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圖表有哪些類型

地理圖表有哪些類型

發布時間:2022-05-18 17:45:34

❶ 地圖、地理圖像、地理圖表有何區別

1、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也是地理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圖信息量大,知識密度高,同樣篇幅的地圖和文字,往往地圖的容量要大得多。而且地圖的定位定量准確,形象易記。
2、地理圖像即地理原理示意圖是將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變化過程、內部特徵、運動規律等形象地展現出來,便於理解,有助於培養觀察、想像、分析、應用等能力。
3、地理統計圖表。圖表是把地理數據形象地表現出來,便於理解數量意義、比較異同、分析變化、概括特點等。可以根據定量分析作出定性結論。地理統計圖表有折線、曲線、柱狀、扇狀、餅狀及三角形等多種形式,可反映絕對數據、比例數據、多項對比、時間變化等。判讀統計圖表要看清圖例、了解坐標、注意數量單位。根據比較差異分析原因,根據變化幅度分析趨勢,根據數量以說明某項論證等。

❷ 地理中的試題「圖」,主要有哪些類型

1區域分布圖:
突出「知地明理」,是提供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涉及到全球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這類圖用各種圖例、符號、文字、數字來記載和傳遞地理信息。其內容豐富,直觀明了,是地理學習和評價考查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學科最為基礎的圖形語言,也是學科技能考核的重點內容。
2數據統計圖:
突出「以量說理」,多用來顯示和比較地理事物隨時間發展變化或事物間的比例構成的情況。包括柱狀統計圖(有縱向的和橫向的)、折線統計圖、扇狀統計圖、餅狀統計圖、三角狀統計圖等。對這類圖形,無論哪一種都是從「定量」到理性的分析過程。
3等數值線圖:
突出「以線釋理」,如等高線地圖就是將地表高度相同的點連成一環線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線狀圖。等深線與等高線是反映地表和海面以下地理事物整體態勢和局部特徵的重要手段,具備考查地理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的特殊優勢。其他等值線圖,也多用來反映地理要素的時空分布特徵的示意圖,是反映某地理事象在一定地域內存在和發展的規模、范圍、等級或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地圖。包括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高線圖、等深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日期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
4地形剖面圖:
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是一種平面直角坐標圖,地形圖是在兩維空間表示三維地理事物的重要手段,能夠顯示地表形態和地勢起伏。剖面圖一般是沿某一線段向下作垂直切面形成的更直觀形象的解剖,它因為更能從某個角度突出地表現地理特徵,所以是高考命題重要取材。
5地理示意圖:
顯示地理事物的結構或相互之間的聯系,其特點是主題突出,清晰易懂。最常見的是顯示地理事物空間關系、地理事物形成過程、因果關系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一般有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過程示意圖,通常是藉助線段,特別是帶箭頭的線段將有關地理事物的形成機制、內部結構、外部特徵、發展趨勢之要素等組合成圖。它一方面從整體宏觀的角度來建構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地理科學的綜合性、前贍性特徵。
6地理景觀圖:
是具有時間屬性的,能夠反映地表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徵。其畫面(畫片、照片和衛星影像圖片)直接表示地理事物,更形象、直觀,能夠反映地理景觀的空間分布,顯示區域內各種地理組成要素的發展規律,揭示各要素間的深刻聯系和互相制約的關系,便於對具體區域進行綜合性分析和研究。景觀圖中的事物往往具有代表性,所反映的區域較小。要想獲得同類地理事物大范圍的地理信息,需在從圖中仔細提取和總結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豐富聯想和藉助系統的地理知識,不斷使問題升華,使技能提高。地理景觀圖分為自然景觀圖和人文景觀圖。自然景觀圖,常見的有地質景觀圖(名山、斷層等)、氣候景觀圖、自然災害景觀圖(火山噴發、地震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觀圖(動植物圖片和自然帶景觀)等。人文景觀圖,常見的有聚落景觀圖(城市、村落)、農業景觀圖(耕地、林地和水稻種植業等)、工業景觀圖(采礦廠、生產車間等)、民族風情、建築景觀圖、名勝古跡等。
7變式組合圖:
地理試題圖像大多是經命題者裁減、疊加或變形變式的「新品種」。由於教材或地圖冊中的圖像,所載區域、信息量、比例尺等因素限制和紙筆測試的制約,往往不能滿足命題者的要求,試題圖像就需要進行加工,通常採取裁減、變形、抽取、疊加等方法進行圖像變異,力求創新,避免重復,也體現考試的公平及能力立意試題的需要。這類圖有的是由整體變局部、由綜合到專題,也有由單一到疊加、由現實到模式等。另外,還出現多幅圖的組合並用。其取材豐富,綜合性強,倍受命題者的青睞,而且學科特色與能力也能很好地體現。
在地理學科的復習備考中要重視地理圖像的利用,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掌握閱讀觀察地理圖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從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像說明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可以對比不同地理景觀圖片來觀察不同地區某一方面的地理特徵,也可用地理語言描述或解釋地理圖像所反映的地理現象。

