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注釋是進行解釋的什麼

地理注釋是進行解釋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0 13:18:26

A. 地理名詞解釋

1]日珥是在太陽的色球層上產生的一種非常強烈的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的標志之一。他是太陽磁場劇烈活動的結果,也是證明太陽磁場存在的證據。 rumen8.com-入門吧是最好的入門資料網站 日珥是突出日面邊緣的一種太陽活動現象。它們比太陽圓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況下被日暈(即地球大氣所散射的太陽光)淹沒,不能直接看到。因此必須使用太陽分光儀、單色光觀測鏡等儀器,或者在日全食時才能觀測到。 rumen8.com-入門吧,投資者入門的好幫手 日珥像太陽突然長出來的朱紅色大耳朵。全日食時可以用肉眼觀看。日珥的爆發最為壯觀,爆發前是一團密密實實的「冷氣團」,溫度只有7000℃,懸浮在100萬℃的日冕中。日珥在大小、形狀和運動方面差別很大,而且有活動日珥和寧靜日珥兩種主要類型。活動日珥快速噴發,持續幾分鍾至幾小時。活動日珥和黑子群有關,而且同黑子群一樣,在數量和活動上都同太陽活動周期緊密相關。寧靜日珥噴發平緩,減退更慢,可延續幾個月。 2]太陽風[1]是從恆星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在不是太陽的情況下,這種帶電粒子流也常稱為「恆星風」。太陽風是一種連續存在,來自太陽並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的等離子體流。這種物質雖然與地球上的空氣不同,不是由氣體的分子組成,而是由更簡單的比原子還小一個層次的基本粒子——質子和電子等組成,但它們流動時所產生的效應與空氣流動十分相似,所以稱它為太陽風。當然,太陽風的密度與地球上的風的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一般情況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際空間中,每立方厘米有幾個到幾十個粒子。而地球上風的密度則為每立方厘米有2687億億個分子。太陽風雖然十分稀薄,但它颳起來的猛烈勁,卻遠遠勝過地球上的風。在地球上,12級台風的風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陽風的風速,在地球附近卻經常保持在每秒350~ 450千米,是地球風速的上萬倍,最猛烈時可達每秒800千米以上。太陽風從太陽大氣最外層的日冕,向空間持續拋射出來的物質粒子流。這種粒子流是從冕洞中噴射出來的,其主要成分是氫粒子和氦粒子。太陽風有兩種:一種持續不斷地輻射出來,速度較小,粒子含量也較少,被稱為「持續太陽風」;另一種是在太陽活動時輻射出來,速度較大,粒子含量也較多,這種太陽風被稱為「擾動太陽風」。擾動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很大,當它抵達地球時,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與強烈的極光,同時也產生電離層騷擾。太陽風的存在,給我們研究太陽以及太陽與地球的關系提供了方便。 3]當太陽表面活動旺盛,特別是在太陽黑子極大期時,太陽表面的閃焰爆發次數也會增加,閃焰爆發時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其中的帶電粒子(質子、電子)形成的電流沖擊地球磁場,引發短波通訊所稱的磁暴。所謂強烈是相對各種地磁擾動而言。其實地面地磁場變化量較其平靜值是很微小的。在中低緯度地區,地面地磁場變化量很少有超過幾百納特的(地面地磁場的寧靜值在全球絕大多數地區都超過 3萬納特)。一般的磁暴都需要在地磁台用專門儀器做系統觀測才能發現。
磁暴是常見現象。不發生磁暴的月份是很少的,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可能一個月發生數次。有時一次磁暴發生27天(一個太陽自轉周期)後,又有磁暴發生。這類磁暴稱為重現性磁暴[1]。重現次數一般為一、二次。4]太陽常數[1](solar constant),表徵的是到達大氣頂(大氣層上界)的總太陽能量(即包含整個太陽光譜)值。由於太陽表面常有有黑子等太陽活動的緣故,太陽常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年當中的變化幅度在1%左右。
定義:
第1種:在日地平均距離(一天文單位)處,與太陽光束方向垂直的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所接受到的太陽總輻射能。所使用的單位為W/m2,或卡/平方厘米/分鍾(cal/cm2/min)。
第2種:在日地平均距離處,地球大氣外界垂直於太陽光束方向上接收到的太陽輻照度(在單位時間內,投射到單位面積上的輻射能,即觀到的瞬時值.),稱為太陽常數,用S0表示.
解釋:
太陽輻射通過星際空間到達地球,但由於地球以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因此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是一個常數,而且一年裡每天的日地距離也不一樣。眾所周知,某一點的輻射強度與距輻射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意味著地球大氣上方的太陽輻射強度會隨日地間距離不同而異。然而,由於日地間距離太大(平均距離為1.5 x 108km),所以地球大氣層外的太陽輻射強度幾乎是一個常數。因此人們就採用「太陽常數」來描述地球大氣層上方的太陽輻射強度。
測定:
1881年,第一次試圖直接測定太陽常數的是法國物理學家Claude Pouillet(1790-1868)和英國天文學家John Herschel(1792-1871)。兩人分別獨立地設計了不同的測定裝置。但原理都一樣:利用已知質量的水在太陽光下放置一定時間,用溫度計測量升溫過程,水的比熱已知,則可以計算得出光照強度。(附圖為Pouillet日溫計)。他們推定的值是現在所用值1367(±4) w/m2的一半左右,這是因為他們都沒有考慮地球大氣對光的吸收。
1875年,法國物理學家Jules Violle(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以在位於法國和瑞士交界的阿爾卑斯山Mont Blanc第一個開展高海拔區測定太陽常數而聞名.
1902-1957, 斯密森研究所的科學家C.G. Abbot(Charles Greeley Abbot)等人在根據多年高海拔地區觀測結果,基於地基法確定的數值為1322-1465W/m2。近年來通過各種先進手段,基於地基法測得的太陽常數的標准值為1353w/m2。
1976年,美國宇航局根據高空平台的觀測結果,發布的太陽常數值為1353(±21)W/m2(TheKaekara,1976);
根據1978-1998年6顆衛星上的觀測平台近20年連續不斷的觀測結果,得出的太陽常數值為1366.1 W/m2,標准差為425ppm, 0.37%的波動范圍(1363-1368 W/m2)(Lean and Rind,1998)。20年衛星數據也揭示了太陽常數也存在不同時間尺度的波動。
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決定採用1380W/m2。
世界氣象組織 (WMO)1981年公布的太陽常數值是1368w/m2。
多數文獻上採用1367W/m2。
太陽常數也有周期性的變化,變化范圍在1%—2%,這可能與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有關。

