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社會存在為什麼包括地理環境

社會存在為什麼包括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2022-05-17 18:54:33

⑴ 社會存在包括的三個基本因素

社會存在包括的三個基本因素。
根據你所描述的問題的內容的具體的情況來看,社會存在的包括的三個基本因素。應該是包括第一個條件就是生存的因素。然後群居的因素。就是逐利的因素。 所以這個社會便存在了,有的這幾個元素以後,這個社會就永遠會存在。

⑵ 社會存在的含義、構成要素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
1、地理環境: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2、人口因素:例如,俄羅斯長期獎勵生育。
3、生產方式:例如,靠天吃飯的小農生產。

⑶ 地理環境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什麼作用

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歷史是自然歷史過程.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即社會存在,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
地理環境是人類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並不起最主要的決定作用.
所謂人口是一個包括人口數量、質量、人口的構成、人口的發展、人口分布和遷移等各種因素的綜合范疇.人口因素也是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影響和制約的作用,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不能起直接的決定作用.
1)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人類物質生活要素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因素三個基本的方面.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體,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
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所處地理位置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所必需的物質生活條件.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數量、質量、構成、分布、及其變化規律.
3)人口是構成社會生產的基礎和主體,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起著有利或不利、促進或延緩的作用;但它不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口決定論」片面誇大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錯誤的.
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們在現代化建設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經濟發展與資源、人口、社會發展協調一致.

⑷ 社會存在是什麼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

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著動物全部社會生活。

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4)社會存在為什麼包括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1、社會意識的含義

相對的,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精神生活的總和,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

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辨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勢和規律。它的發展和社會存在的發展不完全一致,主要體現在發展變化的同步性、經濟發展水平的平衡性、歷史繼承性和能動的反作用上。

⑸ 社會存在指的是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與自然界一樣,社會存在也有三種表現形式,即物質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財產;運動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組織活動;思維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思想理論、知識體系等。對社會存在進行量化就有了所謂社會存在量。各種社會存在可以相互轉換。

⑹ 為什麼自然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

因為人類社會處於自然地理的環境中。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海島、土地、森林等等,都是人類活動的自然地理環境。

⑺ 社會存在包括哪些方面

社會存在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條件的綜合。主要包括三大內容: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物質資料的生產和生產方式。

1、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作用,主要是作為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不斷進入人們的物質生產領域,從而通過影響生產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制約社會的發展,通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表現出來。

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當生態系統保持適當平衡時,才能有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時,就會造成各種危害,人類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懲罰。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從事生產實踐活動的各種有生命個人的總和。它包括人口數量、質量、增長率和密度等。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但不能脫離社會生產發生作用,不能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

3、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是社會存在中最主要的內容,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對社會歷史發展起著決定作用。

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比如封建社會具有「三綱五常」的道德,進入現代社會,就有現代社會與之匹配的新興道德;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個稅起征點有所上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等都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表現。

二、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落後、反動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重大的阻礙作用。

這里要注意區分形容詞和動詞的搭配,如果僅僅說「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就是錯的,必須是「先進的」、「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社會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因為它屬於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而之所以要反對網路謠言,就是因為這種錯誤的社會意識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⑻ 什麼是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與自然界一樣,社會存在也有三種表現形式,即物質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財產;運動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組織活動;思維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思想理論、知識體系等。對社會存在進行量化就有了所謂社會存在量。各種社會存在可以相互轉換。
社會存在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種群數量因素和生產方式。其中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方式(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著動物全部社會生活。
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社會存在各要素的作用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種群數量因素。地理環境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恆的、必要的條件,而且它作為勞動對象也不斷進入物質生產領域。同時,種群數量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和影響的作用。

⑼ 為什麼自然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

社會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物質資料的生產,而自然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前提.
社會存在不是空中樓閣,其實是給自然界打上了人類活動的印記,是人化自然,自然與社會的統一.

⑽ 什麼是社會存在

恩格斯提到: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即意識與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質與意識何為第一性,是在討論世界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另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就在研究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所以歸根到底是在研究物質和意識二者之間的關系。而把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放在社會歷史領域中,就表現為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了,我們把它稱之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那麼這節課我們就先來學習歷史觀和社會存在的內涵。何為歷史觀呢?歷史觀就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和總的觀點。所以這里我們要從人類社會的角度去進行學習了。何為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也就是社會領域當中物質生活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生產方式。這三個部分都在社會存在的組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地理環境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對於一個社會,它不可能是從天而降、憑空想像、憑空捏造、無中生有的,它肯定是建立在山川、河流、土地、森林之上的,這些資源就是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我們稱之為自然地理環境。在此基礎上才發展出了人類社會,所以不同的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長江中下游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是由於這片地區水源豐富,湖泊縱橫;內蒙古地區畜牧業發達,是因為有廣袤的草原。由此可見,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社會存在的發展。
(2)人口因素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影響和制約的作用。簡言之,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數量、質量、人口的構成等多種因素。從人口數量上,擁有一定數量的人口,社會才能進行物質生產。從人口構成上,人口的狀況對社會的發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與物質生產相適應的人口狀況,最有利於促進社會發展。例如,全國多個城市實施的人才引進政策,就是從人口的構成上,去引進和補充一些與生產相適應的人口,從而完善和促進社會的發展。
(3)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方式就是勞動者從自然界中獲取生產資料的方式。人類社會有五種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每一種形態的生產方式都不一樣。例如,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是原始公社制,原始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就集體勞作,勞動成果公有;奴隸社會的生產方式是奴隸進行集體勞動,奴隸主強制佔有一切勞動成果;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是地主佔有土地,把土地租給農民,向農民收取租金;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人們謀取自身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都產生了不同的生產方式。

閱讀全文

與社會存在為什麼包括地理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