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趣味地理知識有什麼關於地理的趣味性知識
(1)奇趣之地:世界上有許多奇趣之地,除了「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地,還有許多「死亡谷」。比如,中國昆侖山內的「魔鬼谷」;埃及西部沙漠中的「死亡之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和內華達之間的「死亡谷」;義大利的「死亡谷」……
(2)奇趣之山:中國甘肅省有座會跑的山;新疆有座顏色紫紅的火焰山;湖北有座在盛夏時山腰會結冰的山;美國有座雙怪山;義大利有會噴金的火山;冰島有噴發冰塊的火山……
(3)奇趣之石:澳大利亞有世界山最大的獨塊岩體——艾爾斯巨石;緬甸北部森林中發現有每逢陰雨天就會「哭」的奇異岩石;墨西哥有塊一移動就會發暴雨的怪石雕像;印度有隨著人們的呼喊而飄起來的巨石;我國四川省有隨著人們呼喊而湧出汩汩清流的懸崖巨石;福建省有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江蘇省有一種「身懷六甲」的「孕子石」……
(4)奇趣之湖:哈薩克有一個奇異的甜湖;俄羅斯有一個在很遠距離都讓人感到窒息的水銀湖;東非扎伊爾有一個像汽水一樣充滿氣體的「汽湖」;我國台灣、新疆和雲南都發現有水往高處流的湖泊;西雙版納還有許多懸在樹上的「湖」……
(5)奇趣之河:「香河」——西非安哥拉的勒尼達河,河水香氣濃郁,百里之外也能聞到撲鼻異香;「甜河」——希臘半島北部的奧爾馬河,河水甘甜醇口,可與甘蔗媲美;「酸河」——哥倫比亞的雷歐維拉力河,酸性很大,甚至可以用來殺人……
(6)奇趣之泉:「太陽泉」——我國雲貴高原深處,需要見到太陽光時泉水才會湧出來;「音樂泉」——非洲突尼西亞有一處可以「演奏」出不同曲調和優美樂曲的泉水……
(7)奇趣之洞:在印度尼西亞有一個洞,能夠治療關節疼痛或神經衰弱;在尼加拉有一個洞穴,在每天的不同時候,洞口會變換出不同的形狀……
(8)奇趣之島:西印度群島有一座奇異的小島,可以像地球一樣24小時自轉一周;此地還有一個神秘的馬提尼克島,可以使外來的成年人長高幾厘米……
(9)奇趣之雨:「天上掉餡餅」,這是句玩笑化。可是,世界上的確有許多奇怪的雨,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禮物」。比如,西班牙沿海下過一場「麥雨」;丹麥沿海下過一場「蝦雨」;英國下過一場「螃蟹雨」;法國下過一場「青蛙雨」;俄羅斯下過一場「銀幣雨」;烏克蘭下過「牛奶雨」;馬來西亞下過黑雨;美國下過藍雨;中國河南下過像血一樣鮮紅的紅雨,《清史稿》記載:松滋天雨血,以碗盛之,作「桃花色」……
(10)奇趣之鳥:澳大利亞的食火雞,有幾個別稱,分別叫「殺人鳥」、「戴頭盔的巨鳥」、「雙頸垂食火雞」;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北部的「吃鐵鳥」可以吃鐵;太平洋的赤道奇島上的啄木燕,可以使用細樹枝來捕食;非洲的蒲隆地有一種鳥,會使用石塊來捕食……
⑵ 有趣的地理現象都有哪些
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現象。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等,均在北緯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也在北緯30度附近。
⑶ 有哪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1、海平面不是平的
隨著現代衛星測量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其實海洋和陸地一樣,有著一定的起伏。最大落差居然有112米。據衛星調查顯示,世界大洋的海面有三個較大的隆起區,分別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太平洋、北大西洋和非洲東南的印度洋。
還發現三個較大的凹陷區,其中凹陷最深的是印度半島之南的印度洋,其次是加勒比海,還有一個是美國加利福尼亞以西的太平洋。這個主要和各個洋域的潮汐,海底地形,海水密度,洋流等因素有關。
⑷ 中國地理有趣小知識
中國地理知識大全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2、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⑸ 中國有哪些令人驚奇的地理現象或者冷知識
內陸海灘位於西班牙的這個40多米長的小海灘距離海邊大約100米遠,由海水蝕刻出的地下通道創造而成,隨著潮汐漲落還能產生小波浪,在大海上沒有比這更安全的避風港了。
⑹ 中國的地理現象...