❸ 圖表的類型有哪些

圖表的類型:

1、柱形圖

柱形圖通常沿水平軸組織類別,而沿垂直軸組織數值,利用柱子的高度,反映數據的差異。人類肉眼對高度差異很敏感,辨識效果非常好,所以非常容易解讀。柱形圖的局限在於只適用中小規模的數據集。

❹ 古地理圖的類型

古地理圖有兩種類型:①比例尺越大越能反映更多的沉積相類型,甚至微相的細節,以編制沉積相圖為宜;②比例尺越小一般只能反映古地理概括性面貌,如一些大規模的板塊輪廓和分布、大洋盆地、洋中脊、俯沖帶、深斷裂、島弧、碰撞帶以及主要沉積類型(組合)等,以編制古地理圖為宜。由於古地理圖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所以它是一套綜合性圖件。
古地理圖各種類型界線的確定,多依賴於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的相互參證。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條件下,沉積相組合特點不同。特別是對第四紀鬆散沉積物進行礦物成因組合、生物化石、地球化學等方面的分析,對推斷歷史地理環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性質和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依據可靠的古生物種屬所斷定的時代和分層,可分析各時代生態環境特徵。古地理圖多以時代為序分階段表示古地理條件和地理環境背景的變化。表示相關物源古代剝蝕區和堆積區的范圍及其沉積厚度,有助於分析外生礦床的形成規律。

❺ 地理圖例的種類有哪些

集中於地圖一角或一側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有些地圖集還有圖例專頁。是識別地圖內容的主要工具。圖例內容由地圖主題及其表現形式和表示方法決定。但其本身應內容完整,結構嚴謹;符號和顏色的含義要明確,命名應科學、簡練、通俗,便於理解和記憶。圖例的編排要合乎邏輯。在地形圖、普通地圖上,編排次序一般為居民地、交通、境界、水系、地貌、植被土質等。在專題地圖上,應先主後次,先排第一層平面,然後安排第二、三層平面的內容。類型圖、區劃圖等圖例排列應根據一定的分類體系和分級順序。表示自然要素質量特徵的,一般先安排地帶性,後安排非地帶性類型,水平地帶類型一般從北到南按順序排列,垂直地帶類型從高到低排列。凡反映時代年齡和發育程度的地圖均由新到老、由發育不成熟到成熟順序排列。表示數量分級的圖例,一般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順序排列。當制圖對象嚴格按2種指標劃分類型時,圖例如用表格式排列組合,更能直觀地體現其分類原則和指標

❻ 可視化圖表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圖表如:折線圖、柱狀圖、餅圖、地理圖、散點圖、氣泡圖、詞雲圖、熱力圖桑基圖、旭輝圖等等

❼ 地圖分為幾種類型的地圖啊

1、區域范圍分

世界圖、半球圖、大洲圖、大洋圖、大海圖、國家(地區)圖、省區圖、市縣圖等。

2、專題學科分

自然地圖、人口圖、經濟圖、政治圖、文化圖、歷史圖。

3、應用分

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遊圖等。

4、使用形式分

掛圖、桌面圖、地圖集(冊)、野外用圖等。

5、表現形式分

縮微地圖、數字地圖、電子地圖、影像地圖等。

(7)地理圖表有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構成要素:

