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家長如何評地理課

家長如何評地理課

發布時間:2022-05-09 22:56:58

『壹』 如何在地理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評價了解課程實施的情況,判斷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水平,了解學習成就、問題和需要,並對課程下一步的實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發揮評價的診斷與調節功能;評價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與人互動和交流的過程。利用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鼓勵,對於不足提出改進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發揮其強化和教育功能。
在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學生看作是在知識、技能、態度、情感、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個體,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以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強調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和自我監控。要強調質性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重視兒童在生活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即使活動的最後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應從兒童體驗寶貴生活經驗的角度加以珍視。」
一、評價內容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
評價是一項不斷發現價值、判斷價值和提升課堂教學價值的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具體包括(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與以往的課程教學相比,雖然也提到重視學習態度、能力、方法,但在評價方面基本沒有明確的要求。新課程將這些列入評價目標,體現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 二、評價過程充分展開,注重日常性評價。
教學過程總是伴隨著評價,評價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評價貫穿在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不斷地給予學生評價,促進學生的不斷轉變與發展。教師要關注學生日常的活動,展開評價的過程。
日常形成性評價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的,指的是平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行為表現的隨機評價,它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診斷、指導及激勵作用是隨時可顯現的。德育課程的實施依賴於日常形成性評價。因為德育課程實質上是明辨是非真假、不斷澄清價值的課程,課程的實施取決於不同價值觀點的碰撞,取決於學生和教師之間思想的交流,取決於來自師生的美好情感的潤澤。沒有了課堂中的日常形成性評價,課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礎。日常性形成性評價來自於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等信息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中自然生成,與課堂教學渾然一體,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介入學生成長的過程,直接促進或者阻礙學生的發展。
日常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很多。從評價的功能上區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類:(1)激勵式評價。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回答不夠正確,不夠完整,並隨即改正時,老師輕輕地點點頭,報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將會使學生得到充足的信心。
(2)期待式評價。任何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在發展過程中總有個性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因人而異。對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
(3)接納式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接納學生的想法,然後幫助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評價的積極效果。
(4)否定性評價。當學生的認識或行為發生明顯錯誤時,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善於運用否定性評價。
主題單元活動的評價最能清晰地表現學生學習的態度、能力和方法,表現出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表現出學生活動中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題單元活動的評價不一定都如案例闡述的方式評價,它可以是展示性評價,可以是表現性評價,可以是情境測試等。根據課程標准和活動的特點,評價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有的側重於評價活動的合作性,有的側重於評價信息整合的能力,有的側重於評價學習的態度和方法。這些過程性的評價,清晰地記載了學生成長的足跡。
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即時評價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外,教師還應在主題活動或者主題單元學習結束後,及時組織學生、家長將日常學習記錄、調查問卷、主題活動報告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以各種形式開展評價,呈現在學生、家長面前,分享和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同時明確改進的要點,並指導制定改進計劃,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評價方法與評價內容相適應,注重質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法,包括成果展示、文藝表演、社會實踐、情境測試等多種形式。對於學生來說,成果展示是一種最好的評價。把學生參與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探究性學習等活動中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並師生一起

『貳』 誰能幫忙寫一個家長意見,150字,內容是上地理課搗亂

老師你好:孩子上初一了,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孩子好像忽然就長大了,知道在家幫助家人幹活,有時間就好好學習,還很注意個人衛生,也能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這些都是老師細心教育的結果,我在這里表示感謝。因為工作不在家,所以還有一些方面孩子有些任性,希望老師更嚴格管教,因為嚴師出高徒啊。孩子在花錢方面還是有些不太會理財,所以,在鎮方面還是需要老師多多幫助,是孩子健康的成長起來。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希望,也會成為家長的驕傲,這就希望各位老師盡心盡力,我們做家長的吧這點點滴滴都會記在心裡的,教育的過程是很長的過程,很多年後才會看到成效,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你們默默的奉獻,我們孩子家長都是感激不盡的,感謝你們,因為有你們我們才會安心的在外工作,謝謝你們了。祝願你們桃李天下,以你們的學生而自豪!再一次謝謝你們!

