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地理怎麼計算經緯度
打開下面這個網址看吧,那裡很詳細,是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的。
http://..com/question/117553125.html
一、經線、緯線
緯線
經線
1.形狀
圓
半圓
2.大小
赤道最長4萬千米
都等長,2萬千米
網兩極漸短成0千米
3.標數的界限
赤道(0°緯線)
0°、180°經線
以北北緯、以南南緯
0°東180°西為東經度
0°西180°東為西經度
4.標度數的范圍
0°~90°
0°~180°
5.標度數的符號
北緯度N、南緯度S
東經度E、西經度W
6.劃分半球的界限
赤道(0°緯線)
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
赤道以北北半球、
20°W往東到160°E是東半球
以南南半球
20°W往西到160°E是西半球
7.方向
指示東西方
指示南北方
一般左西右東
一般上北下南
二、經度
❷ 初中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N為(North)北,S為(Sorth)南,E為(East)東,W為(West)西
判斷依據:看數字,往東越來越大的是東經(E),往西越來越大的是西經(W),往北越來越大的是北緯(N),往南越來越大的是南緯(S)。
做法:箭頭指示法
按照經緯度數字的變化規律,從小到大繪制箭頭,箭頭指向就是相應的經緯度。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0°)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2)地理經緯網怎麼算擴展閱讀:
經度(longitude)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點的經度是向東到180°或向西到180°。不象緯度有赤道作為自然的起點,經度沒有自然的起點,做為本初子午線的那條線是人選出來的。
英國的制圖學家使用經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線作為起點,過去其它國家或人也使用過其它的子午線做起點,比如羅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聖彼得堡、比薩、巴黎和費城等。
經度是指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經度的每一度被分為60角分,每一分被分為60秒。一個經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這樣的:東經23° 27′ 30"或西經23° 27′ 30"。更精確的經度位置中秒被表示為分的小數,比如:東經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數的:東經23.45833°。有時西經被寫做負數:-23.45833°。
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精確位置。
緯度的每個度大約相當於111km,但經度的每個度的距離從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離隨緯度的不同而變化,等於111km乘緯度的餘弦。不過這個距離還不是相隔一經度的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最短的距離是連接這兩點之間的大圓的弧的距離,它比上面所計算出來的距離要小一些。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
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為了計算這個數據,他需要一個指示協調世界時的鍾和需要觀察對太陽經過子午圈的時間。由於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太陽旋轉,這個計算和觀察比上面敘述的還要復雜些。
❸ 初一地理的經緯網怎麼看
我是學地理專業的。
經線並不是很多人說的是豎的緯線是橫的,經線的定義應該是從南極點出發回到北極點的半圓弧線,兩條經線可以構成經線圈。而緯線是指與赤道平行的,圍繞地球一周的閉合圓圈。
說經緯網怎麼看,首先要知道經緯網的主要用途是用於准確定位方位。
而經緯網的判斷,首先來看經線,有一條簡單的規律,那就是,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東經的度數在增大,西經的度數在減小。而緯線的判斷也有一條規律,那就是,由南極點向北極點,南緯的度數在減小,北緯的度數在增大。而經線與緯線則交織成了經緯網。
經緯網的主要用途是用於定位判斷方向,而在判斷方向上一般題型有二種
1、從地球的側視圖來看,那最直接的判斷兩個地點的關系位置就是簡單的左西右東就可以。
2、從極點來看判斷方位,就是用劣弧的方法。( 初一的要簡單些,劣弧法就可以不掌握了。高中才要求。其餘的都是一樣的。)
❹ 經緯度怎麼計算
在地理上用經度和緯度來表示地理坐標,那麼,地理經度緯度怎麼算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地理經度緯度怎麼算 計算公式是什麼
1如何計算地理經緯度
算經度——地方時計算——東加西減,15度1小時,1度4分鍾。
算緯度——①正午太陽高度公式計算;
②緯差法:在太陽直射點的同側,兩地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推論:與直射點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與90°相差多少度。
③北極星的仰角=當地地理緯度。
2地理經緯度表達方法
1.表達方法
經緯度的表達方法——」十六字准則:緯度在前,經度在後,數字在前,符號在後「
例:北京(40°N,116°E)
桐城(31°N,117°E)
2.規律
朝什麼方向數值越來越大,就是什麼度數。
朝北數值越來越大,就是北緯度。朝南越來越大,就是南緯度。
朝東數值越來越大,就是東經度。朝西越來越大,就是西經度。
3.分界
緯度二分界:南北半球劃分;高中低緯度劃分。(注意:赤道不屬於南北半球)
經度二分界:東西經度劃分;東西半球劃分。
3高中地理經緯度和時間怎麼計算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詳細計算:區時/時區的計算)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5.晝長
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推薦:[高一地理知識] 地球運動知識記憶口訣分享)
6.夜長
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7.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❺ 地理怎麼確定經緯網與經緯度
首先要記住「橫緯豎經」。在地圖上橫線代表維度,豎線代表經度。經緯網就是橫線和豎線組成的網子。確定經緯度要先確定那個點,然後看是由哪條緯線和經線交叉出來的,這樣就可以確定一個地方的經緯度了。還有注意在哪個半球。
