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氣溫標准
最冷月均溫低於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溫了
夏季一般說25度以上是炎熱,20度上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用夏季涼爽,如果全年都低於0度就可以說終年寒冷了
㈡ 地理學科中炎熱是最高月的多少度,涼爽是呢,溫暖呢,寒冷和嚴寒呢
最高月是七月中旬,一般溫度會在36--42度之間,每個地區不一樣。最涼爽的是十月中旬,最溫暖的是四月中旬,最寒冷的是一月中旬,嚴寒是一月底。
㈢ 地理氣溫標准 高中做題時,多少度算是炎熱,高溫,溫暖,低溫,寒冷等等請給出可靠標准,
最冷月均溫低於0度是冬季寒冷,15度是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溫了
夏季一般說25度以上是炎熱,20度上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用夏季涼爽,如果全年都低於0度就可以說終年寒冷了
㈣ 多少溫度到多少溫度屬於涼爽。多少到多少屬於溫和,多少到多少是炎熱。多少到多少是寒冷。 高中地理
亞熱帶氣候(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最高氣溫月溫度都很高,所以都用「炎熱」來形容,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
感覺上,「炎熱」比「高溫」溫度略低。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但由於深入內陸,氣溫較差大,夏季很熱,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熱」,這里的「冷」即「寒冷」、「熱」即「炎熱」。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由於終年受西風(大西洋方向的海風)影響,所以,冬不冷、夏不熱,即「冬暖夏涼」,這里的「暖」即「溫暖」、「涼」即「涼爽」。
而極地氣候終年寒冷,所以用「終年低溫」或「全年寒冷」來形容。
故「高溫、炎熱、溫和、涼爽、寒冷」五詞的區分主要在於人的一種感受,沒有嚴格上的氣溫度數界線。掌握一些描述氣候特徵的習慣用詞,可以使我們的答題更加規范和科學。
(4)地理上的氣候炎熱是多少度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太陽輻射因子、下墊面因子、大氣環流因子和人類活動因子。太陽輻射因子是氣候的根本動力來源。這類因子有:緯度因素等。下墊面因子對氣候的形成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類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質等。
大氣環流因子本身是氣候的組成部分,對某地氣候的形成起著直接性的影響。主要因子有:氣團的平均狀況、氣流的平均狀況等。
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表現在地球形狀、地球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和氣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終究還是可以主要歸結到輻射。
人類活動
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局部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區氣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當地氣候惡化。此外,人類活動還可形成熱島效應等。全球變暖就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㈤ 地理:氣候:多少度到多少度為寒冷、溫和、高溫、炎熱多少毫升降水到多少毫升降水為乾燥、少雨、多雨...
氣候兩大指標,氣溫和降水。描述氣候的格式「:季節+溫度+降水。季節:夏季,冬季,全年;溫度:高溫(》20),溫和(0~20),寒冷(《0);降水多雨(》50)和少雨(《50)。
㈥ 幾度到幾度算溫和、炎熱
在這里先給你慣例上春夏秋冬劃分的平均溫度
連續五天均溫低於5攝氏度為冬季,高於15攝氏度為夏季,在5至15之間為春秋兩季
我們說的溫和、炎熱也是一般以均溫為衡量標准:一般認為5至15攝氏度均溫為溫和,15以上為炎熱
有問題再聯系
㈦ 地理上說氣候時炎熱和高溫有什麼區別
高溫是指具體有溫度,比較高.如當時的氣溫大於35攝氏度時,即可發布高溫警報.
而炎熱指的是由於溫度和濕度引起的乾燥,可使人產生煩躁情緒.
㈧ 地理中哪個溫度段算溫暖`炎熱`寒冷
從氣候學角度講,(一般指常年性的)10~20度:溫暖(比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大於20度是炎熱(比如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等),小於10度是寒冷(比如寒帶苔原氣候/冰原氣候等)。
如果滿意請您採納,謝謝!
㈨ 地理氣候的濕潤,溫和,炎熱,乾燥,多雨,少雨,高溫,是指氣候或溫度多少具體的!要季節的!
降雨量(單位為mm):
0~50mm為乾燥,51~99mm為濕潤(少雨介於乾燥和濕潤之間,很難分得清,大概是35~65mm吧,不準確),100mm及以上為多雨。
氣溫(單位為℃)
0℃以下為寒冷,以上至22℃為溫和,23℃以上為高溫、炎熱。
季節受氣候的影響,但大多數為:春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溫和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但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各氣候的季節都不一樣,很難說得清。
親,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