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珠海海濱公園小論文地理位置介紹好處
我和很多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是在國濤期刊網寫的。感覺這里寫的不錯,文筆挺好的。
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論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
側重於駁論的議論文是駁論文.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即在反駁對方錯誤論點的同時,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
但歸根結底是為了駁論點。
⑵ 關於包頭地理的論文該怎樣寫從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範本!
一、概況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
二、做圖要求
把數值相等的各點用圓滑的曲線連起來。
三、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 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四、重要等值線知識要點歸納
(一)等高線
1.知識點{(1)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海拔高度,單位:米 (2)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數值差,稱為等高距 (3)判讀任何一點的高度:200 m < A < 400 m,B =400 m (4)示坡線:垂直等高線的短線,指向下坡向
2.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
(1)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脊線一般為河流分水嶺。
(2)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谷線一般可以發育河流,為集水線。
(3)鞍部:兩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線圖中,表現為對稱的兩側等高線數值同時遞減,而另兩側數值為遞增。
(4)盆地: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
(5)山地: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於 500 米,坡徒。
(6)丘陵: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於 500 米,坡緩。
(7)平原:等高線稀疏,較平直,海拔較低,等高線數值一般低於 200 米。(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線較密集,而中部等高線稀疏,較平直,但海拔較高,等高線數值 500米以上。(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大)
(9)陡崖:兩條或多條等高線疊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線條數為 n,等高距為 d,則(n- 1)d≤陡崖高度 < (n+ 1)d)
(10)沙丘: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在風力沉積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線圖上,表現為新月形。根據沙丘形態,坡陡處為背風坡,坡緩處為迎風坡。
3.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判斷坡度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4.根據等高線判斷氣溫和氣壓:海拔越高,氣壓和氣溫越低;每升高 100米,氣溫降低 0.6℃ 。氣壓與沸點成正比,山頂氣壓低,沸點低。
5.在等高線圖上根據風向判斷降水: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6.在等高線圖上根據緯度判斷陽坡與陰坡:注意喜陽植被與喜陰植被的選擇。
7.根據等高線圖,判斷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圖
(1)按 要 求 在 等 高 線 圖 上 做 出 剖 面 線 (可 以 是 題 目,也 可 以 是圖 給 出要求)。
(2)建立坐標系統,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圖一致)和垂直比例尺建立原則是使圖形協調。
(3)在坐標中作剖面線與各等高線交點的投影。
(4)用圓滑的曲線連結各點。
8.應用
(1)道路選線:要求坡度緩,一般在兩條等高線之間繞行,盡量避免過河,減少工程量,安全系數大(當然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
(2)鋪設輸油、氣、水管線:則應注意高度差,利用油氣水的流動性特點自流。
(3)水庫選址:①判斷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壩址最好在峽谷處,工程量小,投資小,安全系數大;②庫區范圍應是面積較大的山間盆地或寬闊谷地,能提供足夠容水空間;③大壩以上應有一定的集水面積,能為庫區提供較充足水源;④庫區內植被覆蓋率較高,保證庫區有充足的水源補給,減少泥沙淤積,延長使用壽命;⑤盡量避免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形等。
(4)農業土地利用: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再根據氣候特點具體安排作物;②丘陵若坡緩可開辟為梯田,若坡陡則應布局林業,還可結合南方低山丘陵區布局立體農業;③山地一般為林業;④高原應確定具體位置再布局,我國以畜牧業為主。
(二)等溫線
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判斷依據是氣溫由低緯向兩極遞減。
結論: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為南半球。
2.根據等溫線判斷氣溫差異
判斷依據:(1)同圖幅中:等溫線越密集———氣溫差異越大;等溫線越稀疏———氣溫差異越小。(2)不同圖幅,可計算等距離的溫差。
結論:(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別是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
(2)一般南半球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較陸地稀疏且平直。
