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比5萬地形圖地理坐標怎麼算
圖上距離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00厘米,也就是圖上1厘米=實地距離50千米。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
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圖上測量。
使用方法:
1、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
比例尺的使用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范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制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
地圖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於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介於十萬分之一至一百萬分之一之間的地圖,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百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小比例尺地圖。
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此可簡記為「大小詳、小大略」方便應用)地理課本和中學生使用的地圖冊中的地圖,多數屬於縮小比例尺地圖。
2、用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等於比例尺,公式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例如:圖上2厘米表示實際300千米,可以這樣求比例尺,2cm:300km=2cm:30000000cm=1:15000000,這樣就求出來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比例尺
2. 地形圖上實際坐標怎麼看
這個你可以看經緯度。
經緯度是經度與緯度的合稱組成一個坐標系統。稱為地理坐標系統,它是一種利用三度空間的球面來定義地球上的空間的球面坐標系統,能夠標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
緯線和經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某點隨地球自轉所形成的軌跡。任何一根緯線都是圓形而且兩兩平行。緯線的長度是赤道的周長乘以緯線的緯度的餘弦,所以赤道最長,離赤道越遠的緯線,周長越短,到了兩極就縮為0。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從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稱為北緯和南緯,分別用「N」和「S」表示。
經線也稱子午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附圖片:
3. 怎樣找地理中的坐標點 跪求跪求 快要考試了 實在不知道地理中的那個點怎麼找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或經線。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一條經線是一個半(橢)圓弧。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緯線是半徑不同的圓,其中半徑最大的緯線稱為赤道。在地球儀上,通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緯線長度不相等,緯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緯度;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在地球儀上,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叫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M,引一垂直於點M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地理緯度。以赤道為0°,向北、南兩極各以90°計算,向北稱北緯,向南稱南緯。M點經線面與起始經線面間的夾角稱為地理經度。以起始經線為0°,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λ)。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線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1∶2O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緯度與緯線
地球南北極的連線是地球自轉的軸線,即地軸。地軸的重點叫地心。通過地心並和地軸垂直的平面與地表相交而成的圓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與地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圓,就是緯線,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緯圈,由此向北挪南,緯圈半徑都有規律地減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緯度上經度1度的弧長L L=111.2 * cosφ(km)
[編輯本段]經線與經度
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一條經線則只是一個半圓弧。所有經線都會在兩極交會,所有經線都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由經線和危險構成的經緯網,是地理坐標的基礎。
地理坐標及其確定例析
用地理經度和地理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的球面坐標叫地理坐標。地理坐標是中學地理的重要內容,高考地理試題屢有涉及。因此掌握其確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幾種常見的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的方法。
一、用經緯網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1:下圖中甲、乙的地理坐標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 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 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從選項看,經緯度數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斷出南北緯和東西經即可。根據「南大南緯,東大東經」的規律,甲圖中緯度向南增大為南緯,經度向西增大的為西經;乙圖中緯度向北增大為北緯,經度向東增大為東經。因此該題正確答案為D。
二、利用光照圖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2:某同學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測當地的經緯度,當P地豎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時,北京時間正好是14時40分,P地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交角為70°,該日全球的晝夜狀況如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標為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解析:當P地豎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時,該地地方時為12時,與北京時間14時40分相差2時40分,可知P地的經度為80°E;又從該日全球的晝夜狀況圖可知,該日太陽直射20°N, 而P地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交角為70°,說明P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70°,根據P地和20°N的正午太陽高度差等於兩地緯度差可計算出P地的緯度是0°或40°N,所以該題選擇B。
