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古代地理怎麼分的

古代地理怎麼分的

發布時間:2022-05-12 06:48:41

1. 古代地理區域劃分名稱

古漢中地區 陝西省南部的秦嶺巴山之間,北倚秦嶺,南臨漢江,屬漢江上游區。古中原地區 今大致河南 一帶
古燕趙地區 今大致河北一帶
古荊楚地區 今大致湖北一帶
古巴蜀地區 今大致四川一帶
古河套地區 今大致寧夏及內蒙一帶
古吳越地區(又稱江南)今大致江浙,南京一帶
古齊魯地區 今大致山東一帶
古晉地 今大致山西一帶
古關中地區 今大致陝西一帶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2. 中國古代的地理分區

東北叫白山黑水,意為長白山和黑龍江,或叫肅慎之地,商、周時分而於我國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大體分布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域
北京叫燕雲,指明代京都地區,燕指燕州,雲指雲州,或叫范陽,約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南粵叫百越之地又作百粵、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葯》「諸越則桃李冬實」。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蘇南浙北一帶)、或稱「閩越」(福建一帶)、或稱「揚越」(江西湖南一帶)、或稱「南越」(廣東一帶)、或稱「西甌」(廣西一帶)、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等。因此,「越」又稱被稱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3. 古代地理方位

地理方位表示方法,現在一般人們是利用東、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詞作為基本方位,另外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等中間方位方位名詞表示,其實在古代表示地理方位就比較復雜,除了用東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譬如以陰陽表示、以五行表示、以五色表示等,大致有以下十種方法。

1.以陰陽表示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轂梁傳·僖公廿八年》:「水北為陽,山南為陽。」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南曰陰。」帶有「陰」或「陽」的地名,正是體現其地理方位,如:「華陰」在華山之北,「衡陽」在衡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淮陰」在淮水之南,「漢陽」在漢水之北「洛陽」在洛水之北……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認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到了漢代,五行與地理方位組成了配合關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3.以四獸表示

古人以蒼龍(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即「四方四神」。班固《白虎通義》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蒼龍或青龍,以一條騰龍為圖案。朱雀,以一隻飛鳥為圖案;白虎,以一隻躍虎為圖案;玄武,以一條蛇纏著一隻烏龜為圖案。我國古代宮城的四方城門以及橋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獸來命名,如青龍鎮位於東海之濱。長安、金陵等,其北門稱玄武門,南門稱朱雀門。「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南京朱雀橋,東晉咸康時所建,為橫跨秦淮河的浮橋,又稱南航。南京的玄武湖位於鍾山之北,東晉初年曾被稱為北湖

4. 有關一些古代地理的分界線

【河東】河東代指山西。因黃河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則山西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
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
河流域。
【燕趙之地】在人們的慣常意識中,「燕趙」往往是河北省的別稱。其實,古代的 「燕趙」之
地,還包括現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內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區。
【河西】又稱西河,黃河以西的地區。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准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
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
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
【淮左】淮水東面。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
【東洋】東洋或東瀛在漢字文化圈間表示日本,可做日本一詞的別稱。
【西洋】西洋是古代中國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地理概念。
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鄭和下洋」、「西洋
鏡」中的西洋就是此義。廣義西洋還包括歐洲等地。
晚清用西洋一詞特指歐美國家,相當於今天「西方世界(不含日本)」這個含義。
【南洋與北洋】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包括馬來群島、
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
清朝時期也指自江蘇以南的沿海諸地稱為「南洋」(江蘇以北沿海稱北洋)。清末設
「南洋大臣」管理諸項事務。(南洋水師的「南洋」是相對於北洋水師的「北洋」而言。
北洋水師主要活動於長江口以北的渤海、黃海、東海一帶,南洋水師活動於長江口以南
的東海、南海。)
河南與河北是現代的叫法,在古代,河南叫中原地區,河北叫燕趙地區。

5. 古代地理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江;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6. 古代地域是怎麼劃分的 比如州 府 縣 郡 是怎麼排的 越詳細越好 寫的越多越好