B. 地理一詞的含義是什麼

1.學科名,見「地理學」。 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
2. 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系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3.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C. 圖例是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什麼 注記是說明地理事物的什麼和數字

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徵的釋義和說明.
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
利用這些來對地圖進行解釋

D. 地理現象的解釋

你說的應該是拉尼娜現象吧 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E. 地理的解釋是什麼

地理的解釋
[geography] 見「地理學」
詳細解釋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易·系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孔穎達 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漢書·郊祀志下》:「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人物咸淪,地理昭著。」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舊唐書·隱逸傳·孔述睿》:「 述睿 精於地理,在館乃重修《地理志》,時稱詳究。」《元史·劉秉忠傳》:「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覃精 許 鄭 ,尤長於地理。」 丁玲 《母親》:「學堂里科目是很多的,國文、修身、地理、歷史,總有十幾門。」參見「 地理學 」。
(3).區域;區劃。《漢書·王莽傳下》:「 莽 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實遴嗇,托以地理未定,故先賦茅土,用慰喜封者。」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地理廣大,四海八方,遐遠別域,略以難詳。」 太平天囯 馬之澐 《建天京於金陵論》:「 金陵 地連 三楚 ,勢控 長江 ,地理不為不延廣矣。」
(4).地址。《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便教人來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寫了他地理角色與來人,到 臨安府 尋他住處。」
(5).風水。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僧﹞ 文幼 薄能為詩,精陰陽地理。」 清 顧炎武 《昌平山水記》卷上:「皇後 徐氏 崩,上命禮部尚書 趙羾 以明地理者 廖均卿 等往,擇地得吉於 昌平縣 東 黃土山 。」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一:「我們家祖墳的地理,好是好,可惜其形不全。」

F. 地理的解釋

(1)學科名,見「地理學」。同「地理學」定義: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
(2)古代「風水學」的別稱,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於地球表面或地球內在系統的理論。目前有大量古書傳世,皆名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錄》、《地理五訣》、《地理四彈子》、《地理囊金》等等古書皆是風水名著,此處的地理皆是風水的別稱。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於其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包括生物圈,可以和生物掛鉤,從而更好地認識地理):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底部-岩石圈表層-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地理,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經濟社會地圖,自然地圖,地勢圖等)
作用:地理知識探究。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
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方面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部門性
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
人文方面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文化方面
1 人種地理學
2 人口地理學
3 聚落地理學
4 社會地理學
5 文化地理學
6 宗教地理學
7 語言地理學
8 旅遊地理學
經濟方面
1 農業地理學
2 工業地理學
3 商業地理學
4 交通運輸地理學
5 旅遊地理學
6 公司地理學(企業地理學)
7 區域經濟學
政治方面
1 軍事地理學
2 城市地理學
分支學科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生物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 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G. 地理是什麼意思

地理 dìlǐ
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漢語「地理」一詞最早見於《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地理非常特殊,因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並的一門大科學~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H. 地理的名詞解釋

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

陽風
[1]
是從恆星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在不是太陽的情況下,這種帶電粒子流也常稱為「恆星風」。

當太陽表面活動旺盛,特別是在太陽黑子極大期時,太陽表面的閃焰爆發次數也會增加,閃焰爆發時會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其中的帶電粒子(質子、電子)形成的電流沖擊地球磁場,引發短波通訊所稱的磁暴。

太陽常數
[1]
(solar
constant),表徵的是到達大氣頂(大氣層上界)的總太陽能量(即包含整個太陽光譜)值。由於太陽表面常有有黑子等太陽活動的緣故,太陽常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年當中的變化幅度在1%左右。

I. 關於地理的名詞解釋....!! 會的進來看看

褶皺:強烈碰撞和水平擠壓,沉積岩發生彎曲
斷層:岩層受了達到一定的強度,發生斷裂,兩側的岩層斷裂面產生顯著地位移
岩漿岩:是熾熱的岩漿冷凝形成的
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使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作用
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使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作用
地壘:兩側陷落中間凸起部分
地:中間部分相對下沉的斷層

J. 用地理知識解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注釋】:

人間①四月芳菲②盡�山寺③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④轉入此中⑤來

①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我國佛教勝地之一。

④不知:豈料、想不到。

⑤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

這首七絕是一首紀游詩,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於江州。是說初夏時節詩人來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開的桃花;原因惜春、戀春之情,怨恨春去無情,誰知是錯怪了春,原來它並未歸去,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山寺里來了。這首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靈巧,意境深邃,富於情趣,啟人神思,惹人喜愛,是唐人絕句中又一珍品。

簡評與賞析: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像的翅膀飛騰起來了。「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閱讀全文

與地理注釋是進行解釋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