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的悉尼在地理上屬於哪一溫度帶
悉尼地處南半球,南緯33°55',東經150°53',位於南溫帶,氣候類型上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
㈡ 悉尼在哪個國家
悉尼在澳大利亞。悉尼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2)悉尼什麼地理擴展閱讀
悉尼地處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南緯33°55',東經150°53'。市中心有三分之一的區域是位於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大悉尼都會區面積約為12368.193平方千米,悉尼市區面積約為1687平方千米。
悉尼地形地貌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和康士比高原。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約200米,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一直到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後,才將高原和城市連接起來。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
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陸地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為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陸地的最低最小值是2.1℃。
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年均降雨量約為1217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日降雨。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春夏兩季更容易發生。悉尼還很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參考資料:網路:悉尼
㈢ 悉尼是在哪一個地帶的
悉尼(Sydney,台灣及海外華人聚居區譯為「雪梨」),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及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經濟、金融、航運和旅遊中心,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港口、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悉尼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是歐洲在澳大利亞建立的首個殖民聚落地,1788年由英國第一艦隊船長阿瑟·菲利普於雪梨灣建立,最早收納被流放的罪犯,後來隨著澳洲淘金熱期間大量移民湧入,悉尼漸成南半球最重要的都市。悉尼市環繞傑克遜港(包括雪梨港)而建,20世紀以來成為世界著名的海港城市。
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3年,悉尼的區域生產總值達到3374.5億美元,高於丹麥,新加坡,香港等發達國家及地區。高度發達的金融業,製造業以及旅遊業是悉尼市場經濟的主體。其中,世界頂級跨國企業、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總部均紮根悉尼。同時,悉尼也是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以及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製片廠的所在地。悉尼期貨交易所現為全球第10大金融衍生品交易所。
悉尼是多項重要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城市,曾舉辦過包括1938年英聯邦運動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及2003年世界盃橄欖球賽等。作為國際著名的旅遊勝地,悉尼以海灘、歌劇院和港灣大橋等標志性建築而聞名遐邇。
地理位置
悉尼地處南半球,南緯33°55',東經150°53',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悉尼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迪海灘(Bondi Beach)。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康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米(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及至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才將高原與城市連接起來。
氣候特徵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錄得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為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陸地的最低最小值是2.1℃。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1830年曾在悉尼市地區發生過一次降雪。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㈣ 悉尼是在澳大利亞的哪個洲啦
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帶,都會區人口5,131,326人(2017)。在英語里,市民俗稱悉尼人為「Sydneysider」。
悉尼是歐洲首個澳大利亞殖民聚落以及充當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由英國第一艦隊的船長阿瑟·菲利普於悉尼灣建立。悉尼環傑克遜港(包括悉尼港)而建,曾被稱為「海港城市」。
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國際主要旅遊勝地,以海灘、歌劇院和海港大橋等聞名。悉尼長期以來都是生活品質極高的世界都市,曾獲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列為第一級世界都市+。
(4)悉尼什麼地理擴展閱讀:
悉尼位於東面的塔斯曼海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即悉尼港),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迪海灘。
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宏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
㈤ 悉尼在哪裡
悉尼這個地方的話,是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話,是在大洋洲,所以說的話就是悉尼就是在澳大利亞
㈥ 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徵
悉尼悉尼的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50°53',南緯33°55'(150°53'E ,33°55'S)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1]。悉尼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戴海灘(Bondi Beach)。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康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米(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由於地勢陡峭,發展得較慢,一直以來是人跡罕至的回水。及至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才將高原與城市連接起來,此後即發展迅速。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錄得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維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錄得的最低最小值是2.1℃。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1830年曾在悉尼市地區發生過一次降雪。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氣候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
平均每日最高氣溫
(°C) 25.8 25.7 24.7 22.4 19.3 16.9 16.2 17.7 19.9 22.0 23.6 25.1 21.6
平均每日最低氣溫
(°C) 18.6 18.7 17.5 14.7 11.5 9.2 8.0 8.9 11.0 13.5 15.5 17.5 13.7
平均總雨量
(毫米) 103.3 117.4 131.2 127.2 123.3 128.1 98.1 81.5 68.7 76.9 83.1 78.1 1217.0
平均降雨日數 12.1 12.3 13.3 12.0 12.0 11.4 10.3 9.9 10.3 11.5 11.4 11.5 138.0
來源: 澳大利亞氣象局
㈦ 悉尼的地理位置
悉尼 悉尼的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50°53',南緯33°55'(150°53'E ,33°55'S)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2]。悉尼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戴海灘(Bondi Beach)。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㈧ 悉尼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悉尼地處南半球,城市中心坐標為南緯33°55',東經150°53',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市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迪海灘。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陸地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為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陸地的最低最小值是2.1℃。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1830年曾在悉尼市地區發生過一次降雪。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㈨ 悉尼屬於什麼地形是岩溶地貌嗎
悉尼不是岩溶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具體介紹如下:
澳大利亞東部是山地:主要山脈是大分水嶺,大分水嶺橫貫南北,綿延約3000千米,寬約160千米~32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高點。主要城市有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布里斯班、紐卡斯。
悉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港口,新南威爾士州首府。位於大陸東南岸,東瀕塔斯曼海,西接藍山山脈東麓,北界布羅肯灣,南至哈金港。面積4074平方千米。人口約331萬。
悉尼城市附近海岸曲折,多港灣。市中心區瀕臨的傑克遜港為帕拉馬塔河沉降河口的遺跡,水深港闊,位置隱蔽,為一罕見的天然良港。河流和港灣把大悉尼市區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微有起伏的低地,往南高度漸增,過植物學灣已達海拔 150 米以上 。北部 為 地 勢 較高 的丘陵地,布羅肯灣南岸已在海拔210米以上 。大市 區的西部則為平緩起伏的丘陵,漸次向藍山山地過渡。港灣深入內陸,港岸曲折破碎,又有較多的河溪分布,這一地形特點不利於大市區的交通建設 ,但周圍比較開闊 ,對 城市向外 擴展 十分有利。
㈩ 悉尼是哪個國家的
悉尼是澳大利亞的。
悉尼(Sydney),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中心坐標為南緯33°51'、東經151°12′。大悉尼都會區面積約12368.193平方千米。
悉尼市區面積約1687平方千米,人口約503萬(2016年),大悉尼都會區由悉尼市區和33個郊區組成。華人有24.8萬人,占悉尼人口6.2%,但卻已成為悉尼第四大族群,僅次於排第三的愛爾蘭人(36萬)的移民。
悉尼的地形地貌:
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和康士比高原。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約200米(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
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一直到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後,才將高原和城市連接起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