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上海和香港地理位置哪個好

上海和香港地理位置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5-14 02:50:12

『壹』 上海與香港誰的地理位置更有優勢整天看到有人說上海

地理位置:
上海處於中國長三角前沿,腹地范圍包括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北部、淮河流域甚至到達四川地區,腹地廣闊。長三角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持。
香港處於我國珠三角前沿,腹地主要包括我國的珠三角和東南地區,發達的珠三角和香港很好的達到互補的作用。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上海和香港應該不分伯仲~

『貳』 如果僅從先天地理位置條件來說的話,上海和香港哪個好

香港優於上海,目前是海運時代不是河運時代。再談長江河運已經沒有意義。
其次亞太航運物流主要是:新加坡、粵港澳、灣灣、日韓這一條線。而上海不在航線上。
長江河運經濟是沒落經濟,不會給上海帶來多大的優勢,再說上海沒有深水港。
香港的位置優越,因為它直接嵌在亞太的主航道上,是20億亞太人口航運物流中心點,而上海領銜的長江經濟帶,也只是一個亞太區域經濟帶,而河運早已經沒落。國際都談南海局勢,沒人去談東海局勢的。
從我國來看,舊中國以長江農業為主,上海位置絕佳,新中國是以沿海製造業和南海貿易位置,粵港澳在我國南海進出口的大門,上海只是一個長江口區域,只能起到區域經濟的作用,所以香港的地理位置優於上海。

『叄』 上海和香港哪個發達呢

根據目前情況來說上海發達一點。

直轄市之一,是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被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首先,從上海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個位置是全國最好的,上海地處南北的中間點,也是黃金水道流入長江的入海口。

中國內地、南方、北方和海外的連接點,同時,上海又有中國第一大港口至上海港(外高橋、洋山深水港)。

上海一直是我國第一大城市,經濟規模最大,對全國的輻射力最強,2018年上海市GDP達到32678億元,排名全國第一。

上海浦東新區,2018年成為全國第一經濟規模突破萬億元的市轄區,上海在金融、航運、汽車、時尚、文化等領域對全國有很大的影響力。

上海經濟後增長時代有三大看點從唯增長到講發展質量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穩扎穩打,實踐十三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從金融中心到爭取成為全面小康模範生,把優勢產業發展的紅利擴大化,外溢到其他行業,最終普遍提高居民的福利。

『肆』 上海國際地位高還是香港高

香港的國際地位更高。

最新公布的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顯示,香港排名第三,紐倫港依然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而上海則排名全球第5。

而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有著很強的綜合實力,是世界上五大都市之一,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由於香港是全球著名的自由港,金融監管相對較少,金融活動的自由度更高,因此備受國際資本的青睞。

上海經濟實力不夠強。

香港人均GDP已經超過4萬美元,屬於典型的發達經濟體,而上海的人均GDP目前只有香港的一半左右,距離人均GDP 3萬美元的發達經濟體標准還有不小的差距。

香港和上海一個是發達經濟體,另外一個只能算是中高收入經濟體,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伍』 香港地理位置好還是上海地理位置好呢

上海是中國沿海中心,長江入海口,東臨太平洋,是中國最大港口,最大貿易樞紐,最大工商業中心。

香港主要面對東南亞為主,改革開放前成為大陸的「必經走廊」,現在地位越來越弱。

『陸』 從經濟地理區位上講上海和香港哪個更加有優勢

上海更具有優勢。表現在
1.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2.地形&氣候: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適宜發展工農業和吸引人口居住從而獲得勞動力.
3.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4.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5.農業基礎:長三角向來是農業歷史悠久,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為日後上海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6.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7.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8.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9.資源:上海雖然資源不太豐富,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及從各地進口的煤、石油、金屬等使得其資源和能源都很富裕.
10.政策:中央政府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柒』 上海和香港哪個更發達

上海更發達。上海是中國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被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上海經濟後增長時代有三大看點從唯增長到講發展質量: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穩扎穩打,實踐十三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金融中心到爭取成為全面小康模範生,把優勢產業發展的紅利擴大化,外溢到其他行業,最終普遍提高居民的福利。

