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遼寧東部地區包括哪個市
遼東地區包括丹東、大連、營口。具體介紹如下:
1、丹東
丹東,遼寧省地級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23°22′至125°42′ ,北緯39°43′至41°09′之間。
2、大連
大連市地處遼東半島南端,位於北緯38°43′~40°12′,東經120°58′~123°31′之間。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倚遼闊的東北平原,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
全市土地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2414.96平方千米,所轄縣(市)10158.89平方千米(含普蘭店區)。
3、營口
營口市位於遼東半島中樞,遼河入海口左岸。西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隔海相望;北與盤錦市、鞍山市為鄰;東與鞍山市接壤;南與大連市相連。地理坐標處於東經121°56′至123°02′之間,北緯39°55′至40°56′之間。市域南北最長處111.8公里,東西最寬處50.7公里。
(1)地理遼寧有什麼擴展閱讀
遼東政區歷史:
1、戰國燕置郡。治所在襄平(今遼陽市),轄境相當今遼寧大凌河以東地區,長城以南地區。遼水為我國古代六川之一。西晉改為國。十六國後燕末地入高句麗。北燕又僑置遼東郡於今遼寧西部。北齊廢。
2、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魏改為昌黎郡。
3、今遼東已由古代對九州之東方代指演化為遼寧省行政區域的特指,即以遼東半島或遼中南工業基地為代表的遼河以東地區,包括丹東、大連、營口等遼東半島沿海地區。
② 遼寧的物產是什麼
遼寧位於中國東北,物產有:
1、在我國,秋白梨大多生長於遼寧,其中以遼西為著,錦西、綏中最集中。秋白梨營養豐富,含有各種有機酸、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除鮮食外,也可以加工罐頭、梨汁、梨脯、梨酒、梨膏等各具風味的保健食品,除暢銷國內大城市外,還有出口。
(2)地理遼寧有什麼擴展閱讀:
遼寧的資源豐富:
1、近海生物資源:有經濟價值的70多種,如小黃魚、大黃魚、帶魚、鮁魚、鱈魚、鯧魚等;蝦類20多種,主要是對蝦、毛蝦、青蝦等;蟹類10多種,主要是梭子蟹和中華絨螯蟹等;貝類20多種,主要有蚶、蛤、蟶等。
2、植物資源:有經濟價值的1300種以上。葯用類830多種,如人參、細辛、五味子、黨參、天麻、龍膽等;野果、澱粉釀造類70餘種,如山葡萄、獼猴桃、山裡紅、山梨等;芳香油類89種,如月見草、薄荷、薔薇等;油脂類149種,如松子、蒼耳等,還有野菜類、雜料類、纖維類等。
3、礦產資源:有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36種620處礦產地。遼寧的菱鎂礦是世界上具有優勢的礦種,在中國具有優勢的礦產還有硼、鐵、金剛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種。具有比較優勢的礦產主有煤、煤層氣、天然氣、錳、鉬、金、銀、熔劑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等16種。
③ 遼寧地理概況有哪些
歷史溯源遼寧省歷史悠久,古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在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現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遺址,距今已有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在朝陽市喀左縣發現的鴿子洞遺址及出土的石器,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距今有5萬年左右。約在7000年前,遼寧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顯示了遼寧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繁榮景象。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從出土的祭壇、積石冢、神廟和女神彩塑頭像、玉雕豬龍、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這里存在一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標志著遼寧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紀夏朝進入奴隸社會後,遼寧地區逐步與之建立了隸屬關系。據中國最早的史書《禹貢》記載,遼寧地區最早為冀、青2州之城,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面設置郡縣,在遼寧地區設置遼東、遼西、左北平郡。兩漢、三國時隸屬幽州。西晉隸屬平州。東晉為營州。隋朝時置遼東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時在安東都護府的管轄下。遼代為東京道、中京道、金代為東京路、北京路。元代置遼陽行省。明代時為遼東都司。
遼寧地區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發祥地,至今遺存下來的沈陽故宮、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歷史面貌。民國初沿襲清制,公元1929年(民國18年)奉天省改為遼寧省,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遼寧地區曾一度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國初期,遼寧地區劃分為遼東和遼西兩省,以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撤消遼東、遼西兩省建制,合並改為遼寧省。