1.我國地勢從東到西呈現一個很明顯的三級階梯狀。
2.國境很像一隻大公雞。
3.黃河幾字型段每年的凌汛非常特別有趣。
4.長白山頂上由於火山的緣故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五大連池。
5.每年冬季,東北的霧凇現象也是獨一無二的。
⑺ 問些有趣的地理現象
有趣的地理連環現象 國中國 世界上有4個國家在另一國領土中,成為「國中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在義大利境內;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聖馬利諾也在義大利境內;風景秀麗的小國摩納哥三面毗鄰法國領土,一面臨海;地處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四面被南非共和國包圍著。 島中島 在南太平洋西部湯加王國的西旬島中有一島嶼,島上有湖,湖中又有島,一環套一環,構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島中島。 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州的休倫湖中,有一大島,叫馬尼圖林島。島上又有個面積達166.42平方公里的馬尼里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湖下湖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上有個奇異的湖——努烏克湖。湖水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淡水,生長著淡水動植物;下層為鹹水,生產著海洋動植物。水層間有明顯的分界線,其中的生物也絕不混淆。造成這奇妙的雙層湖的原因是,這兩層不同的水來源不同,淡水來自陸地上的冰雪雨水,因此比重輕,浮在上面;鹹水是狂風捲起海水湧入湖中,因海水含鹽,比重大,便沉入下層,形成了努烏克湖的鹹淡兩味。在巴倫支海的基里奇島上,還有個更奇妙的「五層湖」哩。 海下海 原蘇聯中亞一帶的鹹海是一個雙層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達500米左右。地下海的海水與白堊紀沉積混為一體,含有礦物質和鹽分。每年,地下海供給地面海4~5億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這源源不斷的海水原來是來自天山山脈,天山山脈有幾道暗河直通鹹海的地下海。參考資料: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KWDW/TS002020/0022_ts002020.htm
⑻ 十個有趣的地理知識或地理新聞有哪些
1、海洋的鹽足以讓陸地高出150米。
2、閃電溫度數倍於太陽表面溫度。 一束落到地面的閃電攜帶有1億至10億伏的電力;溫度能達到5萬華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至4倍。
3、地球上每一秒就會發生100次雷擊。每次打雷時;都會產生臭氧。這給大氣層上部的臭氧層源源不斷注入原料——你知道嗎;臭氧層的大洞使我們不得不使用防曬油來抗拒毒辣的光線。
4、土星的密度低於水;如果你將這顆行星放入海洋;它甚至能浮在上面( 5、既然黑鐵木不能在水上漂浮;不妨試一試火山浮石。火山浮石的密度低於水;所以能在水上漂浮。
5、如果大小相當於一角硬幣的中子星碎片落到地面;它的重量會驟然升至1億噸( 7、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青蛙雨」出現在2005年的塞爾維亞;倫敦在1998年也曾遭遇相同的「青蛙雨」?2006年;印度下了場「魚雨」;而威爾士在2004年同樣經歷了「雨中有魚」的奇妙一景。
6、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口的10%;現在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古到今一共有大約600億人;十分之一;也就是60億還活著。
7、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遙遠 當一個剛落地的嬰兒乘坐新干線去太陽時 他已經80幾歲了 ;但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只要8分鍾。
8、 紅海 ,位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因沿岸水中生長著許多紅色藻類;海水因此發紅。
9、 黃海 ,位於中國渤海與東海之間;因黃河帶入大量黃色泥沙而呈黃色。
10、 綠海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因曾有過大量綠色藻類;而得名綠海。
⑼ 中國地理 明顯地理現象
第一部分 中國地理復習
(一)區域認定,落實分布——充分利用地圖,活化地圖是突破區域地理的關鍵和基礎
1. 依據經緯線認定
(1)四至點
最北端:53°N
最南端:4°N
最東端:135°E
最西端:73°E
(2)北回歸線、30°N、40°N穿過的地區;90°E、100°E、110°E、120°E穿過的地區
2. 按地形分三大塊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區
第一階梯
階梯界限
第二階梯
階梯界限
第三階梯
3.按氣候區分三大塊
4.省區輪廓
5.地形有明顯變化的地區(注意等高線的分布和變化)盆地、河谷、山脈等
6.剖面圖的認定
7.熟練掌握以下基本地圖