『捌』 香港與上海哪個城市更好

樓上傻X,除了流氓杜月笙、王安憶余含淚劉翔姚明等人,百年來上海灘的牛人都是外地人。

香港跟上海,目前當然是香港好。發展潛力上則是上海好。香港的國際化要好,制度也比較公正透明。薪水也高。唯一的壞處是住房和生活空間實在太狹小了。高教上很難說,五到十年後,香港的大學就可能被追趕上了。

最後樓主是外行。連上大都搬出來了。

『玖』 上海和香港哪個發達

上海更發達。

是因為:上海是中國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從上海的地理位置來看,是全國最好的。上海地處南北的中間點,是黃金水道流入長江的入海口。中國內地、南方、北方和海外的連接點。同時,上海又有中國第一大港口:上海港。

上海經濟後增長時代有三大看點從唯增長到講發展質量: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穩扎穩打,實踐十三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金融中心到爭取成為全面小康模範生,把優勢產業發展的紅利擴大化,外溢到其他行業,最終普遍提高居民的福利。

上海作為中國現代工業和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

早在1861年就有了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的電機繅絲廠。1919年前後,上海已經是全國工人人數最多、工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近代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集中了約50%的民族資本企業、約40%的資本額、約50%的年產值。占據全國九成造船噸位數的江南造船廠,整體規模和單位造船能力均居世界首位。

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

『拾』 上海與香港誰的地理位置更有優勢

香港更占優勢,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社會制度等

我覺得有幾個主要原因,使長三角發展,按以人為本方式計算,在可預見的時間內難以超越珠三角。

第一是長三角粗放式開發時間太長,強度太大,資源消耗殆盡,生態環境的壓力遠在珠三角之上。唐宋之間的長三角一帶早已是煙雨樓台地,而珠三角還是瘴氣彌漫之所。到清初,中國人口超過一億之後的第一次大爆發,首先就在長三角地區發生(增速每年超過25%)。此後,環境的壓力有增無減,至今無法解決。近日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汪同三教授等指出,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總量的貢獻不到4%,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等材料的消耗卻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左右。不知如何為繼。應該指出,高代價、大損耗的狀況,長三角比珠三角更甚。因為珠三角是三來一補多,長三角是固定資產投資多(等於珠三角的2.8倍!);

第二是出口面對的市場遠不如珠江口的龐大、方便和適合。這是地理歷史環境決定的。鄭和下西洋去顯示國威時沒有選擇珠江口。但曾對世界貿易產生巨大影響的海上絲路,其始發地選在珠江口而不是長江口,原因就是海外市場在南邊,不是在東邊;最早入華的葡萄牙人選擇了珠江口的澳門而沒有去長江口;鴉片戰爭時,英國人先在長江口登陸,戰後在南京簽約時,正發瘋般尋求海外市場的英國人,經過長期窺測,執意要霸佔的地方竟不在長江口,而在珠江口。這些,都不是偶然的。那時,香港算什麼,不過是一個小漁村、一個小碼頭。為尋市場的英國人,不要帝國的心臟,而要海上絲路的咽喉。那正是他們當時聰明過人的地方。因為他們當然了解,在海上絲路盛期,從珠江口出發的船隊,穿過東南亞到歐洲往返,全是粵人天下,竟無歐洲人插足之地。只可惜後來一再搞海禁,僅因政府一念之差而失勢。梁啟超曾為此大聲嘆息不止。

即便在歷次海禁時期,珠江口也沒被全關死。廣州還保著唯一通商口地位。直到國境封鎖最嚴實的「解放」之後30年,仍然留有一條狹窄的羅湖橋和一個廣州商品交易會,一直壟斷出口。更有意思的是,羅湖橋和交易會,還一直被當作里通外國、特嫌出沒、流毒浸染的地方。為什麼不一同關死?是執政者不想、不願、不肯?非也。是不能。因為既不能自己沒有進出,又找不到另一個地方可以替代。所以珠江口作為國家大門才會千年不倒。非不想改,實無可改。

