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球磁場南北極與地球南北極是有夾角的
是的,
地球磁場
南北極與地球南北極是有夾角,而且不斷地變化。
㈡ 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的夾角叫什麼
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場的N,S極並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針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間有一個很小的偏角.被稱為磁偏角.地磁夾角在-10°~+2°之間
㈢ 指南針指的不是正南吧 我記得地磁南北極和地理南北極之間有個夾角,並不平行。是這樣嗎如果是這個夾角
地磁北極和地理北極是有夾角的,好像地理北極還在每年移動什麼的。夾角應該是2-10度(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㈣ 地理的兩極和地磁的兩極並不重合兩極連線所夾的角度叫
(1)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地球周圍空間存在地磁場,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
(2)在北宋學者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了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並不完全重合,夾角稱為磁偏角,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這一事實的人.
故答案為:南;磁偏角;宋;沈括.
㈤ 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有什麼區別
地磁南北級與地理南北級基本相反,但不在同一條線上
也就是說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地理南北極的連線和地磁南北級的連線構成磁偏角,為23.5度.
最早可是宋代的沈括發現的哦,驕傲啊.
不過這些都不太專業,只是幫你大概了解
㈥ 地球地軸南北和磁場南北相差多少度 麻煩你
地球地軸和磁場平均相差11.5度。如圖:
磁場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正好相反,且一端的兩種極之間存在一個偏角,稱為磁偏角。磁偏角不斷地發生緩慢變化。
磁偏角是磁場強度矢量的水平投影與正北方向之間的夾角,變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之間的夾角。如果磁場強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東,稱東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稱西偏。
磁偏角可以用磁偏測量儀測出來。磁偏角的度數是測量出來的,不是計算出來的。正常情況下,我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㈦ 磁偏角是多少度
磁偏角'是指磁針靜止時,所指 的北方與真正北方的夾角。它的大小是隨所在地區的經緯度而有大有小的。
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高達25~50度;在經度與磁軸平行的地區,磁偏角為零,磁針的南北極正指地球的南北方向。
(7)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夾角是多少度擴展閱讀:
關於用經緯度計算距離:在地球赤道上環繞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1°為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長度計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兩點距離計算公式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點經度,緯度分別為λA和ΦA,B點的經度、緯度分別為λB和ΦB,d為距離。
至於比例尺計算簡單地說,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況下,我國磁偏角最大可達11度,一般情況為2-3度
3.東經25度地區,磁偏角在1-2度之間;北緯25度以上地區,磁偏角大於2度;若在西經低緯度地區,磁偏角是5-20度;西經45度以上,磁偏角為25-50度,在我國,正常情況下,磁偏角最大可達6度,一般情況為2-3度。
地球磁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它有長期變化和短期變化。地球磁場的短期變化部分,即上述的地球變化磁場;除去短期變化部分,便是地球基本磁場,即上述的偶極磁場。地磁要素的長期變化,來源於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它首先表現為地磁場的向西漂移。
例如,0°磁偏線與赤道的交點,近400年來已西移95°。其次,磁場強度有穩定的衰減,近百年來,基本磁場強度衰減了5%。如果照此速度繼續衰減下去,那麼,基本磁場將會在2千年後消失。另外,磁極也在移動,如地磁北極的緯度逐年遞增0.004°;其經度每年向西增加0.007°。
作為專門的磁偏角測量儀器,地磁經緯儀的構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1)光學經緯儀:採用無磁材料製造的光學經緯儀,用於基線方向瞄準和磁方位角的讀取;
(2)磁通門磁力儀探頭:加裝光學望遠鏡上,要求其軸向與光學望眼鏡軸向嚴格平行,用於確定磁子午面的位置;
(3)檢零器:與磁通門探頭連接,用於檢測磁通門探頭的輸出電壓,當檢零器上的輸出電壓值為零時,標志磁通門探頭軸線垂直於地磁場方向,據此確定地磁場方向的位置。
㈧ 關於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請懂的人解釋一下(請看問題補充)
這個偏差角度是很小的,一般忽略不計,而且你按一個方向走的偏差與你走的距離是有關的,短距離加上小角度,偏差非常小了
小磁針肯定在地球磁場內部。不然怎麼會有指向作用呢
㈨ 地磁的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有一個夾角 這個夾角叫做
這是地磁偏角.主要是由於地磁南極和地理北極並不重合.只是大致在極點附近. 具體參考的數據是通過緯線和磁極的夾角來測得的.
㈩ 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的夾角稱為什麼我國哪位學者最早記述這一現象的
沈括.他對物理學研究的成果也是極其豐富而珍貴的。《夢溪筆談》中所記載這方面的見解和成果,涉及力學、光學、磁學、聲學等各個領域。特別是他對磁學的研究成就卓著。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第一次明確地談到磁針的偏角問題。在光學方面,沈括通過親自觀察實驗,對小孔成像、凹面鏡成象、凹凸鏡的放大和縮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動的論述。他對我國古代傳下來的所謂「透光鏡」(一種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圖案花紋的銅鏡)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較科學的解釋,推動了後來對「透光鏡」的研究。此外,沈括還剪紙人在琴上做過實驗,研究聲學上的共振現象。沈括還是最早發現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場的N,S極並不重合,所以水平放置的小磁針指向跟地理的正南北方向之間有一個很小的偏角。被稱為磁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