比如北京的經緯度就是東經116°23′26〃
北緯
39°54′57〃
❻ 如何判斷地理經緯網方向
一、利用緯度判斷南北方向
1、同在北半球,緯度值大者在北;
2、同在南半球,緯度值大者在南;
3、在南北半球的兩點,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二、利用經度判斷東西方向
1、同在東經,經度值大者在東;
2、同在西經,經度值小者在東;
3、兩地分別為東西經,比較二者之和:
4、若之和小於180°,東經度地點在東;若之和大於180°,西經度地點在東。
(6)地理經緯網怎麼算擴展閱讀:
經度可以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計算得。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經度的每一度被分為60角分,每一分被分為60秒。一個經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這樣的:東經23° 27′ 30"或西經23° 27′ 30"。更精確的經度位置中秒被表示為分的小數。
比如:東經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數的:東經23.45833°。有時西經被寫做負數:-23.45833°。
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精確位置。
緯度的每個度大約相當於111km,但經度的每個度的距離從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離隨緯度的不同而變化,等於111km乘緯度的餘弦。不過這個距離還不是相隔一經度的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最短的距離是連接這兩點之間的大圓的弧的距離,它比上面所計算出來的距離要小一些。
❼ 初中地理的經緯度有什麼計算方法
經度計算應該掌握:1、東經向東度數越來越大,15 個經度為1 小時,也就是說1 度是4分鍾,求的經度在已知經度東側就應該加上經度差,在西側就應減去;
2、西經計算反之;
3、180 以西是東經,180 以東是西經;
緯度計算公式:
,
❽ 高一地理 經緯網計算
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而且在研究地球時,取得是地球橢球體而不是地球球體,因此這兩點距離的計算是十分復雜的,我直接告訴你近似的計算方法吧,
地球上某點的經度為A,緯度為B,則這點的地心空間直角坐標是
x=Rcos(B)*cos(A),y=Rcos(B)*sin(A),z=Rsin(B),R為地球半徑,按照WGS-84橢球R取作6378140米,
你可以利用以上公式求得該兩點的地心空間直角坐標分別為(x1,y1,z1),(x2,y2,z2)
,再利用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得該兩點的距離,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初一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橫的線就是緯線,豎的線就是經線,0度經線就是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東西經180度經線附近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0度緯線就是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南北緯90度緯線就是南北極點。
W表示西經,E表示東經,N表示北緯,S表示南緯。地圖上的方位指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9)地理經緯網怎麼算擴展閱讀:
地圖和地球儀上,我們可以看見一條一條的細線,有橫的,也有豎的,很象棋盤上的方格子,這就是經線和緯線。根據這些經緯線,可以准確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
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
為了計算這個數據,他需要一個指示協調世界時的鍾和需要觀察對太陽經過子午圈的時間。由於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太陽旋轉,這個計算和觀察比上面敘述的還要復雜些。
❿ 初中地理經緯網怎麼看
首先,你必須知道四個字母的意思: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
判斷依據:看數字,往東越來越大的是東經(E),往西越來越大的是西經(W),往北越來越大的是北緯(N),往南越來越大的是南緯(S)。
做法:箭頭指示法
按照經緯度數字的變化規律,從小到大繪制箭頭,箭頭指向就是相應的經緯度。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0°)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地球儀上每條緯線都是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夾角的度數,就是所在緯線的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自赤道向南、向北各有90°,南緯90°是南極,北緯90°是北極。通常人們把0°—30°稱做低緯,30°—60°稱做中緯,60°—90°稱做高緯。在地球公轉過程中,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始終保持66°34′的夾角,這樣太陽光線在地球上的直射點一直往返於北緯23°26′和南緯23°26′之間,所以把北緯23°26′的緯線稱做北回歸線,把南緯23°26′的緯線稱做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一次是一年的時間。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然後直射點北移,在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陽光線直射點移到北回歸線。而後太陽直射點向南返回,9月21日(北半球秋分日)再次回到赤道,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南移到南回歸線上。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直射點在北歸回線上時,北半球66°34′以北地區全部為極晝時間,而南半球66°34′以南地區全部進入極夜。反之當直射點移到南回歸線上時,南緯66°34′以南進入極晝,而北緯66°34′以北進入極夜。所以把北緯66°34′的緯線稱做北極圈,把南緯66°34′的緯線稱為南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