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怎麼看圖
高考對圖像知識的考查,有三種要求:
1、一般性讀圖 目視感知,獲得直接信息.
(1)讀圖要求:識別符號表示何種地理事物或現象.
(2)讀圖步驟:一是先看圖例注記:二是區分要素單項,說明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三是總覽全圖,先單項後綜合,先左後右,最後加以整體記敘:該填寫的填寫,該計算的計算,該說明的說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釋圖像 目視分析,獲取間接信息.
(1)目視分析要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力、思維力共同參與活動.
(2)目視分析程序:
第一步,憑視覺、感覺、知覺獲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從記憶倉庫中提取與直接信息相關的一些知識;第三步,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加工整理.
(3)答題:按照題目要求,先答出圖像中顯示著哪些地理事項(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釋後的結論,這就是獲取的間接信息.
3、動手畫圖補繪散點圖、繪制柱狀圖、補繪洋流與等溫線、補繪等高線等等.
幾種常考地理圖像的復習方法
(一)、區域分布圖的判讀
普遍以政區圖為基礎的包括地形、河流、礦產、城市、鐵路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其他還有氣候類型分布圖、水系分布圖、資源分布圖、洋流分布圖、工農業分布圖、交通圖等.地理分布圖的判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過經緯度位置確定國家、地區.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經緯線穿過的區域,如赤道、南北回歸線、0°經線、120°E經線穿過的國家、地區、大洲、大的地形區等.
其
次,用知名的國家、島嶼、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確定相對地理位置.即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明確它的位置.如
果沒有給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輪廓、形狀去判定,因為每個大洲、國家和我國省區輪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觀察、比較和總結.如梯形狀的埃及、昂首雄雞
狀的中國、跪俑狀的陝西省、肥鵝狀的的黑龍江省等.
2、熟悉並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歸位驗證
歸位驗證就是把綜合的信息再帶到具體的區域,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回頭看」,可確保准確無誤.
各類型區域圖考查要求
1、區域分布型圖像題 該題型往往以重大熱點問題為背景切入,側重於中國與世界區域地理知識.
2、 區域路徑型圖像題 要求重點了解不同區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並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的地圖空間概念、心理地圖的構建、圖文轉化以及知識遷移等方面的能力.
3、區域分析說明型圖像題 要求熟悉地理主幹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將概念原理的含義在知識的運用中真正得到體現.這類題的形式較多,一般包括剖面圖、原理(成因)示意圖、景觀圖、系統聯系圖和統計圖等.
區域常考知識鏈接
1.
區域分布型的重點內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線(如洲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三級階梯分界、氣候及人口界線等等);②重要區域的范圍(如中西
歐及北歐的主要國家、東亞的國家、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等);③重要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范圍及其變化(如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東盟、上海經合組織等).
2.
區域路徑型的重點內容有:①移動路徑(如台風移動路徑、鋒面移動路徑、風向等);②交通線路選擇與設計(如海運、鐵路線、旅遊線等);③物產運輸路線(如
世界石油、鐵礦、煤炭、木材、小麥等的運輸路線);④人口遷移;⑤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路線等(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輸工程等);⑥科學
考察路線等.
3.區域分析說明型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各類圖表的繪制或判讀:①剖面圖;②氣候資料統計圖(降水、氣溫);③各種比例圖及統計曲線;④區域差異比較圖表(工業、農業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圖的判讀(含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
②形態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詳見等高線圖) ,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3、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學會識別一些特殊的地貌類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學會等值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詳見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1、判讀方法和步驟是:
①看清楚剖面線是沿什麼方向作的;
②根據圖上曲線彎折狀況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讀出沿線地形特徵和地勢起伏情況;
③判讀沿線地形特徵或判斷地形區
2、繪制方法和步驟是:
①根據要求選剖面線,確定縱橫坐標比例尺,畫好坐標.
②尋找地圖上剖面線與高線的交點,並逐一記錄它們的高程和高差,
③將它們一一對應到剖面圖的坐標上,
④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平滑的曲線,即完成剖面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線出現轉勢的時候,附近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形狀,需要參考平面地形圖的局部形狀而定.