(1)中國地形圖(三大階梯、16條主要山脈、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地形剖面圖(30°N、36°N、89°E)
(2)中國氣候類型圖(溫度帶、干濕地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各類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
(3)中國水文圖(中國的河流、湖泊分布圖,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布,黃河、長江、珠江水系圖)
(4)中國的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能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等)
(5)中國的人口
(6)中國的交通(鐵路、主要河港、主要海港)
(7)中國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
(8)中國的工業(四大工業區)
(9)商業中心的分布
(10)中國分區(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區)
(11)中國政區圖
(二)比較差異,把握特徵
分區地理是在中國地理總論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具體化的區域地理,分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塊進行闡述的同時,又將台灣、香港與澳門單—列闡述、從總體上看,四大區域的自然條件、人文地理特徵差異很大。這些自然人文地理特徵又是各種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的自然人文綜合體。每個區域,都涉及到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植物、人口、民族、工業、農業、交通、城市、名勝古跡等該地區較為獨特的地理特徵,每個區域特徵的形成,盡管是各種地理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但其中必定有一主導因素。如青藏高原主要因海拔高,氣候寒冷;而西北地區主要是因為離海洋遠、地形閉塞造成的乾旱環境。所以抓住主導因素和主要線索去學習區域地理往往會取得較好效果。另外分析一個地區的區域地理優勢及限制因素,進而分析其經濟發展方向是學以致用的具體體現,也就是通常講的區域國土整治開發研究。這是地理學研究的重點,也是歷年高考地理試題中從不迴避的重點。國情是制定國策的基礎,有關規定是實施國策的保證。進行國土整治開發與政治,要以科學的觀點和對國情的理解去認定、判斷、評價和反思,這樣回答有關問題才能把握方向。
1. 綜合分析、比較差異、概括特點是學習區域地理的有效方法
(1)抓住山脈,掌握地形,深入了解地形對各地理要素的影響
地形是重要的地理要素,它以地表的高低與形態特徵影響著其它要素。
①抓住山脈的分布,學習我國地形的特點與分布
A山脈構成我國階梯界線
B由山脈構成邊界的各地形單元
②結合地形的特徵與分布分析我國地形對氣候、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影響
A地勢特點對氣候、河流的影響
地勢西高東低,有利於海洋的濕潤空氣進入;
階梯分布又使降水較集中於迎風(夏季風)的階梯地段。如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第二階梯的邊緣山脈等;
第一階梯因地勢高而形成獨特的、高寒的高原氣候;
西高東低導致我國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而階梯分布又有利於豐富水力資源的形成與集中;
B我國山脈的分布對氣候及河流的影響。
東—西走向山脈對季風的運行(無論是冬季風還是夏季風)都起到了較大的阻擋作用。尤其是對冬季風的影響更為明顯,致使各季風向南運行速度減緩,勢力減弱,且使南北的影響差異加大。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致與我國海岸線平行;對海洋吹來的濕潤空氣有抬升作用,故山脈迎風坡降水多,如台灣山脈的東側、長白山地,武夷山地等。
東—西走向的山脈,有利於河流在總的地勢影響下,自西向東流去。同時這些山脈成為我國主要河流之間的分水嶺。如秦嶺是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南嶺是長江與珠江的分水嶺。
(2)抓成因、識氣候,以氣候為主線貫穿中國地理復習
氣候是受多種要素影響的地理要素,同時它又是地理環境中最積極的組成部分,它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其它要素,決定著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影響著人類的活動。
①從成因入手,學習我國氣候的特點(高中地理第二章)
A季風的形成及運行規律是最重要的基礎知識
B季風的形成、性質及活動規律
C季風活動規律對氣候的影響
夏季風推移的規律決定了東部季風區雨季出現的日期及其長短;
夏季風推移的規律決定了我國主要天氣現象(長江中下游梅雨與伏旱、黃河中下游的春旱等)出現的地區與時期;
冬季風的運行規律決定了我國冬季氣溫低的特點;
冬季風的運行規律決定了寒潮出現的時期及影響范圍;
冬夏季風交替影響決定了我國季風氣候的總特徵。
②結合我國氣候的特點學習其它地理要素的特點
A從季風區的分布、季風的運行規律及干濕區的分布,學習河流水文特徵
B季風區分布影響著內外流區域的分布
C由冬、夏季風的運行規律推導出外流河的水文特徵