三、物體的影子和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3:夏至日北京時間下午1時整,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某地觀測到旗桿的影長最短,並測得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約為73.5°。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A.7°56′N 105°E B.39°56′N 135°E
C.39°56′N 105°E D.79°56′N 135°E
解析:由於當地觀測到旗桿的影子最短,應是當地正午時分,即地方時12點整。結合此時北京時間是13時,可以推算出該地的經度是105°E。而該地緯度可以通過當時正午時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73.5°,算出當地的緯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極星的高度和北京時間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4:某天文興趣小組在M地用量角器測得北極星的高度(如下圖所示)。次日,當太陽位於M地的正南方時,收音機里傳出「現在是北京時間14點整」。那麼,M地的地理坐標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 90°E D.53°26′N,150°E
解析:先根據北極星的地平高度,求得當地緯度是北緯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見到北極星,且北極星的高度等於當地的地理緯度);再根據當太陽位於M地正南方時(當地地方時12點),北京時間為14點,計算出該地經度為90°E。
五、利用正午太陽高度和北京時間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5:某校地學小組外出考察,如右圖所示。在a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用量角器測當地的地理緯度,此時學生手錶指針為18時20分(北京時間)。a地的地理坐標為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解析:根據a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可知a地地方時為12點,北京時間18時20分,計算出該地經度為25°E。再根據此時a地正午太陽高度為60°,可計算出a地的緯度是6°34′S 或53°26′N,選項里沒有6°34′S,所以選擇B。
六、利用地理界線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6:某地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以南是北溫帶,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A.23.5°S,180° B.66.5°N,160°E
C.23.5°N,160°E D.66.5°S,20°W
解析: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66.5°N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以南是北溫帶。所以該地的地理坐標是66.5°N,160°E。
4. 地形圖如何求地理坐標
答題的話一般要求得求出來的點都是比較好計算,用地形圖四角的經度去減經度、緯度去減緯度得出經緯各自總的差值,然後除以地形圖的單位即厘米數或者單元格數得出每單位即厘米或單元格代表的經緯度數,然後用定位的點去加減經緯度就可以了。
5. 怎麼在地形圖上確定一點的坐標
50 92.4這個是坐標,這個也是很常見的用坐標作為分幅的圖幅號,根據不同比例尺縮寫,1:500取至0.01KM,1:1000,1:2000取至0.1KM,1:5000取至1KM。把四角的坐標移到正確位置,就可以知道十字的坐標了
6. 地形圖分幅純數字編號計算地理坐標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新的地形圖分幅標准 新的地形圖分幅標準是指1991年國家測繪局制訂並頒布實施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國家標准」
7. 地理坐標的計算方法
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或經線。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一條經線是一個半(橢)圓弧。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緯線是半徑不同的圓,其中半徑最大的緯線稱為赤道。在地球儀上,通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緯線長度不相等,緯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緯度;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在地球儀上,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叫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M,引一垂直於點M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地理緯度。以赤道為0°,向北、南兩極各以90°計算,向北稱北緯,向南稱南緯。M點經線面與起始經線面間的夾角稱為地理經度。以起始經線為0°,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λ)。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線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1∶2O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8. 精確坐標怎麼算
確定平面上或空間中某點的位置的有次序的一組數值,稱為該點的坐標。利用坐標,能迅速准確地確定點位。
首先要有一張軍事地形圖,地形圖把地形分成了網格形式,並且地圖上邊和左過都有起始坐標(如一張地形圖由左至右是02-20,由上到下為42-60),每格在現實地形中代表一公里。
在圖上找出要找的點,用針扎住,用地形尺量橫縱坐標,先念縱再念橫,並且橫縱坐標都是5位數字,得出某點坐標為06540 48600。
一個點的位置
可以用一組數(有序數組)來描述。例如,在平面上,可以作兩條相交的直線l1與l2;過平面上任一點M,作兩條直線分別與l1、l2平行且與l2、l1交於P2、P1兩點;這樣,M點就可以用它沿平行於l1、l2的方向到l2、l1的有向距離P2M、P1M來表示。這兩個有向距離,稱為點M的坐標,兩條直線稱為坐標軸,坐標軸的交點稱為原點,當兩直線相互垂直時,就是平面直角坐標系。
9. 怎樣在已有的地形圖找出某個點的坐標
你說的是圖片(地形圖)在CAD中打開,想知道圖上某點的真實坐標是這樣嗎?
如果是的話,那很麻煩。你得有當地的坐標參數,然後實測幾個點,當然得對應圖的地物信息。最後在校正過來。這樣就可以了
10. 在圖上量算地理坐標時,應該按什麼順序
地圖量算的具體內容有:
1.
測量點位的地理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和高程;
2.
量算線狀要素的長度、方向、曲率、撓率等;
3.
量算地表面積、坡度、坡向等地形參數;
4.
量算指定范圍的體積或容積;
5.
根據地圖投影計算加密經緯網,確定大圓航線和等角航線的位置等;
地圖量算地理坐標,第一步是在圖上建立起坐標格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