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

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2022-05-12 03:20:15

① 南京市的地形和地勢各有什麼特點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佔4.3%,崗地佔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佔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至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1)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的地區。林木覆蓋率29.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有「綠都」之稱。

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葯用植物40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② 南京到底是屬於蘇南還是蘇北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就是省城,屬於蘇南。

江蘇有13個省轄市,總體可以劃分為蘇南、蘇北、蘇中,三大區域。

1、蘇南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中心,東靠上海,西連安徽,南接浙江,東北依長江(蘇中,蘇北)、東海。

蘇南地區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總面積27872平方公里,占江蘇省土地總面積27.17%,其中平原面積占蘇南土地總面積50.45%,山丘面積佔28.4%,水域面積佔21.15%;擁有廣袤的太湖平原,水網密集,長江東西橫貫境內;常住人口3300萬人(2012年)。

2、蘇北即江蘇北部地區的簡稱,位於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沿海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蘇北地勢以平原為主,擁有廣袤的蘇北平原,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交通發達。

按照現在江蘇通行的行政區域劃分,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個地級市。截止2016年,蘇北共有5個地級市(轄1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17個縣。

蘇南蘇北區分:江蘇省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地區屬於蘇南,江長江以北屬於蘇北。

3、蘇中是江蘇省中部地區簡稱,地處江蘇省地理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位於長江下游北岸、黃海之濱,上海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雙重輻射區,江淮平原南端。東抵黃海,南接長江,與上海、蘇南地區(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隔岸相望,北與蘇北地區(淮安、鹽城)接壤。

蘇中地區包括揚州、泰州、南通3個地級市及高郵、儀征、靖江、興化、如皋、海門、海安、啟東、泰興9個縣級市,如東、寶應2個縣,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港閘區、通州區、崇川區9個市轄區。

土地面積2.09萬平方公里,2017年蘇中地區常住人口1646.07萬人,面積和人口分別占江蘇省的20%、20.6%。

(2)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1、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2、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3、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4、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四大地理分區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

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③ 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究竟是北方城市還是南方城市

說起南京,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秦淮河沿岸的無限風光和風情,滿街都是「江南」的浪漫氣息。事實上,很多遊客去南京旅遊後,發現真正的南京似乎與他們想像中的「江南」大不相同。南京作為傳統的「江南」城市,在語言、文化、風俗等方面似乎都不那麼「江南」,反而有著北方城市的氣質。南京屬於南方。中國一般以秦嶺、淮河為界,南接南方,北接北方。南京屬於長江以南的南方。雖然屬於南方,但南京是南方的北疆,北方的南疆。

再者就是南京的城市建設風格。南京雖然地處江南,但其建築風格與江南傳統水鄉不同。比如蘇州和嘉興是江南粉牆瓦建築的代表,而南京是幾個朝代的都城,所以它的建築透露出一種帝王精神,有點像北方的皇家建築。最後,雖然屬於長江以南,但南北交匯處的南京人,性格與蘇州、上海、浙江完全不同。南京人直爽,沒有吳語區的人細心,接近北方人的脾氣。南京人素有「大蘿卜」之稱,是因為他們有誠實、正直、溫和、守舊的共同特點。其實這意味著南京人普遍「老實」,就像「大蘿卜」一樣。其實這不是貶義詞。甚至很多南京人都會自稱「大蘿卜」。

④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

⑤ 南京的地理環境

區位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 總面積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區面積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長江穿城而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紫金山風景絕佳,幕府山氣勢雄偉,秦淮河、金川河縈繞其間,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點綴其中,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1%以上,林木覆蓋率2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南京蘊藏著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⑥ 南京的地理,概貌