圖形要素:

是地圖根據制圖的要求所表達的內容。包括注記、地學基礎。

數學要素:

用來確定地學要素的空間相關位置,起著地圖內容「骨架」的要素。

輔助要素:

說明地圖編制狀況及為方便地圖應用所必須提供的內容。

補充說明:

以地圖、統計圖表、剖面圖、照片、文字等形式,對主題圖在內容與形式上的補充。可根據需要配置在主要圖面的適當位置。

❽ 什麼叫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是根據地理數據資料繪製成的直觀圖形和表格,主要有柱狀圖、面積圖、曲線圖、折線圖、平面直角坐標圖、三角形坐標圖等,主要用來考察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認識數據與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能力;二是根據圖表和數據解釋說明有關概念的能力;三是根據有關數據和信息解釋相關問題的能力。考查形式常以選擇題背景材料出現。

❾ 高三的地理學習方法

對高三地理復習的幾點建議
一是准確熟練地掌握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今年的幾種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時間的運算、地球運動的意義(特別是公轉意義)、影響天氣的因素(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氣候類型的判別、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內外力作用、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主幹知識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對於這部分知識要捨得下功夫,准確地理解其的內涵和外延,了解其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完整的回答好問題。
如北京卷36題PQ線的東南部屬於____ (地形區),該地形區的氣溫、降水特徵是______。內力作用在圖示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地形區,如何概括氣溫降水特徵,不知道內力作用的具體形式,這些問題是無法准確完整回答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涉及范圍廣,知識點多。我們不鼓勵同學花費大量時間去死記硬背所有的知識點。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加工」過程,學習中要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規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過聯系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思維活動,這實際就是從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要善於總結規律。這是保證答題完整、規范和准確的基本保證。
二是切實進行以圖表為載體的能力訓練。
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圖表也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因此對地理圖表的分析應該成為經常性的練習。關於地理圖表的復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等值線圖,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有許多共同點,所包括的信息也豐富,是地理試題考查的重點,今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地理題中就有4道等高線地形圖。二是統計圖表,是人文地理試題中經常出現的圖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數值特徵和相互關系,如老課程卷中就有6幅統計圖表,要學會統計圖表的分析方法,特徵注意不同要素之間的聯系。三是區域地圖,地理學科內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如果你不能正確判斷區域位置,整個試題就無法下手,對區域圖,除了從海陸分布、國界、省界、河湖特徵、地形起伏等方面抓住其主要特徵外,對於一些重要的經緯線一定要爛熟於心,如天津卷的11題,如果你對中國版圖的經緯線分布不熟悉,很難判斷該城在天津的東北方向。
三是科學對待熱點問題。
地理學是一門與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的學科,社會焦點、熱點問題永遠是地理高考題的主旋律,地理命題必然關注社會焦點熱點,如WTO對我國三大產業的影響APEC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中東局勢與能源問題,石油價格的波動,開發新能源,城市化問題與建設新城鎮,環境污染與保護環境,北京申奧,西部開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歐盟與歐元,印巴問題等都不能不關注。但地理復習中對於熱點問題的態度不同於政治歷史等學科,地理試題考查熱點往往是以熱點地區為載體,考查的內容仍然是地理的主幹知識,如文科綜合(1)36題,考查的內容都是地理的主幹知識,河流的補給、氣候特徵、生態問題等。但你能說它沒關注熱點嗎?它考查的地區是靠近阿富汗的中亞地區,是近年重要的熱點地區。第39題關注的東北振興,但考查的內容是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如果單獨考查你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如果政治、歷史也圍繞東北來設問,它就是一個重大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來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往往成為文科綜合命題的核心,但由於復習時間緊,課時少,許多老師和同學就集中精力分析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而忽視了全面打基礎,忽視了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到頭來得不償失。
綜觀今年的幾種文綜試卷中的地理題,總的來看命題技巧日益成熟,基本上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同,對中學地理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其中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些試卷偏難、偏怪,特別是今年的文科綜合(2),其中的濟南泉水題、人造衛星題等,受到了許多老師的批評;有些試題知識點分布不平衡,選修內容一點沒有,如文科綜合(2)、(3)和北京卷;有些試題的答案設計也有問題,如文科綜合(2)中的36題的水文特徵的答案是:水量豐富,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豐富,這顯然與中學課本上流量、汛期、含沙量和有無冰期等相差大太。這些對於高三地理復習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地理在文綜中的地位認識的偏差造成的,將地理用來拉開分數差距、提高區分度的手段,是中學地理不能承受之重。對於上述問題,我們中學地理老師應該通過適當的途徑來與命題人溝通,也希望命題人能注意傾聽來自一線的老師的聲音,而不能用三個月不得對試題進行評價來掩蓋其中的問題。但命題人能否聽到我們的聲音,接受我們的意見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認真學、學得較好的同學也能得到滿意的分數。
頭腦中「印下」地圖

