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中形容氣候的「寒冷」「炎熱」「溫和」等等都是一個什麼標准
寒冷:1月平均氣溫低於0℃;炎熱:7月平均氣溫超過25℃;溫和:1月平均氣溫不低於0℃,7月平均氣溫不高於25℃。
2. 地理氣溫標准 高中做題時,多少度算是炎熱,高溫,溫暖,低溫,寒冷等等請給出可靠標准,
最冷月均溫低於0度是冬季寒冷,15度是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溫了
夏季一般說25度以上是炎熱,20度上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用夏季涼爽,如果全年都低於0度就可以說終年寒冷了
3. 地理中哪個溫度段算溫暖`炎熱`寒冷
從氣候學角度講,(一般指常年性的)10~20度:溫暖(比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大於20度是炎熱(比如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等),小於10度是寒冷(比如寒帶苔原氣候/冰原氣候等)。
如果滿意請您採納,謝謝!
4. 在地理學中,氣溫在多少度以下算寒冷,多少度以上算高溫
月均溫0度以下是寒冷,月均溫15度是高溫
5. 地理學上的 氣溫、降水標准
低溫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間,高溫指30到35度,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炎熱指35度以上,溫和指零10到20度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為乾燥
400mm以為為少雨
400~~~~800MM為濕潤
800MM以上為多雨
6. 多少溫度到多少溫度屬於涼爽。多少到多少屬於溫和,多少到多少是炎熱。多少到多少是寒冷。 高中地理
亞熱帶氣候(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最高氣溫月溫度都很高,所以都用「炎熱」來形容,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
感覺上,「炎熱」比「高溫」溫度略低。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但由於深入內陸,氣溫較差大,夏季很熱,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熱」,這里的「冷」即「寒冷」、「熱」即「炎熱」。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由於終年受西風(大西洋方向的海風)影響,所以,冬不冷、夏不熱,即「冬暖夏涼」,這里的「暖」即「溫暖」、「涼」即「涼爽」。
而極地氣候終年寒冷,所以用「終年低溫」或「全年寒冷」來形容。
故「高溫、炎熱、溫和、涼爽、寒冷」五詞的區分主要在於人的一種感受,沒有嚴格上的氣溫度數界線。掌握一些描述氣候特徵的習慣用詞,可以使我們的答題更加規范和科學。
(6)地理多少度一下為寒冷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太陽輻射因子、下墊面因子、大氣環流因子和人類活動因子。太陽輻射因子是氣候的根本動力來源。這類因子有:緯度因素等。下墊面因子對氣候的形成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類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質等。
大氣環流因子本身是氣候的組成部分,對某地氣候的形成起著直接性的影響。主要因子有:氣團的平均狀況、氣流的平均狀況等。
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表現在地球形狀、地球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和氣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終究還是可以主要歸結到輻射。
人類活動
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局部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區氣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當地氣候惡化。此外,人類活動還可形成熱島效應等。全球變暖就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7. 地理上高溫,低溫的標準是多少度
低溫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間,
高溫指30到35度,
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
炎熱指35度以上,
溫和指零10到20度
8. 初中地理氣溫劃分標准
最冷月均溫低於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溫和,最冷月均溫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溫了。
夏季一般說25度以上是炎熱,20度上下(溫帶海洋性氣候)用夏季涼爽,如果全年都低於0度就可以說終年寒冷了。
熱帶是指全年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的地區,通常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亞熱帶是估計我國的說法,按照我國的劃分,是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通常年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南北溫帶是從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
溫度影響
白天,陽光普照,大地接收熱量後地面的溫度逐漸升高。到太陽落山以後,近地面的氣溫漸漸降低,地表的溫度也隨之開始下降。可見,日出日落,地溫表現出明顯的日變化。同時隨著四季變化,也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這些變化一般隨深度增加而減小。
地溫最高、最低值的出現時間,隨深度增加而延遲。地溫的高低對近地面氣溫和植物的種子發芽及其生長發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動,有很大影響。
9. 地理知識:溫度幾度到幾度為溫和降水幾毫米到幾毫米為濕潤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幫忙。
氣候上關於溫度的說法都是指「月平均氣溫」或者「多日平均氣溫」:
0度以下稱為寒冷
0-10度稱為溫和
10-15度稱為溫暖
15-20度稱為涼爽
20度以上稱為炎熱
濕潤(干濕狀況)不能單看「降水量」,還要考慮「氣溫產生的【蒸發量】」。
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為例:
在熱帶,它顯示為【乾旱】
在亞熱帶,它顯示為【半乾旱】
在溫帶,它顯示為【半濕潤】
在寒溫帶和亞寒帶,它都顯示為【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