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帝國時代2蘇丹親兵
蘇丹親兵:攻擊力大,步兵,生命值一般(80)但速度沒騎兵快,不是超准。
征服者:攻擊力一般,騎兵,生命值一般(80)速度快,不是超准。
建議用「聖殿騎士」攻防都不錯。
蘇丹親兵是土耳其的,所以用土耳其的炮塔,射程超遠。
打拜占庭最好用遠程且靈活的,打一下就撤一下。
後帝王時代要講究快,快速招兵,建城牆、城堡,再進攻。
2. 帝國時代3里中國用什麼來打土耳其的蘇丹親兵
首先,卡片組中「舊漢軍改革」是一定要選的。這張卡片可以將舊漢軍的戰鬥力增加到原來的150%,即生命值和攻擊力都增加一半,這可不是個小數字。但是也會增加舊漢軍建造成本,因此最好到後期再運送這張卡片。再是要選「驅逐齊射」,將諸葛弩和鳥槍手對重步和騎射的加成提高至3倍。如果配合其他增強軍隊戰鬥力的卡片,中國長槍兵每一次攻擊對騎兵的傷害可以達到120+,攻城攻擊可以到接近100,諸葛弩對重步的傷害可以達150+,而蘇丹親兵射程又沒諸葛弩遠,如果操控的好對付奧斯曼蘇丹親兵和輕騎兵絕對沒有問題。之後再選「上帝之鞭」,將怯薛對騎兵的加成增加到4倍,將連枷騎兵對輕步的加成提升到2倍,再加上連枷的范圍性傷害,對付奧斯曼輕炮兵就像切奶油。這樣一來反騎反重步、輕步基本上就不用愁了。
其實中國的兵種如果使用得好,能夠利用其高加成傷害的話,殺傷力是很大的,可是如果沒利用好,用長槍和蘇丹親兵對抗,用諸葛弩和奧斯曼輕騎兵對抗,那就完了。此外由於中國的兵種防禦低生命值少,需要特別注意保護那些皮脆的單位,如諸葛弩、怯薛等。此外中國還有個致命弱點就是害怕炮兵,因為中國的近戰騎兵主要是用來偷襲敵方炮兵和輕步的,如果用來和其他國家的騎兵或重步硬扛,根本沒有勝算,所以玩中國必須以步兵為主,而步兵最害怕炮兵。所以一定要利用好流星錘騎兵對炮兵的額外傷害,從側面或後方偷襲敵方炮兵;或者用虎蹲炮先幹掉敵人炮兵,否則損失會十分慘重。
此外中國的猛火油櫃對付成群的步兵很有效。
所以中國的戰略應該以步兵和騎射手為主,近戰騎兵和炮兵為輔。操作難度確實比較大,如果剛上手很難贏,但要是玩熟練了,幾乎是無敵的。
3. 法亞史詩地理家議會黨好處
可以練重甲騎兵。
法亞史詩加入地理家議會黨如今可以直接練30個重甲騎兵,很香,而且議會黨擁有商會,有利於資源的流通。
王權黨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議會黨和王權黨是相互對立的。
4. 清朝王爺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實力推翻雍正皇帝呢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果親王允禮為了防止甄嬛被送到准噶爾部,自己率領2000親兵私自出戰。這個劇情當然是虛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清朝統治期間,一個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認真地說,王爺的親兵少得可憐,根本不可能推翻皇帝,而且連親兵都是皇宮里派來的,根本不會服從王爺的命令。
在平時負責王爺的安全,但是也負責監視王爺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皇帝第一時間就會知道。加上家丁、太監,一個王府中的男性也就是100多人。如果王爺感覺自己看家護院的人手不夠,可以自己出錢再僱傭一些。可是一般不會太多,幾百人就已經是極限了。如果自己出錢僱傭的親兵過多,那皇帝肯定不放心,養活這么多武裝干什麼?說不定就是一個私養甲兵的大罪,這個罪名等於准備謀反。
對於皇帝來說,自己首先要牢牢控制軍隊。為了防止將領一家獨大,雍正皇帝把軍隊分成了好幾個部分相互制約。當然,對於雍正皇帝來說,西北地區的老十四是最大的威脅。當時,老十四率領了20多萬軍隊,相當於清朝一半的家底,堪稱是虎視眈眈。在軍隊數量上不如老十四,雍正皇帝只能通過遏制軍隊的後勤補給,進而迫使老十四屈服。
5. 什麼是親兵
親兵
qīnbīng
[bodyguard] 舊時指官員身邊的隨從護衛
6. 清朝的一個王爺可以擁有多少親兵
可以擁有兩百親兵,因為這是朝廷規定的,怕少了不夠保護王爺,多了會造成禍亂。