南京市(英語:Nanjing 漢語拼音:Nánjīng Shì)。簡稱寧。英文舊譯Nanking。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它位於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
省份
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轄區
13個。南京共轄11個市轄區、2個縣。
街道
全市共有74個街道辦事處。
鄉鎮
51個鎮、857個社區居委會、832個村委會。
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建鄴:公元211年
江寧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應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別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轄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蘇省直轄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級市):公元1995年
政府
"山,水,林"一體的城市:南京南京市政府位於玄武區。市委書記朱善璐,市長蔣宏坤。
面積
全市面積6598 k㎡,其中市區面積4844 k㎡,建成區面積513 k㎡。
人口
全市戶籍人口617.2萬人,常住人口741.3萬人,市區戶籍人口534.4萬人。江南八區在繞城公路以內的戶籍人口260萬人(居住范圍為長江以南繞城公路合圍的250平方公里的下關、鼓樓、建鄴、白下、秦淮、玄武、棲霞、雨花台八區,超過南京市戶籍總人口的40%)。
民族
南京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少數民族以白下區的止馬營、朝天宮兩街道的回族為最多。
宗教
全市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五個宗教,信教群眾近30萬人,宗教教職人員300多人,經政府批準的宗教活動場所有289處。
方言
南京官話、江淮官話(洪巢片)、吳語(宣州片)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210000-211800
電話區號
025(+86)
汽車牌照
蘇A
國內生產總值
2008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預計377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883元。
市花 :梅花
市樹 :雪松
市標:貔貅
別稱:冶城 越城 石頭城 秣陵 金陵 建業 揚州 建鄴 建康 秦淮 升州 蔣州 上元 白下 集慶 應天 江寧 天京 龍盤虎踞 六朝古都 十朝都會 鍾山風雨帝王城
電影:《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
南京概況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古稱金陵,簡稱寧。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部蘇皖兩省交界處,江蘇省西南部。東距上海市300餘公里。東接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西鄰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郎溪縣)、江蘇省溧陽市,北連江蘇省儀征市、安徽省天長市。地跨長江兩岸,南北最大縱距140餘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0餘公里,轄區總面積6598平方千米。南京市區東接江蘇省儀征市、鎮江市、句容市,西連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北鄰安徽省天長市。市區面積48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13平方公里。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四十優」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南京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平原,瀕江近海,「黃金水道」穿城而過,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已成為遠東內河第一大港,城市發展也定位於江濱港口城市,目前已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
南京在「200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中排名第4,位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綜合實力城市」第7名,在長三角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評估中排名第2,贏得了聯合國人居獎特別榮譽獎和2008年度「中國人居環境獎」,前不久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又剛剛在「2009年春節黃金周全國人氣城市排行榜」中被評為「出行人氣最旺的十大城市」第6位和「到達人氣最旺的十大城市」第7位。

⑦ 「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地 」是說什麼地方

這句話說的是南京。

這是諸葛亮受劉備派遣來南京察看,目睹石頭城險要形勢所發出的感慨。

盤,亦作蟠,曲折環繞;踞,蹲或坐。像龍盤曲,像虎獨坐,形容地勢險要,又特指南京。

傳說三國時蜀國軍師諸葛亮曾出使東吳,與當時駐在京口(鎮江)的孫權共商抵抗曹操的大計,在南京(當時稱秣陵)石頭山(今清涼山)的駐馬坡,諸葛亮遠眺群山,但見鍾山如蛟龍蜿蜒蟠伏於東南,石頭山似猛虎雄踞於西部江濱,不禁贊嘆道:「鍾山龍盤,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並力勸孫權遷治於此。



(7)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南京,簡稱寧,位於長江下游南岸的江蘇省西南部,古稱金陵,已有近2500年歷史,從戰國時代楚國置金陵邑,先後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及後來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及辛亥革命時均建都於此,歷史上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

南京是我國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又與西安、洛陽、北京並稱中國四大都。自1952年以來一直是江蘇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僅次於上海的國際性大商埠,也是中國華東地區最重要的交通和通訊樞紐之一。1982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榜上有名。

南京地理環境優越,北瀕長江,南擁群山,山環水抱,形勝天然。中國的第一大河——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南京境內,然後急轉向東,奔騰而去,形成了廣闊富遮的大平原——長江三角洲,西接華中腹地廣袤的江漢平原,北靠黃淮下游平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南京自古就是溝通大江南北的要津。

同時,浩盪的長江猶如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擋著北方中原王朝的軍事進入,使南京數度成為南方王朝的都城,南京也成為我國南方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時間最久的著名古都。