『叄』 關於學生地理知識理解和應用狀況的評價,地理課程標准建議的評價要點有哪些

以下要點:

1、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具體包括:

(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

(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

(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與以往的課程教學相比,雖然也提到重視學習態度、能力、方法,但在評價方面基本沒有明確的要求。新課程將這些列入評價目標,體現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

2、日常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很多。從評價的功能上區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類:

(1)激勵式評價。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回答不夠正確,不夠完整,並隨即改正時,老師輕輕地點點頭,報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將會使學生得到充足的信心。

(2)期待式評價。任何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在發展過程中總有個性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因人而異。對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

(3)接納式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接納學生的想法,然後幫助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評價的積極效果。

(4)否定性評價。當學生的認識或行為發生明顯錯誤時,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善於運用否定性評價。

3、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即時評價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外,教師還應在主題活動或者主題單元學習結束後,及時組織學生、家長將日常學習記錄、調查問卷、主題活動報告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以各種形式開展評價,呈現在學生、家長面前,分享和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同時明確改進的要點,並指導制定改進計劃,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4、評價方法與評價內容相適應,注重質性評價。

5、表現性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法,包括成果展示、文藝表演、社會實踐、情境測試等多種形式。對於學生來說,成果展示是一種最好的評價。把學生參與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探究性學習等活動中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

『肆』 如何評價初中地理教學

一、適時恰當評價,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教育,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效果不明顯。另外,教學評價體繫上,中考不考地理,學校也認為地理就是副課,所以不被重視。學生和家長也認為地理課不是主課。傳統教學缺乏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忽視了評價促進、激勵學生發展的功能,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性和情感性,只重視終結性評價(期中、期末考)。忽視了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也忽視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使學生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這樣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而我們現在實施新的地理課堂評價標准,不僅關注結果而且關注過程。實現評價多元化,手段多樣化,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方式。實施新型課堂評價,可以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大多數學生喜歡上地理課,使得教學實效大大提高。
二、引導主動學習,提高教學實效
在一節課中要達到地理教學實效最大化,就要對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做一個較好的統籌安排,同時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等,充分利用手中的學習資源,安排學生搜集關於課程的相關資料,給予恰當的評價使平時不敢發言、不善於發言的同學得到鍛煉,勇於發言的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成功,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三、改善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生機
課堂上充分藉助優越的教學條件,發揮聲音、圖象等多種媒體元素的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思維活躍,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動起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徹底消除「一堂課下來,教師很辛苦,學生卻昏昏欲睡,思維呆滯,甚至是教室里亂哄哄,想玩的沒玩成,想學的什麼都沒學到」等不良現象。