(三)、等值線圖的判讀
等
值線圖是常見的專題地圖,一般有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人口密度線圖、等太陽高度角線圖、等鹽度線圖、等PH
值線圖、等潛水位線圖、等震線圖、等時線圖等.近年來的試題又出現了幾種等值線相結合的形式,如一圖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讀等值線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
面:
1、看等值線的數值大小,確定地理要素遞變規律和方向.這一步最為關鍵,它會影響後面一系列問題的判斷.
2、看等值線的彎曲形狀變化,確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點.
3、看等值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線的閉合曲線,確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溫線圖】
1、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的分布狀況及變化,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溫線,如最高月20°等溫線、最低月0°等溫線等,
2、等溫線的疏密與溫差.
3、等溫線走向與緯線、海岸方向和地形的關系.
4、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的彎曲與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相關.
5、等溫線的閉合.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大多是受地形影響,而形成曖熱或寒冷中心.
【等壓線圖】
1、海平面氣壓場的基本形式:
2、風力大小及風向的判讀.
3、天氣變化.
①氣團天氣圖的判讀
②氣旋、反氣旋天氣圖的判讀
③鋒面天氣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
1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 .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如圖一中 A 處,凡外高內低的為窪地.
3 .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懸崖的相對高度可用公式計算:(n-1)d≤H
B. 高一地理 這個圖怎麼看!關於到等壓面與等高線!
1,2,3 三點都在同一條等壓線上,所以三點的氣壓相同。
高度越高,氣壓越低。4,5在同一等高線上,但是5在氣壓線上,所以5氣壓最低
所以順序為:5<1,2,3<4
其次B地受熱,空氣上升,傳到4 ;A地冷卻,氣流下降,從1傳到A,冷空氣向熱空氣轉移,由A->B
B地受熱,代表城區,因為城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熱島效應
C. 地理等值線中的「凸低為高,凸高為低」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等高線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海拔低,即為山谷線」,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海拔高,即為山脊線」;
如果是等溫線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溫線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水溫低,即為寒流經過」,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溫線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水溫高,即為暖流經過」;
如果是等壓線(面)的話,那麼「凸高為低」指的是"等壓線(面)向高值凸出,則此處氣壓低,即為低壓槽」,而「凸低為高」指的是"等壓線(面)向低值凸出,則此處氣壓高,即為高壓脊」。
就是對所有等值線而言,如果某處等值線向數值大的(等高線的話就是「高的」)的方向凸出,則表示這里的數值反而比同一水平線上的其他地方小(或者低)。這個規律對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等都適用。
D. 初二地理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看
等值線讀圖題作為一種重要讀圖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空間概念和分析能力,在高考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那麼,應如何提高學生等值線讀圖題的讀圖技巧和讀圖分析能力呢?以下是筆者以等高線地形圖為例作的一些探討。
第一,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1)數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線的數值,讀出任一點的海拔高度,比較兩點的海拔高度可換算溫差;以兩地的圖上水平距離可換算地面實際距離。
(2)形態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種地貌形態在等高線圖上都會以不同的形態表示出來。看等高線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緩陡。看等高線的形狀,可確定地貌類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這是識別等高線地形圖的關鍵。
(1)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並以海平面作為零米;相鄰的兩條等高線,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即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
(3)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怎樣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
(4)兩條等高線決不能相交。因為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懸崖,等高線可以重合。
(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6)等高線與山脊線或山谷線垂直相交。等高線穿過山脊線時,山脊線兩側的等高線略呈平行狀。等高線穿過山谷線(或集水線)時,向上游彎曲,成反V字形。
(7)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時,為山嶽的鞍部,也叫山的埡口。
(8)示坡線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
(9)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線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
第三,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見下表)
第四,學會等高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
E. 怎樣看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
一、概況
等值線是指數值相等各點的連線。地理學科中重要的等值線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量線、等鹽度線及等壓面等等。
二、等值線的基本特點
1.同一條等值線上的數值相等。2.等值線為閉合曲線。
3.兩條等值線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線圖上懸崖可以顯示為重合狀態。
4.相鄰的兩條等值線數值相等或差一個等值距。
三、判讀的一般方法
1.讀數值一等值差(每相鄰的兩條線數值差相等或為0);變化規律(這是做題的基礎)
2.看疏密狀況一了解影響因素
3.看走向和形態一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四、重要等值線知識要點歸納
