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時期,漢中到底有多重用為何劉備和曹操要苦苦爭奪呢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漢中之戰來說,不管是持續的時間,還是參戰的將領,都可以體現出劉備、曹操對於這場戰役的重視。
而漢中往西的話,則是隴右地區,該地區存在羌胡等勢力,所以成為諸葛亮、姜維北伐的重要方向。換而言之,曹魏在該地區的勢力相對薄弱,這給了蜀漢襲擾該地區的機會。但是,如果沒有漢中之地的話,想要進攻隴右地區,無疑是比較困難的。而漢中往東的話,則是襄樊之地,也即是魏蜀吳三方激烈爭奪的荊州。
⑵ 為什麼兩漢三國期間,漢中地理重要
因為漢中在當時的戰略位置來看,向北可以進入中原就現在的陝西、河南等地,向南可以進入當今的四川重慶等地。再次因為中國的地理原因,其中秦嶺是中國的分水嶺,剛好漢中在秦嶺的南邊。
⑶ 被稱為漢家發祥地的漢中,其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在歷史上被用作朝代定都的地方是比較多,要想成為一個朝代的中心城市想必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也很難成為一個朝代的國都。有人就會問被稱為漢家發祥地的漢中,其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答案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地勢險要、優越的農業資源及水資源便利等等,這些都是漢中的優勢。西南地區山地是比較多的,自然生物資源是比較豐富的,空氣也是比較清新的,在這里你可以體會到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而且作為漢家發源地,因此漢代文化是比較濃郁,在這來你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漢文化。
⑷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打仗的三大必爭之地是哪裡
我們中國五千年來經過了無數的朝代更迭,領土也是一直在改變,每個朝代都有所不同,有增有減,但是每個開國皇帝的起家之地是哪裡呢,我們中國有三個地方十分重要,這三個地方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每個人都想佔領這里,因為佔領了這里之後得到整個天下就能簡單許多了,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說,中國古代打仗三大必爭之地,得到就能得到天下,有你的家鄉嗎?
這三個地方之中徐州占據五省交通,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控制水路陸路。而襄陽是天然的城堡,不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而且能自給自足。而漢中和川蜀兩個地區是相輔相成的,不但位置險要而且物產豐富。所以說這三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知道這裡面有你們的家鄉嗎?
⑸ 曹操和劉備為什麼要爭奪漢中呢
這是因為漢中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無論是曹魏向南圖謀益州,還是劉備的西蜀北進中原,漢中作為最接近對方邊境的前哨,都是必須要得到的。
我們來看下圖:
一、首先,要先說明一點,東漢末年曹操和劉備所爭奪的漢中郡大致就是現在的陝西省漢中市(現在的漢中市下轄2區9縣之地,近3萬平方公里)。
二、其次,曹操和劉備之所以都想要奪取漢中,是因為漢中是溝通巴蜀地區和關中地區的咽喉要道。尤其是對於巴蜀地區而言,漢中地區是最重要的門戶之地(“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的那種重要程度)。
漢中在三國時期乃至整個古代時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入蜀陸路通道。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從漢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殺回關中地區的。而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漢中這種咽喉要道的地位依舊沒變。
劉備為了鞏固剛剛得到的益州地區,他必須將漢中也一並拿下,否則保不齊哪天曹操或者曹操的大將就有可能率領大軍自漢中殺入益州。(當年漢光武帝劉秀的大將吳漢就是從漢中殺入益州,然後剿滅了割據巴蜀地區的公孫述政權)。
所以漢中之戰中,劉備是進攻方,而曹操是防守方。
三、最後,曹操之所以要親自領軍來和劉備爭奪漢中,其主要目的是保衛關中地區。
⑹ 三國中的漢中,為何成為劉備和曹操的必爭之地
曹操這邊,其實對於曹操來講,在擊敗張魯後曹操也已經有能力去掌握漢中這塊地方了。但當時曹操的主要駐扎地和大本營還是在關中地帶,調兵到漢中不僅要翻山越嶺,並且路途遙遠,需要大量的工具和糧食輜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漢中地區地接涼州和司隸,劉備如果得到曹操只能硬守,因此曹操會覺得漢中這個地帶像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事實上,劉備也是在攻取了漢中以後才穩定了勢力,國力也得以長久發展。因此根據兩人的情況對比,漢中對曹操來講是有利也有害,有得也有失。但對於劉備來講是生死存亡的機會和要地,因此兩人的觀念才會有鮮明的差異。
⑺ 荊州和漢中對於蜀國可謂非常重要,這是為什麼呢
荊州和漢中對蜀漢的重要性,我用一個比例來形容一下。
漢中是蜀漢的「頭盔」,如果沒有漢中,蜀漢的大腦就會受到外來的攻擊,而荊州是蜀漢的「右臂」,如果沒有荊州,蜀漢就失去一條胳膊,失去對外擴張的能力。
一、漢中
蜀漢的核心地區是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盤地,包括四川省、重慶市以及雲南和貴州,最核心的地區就是成都平原,漢中是益州北邊的門戶,之所以說是門戶,因為從關中到益州,漢中是咽喉之地,誰控制了漢中,誰就控制了蜀地的咽喉。
荊州對於蜀漢來說,主要作用是前進基地,也就是諸葛亮所說的用武之國,是用來打仗的地方,隆中對說天下有變,漢中和荊州兩路出兵北伐,相對來說,荊州的出兵更方便,地理條件更好,漢中出兵,那可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正因為荊州是蜀漢的右臂,所以一旦失去荊州,蜀漢就陷入了衰弱,自從關羽失荊州後,蜀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衰弱通道,而在此之前,一直是處於高速發展的,這就是區別,沒有右臂自然要衰敗,包括後來劉備發起的夷陵之戰,也是因為荊州,最終落敗,導致了蜀漢永遠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實力,這就是荊州的作用。
荊州和漢中合起來,才是蜀漢爭霸天下的實力,沒有其一都不能爭霸天下。
⑻ 三國時期漢中和成都哪個重要
這個問題應該是說對於蜀漢而言漢中和成都哪個更重要,我覺得漢中和成都都很重要。漢中是前線,成都是後方,沒有哪個都不行。如果非要捨去一個的話,那沒有漢中的話,蜀漢依然可以據守劍門關,只是要打出去就很難了。
沒有漢中就沒蜀國,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沒有漢中這道屏障門戶,蜀國洞門大開,縱有千軍萬馬,也沒有了縱深地帶。長驅直入直搗益州,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劉備必須在漢中先稱王,而後回後方再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