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文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人口分布、人口數量和素質、宗民族、教、文化、民居等。
經濟:經濟發展水平、農業、工業、城市分布、交通、商業、市場、科技等。
社會:國防需要、個人偏好、鄉土觀念、政策等。
⑵ 如何概括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越詳盡越好。
首先,是所處的位置,處於哪個大洲,主要的經度和緯度范圍
然後,是地形,該國主要的地形特徵,主要的地形是什麼,這些的地形分布是怎樣的
接著,是氣候,寫出該國主要的氣候和其氣候特徵以及其所在的自然帶,寫出主要特點就行了
另外,是資源,主要寫自然資源的特點,可以把河流,礦產,土壤等的特點都概括一下
最後,是人文方面,可以先寫其經濟,是屬於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然後對該國的主要經濟加以敘述,是以第幾產業為主的,也可以寫出各產業所佔的比例,再寫農業工業的分布,工業區,農業區等等,接著可以寫交通,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麼,交通網的特點,然後可以分析其城市化水平和老齡化等方面。
⑶ 論述中國人口的基本特徵及其與地理環境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基本以黑河騰沖為界,以東人口多,以西人口少。沿海人口多,內陸人口少。平原人口多與高原山地人口。
⑷ 關於我國人口的特點,地理知識
中國的人口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中國的人口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疏密不均劃分線:黑河(黑龍江省)——騰沖(雲南省),此線以東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人口多處特點 人口少處特點
東部地區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地區人口多;
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
漢族地區人口多。 西部地區人口少;
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⑸ 人文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宗教、工業、農業、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等。
人文地理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經濟, 交通,軍事,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智慧圈,技術圈。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人文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的重要方面,人類是引起以上各類地理分布及變化的主要載體,民族又是人類中具有特色的群體,於是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⑹ 地理特徵包括什麼
地理特徵包括:
1、自然地理特徵:氣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資源
2、人文地理特徵:人口、農業、工業、城市(聚落)、經濟、交通等等
⑺ 我國人口分布有什麼特點 分界線是什麼
中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沿海地區多,西部內陸地區少,平原和盆地的人口較多,高原地區人口較少,溫濕地區人口多,干寒地區人口少。
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即璦琿-騰沖線,或胡煥庸線(英文:Hu Line)。
是一條貫穿中國版圖的假想直線段。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該線從中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原名「璦琿」)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雲南省騰沖市(縣級市),大致地劃分出了中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
璦琿—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條奇特的線,也是中國歷史與地理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老齡化問題
全國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
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從年齡構成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09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8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6.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2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6.1%;65周歲及以上人口14386萬人,占總人口的10.5%。
⑻ 歐洲人口的地理特徵是什麼
歐洲人口分布以西部最為密集,大多集中在河流較多和沿海處,那裡有較多的降水,水源充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適宜作物生長。歐洲西部大多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適宜人類生產,生活,以及交通樞紐的建造。
⑼ 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人口地區分布的總特點是:東多西少 分布疏密不均 以騰沖~漠河一線為人口分界線
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地區人口多;
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
漢族地區人口多。 西部地區人口少;
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