(一)等高線
1.知識點
(1)等高線上的數值代表海拔高度,單位:米
(2)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數值差,稱為等高距
(3)判讀任何一點的高度
(4)示坡線:垂直等高線的短線,指向下坡向
2.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
(1)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脊線一般為河流分水嶺。
(2)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谷線一般可以發育河流,為集水線。
(3)鞍部:兩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線圖中,表現為對稱的兩側等高線數值同時遞減,而另兩側數值為遞增。
(4)盆地:較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減小。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
(5)山地: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於500米,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密集,彎曲。
(6)丘陵:封閉等高線圖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度低於500米,大於200米,等高線彎曲,但比較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於100米。
(7)平原:等高線稀疏,較平直,海拔較低,等高線數值一般低於200米。(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線較密集,而中部等高線稀疏,較平直,但海拔較高,等高線數值500米以上。(即相對高度小,絕對高度
參考資料:
http://www.e700.com/dl/html/3633.htm
F. 地理的等值線規律詳細的解釋是什麼各種情況是怎樣的
地理中的等值線有:等溫線、等高線、等鹽度線等等。
1、等值線密集的地方通常一單位內差異較大,等值線稀疏的地方一單位內差異較小。(可以根據具體的等值線來理解,如:等溫線,等高線)
2、高高低低的規律:在兩條等值線之間的等值線閉合區域,如果閉合等值線的值與較低等值線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值低於閉合等值線的值;如果與較高等值線相等,則閉合區域內的值高於閉合等值線的值。
G. 高中地理等值線圖怎麼看
高中地理常遇到的等值線大致有:等溫線,等高線,等壓線,等等~~~
等值線都是逐漸遞減或遞增的線的組合。
譬如等溫線,通常北方為低,南方為高,山腳為高山頂為低。
H. 高中地理等值線的判讀技巧
第一: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第二: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I. 地理等值線怎麼看
規律一:「高低低高」.
所謂「高低低高」就是指若等值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若等值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
1、若為等高線
在等高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山谷、山脊.
若等高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山谷);
若等高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山脊).
2、若為等壓線
在等壓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高、低氣壓與槽、脊線.
①判斷高、低氣壓: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低壓);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高壓).
②判斷槽、脊線: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低值區(槽線);
若等壓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表示該處是高值區(脊線).
3、若為等溫線
在等溫線圖中「高低低高」 規律常用來判斷海陸分布、季節、洋流性質和地勢高低.
①判斷海陸分布: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在同緯度地區,使得冬季大陸均溫低於海洋,夏季大陸均溫高於海洋.因此可得:
夏季,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海洋(低值區);
夏季,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陸地(高值區);
冬季,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陸地(低值區);
冬季,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海洋(高值區).
②判斷季節:
大陸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冬季;
大陸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夏季;
海洋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夏季;
海洋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該地為冬季.
③判斷洋流性質:
因為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的海域比寒流流經的海域水溫高,所以
海水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寒流;
海水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暖流.
④判斷地勢高低:
因為地勢高的地方氣溫低,地勢低的地方氣溫高,所以
陸上等溫線向數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則該地氣溫低(地勢高);
陸上等溫線向數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則該地氣溫高(地勢低).
規律二:「大大小小」.
所謂「大大小小」就是指閉合等值線數值若等於兩條等值線中的大值,則其內側數值大於大值;若等於兩條等值線中的小值,則其內側數值小於小值.
1、若為等高線,則大值為山丘,小值為盆地.
2、若為等壓線,則大值為高壓中心,小值為低壓中心.
3、若為等溫線,則大值為高溫中心,表示盆地,小值為低溫中心,表示山丘.
規律三:「疏小密大」.
所謂「疏小密大」是指同一幅等值線圖中,等值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地物差異大;等值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地物差異小.
1、若為等高線
在同一幅等高線圖中,等高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坡度大;等高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坡度小.
2、若為等壓線
在同一幅等壓線圖中,等壓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風力大;等壓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風力小.
3、若為等溫線
在同一幅等溫線圖中,等溫線分布密集,則表示該處溫差大;等溫線分布稀疏,則表示該處溫差
J. 高中地理等值線問題
「凸高」是指等值線向數值更大的方向彎曲;「凸低」是指等值線向數值更小的方向彎曲;
「值低」是指形成低值區,意思是彎曲處比兩側數值更低。「值高」是指形成高值區,意思是彎曲處比兩側數值更高。
http://portal.sdteacher.gov.cn/Course/dili/Article/73739.aspx
這里講得非常詳細。還有例題自己看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