州: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歷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時期,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國土空前廣袤,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調整,增至四十餘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對上承受中央命令,對下督責所屬各縣。
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務是治理民眾,管理政財、司法、獄訟和兵役。郡守通過每年的考核和平時的檢查,對縣令、縣長的工作進行考察。
府: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 州=郡>府>縣

7. 古代地理劃分陰陽,其中山河的陰是指什麼

古代地理劃分陰陽,其中山河的陰是指山北水南。
山南水北叫做陽,山北水南叫做陰,此言之城池建築方位也。我國許多地名也與此有關,如江陰、淮陰、漢陽、漢陰、華陽、華陰等。山是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東升西落的太陽光能照射到山的南面,但不能到達山的北部。因此,山的南面是太陽,山的北面是陰。受科里奧利加速度的影響,北半球水平運動的物體會向右偏轉,這也適用於流體運動。當河流流動時,它會轉向右岸,而中國的大部分河流是由東向西流動的。因此,河流南岸易受河水的沖擊和侵蝕,形成南濕北乾的局面。

8. 請問古代地理區域劃分的道,郡,府,州,區,城等如何從大到小的排列都相當於中國的什麼行政區域

郡:中國行政區劃單位之一。始見於戰國時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後漢起,郡成為州的下級行政單位,介於州、縣之間。隋朝廢郡,以縣直隸於州。唐朝武則天曾改州為郡,旋復之,明清稱府。
縣:行政區劃單位。周代縣大於郡,秦以後縣屬於郡。今為一級行政區劃,隸屬於地區、自治州、直轄市之下。
道:「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僅為州縣之上的一種監察區,之後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雲年間)。但節度使制掌握地方實權後,「道」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轄區的稱呼,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宋代地方監察區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義相通。而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元朝建立後,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明清時期,「道」成為省之下軍區的通稱,如「福建省台廈道」或「台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之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
州: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前106)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7個郡設司隸校尉部,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歷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諸州有節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別置節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隸屬於路,分節鎮州、防禦州、刺史州3類,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元代的州有的屬於路,有的則屬於省,即直隸州。
明代的州有直隸州和屬州之分。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州的長官也稱知州。清承明制,直屬於布政使司的州稱直隸州。直隸州有屬縣,是相當於府一級的地方行政區。隸屬於府的州,稱散州、屬州,是相當於縣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劃。直隸州和州的長官都稱為知州。
省: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現在的「省」由此發展而來。

9. 求中國古代的地理名稱,如:郡,州,城,等。都等於現在的什麼

答:中國古代的地理名稱如郡、州、城、都,與現在的縣、市、鄉、鎮相當,特別以泉州府城〈古稱溫陵〉為例,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故而州比縣大。

一、地名或因改朝換代、時空環境變遷、城池建制大小不同、國防軍隊駐守布署、地理位置升格,社會經濟繁榮,故政府施政范圍經常采因地制宜、交通便利、地方建設需要、或地圖制定丈量、區域設置規劃等等原因,概因省、道、路、州、郡、縣、都、鎮、鄉、村、里名稱相同,或因稱呼相類似,容易令人混淆不清造成史料、志傳、府志、縣志、鄉鎮志、村裡志、家譜之撰寫困難模稜兩可,導致後代子孫無所適從,形成爭議紛擾得不償失。

二、古時福建是個後開發區,相對於戰亂頻仍的中原地區,政局穩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帶更為安定。「南疆安定」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歷史事實,因而梁天監中析晉安郡地置南安郡時,即以「南安」名之。而靠近南安郡治(今豐州鎮)的江流即以郡名名之。

先秦及秦漢時南安歷史沿革
夏商兩代地理區劃屬古揚州之域,西周時為七閩屬地;春秋末期為越國屬地;戰國中期為楚國屬地;秦朝時屬閩中郡地;西漢時屬閩越國地;東漢時屬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南安歷史沿革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二六○年),析侯官縣地置東安縣;晉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南朝劉宗改晉安郡、晉安縣為晉平郡、晉平縣;蕭齊復稱晉安郡、晉安縣;南朝梁初(五○二~五一九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下領晉安等三縣。

