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在地理上比立起如何計算

在地理上比立起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2022-05-13 23:38:12

㈠ 在地理當中,比例尺的實際距離怎麼求

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抄尺求實地距離,用基本公式: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當然可以,但很麻煩,稍不注意還容易錯誤。現在給你個簡便方法:如果有線段比例尺或者文字比例尺,那直接用圖上距離的厘米數乘上一厘米代表的千米數,就算出實地距離(單位千米)了。如果是數字比例尺(分子是1或者前項是1)光要分母(或者後項),通常末尾夠5個zd0,把這分母的末尾去掉5個0,剩餘部分乘上圖上的厘米數就得到實地的千米數了。如果比例尺太大,分母末尾不夠5個0,就去掉2個0,同樣計算,計算的單位是米。這樣計算簡便而且不容易錯誤。

㈡ 地理中計算距離的公式

同緯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X兩點間的經度距離(千米)
同經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cosA*兩點間的緯度距離(千米)
同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同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㈢ 七年級上地理 知道地圖比例尺,實際距離怎麼算

實際距離=圖例距離/比例尺譬如:比例尺是1:10000地圖上兩點距離是30MM(0.03M)實際距離就是0.03/1:10000=300米

高中地理時間計算題,有關地方時與區時計算的

A
時差的計算方法:兩個時區標准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PST是西五區(-8),兩地的時差是16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6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5小時。美國夏令時期間: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10月最後的星期日

一、地方時計算的一般步驟:

1.找兩地的經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東經或西經,則:經度差=兩經度和(和小於180°時),或經度差=180°—兩經度和。(兩經度和大於180°時)

2.把經度差轉化為地方時差,即:地方時差=經度差÷15°/H

3.根據要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地方時差,即:要求點在已知點的東方,加地方時差;如要求點在已知點西方,則減地方時差。

二.東西位置關系的判斷:

(1)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即:度數大的在東。

(2)同是西經,度數越大越靠西。即:度數大的在西。

(3)一個東經一個西經,如果和小於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如果和大於180°,則經度差=(360°—和),且東經在西,西經在東;如果和等於180,則亦東亦西。

三、應用舉例:

【例1】已知:A點120°E,地方時為10:00,求B點60°E的地方時。

分析: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所以,A、B兩點的經度差=120°-60°=60°,地方時差=60°÷15°/H=4小時,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要求B點60°E比A點120°E小,所以,B點在A點的西方,應減地方時差。所以,B點地方時為10:00—4小時=6:00

【例2】已知:A點100°W的地方時為8:00,求B點80°W的地方時

分析:A、B兩點同在西經,則:A、B兩點的經度差=100°—80°=20°所以:A、B兩點的地方時差=20°÷15°/H=1小時20分 因為A、B兩點同是西經,度數越大越靠西,B點80°W在A點100°W的東方,應加地方時差.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小時20分=9:20

【例3】已知:A點110°E的地方時為10:00,求B點30°W的地方時.

分析:A在東經,B在西經,110°+30°=140°<180°,所以 經度差=140°,且A點東經在東,B點西經在西,A、B兩點的地方時差=140°÷15°/H=9小時20分,B點在西方,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10:00—9小時20分=00:40。

【例4】已知A點100°E的地方時為8:00,求B點9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東經,B點為西經,100°+90°=190°>180°,則A、B兩點的經度差=360°—190°=170°,且A點東經在西,B點西經在東。所以,A、B兩點的地方時差=170°÷15°/H=11小時20分,B點在A點的東方,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1小時20分=19:20。

【例5】已知A點100°E的地方 8:00,求B點8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100°E,B點為80°W,則100°+80°=180°,亦東亦西,即:可以說B點在A點東方,也可以說B點在A點的西方,A、B兩點的地方時差為180÷15/H=12小時。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2小時=20:00或8:00—12小時,不夠減,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時來,即24小時 +8:00—12小時=20:00。

地球有東西半球之分,它自轉一周迎來了白天和黑夜,需要花費24小時。當東半球在陽光照躍下處在白晝時,西半球卻是一片漆黑;隨著地球的自轉,東半球將進入黑夜,西半球就迎來了新的曙光。東西半球之間存在著時差,如何計算這種時差得從日界線說起。

日界線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或國際改日線。地球上各處因東西位置不同,日出時刻有早有晚。為了避免這種差異造成日期上的紊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決定將經度180°子午線(此線也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之一)作為日期變更的界線。這是地球上的一條無形的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線,其東西兩側相距咫尺,但日期卻相差一整天。因此,艦船飛機由西向東航行過這一線時須減去一天;由東向西航行過這一線時須增加一天。由於照顧行政區域的統一,日界線並不完全沿180°子午線劃分,有小部分線段繞過一些島嶼和海峽:由北往南通過白令海峽和阿留申、薩摩亞、斐濟、湯加等群島而達紐西蘭的東邊。

㈤ 地理的經緯度的記算

東經度東加西減,西經度西加東減,跨東西半球則經度相加

㈥ 地理的比例尺怎麼計算

500000000:x=15000000:1
x=500/15≈33.33cm 比例尺的計算
(1)比例尺放大縮小的計算:
① 將比例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
② 將比例尺放大了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1)
③ 原比例尺縮小到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n
④ 原比例尺縮小了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縮小後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縮小)後圖幅面積放大(縮小)的倍數,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縮小)到倍數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縮指長度的放縮,圖幅的放縮指面積的放縮.
(3)經緯網圖上的比例尺計算:
利用同一經線兩點間的圖上距離與緯度差×111千米的同單位之比.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單位統一)
2、經緯網距離的計算
(1)赤道上經度1°對應的弧長為111千米.
(2)經線上緯度1°對應的弧長為111千米.
(3)緯度相差為φ的緯線上,經度1°所對應的弧長為111×cosφ千米.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計算
(1)海拔高度是某一地點垂至於海平面的距離.
(2)相對高度是一地相對於另一地的垂直距離.
① 等高線圖上任意兩地相對高度的計算:(n-1)d≤△H< (n+1)d
② 陡崖高度計算:(n-1)d≤△H< (n+1)d
崖頂處海拔高度的計算:A≤H< A+ d
崖底處海拔高度的計算:B-d