地理簡報遼寧省簡稱遼,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地理座標處在東經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東西端直線距離最寬約550公里,南北端直線距離約550公里。遼寧省陸地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面積1.5%。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公里,佔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公里佔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近海分布大小島嶼506個,島嶼面積187.7平方公里。沿黃海的主要島嶼有外長山列島、里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等;沿渤海主要島嶼有菊花島、大小筆架山、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和蛇島等。
遼寧省東北與吉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瀕浩瀚的渤海和黃海。
氣候點評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屬於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東濕西干。全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年平均無霜期130—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④ 遼寧省有多少個城市每個城市的名字是什麼
截至2017年底,遼寧省下轄14個地級市,包括沈陽市(副省級)、大連市(副省級)、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錦州市、營口市、阜新市、遼陽市、盤錦市、鐵嶺市、朝陽市、葫蘆島市。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沈陽
沈陽,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2、大連
大連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中央確定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別稱濱城,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大連基本地貌為中央高,向東西兩側階梯狀降低;地處北半球的暖溫帶、亞歐大陸的東岸,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
3、丹東
丹東,遼寧省地級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
4、遼陽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遼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遼寧省中部,是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5、葫蘆島市
葫蘆島市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原名錦西,地處遼寧省西南部,中心地理方位為東經120°38`,北緯40°56`,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
⑤ 遼寧的特產有哪些
遼寧的特產有老龍口白酒、遼中鯽魚、凌塔白酒等。
一、老龍口白酒
老龍口白酒,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老龍口酒創始於建於1662年(清康熙元年),釀造歷史悠久。產地位於長白山余脈與遼河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地下水源屬礦泉水質,宜於釀酒。
老龍口釀酒的窖池經過幾百年的馴化富集了黴菌、酵母菌等種類繁多的微生物,為釀酒提供了呈香呈味的前驅體,形成了「濃頭醬尾,綿甜醇厚」的獨特風格。老龍口品牌被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稱號。
2010年07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老龍口白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⑥ 遼寧沿海人口眾多,什麼豐富
物產豐富,礦藏資源豐富。遼寧所屬的環渤海沿岸地區,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礦藏資源豐富,交通條件便利,居住人口密集,工業基礎雄厚。
⑦ 關於遼寧省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遼。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省會沈陽。煤、鐵、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鋼都鞍山、大慶油田全國聞名。工業門類齊全,主要有冶金、機械、石化、電子等。主要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鐵嶺、丹東、錦州、盤錦、營口等。農業主產大豆、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等。遼寧是著名的柞蠶、蘋果產地和海洋漁業生產區。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有沈陽故宮、清代三陵、遼陽壁畫墓群、鞍山千山、湯崗子溫泉、義縣奉國寺、鳳凰山、本溪水洞等。遼寧境內有京哈、沈大等20多條鐵路線。
地理概況
遼寧省南臨渤海、黃海。隔鴨綠江與朝鮮為鄰,東南隔海與日本相望,東、北、西三面與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區接壤,靠近俄羅斯,是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要地。遼寧省陸地面積佔中國領土的1.5%。全省分為遼河平原、遼東丘陵(包括長白山延續部分及其餘脈千山)、遼西丘陵(包括醫巫間山、努魯兒虎山等)三個地帶。境內有遼河、鴨綠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渾河、繞陽河等河流,還有海拔708米的千山(全稱千朵蓮花山)。遼寧省海域面積1502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千米,佔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千米,佔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