『伍』 如何評價一堂地理課

我本人認為,上好一節地理課,其標准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1.讓學生面臨一個較為復雜的新情境;讓他們解決較有難度的問題(有明確的探究目標);並且知道完成的具體探究任務、要求;也就是創設一個讓學生發現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組織某種活動方式;讓全體學生都有事干;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既重學習過程,又重學習結果,否則不是有效學習.注意:重要的地理結論由學生得出.學會、會學,多維收獲.2.一節好的地理課首先是一節真實的課,學生喜歡的課,真正有收獲的課!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認真引導、讓課堂真正成為成長的空間、心情愉悅、教學效率高.一節好的地理課必須是有效益的課!效益=效率*目標.教學效益高,學生受益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得輕松,增強興趣,當堂問題當堂解決.3.新課程的好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生不只學知識,還要有多方面收獲,關鍵看是否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在以往的課中很少看到學生的思維火花、創新的才華,而新課程的地理課上就會看到,學生能收獲多少,關鍵看老師給了學生多大發揮的空間,當然要在新課程標准、學習主題下發動、引導.4.一堂好課給人的感覺,應該師生都是學習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時互相幫助和交流,學生不但能看到教師思維的結果,而且能看到教師思維和探索的過程.一節好課必須要有精彩的細節,精湛的授課藝術,精心的教學設計,精緻的教學環節,精確的教學目標,精美的教育語言--------一堂好課,是給學生上的,不是給聽課人上的.課上的好壞,首先要向學生調查,看學生們是否在學習中真正得到了發展.5.新課程的好課是需要好老師來編劇、導演的,當然學生是台前的主角,老師是台後的策劃.如開放式提問,有時候學生思考、解答得比老師想得多,想得好,屆時老師能否還有更高一籌的點評、引導、概括?有時學生想偏了,答錯了,你是否知道其症結所在,藝術的引導、化解,使其頓悟,而又不傷其自尊?這就是教師的教學生成能力,教師生成能力越強,學生學到的知識越開放,不拘泥教科書中的結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情感發展得越好.新課程的好課,沒有預設不行,缺少生成更不行.6.新課程背景下,上好一堂地理課,對教師智慧的要求很高.因為教師的作用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教師的作用有:組織學生合作,都幹事;發現差錯,及時點撥;調控學生討論、要切題;不能只聽一兩個人、一兩個組的意見;全方位觀察、照顧.不是直接告訴結果;啟發思考;調動全場;轉換話題(橫向聯系、縱向回顧);引領對話方向、深度、廣度;及時補充.同時,細微之處看素養,點滴之間看功底.用新課程理念當好一節課付出得會更多.仍然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總之,不同的好課會有共性,那就是落實了課程標准,從某個方面促進了學生發展;但也會有個性,因為教要因材,教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陸』 ★地理學習評價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地理評價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從不同視角進行分類。常規的地理學習評價包 括:書面測驗法、觀察法、談話法、調查法等。按評價主體劃分的地理學習評價
有:教師測評(上述的常規評價多屬於教師測評)、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 參評等。按評價過程劃分的學習評價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
等。按學習內容歸類可分為:地理基本知識與技能評價、地理研究性學習評價、 任務型地理學習評價、體驗型地理學習評價、表達式地理學習評價等。按表現性
質分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如檔案袋評價、表現性評價法、蘇格拉底式 研討法等;定量評價如使用量表法、各種考試評價等。按地點劃分的地理學習評
價有:課堂學習評價、實地考察評價、網路信息活動評價等。從學習成果來考慮, 評價的形式更是琳琅滿目:地理牆報、地理論文、地理攝影、地理錄像、地理標
本、地理學具,等等。 對地理學習評價而言,任何單一的評價方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水
平和發展過程,都不可能對學生學習情況作出全面的評價,不可能解決教學過程 中發生的所有問題,因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和運用恰當的評價方式,以
增強評價的針對性,發揮各種評價方式的優勢,克服其局限性,以發揮評價的促 進作用,體現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
思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如以學習過程的評價看,就需要根據 學生所處的不同學習階段,靈活選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方
式。實踐證明,在地理學業成績評價的所有方式中,應用最廣泛的依然是量化的 書面測試型評價,而質性評價的典範代表則是地理檔案袋評價與觀察法評價。
地理測試型評價是典型的量化評價方式,盡管新課程強調質性評價方式的應 用,但它在實際地理教育教學評價工作中依然最重要的手段和依據。根據測試的
功能,可將地理測試劃分為診斷性測試、形成性測試與終結性測試等類型。診斷 性測試是在新的學習任務開始之前,為了使教學內容適合於學生已有的地理認知
水平,而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進行測試,常應用於開學初的摸底檢測,以及課 堂教學初始對上節課的學習效果進行診斷。形成性測試是在地理教學方案實施、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地理 課程教學進程中進行的測試,其目的在於及時獲取反饋信息,發現存在的問題與
