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公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地球上的氣壓帶風帶也跟著移動。
同時因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也產生了四季交替的現象。
地球公轉造成了四季更替、五帶劃分、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和晝夜長短變化。
以四季的形成為例,地球公轉形成四季,第一是地球公轉的基本情況,包括軌道、方向、地軸傾斜狀態,與太陽的相對位置等.第二是不同季節地球表面接受太陽照射的情況.顯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時地球所處的位置.
B. 地球公轉運動產生了哪些地理現象
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
1.不同經度上地方時的不同
2.地球形狀的赤道半徑大於極半徑
3.地轉偏向力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1.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2.各地晝長的四季變化
3.近日點和遠日點運動速度的變化
與自轉和公轉都有關系的是:
晝夜更替.----如果只有自轉或者只有公轉,那麼晝夜更替的
周期都是1年.
C.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什麼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更替和五帶的劃分。
D. 公轉產生的4個地理現象
(1)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太陽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太陽是地球公轉的中心)
(2)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約365天)。
(3)地球公轉特點:公轉軌道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4)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四季的更替;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五帶的產生。
E.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2、晝夜長短的變化。
3、四季的更替。
4、五帶的劃分。
這些都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使地球公轉在地球上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公轉
F. 地球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哪些地理現象
如果你是初中學生,答案是: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間。
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形成五帶。
如果你是高中學生,答案是: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間,地球自轉產生地轉偏向力,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向,對地球形狀的影響。
地球公轉產生了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化,形成四季更替和不同的熱量帶。
G. 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一直不斷地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四季更替。如下圖所示:
在每年6月22日前後,地球就是位於B點.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也就是北緯23度26分,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與此同時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熱量最高,白晝最長,因此氣候也炎熱,是北半球最熱的世界,稱為北半球的夏季。與此相對南半球正處於寒冷的冬季。
此後因為地球繼續在公轉軌道上不停運行,太陽的直射點便會南移到了C點,太陽就會直射赤道,這一天南北半球受熱相等,稱之為秋分日。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陽熱量都相等,晝夜平分。
地球繼續不斷運轉,到D點,太陽便直射南回歸線,也就是南緯23度26分,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熱量為最少,且白晝時間最短,氣候也相當寒冷,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季。與此相反,南半球剛好是夏季。
太陽直射點北返以後,在3月21日左右,太陽再次直接射向赤道,也就是A點,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這個時候是北半球的春季,也是南半球的秋季。
地球像這樣以一年為周期繞太陽不停運轉,從而產生了四季的更替.
H. 下列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A.晝夜現象B.四季變化C.晝夜交替D.全球變
由於地球是不透明、不發光球體所以產生晝夜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季節的變化和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故B符合題意.
我們每一天都經歷了白天和黑夜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故C符合題意.
全球氣候變暖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I. 地球的公轉產生的現象是什麼
公轉產生的4個地理現象: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2.晝夜長短的變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帶的劃分。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1自然現象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高,冬季較低,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晝夜長短的變化
1.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極點周圍有極晝現象;冬半年晝短夜長,極點周圍有極夜現象。
2.極點上:出現極晝夜的天數最多:各為半年
3.二分日:全球晝夜等長
4.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的晝逐漸加長,南半球的晝逐漸縮短;直射點南移正好相反。
5.太陽直射的緯線,白晝不一定最長。(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最長,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晝最長)
四季的更替
夏季: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冬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
春季和秋季:夏季與冬季之間的過渡季節
五帶的劃分
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五個熱量帶。五帶劃分的依據:有無太陽直射現象。
具體劃分
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
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是南溫帶;
南極圈到南極點是南寒帶;
北回歸線到北極圈是北溫帶;
北極圈到北極是北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