D由干濕區、溫度帶、地形分析外流區域河流的差異
③結合氣侯狀況,學習我國植被、土壤的特點
土壤是植被、氣候、岩石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產物。而植被又受到氣候的影響,因此,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氣候的特點。如中溫帶的濕潤、半濕潤地區,植物為森林草原類型,草樹茂密,氣溫又低,分解較緩,保持大量腐殖質,因而形成黑土。氣候較乾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則因鈣質易於保持,而形成鈣質土。而在亞熱帶與熱帶濕潤地區,大量可溶鹽分被淋走,積留下不溶於水的鋁、鐵氧化物,因而形成紅壤。在乾旱區則因植物無法生長,土壤中基本上沒有有機物質,因而形成荒漠土。南方水稻產區為水稻土。
④從氣候的特點分析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我國西北地區乾旱少雨,流水切割微弱,接近冬季風源地,因而以風成地形為主;季風區內的黃土高原因多暴雨,土質松軟,切割作用強,多成溝壑縱橫之態;而西南地區,高溫降水多,切割作用強,形成山地性高原,在石灰岩地區則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因地勢高聳,氣候寒冷,而多冰川地形。而東部地區濕潤多雨,在地殼下陷處,因流水泥沙的沉積,沖積而成廣闊平原;在地殼隆起的地區,裸露的岩石則在流水切割下多形成低山、丘陵。
⑤溫度帶及干濕區的分布,分析我國農業的分布
A溫度帶決定耕作制及作物的分布。
B干濕地區決定農牧業的分布
(3)熟練掌握以下中國區域差異分界線
①秦嶺—淮河
②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
③年降水量: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線
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界線
⑤地形三大階梯界線
⑥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界線
⑦中國人口界線
⑧黃河、長江沿線
⑨京哈—京廣鐵路線,隴海—蘭新鐵路線
3.樹立四個觀點
(1)區域差異觀點
(2)因地制宜觀點
(3)人地協調觀點
(4)可持續發展觀點
4.區域差異
(1)三大自然區(圖4)
①自然地理分界線
400mm年等降水量線: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東部季風區;
3000米等高線:青藏高原/東部季風區
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青藏高原/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②三大自然區的特點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青藏地區
地形 海拔較低(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為主 海拔較高(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為主 海拔最高(4000米)
高原、山脈為主
氣
候 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低溫少雨) 大陸性顯著,氣候乾燥,氣溫年較差、日較差較大,多大風天氣 氣候嚴寒,太陽輻射強,風力強大
水
文 外流河、淡水湖
地表水以雨水補給為主(東北地區河流有春汛和夏汛) 多為內流河,河流短小,河流補給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多鹹水湖,多大河源頭
植被 森林 草原、荒漠 高山草甸、荒漠
人類活動 ²1 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廣泛、深刻;
²2 農業限制因素:水旱災害
²3 農業生產結構:我國最重要的農耕區
²4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方向:面向國際、國內市場,²5 向深加工、外向型、生態農業方向發展。 ²6 人類對自然的影響遠不²7 如東部季風區;
²8 農業限制因素:水分
²9 農業生產結構:以畜牧業為主,²10 還有灌溉農業
²11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方向:向節水農業(如集水型)、特色農業方向發展。
²12 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微弱,²13 原始自然狀態保存較完整。
²14 農業限制因素:熱量
²15 農業生產結構:以畜牧業為主;還有河谷農業
²16 方向:高科技農業
(2)三大自然區域的內部差異:
Ø 東部季風區
Ø 西北地區
Ø 青藏高原區
(3)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
①東部地區的經濟發達:
A.主要優勢:
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
商品糧基地
商品棉基地
桑蠶基地
海洋漁業基地
亞熱帶、熱帶基地
是我國最具實力的工業基地
特 征 主要工業中心
遼中南工業基地
京津塘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經濟國際化程度高