缺陷,並以此為依據修改、完善教學計劃或幫助學生改進學習,如課堂學習效果 檢測、單元學習水平檢測等。終結性測試是指為了對已制定好的地理教育教學方
案、計劃、課程等整體效果作全面鑒定所進行的測評,如期末地理測試、地理會
檔案袋評價是一種新興的質性評價方式,也是新課程評價改革中的一個亮點。學生的地理成長檔案袋評價是指根據地理教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學生地
理學習過程中的成果收集起來,通過合理地分析與解釋,反映學生在學習與發展 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反映學生在達到目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並通過學
生的自我反思,激勵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地理檔案袋內裝的材料應該是學生認 為最能反映其學習成就的實物材料,可以包括地理作業本、地理填圖冊、閱讀過
的書目及使用過的材料清單、學習日誌、自己繪制的地圖、自我反省材料、實驗 報告、調查報告、自創的公告、自己拍攝的地理景觀照片、學生訪談報告或其他
錄像資料,傳統成績測驗分數、項目設計方案、小組活動資料、卡通畫、模型照
《標准》指出:「觀察法是評價者根據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行為表現等的觀察記錄,對照事前准備的標准進行評價的方法。觀察法適用於學生評價:(1)參與
地理學習活動的表現,如在口頭表達、描繪地圖、繪制地理圖表、讀圖分析等一 般地理活動中的表現;(2)在提出地理問題、收集地理信息、討論、實地觀測觀
察、真實性情景的問題解決等地理探究活動中的表現;(3)地理方法掌握與運用
的狀況,如區域比較方法、區域綜合分析方法等方法的掌握與運用;(4)在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真實表現和發展狀況。」
【案例1】讓學生了解地理檔案袋――揚州市地理檔案袋評價計劃公告書 同學們: 新學年快樂!
本學期,大家將要完成一個地理檔案袋計劃。這個計劃是為了培養你的地理 學習興趣,幫助提高你的地理素養。具體計劃如下: 一、評價目的
1.清晰顯示你在地理學習中取得的進步;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地理 2.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你的地理學習狀況; 3.幫助你學以致用;
4.使你對自己的地理學習狀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二、評價項目 1.地理測驗和考試項目
該項目包括本學期你所有的地理測驗和考試試卷及訂正記錄。每次測驗和考 試結束後,你都要對出錯的題目仔細訂正,訂正應在另一張紙上完成,並附在試
卷後面,所有的試卷和訂正都要按期提交裝入檔案袋中。 2.自繪的地圖、圖表等項目
該項目不僅包括你手繪的一些地圖和地理圖表,而且還包括你製作的計算機 演示課件。對演示課件,你要能夠提交一份製作過程報告和一份演示操作說明。
3.地理研究性學習項目 本學期要求你能自己提出問題並進行研究。這將需要你提出推測和假設、收
集資料和信息、進行調查或實驗,並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最終必須把一份研究 過程報告和你的研究結果提交並裝入檔案袋中。 4.其他項目
除了上述三個項目,你還可以把自認為最能代表你的地理學習進步狀況的作 品提交並裝入檔案袋中,如地理小製作、地理模型、課外閱讀的有關地理的書籍
和文章的清單等,但該清單上的每一本書或文章,都應該附有你對它的介紹或思
三、注意事項1.你的檔案袋必須包含以上四個項目。第四個項目中包含的內容你可以任 選一個提交。
2.每一項都必須在規定的日期提交,地理教師會在這一日期收齊。 3.地理教師會在學期中間適當的時候和學期結束時分兩次對檔案袋中的項
目進行評價,屆時會請你自己、同學和家長一起參與評議。 四、地理檔案袋評價表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地理 檔案內容 地理 作業 地理 測試 模型項目
設計 方案 研究 資料 研究 報告 最佳 作品 量化 等級 教師寄語綜合等級 說明:評價等級採用A、B、C、D 四級制,其中A 為優秀,B
為良好,C
為不合格。在評定綜合等級時,依所有評價等級中出現頻率最多的等級而定;如果相鄰等級出現次數相同,本著鼓勵的原則,優先取較高的等級;如果不
相鄰的等級出現次數相同,可取中間等級。 【案例1 解讀】 本案例是對開展地理檔案袋評價的宣傳,除了向學生介紹檔案袋評價的意義
與基本要求外,也指明了建立檔案袋的基本思路,實際上也是一份評價方案。 本評價方案強調對地理學習過程性進行跟蹤評價,其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檔案袋評價目標具有發展性特徵。依照評價方案的計劃,學生建立檔案 袋的過程,就是展示自己地理學習成果的過程,它能夠不斷促進學生地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地理 理素養的提高。 2.檔案袋評價主體具有多元化特徵。本案例注重多主體參與評價,教師不 再是唯一
評判者,對每一項目的評價都關注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與同學 之間的相互評價,並且尊重家長的意見,因此評價結論能夠更客觀地反 映學生的地理學業成就。
3.檔案袋評價內容具有多樣化特徵。方案中評價內容豐富多彩,大致分為 地理作業類、測試類、地圖類、模型類、最佳作品類、研究性學習的設
計方案及資料、報告類,能夠比較全面地記載學生地理學習的各項收獲。 4.檔案袋評價遵循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從檔案袋評價表看,檔案袋
質量將定性的評價項目用A、B、C、D 四個等級加以評定,這是一種量化 的等級評價,同時對檔案袋整體質量要求學生個體、同學、家長、教師
分別給予表述性評定,肯定取得的成績,指出不足。因此體現定性評價 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案例2】思維過程的考查――一道有趣的試題
下列材料為日本學生小丸子所寫的一則日記,請判斷下劃線處的正誤,並 對你認為錯誤的說法闡述判斷理由。 材料:小丸子的春假日記
