圖像,或者進行跟空間有關的分析的研究的時候。
2、需要用到一款功能強大的軟體ArcGIS。
3、ArcGIS繪制地圖(或繪制區點陣圖)。
4、相關地區的河網提取。
⑥ 如何進行地圖教學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在學習地理課以前,學生對地圖有一些的認識和了解。七年級學生對地圖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就很快消失了。老師要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因此老師應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在講地圖時老師注意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討論如何看地圖,學生發言很積極,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指出不足,講解地圖和一般圖畫的區別,適時提出地圖上的比例尺、圖例、注記三個基本要素,並逐一講解,打好基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郊遊,促使學生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地圖對我們生活的實用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圖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應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沒有成就感的興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學生面對一幅地圖,到底怎樣去讀?首先要使學生熟悉地圖的圖例。地圖圖例是千變萬化的地理事物的圖形符號,它表示的是各種地理事物。學生只有掌握了圖例符號,才能識別各種地理事物。圖例符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界線符號(如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地區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號(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如公路、鐵路、航線、水庫等)、礦產符號、專題地圖的符號(如工業圖、農業圖等圖上的符號)、常見天氣符號等。因此應教會學生養成讀圖先讀圖例的習慣。其次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根據地圖的類型,對地理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關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確的結論。對於不同類型的地圖,閱讀方法和技巧是有區別的。常見地圖的類型大致分為:
1. 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教學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發展和分布的規律性。閱讀時,不能只停留在表層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系,找出其規律性。
2.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是反映地理現象、數量分布情況的地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據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溫線圖→讀出氣溫約度→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分析影響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所佔比重較大,運用較廣。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圖,應確定其觀察和分析的重點。如看地形圖,應重點看地勢特點,重要地形單元及其分布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如對於某區域的海陸位置,應重點讓學生辨認和評析該區域所瀕臨的海洋、距海遠近、位於大陸的相對位置等。對於某區域的緯度,應著重讓學生觀察該區域所跨的緯度范圍,辨認該區域與特殊緯線的空間關系。
4. 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旨在用簡單形象的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確本質屬性,演變規律及產生的原因。因此看這類圖時,應重點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⑦ coreldraw怎麼畫地理圖形
貝塞爾工具 摳即可 前提是要十足的耐心!!!
⑧ 如何巧用地圖有效學習地理的論文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它儲存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有效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將會使學習事半功倍。如何運用地圖來學習地理知識呢?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三個字「讀---畫---憶」。
1、讀一幅地圖,按先讀圖名、再讀圖例、最後讀圖的順序來閱讀。從地圖、圖片中獲取各種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大小、形狀等信息。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並分析地理事物相互之間的關系。將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各種地圖 「疊加」起來讀,能了解和掌握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更多的地理特徵,在讀圖中發現問題。
2、畫輪廓圖、填各種地理事物的名稱。一幅地圖往往容納了較多的地理事物。學習時,我們可以勾畫出較為重要的地理事物,以便於掌握它們的地理位置等信息。例如:在學習巴西時,我們就可以簡單勾畫出巴西的輪廓圖,圖中畫出重要的緯線(赤道、南回歸線),讓學生填出巴西的海陸位置,再根據其地形「北低南高」的特點,填出主要的地形區名稱。這樣,我們既牢牢掌握了巴西的自然地理概況,又增強了動手能力。通過畫圖、填圖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輕松掌握地理概念、地理空間分布規律和地圖知識,杜絕「地名搬家和地理規律錯位」現象的發生。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起到深化和鞏固所學地理知識的作用。
3、憶圖。將地圖清晰、完整的儲存在頭腦里,隨時回放。即使地圖不在眼前,也可以將儲存的地圖信息進行空間想像。如提到任何一個大洲大洋頭腦里就要形成七大洲四大洋和分布圖,能准確說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⑨ 地理怎麼看圖
高考對圖像知識的考查,有三種要求:
1、一般性讀圖 目視感知,獲得直接信息.
(1)讀圖要求:識別符號表示何種地理事物或現象.
(2)讀圖步驟:一是先看圖例注記:二是區分要素單項,說明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三是總覽全圖,先單項後綜合,先左後右,最後加以整體記敘:該填寫的填寫,該計算的計算,該說明的說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釋圖像 目視分析,獲取間接信息.
(1)目視分析要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力、思維力共同參與活動.
(2)目視分析程序:
第一步,憑視覺、感覺、知覺獲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從記憶倉庫中提取與直接信息相關的一些知識;第三步,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加工整理.
(3)答題:按照題目要求,先答出圖像中顯示著哪些地理事項(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釋後的結論,這就是獲取的間接信息.