南京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15.3℃,7月份平均濕度26.1℃,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為梅雨季節。以往夏季的南京有「火爐」之稱,白天氣溫有時高達40℃,一般也在35℃左右。

南京既有自然山水之勝,又有歷史文物之雅,是兼具古今文明的園林化城市,有夫子廟、明孝陵、南京長江大橋、秦淮河、中華門、中山陵、紫霞湖、雨花台、鍾山、清涼山、玄武湖等著名景點。

⑧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南京位於北緯31°14'-32°36',東經118°22'-119 °14',地處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氣勢磅礴的長江自西向東橫穿市區,轄內有秦淮河、滁河、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流域水網縱橫交織,水面佔全市面積11.4%,水資源極為豐富。 崗巒起伏的寧鎮山地由東向西形成三個分支切近城市邊緣楔入城區,溧水縣境內有茅山山脈,江浦縣境內有老山山脈。低山丘陵佔全市面積64.5%,是華東低山丘陵集中的主要區域之一。

南京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溫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4°,年均降水量1106毫米。這一良好的自然條件加之歷代的綠化努力,使南京享有「 綠城」之譽。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 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⑨ 南京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特點

概況: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位於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總面積6597平方公里。南京東連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接太湖水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距人海口380公里,「黃金水道」長江穿越境域,江寬水深,萬噸海輪可終年暢通,是一個天然的河海良港。

南京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雨水充沛,光能資源充足,年平均溫度16℃。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8℃;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8℃。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無霜期長,年平均239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為梅雨季節。

南京市現轄13個區、縣,其中城區6個、郊區5個、縣2個,分別為: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縣、高淳縣。

南京市花為梅花,市樹為雪松。

歷史:

南京是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35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6000年前,現代人已在這里耕作生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干里築以「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置「金陵邑」,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於9月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晉琅琊王司馬睿以東吳舊都為中心,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稱。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首都。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同年4月1日。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至此,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稱「十朝都城」。

南京名稱之多,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世界各國古都中也屬罕見。據史載,僅歷代縣以上建置的名稱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鄴、建康、江寧、白下、上元、集慶、應天、天京等40多個。

1949年,毛澤東同志指揮「百萬雄獅過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特別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並成立江蘇省,南京為省會。1990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南京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3年中央決定撤銷省會城市的計劃單列,南京計劃單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經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經濟: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優」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10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1%。在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374億元,增長15.7%;第三產業增加值1318億元,增長1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379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增長10.9%。2006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3.0:49.5:47.5.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4.8%,非公有制經濟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40.1%。

名人:

南京人傑地靈,自古就是名家文士聚集之地。《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於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寧織造府(今南京市內);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王昌齡生於南京;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祖籍臨沂(今山東臨沂),出生於南京烏衣巷王氏的高門大族;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巨匠祖沖之(生於南京)最長於數學和天文學。他對園周率的研究,比歐洲科學家的推算早了一千年。現代則有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兩院院士吳良鏞等諸多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名勝:

六朝古都南京既有十里秦淮河的繁華熱鬧,也有夫子廟的儒雅靜謐;既有雄偉的長江大橋,也有靈秀的鍾山美景;既見證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豪邁,也記錄了南京大屠殺的慘烈。作為一個在古代和近現代歷史上都具有重要位置的城市,南京城的每一塊石頭背後都有一長串的故事。

體育:

南京涌現過一大批享譽世界體壇的選手。欒菊傑在1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奪得女子花劍個人冠軍,成為1896年以來第一個載入奧運會擊劍史冊上的亞洲人;楊陽在1987-1989年,獲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世界盃羽毛球賽、第15屆湯姆斯杯羽毛球團體冠軍,被譽為當時世界羽壇四大天王之一。女排國手趙蕊蕊、體操世界冠軍肖欽、羽毛球奧運冠軍葛菲、世界冠軍孫俊夫婦等均在各自項目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傳統節俗

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又是十代都會,「衣冠文物盛於東南和都市大氣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透露出幾分儒雅之氣,豪傑之風,斯文秀美,亢朗沖融。