從2004年高考地理試題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試題直接或間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知識。地理圖表有地理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等類型。主要考查方式有識圖、填圖和繪圖。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經常運用圖表,養成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的習慣。如復習中國行政區時,要掌握各省級行政區輪廓形狀、位置和鄰省、鄰國等情況。

關注熱點問題

熱點問題是高考試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復習時,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生活中的地理等。社會熱點問題很多,如「三農」問題、城市化問題、環境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能源問題、自然災害等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問題的解決措施。

2004年高考地理試題特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高三地理,就有必要回顧今年的高考試題,並進行針對性分析,這有利於我們明確高考命題的基本思路,做到有的放矢地復習。

注重基礎

高考地理內容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等。因此,復習中應以基礎知識為主,重點掌握區域地理知識。

突出能力

2004年高考地理試題除了注重基礎知識外,還突出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包括地理讀圖能力和繪圖能力、地理成因分析、邏輯推理能力和地理評價等。

關注熱點

社會熱點問題在試題中佔有重要地位。考查方式是通過社會熱點問題的為切入點,分析這些熱點問題的產生地理背景和原因。

高考地理復習的對策

從上述可知,2004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是注重基礎、突出能力、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因此,我們在地理復習中應採取以下對策。

建構體系

高考地理知識涉及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三大部分內容,知識多而龐雜。如何將復雜知識牢牢掌握是我們復習中應該關注的問題。復習時,一方面要記住一些基本地理事實、基本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另一方面要理清知識之間的聯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高中地理《工業地域體系和地域類型》一節知識體系。經常有意識地整理知識,理清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助於系統地掌握地理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提高學習效率。

掌握方法

高考試題中能力型試題比重越來越多。如何提高能力是每一位考生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要想提高地理思維能力,必須掌握地理學習方法。學習地理的方法有很多,盡管每位同學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有一些共同的方法,如分析法、比較法和綜合歸納法。最近幾年來高考試題屢見運用這些方法考查的試題。如2004年高考第二大題第(二)題是分析圖表資料完成相關問題;第(三)題運用比較方法來比較上海和巴黎兩城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第(一)題分析比較馬六甲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地理差異。所以要經常運用比較分析法和綜合分析法進行復習。

比較分析法可以是某項地理要素進行比較,如比較中國冬、夏季風的異同點;也可以是兩個不同地區之間進行比較,如比較秦嶺———淮河南北地理差異。綜合分析法是要學會綜合的思維方式,掌握學習地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如2004年高考試題中第49題,分析魯爾區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化工業基地原因。要從地理位置和交通、資源、能源、勞動力和人才、原有基礎等多方面進行分析。2004年高考試題中第46~48題冰島地理的考查,是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分析的基礎上,進而分析該國特色的經濟部門,這里考查的就是典型的區域地理學習方法

閱讀全文

與地理圖表有哪些類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