3、動手畫圖補繪散點圖、繪制柱狀圖、補繪洋流與等溫線、補繪等高線等等.
幾種常考地理圖像的復習方法
(一)、區域分布圖的判讀
普遍以政區圖為基礎的包括地形、河流、礦產、城市、鐵路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其他還有氣候類型分布圖、水系分布圖、資源分布圖、洋流分布圖、工農業分布圖、交通圖等.地理分布圖的判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過經緯度位置確定國家、地區.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經緯線穿過的區域,如赤道、南北回歸線、0°經線、120°E經線穿過的國家、地區、大洲、大的地形區等.
其
次,用知名的國家、島嶼、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確定相對地理位置.即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明確它的位置.如
果沒有給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輪廓、形狀去判定,因為每個大洲、國家和我國省區輪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觀察、比較和總結.如梯形狀的埃及、昂首雄雞
狀的中國、跪俑狀的陝西省、肥鵝狀的的黑龍江省等.
2、熟悉並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歸位驗證
歸位驗證就是把綜合的信息再帶到具體的區域,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回頭看」,可確保准確無誤.
各類型區域圖考查要求
1、區域分布型圖像題 該題型往往以重大熱點問題為背景切入,側重於中國與世界區域地理知識.
2、 區域路徑型圖像題 要求重點了解不同區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並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的地圖空間概念、心理地圖的構建、圖文轉化以及知識遷移等方面的能力.
3、區域分析說明型圖像題 要求熟悉地理主幹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將概念原理的含義在知識的運用中真正得到體現.這類題的形式較多,一般包括剖面圖、原理(成因)示意圖、景觀圖、系統聯系圖和統計圖等.
區域常考知識鏈接
1.
區域分布型的重點內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線(如洲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三級階梯分界、氣候及人口界線等等);②重要區域的范圍(如中西
歐及北歐的主要國家、東亞的國家、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等);③重要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范圍及其變化(如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東盟、上海經合組織等).
2.
區域路徑型的重點內容有:①移動路徑(如台風移動路徑、鋒面移動路徑、風向等);②交通線路選擇與設計(如海運、鐵路線、旅遊線等);③物產運輸路線(如
世界石油、鐵礦、煤炭、木材、小麥等的運輸路線);④人口遷移;⑤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路線等(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輸工程等);⑥科學
考察路線等.
3.區域分析說明型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各類圖表的繪制或判讀:①剖面圖;②氣候資料統計圖(降水、氣溫);③各種比例圖及統計曲線;④區域差異比較圖表(工業、農業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圖的判讀(含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
②形態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詳見等高線圖) ,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3、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學會識別一些特殊的地貌類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學會等值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詳見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1、判讀方法和步驟是:
①看清楚剖面線是沿什麼方向作的;
②根據圖上曲線彎折狀況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讀出沿線地形特徵和地勢起伏情況;
③判讀沿線地形特徵或判斷地形區
2、繪制方法和步驟是:
①根據要求選剖面線,確定縱橫坐標比例尺,畫好坐標.
②尋找地圖上剖面線與高線的交點,並逐一記錄它們的高程和高差,
③將它們一一對應到剖面圖的坐標上,
④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平滑的曲線,即完成剖面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線出現轉勢的時候,附近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形狀,需要參考平面地形圖的局部形狀而定.
(三)、等值線圖的判讀
等
值線圖是常見的專題地圖,一般有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人口密度線圖、等太陽高度角線圖、等鹽度線圖、等PH
值線圖、等潛水位線圖、等震線圖、等時線圖等.近年來的試題又出現了幾種等值線相結合的形式,如一圖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讀等值線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
面:
1、看等值線的數值大小,確定地理要素遞變規律和方向.這一步最為關鍵,它會影響後面一系列問題的判斷.
2、看等值線的彎曲形狀變化,確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點.
3、看等值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線的閉合曲線,確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溫線圖】
1、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的分布狀況及變化,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溫線,如最高月20°等溫線、最低月0°等溫線等,
2、等溫線的疏密與溫差.
3、等溫線走向與緯線、海岸方向和地形的關系.
4、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的彎曲與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相關.
5、等溫線的閉合.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大多是受地形影響,而形成曖熱或寒冷中心.
【等壓線圖】
1、海平面氣壓場的基本形式:
2、風力大小及風向的判讀.
3、天氣變化.
①氣團天氣圖的判讀
②氣旋、反氣旋天氣圖的判讀
③鋒面天氣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
1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 .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如圖一中 A 處,凡外高內低的為窪地.
3 .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懸崖的相對高度可用公式計算:(n-1)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