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定位自己的位置
以微信為例子,給自己定價方法如下:
1、打開微信,進入朋友圈,點擊右上角的照相機圖標,會出現一個照片與小視頻的選項,點擊照片。
定位意思是指確定方位,確定或指出的地方,確定場所或界限(如通過勘察)給這個地產的界限定位。
它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從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屬性和相關特徵。
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⑵ 知道GPS定位的經緯度,怎麼査精確地點,
1、一般用手機或者GPS測得的經緯度是經度在前,緯度在後。而利用地圖搜索要求輸入的時候緯度在前,經度在後。
(2)如何確定地理位置已知點擴展閱讀:
另外,列出的經緯度數據不規范,不知道是東經還是西經,南緯還是北緯。搞清楚是東西經,在經度數據後面加上E或W,在緯度數據後面加上N或S。前後順序無所謂。
例標准數據格式如下:
54.031757E 11.295782N。表示東經54.031757度,北緯11.295782度,中間加個半形空格。
⑶ 用影子怎樣確定任意一點的地理位置
材料與工具:
瓦楞紙箱、圓盤、直尺、剪刀、筆。
製作方法:
1、將一個瓦楞紙箱鋪展開,沿著圓盤畫出輪廓,將其剪下。
2、用直尺找到圓形的中點,劃成四等份。將直尺放在3點和6點的位置,將這四分之一分成三等份,然後標記好4點和5點的位置。以此類推,把12點的位置都標好,這就是晷面。
3、另取紙板剪一個直角三角形,它的一個直角邊長是從表盤中點到各個數字的距離,另一直角邊長是最長邊的一半,這就是晷針了。將晷針粘貼在表盤上,指針的末端指向Ⅶ。
4、接著,我們來做支柱。在紙箱上畫出支柱的形狀,將其剪下。注意兩邊要畫得對稱。這樣的支柱需做兩個。
5、將一個支柱從頂端到中間剪一個切口,而另外一個從底端到中間剪一個切口。切口的厚度和紙板的厚度一致。將兩個支柱插在一起,一個穩定的支架就做好了。
6、將晷盤粘在支柱上,然後將日晷放在陽光明媚的花園中。日晷上的影子會告訴你現在的時間。
小提示:這個日晷可能不是很准。這里提供的只是一個比較簡易的日晷製作。如果要讓日晷走得更精準,在製作過程中就需要用到許多計算公式,要了解地球經、緯度的關系。
各形日晷時間線的刻劃與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時針的高度等,都有關系。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del:太陽的赤緯,V: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
D: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圓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 極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側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TAN(W)=SIN(θ)*COT(φ)
......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SIN(O)=COS(θ)*COS(φ)
......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差COT(R)=COT(θ)*SIN(φ)
......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牆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豎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⑷ 如何判斷給定的一個地理位置(經緯度坐標)在一個地理范圍(經緯度坐標)內
1、根據經線的度數判斷東西方向。(1)兩點同在東經,度數大的在東,度數小的在西;(2)兩點同在西經,度數大的在西,度數小的在東。(3)一個點位於東經,一個點位於西經,兩者相加,如果相加值小於180,,東經的在東,西經的在西;如果相加值大於180,東經的在西,西經的在東。
2、根據緯線的度數判斷南北方向。。(1)兩點同在北緯,度數大的在北,度數小的在南;(2)兩點同在南緯,度數大的在南,度數小的在北。(3)一個點位於北緯,一個點位於南緯,北緯的在北,南緯的在南。
⑸ 如何查找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坐標
1.通過手機GPS定位系統定位,例如QQ定位
2.通過紙質地圖以及目前已知的位置來判斷經緯度位置,在地圖上找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對應一個經緯度坐標
3.通過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日期判斷緯度,由時差判斷經度(難度很大,不推薦)
⑹ 誰可以告訴我,怎樣才可以測定本人所在地理位置(經緯度)和海拔高度。
經緯度確定:1)用手持式GPS定位可得
2)用有導航功能的手機定位可得,每款手機導航操作不盡一致,可查閱說明使用
海拔高度確定:手持式GPS和手機測定的海拔高度誤差都很大,最好查閱所在地方的地形圖確定站立點海拔;如果想很准確,那就需要用水準儀與已知高程點聯測確定
希望採納
⑺ 用經線和緯線怎麼確定某一點的地理位置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叫東經;向西叫西經。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東、西經各有180°。東經180°和西經180°是在同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最長的緯線圈——赤道,叫做0°緯線。從赤道向北度量的緯度叫北緯;向南的叫南緯。南、北緯各有90°。北極是北緯90°。
由於經線連接南北兩極,所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緯線都表示東西方向。經線和緯線互相垂直、互相交織,就構成了經緯網。我們在閱讀地圖的時候,就可以藉助經緯網來辨別方向,也可以判斷出地球上任何一點的經緯度位置。
⑻ 如何判斷給定的一個地理位置(經緯度坐標)在一個地理
1、南北半球分界線以赤道來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東西半球分界線以20°W,160°E的經線圈劃分,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到160°E為西半球。
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即0度緯線,所有的北緯在北半球,所有的南緯在南半球,赤道在分界線上,既不是北半球也不是南半球。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只要經度小於20度,無論東經還是西經都位於東半球,只要經度大於160度,無論東經還是西經都位於西半球,在20度與160度之間,東經在東半球,西經在西半球。
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在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既不是東半球也不是西半球。
3、赤道劃分南北半球,赤道也就是0度經線,赤道以南是南緯,以北是北緯。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是20°W,160°E。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20°W向東到160°E是東半球。
(8)如何確定地理位置已知點擴展閱讀:
北緯為正數,南緯為負數。
緯度 是指過橢球面上某點作法線,該點法線與赤道平面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位於赤道以北的點的緯度叫北緯,記為N;位於赤道以南的點的緯度稱南緯,記為S。
緯度數值在0至3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低緯度地區;緯度數值在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中緯度地區;緯度數值在60至9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高緯度地區。
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極圈和北極圈是特殊的緯線。
各緯度線附近的城市和其他地理區北緯90度:北極
東經正數,西經為負數。經度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點的經度是向東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緯度有赤道作為自然的起點,經度沒有自然的起點,做為本初子午線的那條線是人選出來的。
英國的制圖學家使用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線作為起點,過去其它國家或人也使用過其它的子午線做起點,比如羅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聖彼德堡、比薩、巴黎和費城等。
在1884年的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上格林尼治的子午線被正式定為經度的起點。東經180°即西經180°,約等同於國際換日線,國際換日線的兩邊,日期相差一日。
經度是指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⑼ 如何確定地理位置
最精確的是:經度,緯度加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