3.根據等溫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溫線與緯線大致平行———影響因素:緯度因素導致太陽輻射的差異 等溫線與海岸大致平行———影響因素:海陸因素導致受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等溫線與山脈走向(等高線)平行———受地形因素影響 等溫線為閉合———受地形垂直影響(溫度與高度反相關)
4.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海陸季節(月份)
判斷依據:海洋與大陸熱容量不同,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
結論:(「高高低低」規則)
{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冬季: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7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北凸,海洋等溫線向南凸 1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南凸,海洋等溫線向北凸
5.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洋流性質
在海洋中,等溫線彎曲的方向與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據等溫線數值遞減方向判斷半球及洋流性質,還可以根據大洋名稱判斷洋流名稱。
{等溫線向低值(或高緯)彎曲的舌部頂端———暖流 等溫線向高值(或低緯)彎曲的舌部頂端———寒流
6.根據等溫線判斷氣壓和地勢:氣溫越高,地勢越低;同高度則氣壓越低。
(三)等壓面
1.知識點
氣壓是指從觀測高度以上到大氣上界的空氣柱重量。對於同一地點而言,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間氣壓值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就是等壓面,氣壓單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2.根據等壓面彎曲判斷近地面氣溫及熱力環境
{等壓面向高凸———高壓區———近地面氣溫低 等壓面向低凹———低壓區———近地面氣溫高
(四)等壓線
1.知識點
在同一水平上氣壓相等的各點的連線就是等壓線,可見,等壓線實際上是等壓面和等高面的交線。所以等壓線分布圖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氣壓水平分布的狀況。「高壓」和「低壓」是針對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而言的。
2.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
(1)做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2)根據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據高度確定受力情況:①高空(1 500米以上)———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受兩個力,無摩擦力)。②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余半(風受三個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夾角越大)。
3.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力大小
原理:計算水平氣壓梯度力,該力越大,風力越大;反之風越小。①同一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②不同圖中:可計算水平氣壓梯度 = 兩點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 ÷ 比例尺)。
結論:風力大小與氣壓差成正比;風力大小與比例尺成正比。
4.根據海陸氣壓中心判斷南北半球的季節(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北球 1月(夏季)大陸內部有低壓中心,海洋中有高壓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冬季)大陸內部有高壓中心,海洋中有低壓中心。
5.根據近地面等壓線判斷天氣系統
(1)封閉等壓線:高壓中心———反氣旋———四周氣流由內向外,中心氣流下沉———明朗天氣。
①北半球順時針,東部吹偏北風,西部吹偏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高壓脊。③實例:我國秋季秋高氣爽;冬季我國位於亞洲高壓的東部吹偏北風。
(2)封閉等壓線:低壓中心———氣旋———四周氣流由外向內,中心氣流上升———陰雨天氣。
①北半球逆時針,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南半球反之。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低壓槽,在中緯度帶(溫帶)地區可形成鋒面,即稱為鋒面氣旋。③實例:夏秋季節的台風為熱帶氣旋。
(3)鋒面處等壓線密集
冷鋒:鋒後有雨,大風;暖鋒:鋒前有雨。實例:我國雨帶、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6.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成因 勢力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 動力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
(2)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全球氣候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產生部分地區季節降水的差異如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夏季風的形成。
(五)等降水量線
1.知識點
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等來說明一個地方氣候的特徵。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點連接成的線,叫等降水量線。
2.判斷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小
等降水量線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等降水量線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3.根據等降水量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多雨一側為迎風坡,少雨的一側為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呈封閉曲線———地形或城市「雨島」影響