春節

以前稱元旦,俗稱過年。南京人過年要灑掃庭除,張燈結綵,穿新衣,戴新帽,貼春聯,放鞭炮。
南京人過年大門上貼春聯或門神,還有文人雅士在大門貼一幅畫雞,取「雞日相長」之意。這是他處所沒有的。初一早上必飲屠蘇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寧府,在詩中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此俗始於南朝,千百年來,南京人一直飲用,而且形成一套規制:日升之時,面向東方「自少至長次第飲之」。年少的先飲,年長的後飲,取旭日東升,蒸蒸日上之意。上午起,親友至拜新年。在客人到來時,雙手合揖,並以茶點相待。還獻二枚元寶蛋,稱「進元寶」。現在人們過年相見,互祝「恭喜發財」,並敬遞茶煙,以時尚糕點相待。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是農歷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元夜,夜與宵同義,便稱元宵。元宵節最初由祭祀而起,漸演為隆重熱烈異彩紛呈的娛樂節慶。古時為一日,唐代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節一下延長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燈。食品也由食豆粥,改為品嘗元宵(湯圓),南京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俗。

明清兩代,南京元宵燈會,有玩龍燈和掛紗燈之俗。玩龍燈不但老百姓玩,軍人也玩,長度也為他處所不及,短的十餘丈,長的百餘節,玩起來多則上百人。紗燈有楮練紗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畫,愈是高手價值愈高。商家屆時也在店前舉辦猜燈謎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猜中者即獎所售物品。有一種由南京人首創的「走馬燈」,外罩燈籠,內點蠟燭,利用空氣熱脹上升的原理,帶動燈面轉動,燈面上畫著各種姿勢的駿馬疾馳,宛如萬馬奔騰。英國學者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人的一項發明。龍燈氣勢磅礴,紗燈精美絕倫,五光十色,萬象爭輝,引得長居逗客傾城出,歡歌笑語動地來,「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近幾十年來,夫子廟元宵燈會越辦越紅火,利用新工藝、新材料,聲光電控,五花八門,維妙維肖,斑斕奪目。燈會自春節起,為期一月。期間,每天吸引四方遊客達二三十萬人之多。

清明踏青

清明節自古以來由於注入掃墓祭祖的習俗,受到歷代朝廷和民間的重視。民間屆時上墳祭掃、祭灑、燒紙、挖蓋墳帽、插柳以表達慎修追遠的情思。並帶茶點到看墳地者門上看望,看墳者亦留食茶飯,互稱「墳親家」。

此時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攜酒游山,謂之踏青」。有諺雲「春牛首」。

近年牛首山又經修葺增設景點,並與附近新開發的將軍山聯成一線,成為遊人觀賞郊野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此外,城南雨花台、東郊梅花山也是遊人常到之處。近十多年來,梅花山造萬畝梅園,還舉辦國際梅花節。每到春暉融融,萬花爭放,雲蒸霞蔚,暗香浮動,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連忘返。

端午節游秦淮

夏歷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稱端陽。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綠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銀魚、蝦米、茭菜、韭菜、黑干雜炒)、莧菜和雄黃豆,飲雄黃菖蒲酒,以求免災。用經過曝曬的水洗眼,謂之「破火眼」,說可免一年眼疾。還用菖蒲、艾葉醮水灑地而後插門楣,用以「禳災」。懸掛鍾馗圖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蠍子、蜈蚣、壁虎)形圖,「驅鬼避邪」。兒童頸項掛五色絲絡,絡中裝咸鴨蛋;臂系五色絲挽成的絲絛,叫「長命縷」,穿虎頭鞋,背虎頭披,用雄黃酒在額上畫王字。婦女鬢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飯後,全家人去夫子廟觀看秦淮河龍舟競渡。金陵龍舟向有「三幫」,有河幫、江幫、木幫,龍舟之多,規模之大,別處也不多見。各船均飾以彩箏;有少兒扮戲中人物在上作種種游戲。當舟過之時,河岸人家擲銀角、銅錢或放鵝鴨,為龍舟競取之以為樂,謂之「奪標」。岸邊男女蟻集,羅綺如雲,金鼓齊鳴,歡聲雷動。富庶人家還事先訂租遊船,泛舟覽勝。秦淮遊船自唐朝興起,明清直至民國前期為盛。畫船簫鼓,槳聲燈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斕奪目的亮麗風光。這在顧起元《客座贅語》、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懷《板橋雜記》中均有生動記述。近20多年來,秦淮河又進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換水,增添畫舫,景色宜人。入夜,秦淮兩岸萬家燈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遊人置身遊船中,船在景中過,人在畫中行,自有別樣情趣。

