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最大的地理差異是什麼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最大的地理差異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1 23:38:59

A. 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地理特點的差異是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全國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由於南北緯度差別較大,以秦嶺——淮河為界,又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因此全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30%,人口約佔全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西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B. 說一說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有哪些顯著的地理差異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對比:

C. 地理上南方和北方有什麼區別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特別是東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此線的南面和北面,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分界線
1、氣溫:1月份0℃等溫線
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3、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線
5、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6、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7、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8、水稻生產與小麥生產的分界線
9、植物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10、河流:該線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變化大、有結冰期、含沙量大 該線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含沙量小
11、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12、地形:該線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為主.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
13、區域: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14、我國華中和華北的分界
15、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
區域界限
1、地理分區上: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2、氣候類型上:溫帶季風氣候(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的分界線.
3、溫度帶上: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的分界線.
4、自然帶上: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的分界線.
5、典型植被上: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的分界線.
6、土壤上:棕壤(北)和紅、黃壤(南)的分界線.
7、水文上: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
8、干濕地區上:半濕潤地區(北)與濕潤地區(南)的分界線.
9、地形上: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
10、一月份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經過地區.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12、農業:小麥主產區(北方旱作農業)與水稻主產區(南方水田農業)的分界線.13、亞熱帶水果柑橘生長的北限(橘生南國).
14、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D. 南北方的地理差異有哪些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些。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是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 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出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台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彙還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總之,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南北雙方應正視這種差異的存在,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http://www.cng.com.cn/bbs/printpage.asp?BoardID=41&ID=18874

E.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有哪些顯著的地理差異,以及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

南方濕,多雨,熱;北方干,少雨,冷。
主要原因是南方受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流和台風(熱氣旋)影響大。北方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的多。

F.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差異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1.主要地區:東北華北黃土高原/華東華南西南江淮; 2.最大河流:黃河/ 長江; 3.耕地狀況:旱地/ 水田; 4.主要農作物:小麥穀子大豆/ 水稻油菜甘蔗; 5.主要海港:大連天津青島秦皇島/ 上海廣州湛江寧波; 6.主要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 因為緯度的差異,造成了南北氣候差異 南北方以秦嶺-淮河一線為分界線,此線以南為南方,以北為北方. 南方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地處高氣壓副熱帶,所以氣候相對炎熱,且靠近海洋 促使海洋的暖濕氣流可以流通,與北方的寒冷氣流抗衡, 形成對對流雨.所以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方地處北溫帶,屬於所以氣候相對溫暖.東部臨海,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夏季溫暖,夏季寒冷.西部則深居內陸,氣溫日較差大,全年少雨,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 由於秦嶺-淮河一線是1月0℃等溫線,暖溫帶和中溫帶、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等等的分界線,所以南北氣候有一定的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等,所以南北植被也有一定差異.南方植被以長綠闊葉林,北方則以溫帶落葉林和寒帶針葉林為主.

G. 南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

分界線---------------------------秦嶺-淮河
農耕制度:南方以水田為主,並且以水稻,油菜為主,熟制為一年一熟或兩熟;而北方以旱田為主,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和大豆,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傳統運輸方式不同:南方以水運為主,北方已陸運為主
傳統居民不同:南方屋頂坡度大,牆體高,北方屋頂坡度小,牆體厚。
造成這些方面的原因為:地形因素、氣候因素、和土壤、積溫以及人類的需要。

南尖北平: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因此,南方建築注重通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暖北寒:這里主要指的是冬季。我國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在這條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在這條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黑龍江漠河鎮和海南海口市1月平均氣溫相差近50℃。
南澇北旱:我國屬於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現洪澇災害,如長江流域。而北方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等,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患,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南大北小:南北方地區河流的年徑流量的大小主要受其年降水量的多少制約的。南方的河流年徑流量大,如長江為9755億立方米,珠江為3360億立方米;而北方的相反,如黃河的年徑流量僅為650億立方米,遼河為148億立方米。
南無北有:南北方地區河流的結冰期是由其氣候差異所影響的。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結冰,而且自南向北結冰期漸長;而以南地區則無結冰期。
南紅北黑:由於地形和氣候等差異,北方地區多黑土和黃土,部分地區有鹽鹼土。黑土是溫帶草原地帶和森林地帶所特有的土壤。因冬季寒冷、土地封凍,土壤里形成了大量的腐殖質,使土壤呈黑色,較為肥沃,其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南方地區多紅壤、黃壤以及水稻土。紅壤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發育的土壤。因高溫多雨的氣候,風化強烈,可溶性礦物被淋失,氧化鐵等礦物增多,使土壤呈紅色。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H. 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差異

南方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北方則在以北南方以丘陵為主北方以高原,平原為主南方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南方礦產資源以有色金屬礦為主,還有水力資源,森林資源。。。北方礦產資源以煤,石油為主,還有天然氣,森林資源南方農業是水田農業為主,北方以旱地農業為主南方以輕工業居多,北方重工業多南方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北方則在以北南方以丘陵為主北方以高原,平原為主南方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南方礦產資源以有色金屬礦為主,還有水力資源,森林資源。。。北方礦產資源以煤,石油為主,還有天然氣,森林資源南方農業是水田農業為主,北方以旱地農業為主南方以輕工業居多,北方重工業多

閱讀全文

與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最大的地理差異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