⑶ 論文題目:中東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什麼怎麼寫
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因占據重要戰略地理位置(交通要道) 給其帶來的繁榮,主要靠古代史實來論證; 另一方面因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帶來的災難(海灣戰爭等)
⑷ 寫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重要性論文提綱怎麼寫
地理位置重要無非是講在經濟和軍事戰略或者說地緣政治上重要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國家
先說他的地緣政治,他的鄰國有哪些,這些鄰國的大致情況(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突出這個國家重要
二說他這個國家地理位置的經濟價值,他的地理位置是不是有豐厚的資源,是不是世界的航運中心
三說他的軍事戰略,是不是有重大的軍事價值,是不是地理位置對周邊地區的安全防務有著致命影響
我認為提綱寫這幾點就足夠了
⑸ 急!!!描寫家鄉的地理小論文怎麼寫
一看樓上就是一個死讀書的人
看來現在中學教育也開始追求實際了
你可以從這方面寫
家鄉的地型 區位 氣候
其實這三方面就可以訣定你家鄉的 城鎮分布,農業類型,企業類型及規模,
然後你再談談這樣情況下你們家鄉人的經濟情況,飲食特色. 和政府幹預下的發展狀況 還有這樣情況是否出現了環境問題呀/? 如果有了這樣有問題你應該想出解訣的方法,
寫具2000字不是什麼問題
⑹ 寫一篇關於介紹某國或某地區的地理和人文知識的文章(400)字
東亞
自然地理 東亞位於亞洲東部,地形復雜多樣,總體上是西高東低,氣候以溫帶季風性和亞熱帶季風為主。自然資源豐富,以有色金屬為最多。東亞以西高東低,階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 東亞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日本人口總量也位於前十位。國家有:中國,韓國,蒙古,日本,朝鮮。 2東南亞 自然地理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常年高溫多雨,沒有冬季,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地勢比較平坦,島嶼分布極多,是世界島嶼最多的地區。僅印度尼西亞就有13667個。也是火山多發區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 人文地理 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以泰國為最)旅遊業十分發達。近年來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國家有: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 3南亞 自然地理 南亞位於亞洲南部,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溝通了亞洲東部和歐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冷,熱,雨三季更替變換。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國被稱為「千河之國」。沿海島嶼,沙洲眾多。 人文地理 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國————印度。孟加拉國人口也位於前十位。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信奉佛教。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不丹,錫金,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 4中亞 自然地理 中亞位於亞洲中部,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是最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這里一年四季溫差變化較大,氣候乾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地區,部分國家以沙漠和半沙漠為主。 人文地理 中亞農牧業比較發達。信奉伊斯蘭教,以采礦業,食品加工為主。國家有: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 5西亞和北非 自然地理 西亞位於亞洲西部,這里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塞。氣候以地中海式氣候為主,礦產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農業比較發達,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蘭教。 人文地理 西亞各國領土都比較峽小,經濟以石油為主。這里是世界上戰爭至今還在上演的地區。國家有:土耳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塞普勒斯,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葉門,阿曼,伊朗,阿富汗,阿聯酋,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巴林,卡達。 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於非洲北部。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東部是紅海,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特別是埃及,被世界稱為「咽喉位置」,氣候乾燥,經濟以農業為主。蘇伊士運河為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輝煌,有金字塔,旅遊業十分發達。國家有: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 6撒哈拉以南非洲 自然地理 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常年乾燥,(剛果除外)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動物學家把這里稱為「動物樂園」。沿海地區以熱帶海洋性氣候。人口比較稀疏。這里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世界著名非洲大裂谷。 人文地理 這里多為非洲黑人。英語為官方語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公路,鐵路是這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國家有:剛果,安哥拉,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尚比亞。 