中秋圓月摸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江南又稱八月節。此夜,天上月圓,人間圓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回家團聚。南京人喜合家賞月,叫「慶團圓」,團坐聚飲稱「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皆為遊人賞月之所,而以遊玩月橋為最盛。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為舊院所在地。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是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遂漸衰落,後人有詩雲:「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玩月橋。

清以下,賞月之風仍盛,人們祭月,陳列鮮果、月餅,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紙斗,叫斗香),講《嫦娥奔月》故事,然後分食月餅。月餅以瓜埠「賴月」,民國時期以「金陵套餅」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園「摸」(以摸「偷」瓜果取樂)得瓜豆者宜男,此游戲盛傳頗久。近20年來,人們又重視中秋節,登台城賞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廟秦淮河劃船賞月。自購或單位贈發月餅頗為盛行,圓月之夜情意融融。

重陽登高會

夏歷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為陽數,故稱重陽。歷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會」。此俗源於一個古怪離奇的避邪傳說,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續齊諧記》中有詳述。從魏晉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陽風俗猶盛。當時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極閣,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為最著。此山漢時建有一亭,晉元帝渡江傳說「馬化為龍」,遂命此亭為「化龍亭」;山側有梁達摩古洞,游者甚眾,形成「幕府登高」之俗。清嘉慶十年(1805),由胡蘭川太守(江寧知府)等府縣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發起,有制軍、撫軍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樓」,長夜明燈,既為導航燈塔,又可觀覽勝景,被遠近百姓譽為善事。

重陽節,南京人喜食重陽糕,「或粉或面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稱駱駝蹄」,飲菊酒,賞菊花,制重陽旗賞給兒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時鮮盒,謂「重陽節盒」。

如今人們逢重陽也欣然登高,但不為避邪,而是欣賞祖國壯麗河山及建設新貌,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當今四季旅遊節

春 ·南京國際梅花節梅花,是南京市花。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自六朝至今不衰。而今,南京的 珍珠泉 、傅家邊、古林公園等處均有梅觀,尤以梅花山為最佳。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舉辦國際梅花節,參加梅花山主會場活動的多達40萬人次。

夏 ·江心洲葡萄節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長江中的一個島,風光旖旎,景色優美。每逢7月至8月,島內千畝葡萄園碩果累累,遊人登洲觀大江風貌,享天然氧吧,盡情體驗採摘葡萄的野趣。

秋 ·南京雨花石藝術節雨花石,南京標志物之一。金秋九月,都要在雨花台風景區舉辦「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討會、採石游等系列活動。雨花石產地的六合縣同時開展分會場活動。

冬 ·迎新年聽鍾聲活動迎新年聽鍾聲活動通常在棲霞寺鍾樓舉行。由寺院法師念經祈禱和平,祝願民安,再由主持於賓客代表共同撞響銅鍾108次,全場洋溢著祥和喜慶的氣氛。

靈谷桂花節

位於中山陵園風景區的靈谷桂園,是一個佔地1700畝、種植桂樹近2萬株的全國最大的桂花專類園。每年九月丹桂飄香時,繁盛的花事,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到靈谷寺品秋賞桂。

高淳螃蟹節每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到高淳,品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為南京人的習俗。在高淳老街、遊子山、迎湖桃源三大景區還將舉辦戲曲、馬燈、武術、龍舟表演和萬人品螃蟹、篝火晚會等活動,令中外遊人流連忘返。

浦口生態旅遊節

素有十里溫泉、百里老山、千里銀杏美譽的浦口生態旅遊節,是集欣賞、參與、遊玩為一體的旅遊節慶活動。人們通過潑水節、民俗文化節、登山燒烤節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山、水、綠色、空氣」的自然生態美景。

閱讀全文

與南京是什麼地理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