歷史是這樣,現實也是這樣。經過十幾年「看浦東」之後,到2002年,長三角地區出口總額924.51億美元(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8.4%),確實有了很大發展。但同年珠三角地區出口總額1126.2億美元(佔全國比重34.6%)。仍比長三角高近22%。到CEPAT和CAFTA出來後,大門想改,更無可能了。

投資、消費、外貿被稱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長三角也主要是在投資方面遠超珠三角。但靠大量政策性資金投入搞大工程,易生豆腐渣。不止是工程有豆腐渣,GDP也有豆腐渣。GDP很高,但民眾收入跟不上,很大程度就是GDP中的豆腐渣做成。加入WTO後,長三角市場上那隻「看得見」的手,就會受限制。市場便更受難了。

長江被腰斬,三千年的歷史轉向

第三個原因,是中國流域經濟時代過去了,長江被腰斬,武漢以西的原長三角腹地,通過陸地高速交通轉頭直奔珠江口。中國三千年的農業發展史,正式轉向。我在南沙觀察,虎門渡輪前總排著長長的車隊等著過江。十幾年沒有間斷過。每有穿過這個車隊時,我必定去看車後的牌子。當初最使我迷惑不解的是,總是發現大量來自新疆、內蒙、山西、陝西、安徽、湖北的車牌。來自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廣西的車就不用說了。在92-93年的盛期,全國貨運車隊,據說有四分之一在開往珠三角。

後來知道,武漢到廣州的火車比到上海快兩個小時。我才明白,原來長江被腰斬了。所以「泛珠三角」一起,一向被劃入長江水系的四川,立即加盟。未加盟的重慶,其實車隊往這邊走的時間,比大多數西部省份都早。

泛珠三角的經濟實力比長三角大兩倍。雖然這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比較。但如果上海人有興趣,很容易「組織」一個比泛珠三角「大兩倍」的泛長三角來。為何好勝的上海人悶著不出聲呢?原因就是「長江流域」被腰斬。

北京大學楊開忠教授比我說得清楚。最近他指出,認為長江流域是上海及長三角腹地的觀點,只在水上運輸佔主導地位的年代裡可能正確,在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運輸時就有問題了。楊開忠還建議,廣東應展開「北伐」戰略。一方面,向北拓展腹地,將湖南甚至湖北的一部分納入珠三角地區,擴展服務的壟斷范圍;另一方面,要聯合首都圈,增強珠三角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是的,中國現在是高速公路、鐵路和海港時代。尤其是海港至為重要。作為國際通道的港深穗港口群是長三角地區無法比擬的。僅香港就有2000多家航運與碼頭公司,有19條國際航線聯系著世界上460多個港口,每年有48000萬噸位遠洋船運送1810萬個標箱進出港口。加上廣州黃浦是世界「十大」之一的老牌,深圳鹽田港已過一千萬箱大關,廣州南沙港又在以大航母姿態蓄勢待發。還有珠海、中山、東莞等地的港口,全不可等閑視之。

珠三角,同時是全國信息裝備最好,信息產品製造業產值占本地總產值比例最大,信息工具普及率最高,信息消費能力最強的地方。珠三角各類科技型企業超過 10,000家,他們既生產高技術產品,也消費高技術產品,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晶片用戶市場。內地80%的集成電路從深圳進口,其中75%就在深圳消耗。目前國際市場上的電腦主板、磁頭、鍵盤、驅動器、顯示器、掃描儀等75%以上來自珠三角。

所以,全球最大投送公司聯邦快遞亞洲總部計劃從菲律賓轉到中國時,選擇廣州;世界最大超市集團沃爾瑪全球采購中心從香港搬入深圳,全球最大體育文化娛樂公司GT的中國總部,選擇廣州;IBM、HP、GE、IKEA等國際巨頭的中國采購中心也在珠三角,都不是偶然的。他們每家每年的采購,均在三五十億美元。像歐美網上購物巨無霸IKEA(宜家),每年營業額約113億歐元。其中在亞洲只佔3%。但三分之一的采購是在珠三角完成。2001年,跨國公司在中國采購額達300億美元,沃爾瑪佔了103億美元,其中80%的產品產自廣東。一年後沃爾瑪在中國的采購量增加30%以上,超過130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上海和香港地理位置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