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的地理特點
福建位於我國東南沿海,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屬南亞熱帶。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
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台地和濱海平原。
本文
閩西大山帶以武夷山脈為主體,長約530千米,寬度不一,最寬處達百餘千米。北段以中低山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為主,海拔一般為600~1000米。位於閩贛邊界的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我國大陸東南部的最高峰。整個山帶,尤其是北段,山體兩坡明顯不對稱:西坡陡,多斷崖;東坡緩,層狀地貌發育。山間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紅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構成瑰麗的丹霞地貌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字串8
閩中大山帶由鷲峰山、戴雲山、博平嶺等山脈構成,長約550千米,以中低山為主。北段鷲峰山長百餘千米,寬60~100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中段戴雲山為山帶的主體,長約300千米,寬60~180千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連綿不絕,主峰戴雲山海拔1856米;南段博平嶺長約150千米,寬40~80千米,以低山丘陵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個山帶兩坡不對稱:西坡較陡,多斷崖;東坡較緩,層狀地貌較發育。山地中有許多山間盆地。
出自
東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閩江口以北以花崗岩高丘陵為主,多直逼海岸。戴雲山、博平嶺東延余脈遍布花崗岩丘陵。福清至詔安沿海廣泛分布紅土台地。濱海平原多為河口沖積海積平原,這些平原面積不大,且為丘陵所分割,呈不連續狀。閩東南沿海和海壇島等島嶼風積地貌發育。 地圖網
陸地海岸線長達3000多千米,以侵蝕海岸為主,堆積海岸為次,岸線十分曲折。潮間帶灘塗面積約20萬公頃,底質以泥、泥沙或沙泥為主。港灣眾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灣等6大深水港灣。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原有的廈門島、東山島等島嶼已築有海堤與陸地相連而形成半島。
問題:為什麼金字塔石頭與石頭中間沒有空隙
據分析土的體積由土.大氣和水而成的.土中的大氣和水是有層次的,很密.說的是中間一層因為土高了,地下水位沒有高,水往下走,水的壓力,壓大氣部分下走.而大氣和水都供不上,而導致地和體積減小.而大氣的壓力也小了.而石室裡面和外面的大氣壓力沒有減小.而外面的大氣的壓力壓石頭往下往裡走.所以幾年後石頭與石頭就沒有空隙了.(所以挖出的土填回去用水一灌,土就不夠了.就是這個道理吧)"石頭吸收大氣和水要比土慢的多".
古代人怎麼搬動那麼大的石頭的
最令人疑惑的是,埃及人在沒有現代起重設備的情況下,如何搬動數十噸重的石灰岩石塊,直到144米高的金字塔頂?
埃及人不懂滑輪的原理,一切都必須靠原始的人力。但是巨大的石塊有幾十噸重,所以人們一直在猜測:一種說法認為,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之前首先建造了很長的斜坡,石塊均由斜坡通過推拉運送到相應的高度。(同樣的方法也被埃及的工匠們用於大型石碑的樹立,參見本刊2006年第6期,「眾王之王拉美西斯」)另一種說法認為,斜坡是像盤山道一樣繞塔身而上的。從實際情況來看,金字塔的建築過程應該集合了人們所能想到的多種施工方式。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丹尼爾•波爾茨的設想,埃及人可能首先利用長而直的斜坡把石塊送到40米左右的高度,然後再通過塔身上短而小的斜坡盤旋而上。
㈡ 為什麼漢代以來福建邊界線穩定
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依山傍海的特點也造就了福建獨特的地理位置。
㈢ 簡述福建省的地理位置特點
福建省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
㈣ 福建是一個怎樣的省份
福建是一個特別的省份,有經濟頭腦,敢打敢拼,全國及至全世界各行各業,都有福建老闆的身影;關於福建,最常聽到的新聞是,福建哪哪哪又地震了,或者是,泉州誰誰誰又天價嫁妝嫁女了。總的來說,是個比較有個性的省份。
1.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與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秦代,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唐代,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成立閩國,奠定後來省界。南宋時,福建設一府五州兩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有“八閩”之稱。宋元時期,泉州是世界上最大港口,形成了 “海上絲綢之路”。總體來說,福建古代歷史比較平淡,宋朝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㈤ 福建是哪個省
閩是福建省。
福建,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毗鄰,西北與江西接界,西南與廣東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
福建地勢呈「依山傍海」態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簡稱由來
福建自古稱「閩」,「閩」的意義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並不把它歸為「門」部,卻歸之「蟲」部,釋義是「閩,東南越,蛇種」。
除「閩」之外,福建還有過「七閩」、「八閩」之別稱,現習慣稱「八閩」。「七閩」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如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
㈥ 福建省有幾個市,分別是什麼市
福建省共有8個地級市,共包括28個市轄區,13個縣級市,44個縣(含金門縣)。
地級市有: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
縣級市有:永安、邵武、漳平、福清、寧德、石獅、武夷山、晉 江、南安、建甌、長樂、龍海、建陽、福鼎
㈦ 福建為何地理位置優越但是卻是沿海最窮的省份
交通問題,福建的地理條件是全國沿海中最好的,優良港灣最多最好,但是卻沒發展起。近幾年,隨著南邊廣東、東邊上海的大發展,及福建自身在公路、鐵路、港口等方面的嚴重滯後,千年來制約福建發展的交通問題凸現。福建再一次落後於沿海兄弟省份。
2.歷史因素,在解放全國後,因為台灣問題,福建和台灣在50-70年代,還存在著炮戰,所以國家在很多的資金扶持還有顧慮,政策也不敢放開。而且在清朝時還有海禁政策,因此導致很多福建人漂泊海外。而且改革開放後也因為台灣問題,外資的投資也有顧慮。
3.資源因素,福建無論是發展工業農業、第三產業、金融旅遊 、港口運輸業都是很有利的。但是福建卻沒有充分利用資源發展自身。
㈧ 福建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勢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土地: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陸域的80%,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大小島嶼1546個,佔全國1/6,擁有廈門灣、福州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等眾多天然良港。
氣候:
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2004年平均氣溫15.3-21.9度,平均降雨量930-1843毫米,是全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生物資源:福建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首位。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水資源: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村民居建築福建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的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市)。
人口統計:福建省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3511萬人
㈨ 福建有多少個地級市
福建省共有8個地級市,共包括28個市轄區,13個縣級市,44個縣(含金門縣)。
地級市有: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
縣級市有:永安、邵武、漳平、福清、寧德、石獅、武夷山、晉 江、南安、建甌、長樂、龍海、建陽、福鼎
福建省的簡介:
福建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級行政區,代號簡稱「 閩」,省會城市是福州市。地理位置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方向, 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邊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
福建省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的陸地面積為山地 、丘陵地帶,經常被稱為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線的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非常曲折,陸地海岸線的長度也達到3751.5千米。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屬於重要的交通要塞,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福建省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鼓浪嶼、武夷山、泰寧、太姥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