㈦ 地理的比例尺怎麼計算

500000000:x=15000000:1
x=500/15≈33.33cm 比例尺的計算
(1)比例尺放大縮小的計算:
① 將比例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
② 將比例尺放大了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n+1)
③ 原比例尺縮小到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n
④ 原比例尺縮小了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1-1/n)
(2)比例尺放大,縮小後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縮小)後圖幅面積放大(縮小)的倍數,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縮小)到倍數的平方。比例尺的放縮指長度的放縮,圖幅的放縮指面積的放縮。
(3)經緯網圖上的比例尺計算:
利用同一經線兩點間的圖上距離與緯度差×111千米的同單位之比。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單位統一)
2、經緯網距離的計算
(1)赤道上經度1°對應的弧長為111千米。
(2)經線上緯度1°對應的弧長為111千米。
(3)緯度相差為φ的緯線上,經度1°所對應的弧長為111×cosφ千米。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計算
(1)海拔高度是某一地點垂至於海平面的距離。
(2)相對高度是一地相對於另一地的垂直距離。
① 等高線圖上任意兩地相對高度的計算:(n-1)d≤△H< (n+1)d
② 陡崖高度計算:(n-1)d≤△H< (n+1)d
崖頂處海拔高度的計算:A≤H< A+ d
崖底處海拔高度的計算: B-d<H≤B
〔其中n表示兩地間不同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A表示崖頂重合等高線中海拔最大值,B表示重合等高線中海拔最小值。〕

㈧ 求高中必修一所有的地理計算公式(有圖解就最好了)

1,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相對高度小於(n+1)*等高距,大於等於(n+1)*等高距.

其中n為等高線的條數.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5,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

(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

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

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

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

8,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

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該地常住人口數/該地耕地面積

11,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某時段末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總人口/總人口

13.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14青雲花園(38°N)是一所集歐美建築精華的住宅小區,設施齊全,豪華典雅.小區由西區,東區及環繞區組成.西區分布有住宅樓8棟,每棟樓有20層,約80米高,樓距約60米;東區為一大型花園,設有游泳池及一些娛樂設施;環繞帶分布有車道,綠化帶等公共設施.當地人們購買踴躍.然而一年以後,一些住戶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並由於協商不好,將其告上法庭.糾紛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這些用戶冬季室內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開發商百般狡辯,但住戶們拿出了強有力的證據,終於打贏了這場官司,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1)根據所學的知識及上述材料,你能說一說住戶們拿出了什麼強有力的證據嗎

(2)針對上述情況,如果從考慮讓住宅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的角度,你認為住宅樓群應怎樣布局為好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在一年中發生著有規律的變化.在一年中,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冬至時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陽光能夠照射到室內,那麼在其餘的時間里,房間內都會得到太陽光的照射.

當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α,A樓高為M,樓距為N時,B樓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對於青雲小區(38°N)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值最小時(冬至日)應為:

α=90°—緯差

=90°—(38°+23°26′)

=28°34′

那麼,它的樓距應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雲小區的樓距實為60米,顯然是由於青雲花園的樓距太近(或者說樓層太高)造成了低層住宅的光照不好——這就是住戶們打贏這場官司的有力證據.

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足夠大,可以考慮降低樓層(多蓋幾幢),拉大樓距的辦法;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不允許,則可以採用錯落有致的辦法來布局.同時,也可以考慮把住宅樓的走向定為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的走向.

15,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

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6,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17.人口計算公式,與上面第11點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麼是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死亡率 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什麼是人口自然增長率

是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年平均總人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於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該年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總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時期育齡婦女各年齡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數表示.反映育齡婦女在15至49周歲總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為如果一批婦女按照目前各年齡的生育水平度過整個生育期,則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數.

18.外流區的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19.正午太陽高度

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

20 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21 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 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22 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 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 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 R為某日日期, (R-6月22日)為該日與6 月22 相差的天數, (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4 此公式用於鍛煉觀察力 思維力 計算能力,沒經過驗證.

23.人口總負擔系數

什麼是人口總負擔系數

指被撫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

什麼是被撫養人口

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

24.性別比

什麼是性別比

性別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性別比是多少 106.74.

25.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生產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6.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㈨ 在地理中怎樣計算比例尺

若圖上兩點間距離為2.5cm,而比例尺為1:100,則2.5×100=250m,所以實際兩點間距離是250米。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於圖上測量。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於進行量況。

(9)在地理上比立起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必須化單位。

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米,實地用千米,厘米換千米,去五個零;千米換厘米,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㈩ 地理 關於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某一地方的經度除以15所得的商,整數部分就是當地的時區(但要注意,如果商大於幾點五的話,則要給整數部分加一)當地是東經就是東幾區,西經就是西幾區.區時是某個經線上的具體時間,與時區無關.兩地時差的演算法為:兩地經度差除以15(關於兩地經度差:同為東經或同為西經用大減小,一東經一西經將二者相加,但若二者和大於360擇要將和減去360)比如,北京為東經120,則北京為東120除15即東八區。倫敦為0度,則與北京時差為(120-0)除以15=8小時

閱讀全文

與在地理上比立起如何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