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東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東長安街。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址是西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後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2. 北京故宮有什麼特點
北京故宮的特點有:一、故宮坐落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佔地面積大約是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十五萬平方米,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故宮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的精華,在世界范圍內也享有盛譽。三、故宮講究對稱美,金鑾殿龍椅的正下方就是北京城的中心。布置和功能上體現等級制度例:正如《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所言,故宮按照這個思想金星修建,不同形式的屋頂就超過十種。
3. 故宮的地理位置在哪它在我國和世界上的地位又怎麼樣呢
案北京市。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北京市。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4. 從地理角度介紹一下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
地理位置:北緯39.9 東經116.4
北京故宮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故宮,即在封建王朝統治結束的時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宮殿建築群,現多指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始建於明永樂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有人做過形象比喻,說一個人從出生就開始住,每一天住一間房,不重復,要住到27歲才可以出來。由於古代建築是以「四柱一間」為標準的。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房間8707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 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5. 故宮介紹地理位置
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址是西城區景山前街4號。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東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長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東長安街。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6.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在哪兒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是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北京故宮的地理位置在哪兒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在北京的中心,到故宮可選擇的交通工具有公交車和地鐵。
北京故始建於1406年,歷時14年於1420年修建完成,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
7. 故宮的特點是什麼
感謝您的邀請,以下是我對此問題作出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故宮是我國著名的,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被稱為紫禁城,坐落於北京。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裡面主要的電座以黃色為主,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等其他顏色為輔,而且每個殿座的屋頂都有不同的裝飾物,比如,吻獸,獅子,龍鳳,海馬等動物,象徵著吉祥和威嚴,同時也給建築起到了裝飾的作用。
再次,故宮的前部宮殿,庄嚴,雄偉,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震懾天下。後部宮殿生活氣息比較濃厚,不僅有各種院落,還有花園,明庭開闊,井然有序,比如後宮有御花園御景亭等皇後和後妃們休閑的地方。
最後,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分別有四大門,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非常講究對稱性。
8. 介紹北京故宮
故宮
故宮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
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 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上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 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 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 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 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 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 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富有生活氣的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 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 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 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 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 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 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華麗的了。
收藏文物100萬件
游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 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 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 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鍾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 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前,往往久久不忍離去。設在故宮東路的珍寶館, 展出各種奇珍異寶。如一套清代金銀珠雲龍紋甲胄,通身纏繞著16條龍,形 狀生動,穿插於雲朵之間。甲胄是用約60萬個小鋼片連結起來的,每個鋼 片厚約1毫米,長4毫米,寬1.5毫米,鑽上小孔,以便穿線連結。據說,為 製造這套甲胄,共用了4萬多個工時。
旅遊服務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後門----神武門進。進入天安 門,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這里城牆 高大,城門樓巍峨壯觀,給人以無比威嚴的感覺,使站在這里的人自己感 到渺小這是古代統治者利用建築藝術來為增強其帝王威懾力量服務的一個 最突出的例子。穿過午門,又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過橋經 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從高處看,金水橋和流經廣場的那條御河,其 形狀恰像一把巨大的弓。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 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 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皇帝的卧室(乾清宮),放置皇帝印璽的地方(交泰殿),皇帝結婚的新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其中 有的已辟為展廳)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 以安排一日游為佳。如有時間,又想看得細些,則可安排二日游。
9. 故宮地理位置
其地理坐標:北緯——39度54分56.92秒;東經——116度23分26.93秒。
故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