7. 與高官平等的左宗棠親兵,是哪樣的身份和官職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人是眼高手低的,看不起比自己位置低的人,但是這樣的事情也是容易出錯的,甚至是鬧上很大的笑話。我們都知道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左宗棠大人,這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為當時的國家做出來很多的功績,無論是征討兵法,還是治理國家方面都是文采和武力都是有的,也非常的受到當時人的一個敬仰。在當時左宗棠的許多的手下由於跟著他建功立業了之後,許多人都當上了一品官員的位置,但是他們許多都是不願意做官,喜歡跟著左宗棠為他盡心辦事情的。
其實對於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有很多的,這也是一個在歷史上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大多數的人對於位分和官員的位置,以及尊卑,禮儀是非常的看中的,如果你不了解或者是看到別人做錯的話,是非常讓人不高興甚至是會受到一定的處罰的。但是像藩台這樣不知道別人的一個位置,和官員的大小,就這樣去誇大或者是告狀的行為是不好的,也是又失一個官員應該有的一個樣子吧。對於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去嘲笑或者是懲罰別人,要不然,鬧笑話的還是自己了。
8. 在古代親兵的作用是什麼
親兵是古代時期軍隊將領的隨身護衛,目的是負責保護將領的安全。親兵平時擔負警戒、傳訊等任務,戰時要隨將領沖鋒陷陣。一般多為同鄉、同宗親屬,是將領最親近、聯系最緊密的兵士。一般多為同鄉、同宗親屬。古代的軍規中有「主將死,親衛無故而存者皆斬」的鐵律。
9. 明朝中後期的藩王有多少親兵比如 潞王福王他們有多少親兵
明朝中後期的藩王已經沒有什麼權力了.
他們相當於一個大地主,可以從自己的封地上收田租,生活條件很好.但沒有離開自己封地自由活動的權力.除非皇帝召喚他進京.
明代早期的親王既管軍政,又管經濟,手下都配有一個文相,一個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軍隊。王府的親兵多達一萬五六,同時親王還可以指揮當地的駐軍。
朱元璋還規定,所有他的「龍子龍孫」,都要由國家全包起來: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親王的俸祿是米萬石,郡王至奉國中尉的俸祿依次為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也就是說,凡是朱元璋的後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朱元璋的這種「包養」政策後來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到明代後期,朱家後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完全靠國家發放的俸祿過日子。這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地區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於是,拖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後期,有些「龍子龍孫」無以為生,只好沿街乞討。
永樂以親王的身份奪得天下,他深知親王擁有重兵必將威脅中央政權。於是,他發布了一系列命令,剝奪親王的軍政權力。在永樂之後,歷代皇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親王們不但軍政權力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連人身自由也受到極大限制。
「明代中後期的親王,在某些方面連個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親王的一個大監獄。沒有朝廷的許可,親王連出城掃墓都不行。」
「親王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了權力,但經濟上的待遇非常豐厚。在親王之國就藩時,皇帝經常會賞賜大片的土地。」
王爺不是官職,他們是超品的職務,不在正常的國家官僚體制內。
10. 古代戰場上,元帥的親兵主要職責是什麼親兵首領是什麼職位
負責保護元帥,一旦有危險,就要保護元帥到安全的地方,首領就相當於警衛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