7西歐 自然地理 西歐位於歐洲西部,這里是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島嶼分布不多,以平原為主。只有法國境有部分高山。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歐洲海上貿易的必經之地。 人文地理 西歐以白人為主,文化發達,有以香水,服裝為代表的法國,也有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英國。荷蘭的鮮花和木鞋很有名,比利時被稱作歐洲的總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中心就是布魯塞爾。國家有: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愛爾蘭。安道爾。 8東歐 自然地理 東歐位於歐洲東部。這里是歐洲主要的農業生產區,土地以平原為主,氣候呈區域特徵,由西向東,由溫帶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過渡。河網稠密,湖泊眾多。煤,銅,鉛,儲藏較大。 人文地理 國家有: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工業農業都比較發達,鋼鐵,有色冶金,紡織輕工業也相當規模,農業以糧食為主,波蘭首都有「綠色之都」美譽。 9北亞 自然地理 北亞位於亞洲北部 ,這一地區主要是俄羅斯的東部和北部,以平原和苔原為主。冬季特別漫長,寒冷,乾燥,資源豐富,特別是煤和石油,這里是俄羅斯主要生產石油地區。北部島嶼分布較廣。 人文地理 不詳。 10北美 自然地理 北美位於美洲北部,地形復雜多樣,北部以平原為主,南部有高山,氣候多樣,既有寒帶和溫帶針葉林氣候,又有南部的熱帶氣候,這里的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世界聞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區。 人文地理 北美是世界上經濟的中心,主要以美國,加拿大為主,城市化很高,機械化生產聞名,漁業,農業,工業,信息產業,都極為發達。美國工農業生產規模。國民生產總值均居世界首位,工業以汽車和建築業為重要支柱,電子,電力,機械,化工,航天能源都極為發達。交通體系完備,有全球高度的航空運輸網,和發達的公路交通。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古巴,巴哈馬,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格瑞那達,巴貝多,多米尼克共和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1拉美 自然地理 拉美位於美洲的南部,以巴拿馬運河為界的以南地區。這里是世界上熱帶雨林分布最多的地區,僅巴西就佔到3/4,氣候以雨林氣候為主,南部以高山氣候,沿海也有海洋性氣候,這里的資源豐富,特別是水資源,森林資源。 人文地理 拉美自擺脫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西方統治,經濟發展很快,農業為主,但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其土地和經濟總量佔到整個拉美的一半以上,阿根廷的畜牧業世界聞名,其中以牛肉的生產出口世界第一。巴西和阿根廷還是世界足球之鄉。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蘇利南,蓋亞那,法屬蓋亞那,厄瓜多,秘魯,智利,玻利維亞。 12大洋洲 自然地理 大洋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極洲最乾燥的一個洲,這里分布著廣大的沙漠,只有沿海少部分地區是適合人類居住,氣候以熱帶雨林,熱帶沙漠,熱帶草原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人口稀少。以礦石為最,澳大利亞的鋁土,鐵,鈾,鉛,鎳,鋅含量豐富。漁業資源豐富。 人文地理 大洋洲以澳大利亞為典型的國家,這里經濟發達,資源豐富。動植物珍稀獨特。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平原地帶。澳大利亞的游泳很有名,旅遊業十分發達。公路,海運和航空有很大的規模。紐西蘭主要有南北二島,旅遊業較為發達,以陸路交通為主,畜牧業發達。 國家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萬那杜,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西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斐濟。 13南極 自然地理 南極洲是目前沒有受到破壞的唯一一塊大洲,這里雖然有許多冰山,可以說水資源非富,因為是常年不化的冰山。所以卻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洲,也是海拔最高的洲,常年積雪,冰川,狂風,農作物皆不能生長。 人文地理 很少,只有部分科學家在此考察,目前有許多國家加大了開發的力度,以淡水和漁業為主,建立了科學考察站,我國有中山站,長城站。
⑺ 求一篇地理論文,要介紹一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氣候吖..經濟作物吖.什麼的.和地理有關的. 急用,800字左右。
關於環保的論文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⑻ 如何總結廣州地理位置的優勢
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海陸空交通中心。
中國第三大港口廣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地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和最大的國際貿易中樞港,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黃埔新港和新沙港位於廣州東部、珠江的出海口,均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 內河可沿東、西、北江航道溝通廣東省各地和廣西省,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8)論文中介紹地理位置簡介怎麼說擴展閱讀:
一、位置境域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
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二、地貌
廣州屬於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最高峰為北部從化市與龍門縣交界處的天堂頂,海拔為1210米狂藏東北部為中低山地,有被稱為「市肺」的白雲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為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