最近爸爸要到中國內地經商,我買了一本中國旅遊手冊。正巧班上同學來家裡玩,大家都對此本書感到相當好奇。 書中寫到「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約為 500
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氣候干 燥。」美環說:「這樣的氣候狀況應該是屬於(1)乾燥氣候吧!」小玉看封面窯洞的圖
樣,大聲的說:「這種建築大多位於(2)雲貴高原上。」豬太郎說:「中國的東南部現在
正處於(3)梅雨季節!噗!」野口說:「梅雨將影響(4)黃河中下游地區!」花輪說:「寶
貝們,台灣現在正受到中國大陸(5)沙塵暴的影響喔!」感覺大家都好厲害,不用 看書就可以知道這么多。
大家問我看完這本書有什麼感想,我說:「一胎化政策使中國出生率減少,現 遠程培訓課程資源•地理
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6)印度,所以我們日本要努力增產報國,登上世界排名第
一的國家。」爺爺說:「因為出生率減少,也使老年人口有增加的趨勢。目前老年人
口數居世界首位的國家是(7)中國喔。」奶奶說:「小丸子的爸爸要到四川工作,聽
說那裡氣候相當濕熱,主要是受到(8)緯度影響所致。」媽媽:「聽說中國南部的房
屋都有騎樓,爸爸出差的地方應該也會有(9)騎樓的設計吧!」為了要顯示我有專
心念這本書,我大聲說到:「中國的交通特色是南船北馬,主要是受(10)氣候的影 響喔!」呼!一時之間,感覺大家都以佩服的眼光看著我。 正確的選項
(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2解讀】 本案例是一道形式新穎的測試題,它將一名日本學生的日記作為命題素材,
考查學生對中國地理特徵的掌握情況以及地理綜合分析的能力。 本試題考查的知識突出綜合性與地域性特點。首先,解答此題需要對中國
地理的概況有綜合性的了解,地理基礎知識涉及氣候特徵及成因、地形區分布、 聚落形態與環境的關系、人口特徵等內容,還要求對中國、印度、日本的人口特
征進行比較,因此說試題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特徵。其次,試題材料多 處涉及到具體的區域情境,如對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台灣、四川等區域的空間
分布、區域差異特徵需要加以分析,判斷正誤,這是地域性特徵的考查。 本檢測題對地理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通過創設實際情境材料,考查學生
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並要將地理信息加以比較、分析、推理、判斷,從而判斷 正誤,這也是考查學生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錯誤選項的原因分析,
則對闡述地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柒』 如何評價一節優質地理課 是如何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突出、突破措施得當;
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師生配合情況如何
教師對課堂的調控程度
本堂課的目標達成度高低
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情況
等等

『捌』 怎樣評好初中地理課

課例《西亞》評析 1、明確評課目的。評課過程中,要根據上課教師提供的課堂教學實例,交流教育與教學思想,總結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法,幫助、指導上課教師和參與聽課活動的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一評教學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改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地理。教學中大膽整合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 二評教材處理。 本節課的原來的內容有:三洲五海之地、乾旱的農牧業、阿拉伯國家、世界石油寶庫。重點是西亞地理位置重要性和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重點內容又是世界大國關注原因。而王老師把重點內容挖掘出來作為一節課來上。充分體現了對知識體系把握准確。 把電視媒體中的海灣戰爭歷史資料展示在多媒體中強調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的聯系。 設計軍事策略和金點子將新授知識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對這一堂課產生很大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評教法運用。 利用海灣戰爭的原因分析以及軍事策略設計以及金點子設計分析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迫使學生積極思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評學法指導。 五評教學過程。 本節課從新課改精神來看,更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中,在情感的體驗中學習知識,完善人格。 六評教學效果。 本節課地理圖表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教學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課堂上師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師給學生以成功機會,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堅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裝得到其原有基礎上的最好發展。

閱讀全文

與家長如何評地理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