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南安縣分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豐州下轄莆田、南安尤溪三縣。貞觀元年(六二七年),豐州撤銷,所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並入泉州(治設今福州)。

唐朝嗣聖初年(六八四年),析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地設武榮州,州治設在今南安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三縣復屬泉州。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七○○年),又於南安縣置武榮州,州治遷往縣東南十五里處(今鯉城),下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流四縣。唐景雲二年(公元七一一年),泉州改為閩州(治設今福州),武榮州改稱泉州(治設今福州)。晉江、同安、永春、安溪、長泰等五地脫離南安而設置。

唐朝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貞元十九年(八○三年),析南安西南四鄉置大同場。長慶二年(八二二年),析南安西北二鄉置桃林場。咸通五年(八六四年),析南安西二鄉置小溪場。干符三年(八七六年)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後改武勝場、武安場)。上述四場為立縣之雛形,仍屬南安縣管轄。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升桃林場為桃源縣(九三八年改為永春縣)。後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升小溪場為清溪縣(一一二一年改為安溪縣);升武安場為長泰縣。

五代時南安建制
唐末光啟二年(八八六年)八月,王潮據泉州,南安屬焉。五代後梁開平二年(九○八年),封王審知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審知為閩王,泉州為閩王國地。後晉開運二年(九四五年)九月,王繼勛以泉州降南唐,後漢干佑二年(九四九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清源軍因有場升縣增至轄有九縣:南安、晉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長泰。

宋朝時南安建制
宋干德二年(九六四年),隸屬由清源軍改為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陳洪進占據閩南,乃復為泉州,屬威武軍。雍熙二年(九八五年),泉州改屬福建路,南安隸焉。

元明兩朝時南安建制
元朝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置泉州路總管府,下轄南安等七個縣。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改福建行省為平海行中書省。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設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南安仍隸泉州。

清朝時南安建制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領有南安等七個縣。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永春縣升為直隸州,轄有德化、大田二縣。南安仍與晉江、惠安、同安、安溪等縣合為泉州。

三、如永春縣古稱桃林場,建場時間,史志所載共有三說:一謂隋開皇九年(五八九年),一謂唐長慶二年(八二二年),一謂唐寶歷年間(八二五至八二七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升為桃源縣,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改為永春縣。以「眾水會於桃溪一源」,故名桃源;「四時多燠」,故稱永春。宋元明均隸屬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升為直隸州,轄德化、大田二縣。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廢州,復改為縣,一直至今。〈永春州古為桃源縣又下轄大田縣又有桃源鎮。不足為哉也。〉

四、泉州古稱清源郡,仙游叫清源縣。泉州市區叫鯉城區,仙游縣城叫鯉城鎮。乃天下第一難題非也,易是無足為奇之談。依據從歷朝歷代環境變遷、歷史沿革、人民遷移、文化傳承、時空背景、語言不同〈泉州屬閩南語系〉、〈仙游屬莆仙語系〉,故只能說是「民族融合」之下的產物及「時代環境變遷」的一種情鏡。

10. 請問一下中國古代地理區域劃分 比如河南那一塊是中原 江浙一帶是江南 別的呢 不是要那個什麼州

不怎麼清楚~
中國古代是沒有太明顯的地理劃分的,而且每個朝代的叫法都不一樣的
總體來說,中原是指以河南為中心的皖北、魯西、冀南、晉南等地,而關中地區是指今陝西西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南陽則指今天的南陽、襄陽地區,青州指今天的山東地區,吳或越代指今蘇南、浙北,東甌則指今溫州一帶,南越指今廣東一帶,巴蜀指今天的重慶、四川
至於江南則變化較多,三國南北朝以前的江南是指今湖南、江西,那個時候的江東代指今江南地區,即今江浙一帶;唐朝以後,江南才指今天的江南地區
不知道這說的清楚了沒有

閱讀全文

與古代地理怎麼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