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模型的製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膠,膠布(可有可無),報紙或不要的書本, 一個泡沫箱,紙皮,顏料,顏色筆,皺紙,在文具店買到的(可用紙巾代替) 2.把報紙捏成團,最好就捏結實點,不然到時會散開。然後如下圖這樣用白乳膠在泡沫箱底粘好,不過白乳膠比較慢干可以找東西放紙團上面壓一壓。直到粘滿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圖,用透明膠布粘綁住幾個紙團,變成小山,現在比較丑,弄出來就不會了,用膠布粘綁的做出來的小山會更結實,我一些沒用確實沒有這么好,就是上完顏料後紙團會變松,崩開來,一些沒有塗到顏料的地方就露出來了。藍色的地方是用藍色的皺紙貼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綿紙。
4.拿白色的皺紙鋪到山上面,用顏料塗,讓紙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狀。
像這樣
6.用紙皮畫出沉積岩的示意圖,最好用顏色筆塗上顏色,顏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別的顏色混。
7.畫好了沉積岩示意圖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邊,如圖,在山腳下灑一些沙子跟石頭,用白乳膠粘住,泡沫箱周圍可以用紙皮粘圍住,比較好看一點。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我們學校舉行地理模型大賽,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個人弄的,祝我拿大獎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圖
㈡ 平面圖繪制步驟
A確定小區各個地點的方位、方向,並記錄下來B量各個地理事物間的實地距離C選擇和設定合適的比例尺D繪制草圖,然後進行細加工E將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設計出圖例來
㈢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繪制一幅校園平面圖。圖書館
C 試題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0/(400×100)=1/2000,即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米,選項B中比例尺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米,B錯;A、D選項也不符合,選項C正確。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繪制一幅校園平面圖。圖書館
㈣ 小明為了繪制自己學校的平面圖
繪制學校的平面圖,要精心制定繪圖計劃,繪圖的一般規律順序為:確定校園各個地點的方位、方向,並記錄下來→測量各個地理事物間的實地距離→將所要反映的主要地理事物設計出圖例來→選擇和設定合適的比例尺→繪制草圖,然後進行細加工.
故答案為:BAEDC.
㈤ 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製作一幅校園平面圖。有哪些途徑可以實現,分別運用到哪些地理信
RS和GIS。最主要的是GIS(地理信息系統),它是以測繪測量為基礎,製作現代地圖一定會用到,遙感可以拍攝校園區域平面范圍。
㈥ 繪制一幅我們學校的平面圖.(要求具備地圖是三要素
根據地理事物的方位,設計圖例,再根據比例尺,繪出學校平面圖.
故答案為:
㈦ 地理位置平面圖怎麼畫
首先要畫出區域圖,然後標出重要建築物的地點、名字和主要幹道、河道的名字,比例尺要准確。
1.畫出區域圖,也就是什麼地方是路,什麼地方是房子。
2.標出重要建築物的地點、名字和主要幹道、河道的名字,以確定地圖的方位。
3.比例尺要准確。
平面圖是地圖的一種。當測區面積不大,半徑小於10公里(甚至25公里)的面積時,可以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在這個前提下,可以把測區內的地面景物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平面上,按規定的符號和比例縮小而構成的相似圖形,稱為平面圖。
在平面圖上,各種圖形和面積都應保持與實物完全相似,各個方向的比例尺統一。在圖上應反映出地物確切的位置、大小和相互間的距離。可以根據比例尺量算距離,用指向標來確定方向。
平面圖定義:將地面上各種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規定的符號縮繪在圖紙上,並注有代表性的高程點的這種圖。
㈧ 湛江培才一中地理平面圖怎麼畫
你自己看看吧,建築以長方形代替
㈨ 參照圖例,繪制一幅你所在學校的平面圖
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各種地圖所表示的內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是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
根據地理事物的方位,設計圖例,再根據比例尺,繪出學校平面圖即可.
故答案為:
㈩ 地理教室平面圖
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大比例尺地圖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詳細;小比例尺地圖表示的范圍大,內容簡略.教室平面圖范圍較小,應選擇較大比例尺.結合與作業本(紙為20厘米×30厘米)的實際比例,選用A比較合適.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