科技文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高
B主要問題:
東北森林保護與撫育更新;遼中南工業區面臨設備陳舊、資金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環境污染嚴重等諸多問題;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華北平原綜合治理鹽低窪地、鹼地、沙地,改造中低產田;發展節水農業;
黃河、海河的根治;長江、淮河的治理;
北方省市淡水資源短缺;
長城沿線的風沙問題
紅壤的改良
C發展方向
充分發揮沿海地理優勢:科技、人才、信息等。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化農業生產,緩解能源、交通運輸緊張,原料不足,北方缺水和環境問題。
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優勢:加強傳統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造,使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建設農林漁副產品基地
加強東西向交通建設,擴大對外經濟貿易
②西部地區的發展
A發展優勢
發展邊境貿易
能源和礦產資源豐富
B主要問題
經濟落後,科技文化教育落後
生態環境惡劣
C發展方向
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草原牧區建設,發展林牧業
大力發展交通運輸
發展邊境貿易,擴大旅遊創匯
有步驟開發黃河中上游、長江上游的能源、礦產資源和水力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防治污染
發展節水農業
保護草場,治理沙漠
⑽ 中國地理的趣事有哪些
神秘的北緯30°
沿地球北緯30°線前行,眼前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存在著許多令人難解的神秘怪異現象,正是這些飽含著地球文明資訊的現象讓我長年處於極度興奮的夢魘之中。
從地理布局大致看來,這里既是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所在地,同時又是海底最深處——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的藏身之所。世界幾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更加令人神秘難測的是,這條緯線又是世界上許多令人難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謎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陸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難解的獅身人面像之謎,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達西里的「火神火種」壁畫、死海、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傳說中的大西洲沉沒處,以及令人驚恐萬狀的「百慕大三角區」,讓無數個世紀的人類嘆為觀止的遠古瑪雅文明遺址,這些令人驚訝不已的古建築和令人費解的神秘之地會聚於此,不能不叫人感到異常的蹊蹺和驚奇。
地球北緯30°線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習慣上把這個區域叫做「死亡旋渦區」。除了令人驚恐的百慕大,還有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這5個異常區。除了北緯30°線,在地球南緯30°線上也同樣有5個異常區。細心的人們在把這10個異常區在地球上一一標注以後,驚奇地發現它們在地球上幾乎是等距離分布的,如果把這些異常區互相連接,整個地球就會被劃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區域都處在這些等邊三角形的接合點上。
這些暗藏危險的三角區域大都處在海洋水域,在海水災難以及隱痛與不安。
如果將北緯30°線上下各移動5°左右,我們再次吃驚地發現,在北緯35°線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線。這一地區發生的災難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級在7級以上的就達幾十次,如日本大陸的地震達到8級、葡萄牙里斯本兩次8級地震、土耳其埃爾津登的8級地震、美國舊金山的8.3級地震,義大利拉坦察的9.8級地震……
在北半球這兩條相鄰的緯度線,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令人費解、怪事迭出、禍患隱憂、災難頻仍的神秘地帶?它們是偶然巧合,還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抑呈是受人類暫不可知的某種力量主宰?猜測和假想不斷地提出來,又不斷地被否定,但飛機和船隻還在不斷地失事。
在地球北偉35°線上,有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的聖地,有猿人化石發現地中國元謀,有百慕大三角洲和沉沒的大西洲……
北緯30°線光怪陸離、頻繁復雜的神秘現象多少影響了我們的視角和思維,這不是一條簡單的人為劃分的地球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