氣候特點
遼寧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均溫-18—-5℃,7月均溫22~26℃。無霜期125~215天,日均溫10℃以上,活動積溫2700~3700℃,年降水量440~1130毫米,是東北地區光照最多、熱量最富、降水最豐的省份。
自然資源
遼寧省已發現有益礦種110種,佔全國的67%。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69種,其中鐵礦、磷鎂礦、金剛石、硼礦、滑石、玉石、石油、天然氣、錳礦等2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7名。遼寧的植物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山區,現有森林大都是茂密的天然次生林,草原、灌木叢、蘆葦、谷地、沼澤等相互交替,植被類型較多。如此復雜的生態環境正是野生動物棲息生存的良好條件,各種陸棲脊椎動物達500多種。
交通運輸
遼寧省現有公路里程9萬多千米,以沈陽、鐵嶺、法庫、錦州、朝陽、阜新等地為中心,聯系全省各市縣鄉鎮。國道有10條。鐵路里程約4200千米,鐵路運輸量占貨運總量的70%以上。遼寧內河航運里程750千米,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錦州港、葫蘆島港等五個港口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其中大連港吞吐量居全國第七位。航空方面,沈陽、大連、鞍山、錦州、丹東、朝陽等六個機場與日本、俄羅斯、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通航。
經濟概況
遼寧省工業、農業、交通也都很發達。主要工業有機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造紙、建材、紡織等,為國家重工業基地。遼寧省農牧漁業資源豐富,主要農產品有玉米、稻穀、大豆、棉花、油料、煙草。瓦房店、綏中、蓋州是國家蘋果生產基地,岫岩、開原是國家山楂優質產品基地。沿海漁場資源豐富。
文化習俗
遼寧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共有44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回、朝鮮、錫伯、壯、苗、土家等4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70萬,佔全省的16%。
省會:沈陽
沈陽市為遼寧省省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交通中心、通訊樞紐及物資集散地,為中國重工業基地,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和經濟中心城市之一。沈陽市位於遼河平原中部,人口698萬。市府駐瀋河區。轄和平、大東、皇姑等9區和遼中、康平、法庫3縣,代管新民市。以重工業、機械製造業為主,工業有機電、醫葯、汽車、石化等類。沈陽農業主產稻穀、玉米,是全國商品糧的重要產區。沈陽還是聯系東北三省和關內的交通樞紐。
「北方明珠」:大連
「大連」這個名字源於大連灣,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對,是扼守京津的門戶;北面背依東北大陸。腹地遼闊。堪稱東北之窗。海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大連是半島城市,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素有北方明珠之美譽。大連自然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的蘋果、黃桃、櫻桃葡萄等水果和鮮美可口的鮑魚、對蝦、海參扇貝、螃蟹等海珍品遠銷海外。
千山
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有東北明珠之稱。千山又名千華山、積翠山、千朵蓮花山,是長白山遼東支脈主峰,海拔708米。千山群峰拔地,萬笏朝天,「無松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無處不幽」,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兩代皇帝當年居住的宮殿。佔地約6萬平方米,有房屋300餘間。組成院落數十個。沈陽故宮分中、東、西三路:中路的主體建築是崇政殿,又稱正殿。俗稱金鑾殿,院落包括三進,南有大清門,北有清寧宮。大政殿是東路建築的主體。又叫八角殿。大殿八角即是八旗的象徵。大政殿周圍還有被稱為十王亭的十座方亭。文溯閣是西路的主體建築。由前部分的戲台、嘉蔭堂和後部分的仰熙齋構成。
蛇島
位於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渤海之中的小島。又名小龍山島。島上有黑眉蝮蛇1.3萬余條,而且只有這一種蛇,屬劇毒蛇。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這里食物充足,各種昆蟲、鼠類及每年遷徙在此停歇的多種候鳥,給蝮蛇提供了豐富的佳餚。島上蝮蛇所產生的蛇毒是治療各種神經肌肉、血液循環等疾病的寶貴葯用資源。
旅順口
旅順口是大連市最大的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為244.22平方千米,包括8個景區、72個景點,一年四季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濱的海岸線曲折,沙灘平緩,是進行海水沐浴的極佳場所,山、海、灣、灘、島緊密相連,鳥島、蛇島、老鐵山鳥棧和黃、渤海天然分界線等自然奇景堪為世界奇觀;而且新石器時期遺址、漢代牧羊城、唐代鴻臚井和近代戰爭遺跡等人文景觀也頗為豐富。以黑石礁上的石林、白雲山上的蓮花狀地質景觀構造等最具特色。
遼陽壁畫墓群
遼陽壁畫墓群是我國東漢和魏晉時代的墓室壁畫群。主要分布於今遼寧省遼陽市北郊的太子河兩岸。1961年國務院將這些壁畫墓定名為「遼陽漢壁畫墓群」。遼陽墓室壁畫以表現墓主人生活為主,突出家居宴樂和車馬出行等場面。構圖比較嚴謹,形象頗為生動。還注意到了比例和透視關系。這些漢墓壁畫是中國最早發現的漢代墓室壁畫,它通過反映當時地方政權顯貴的生活,展現了當時東北地區的面貌。
筆架山
筆架山與葫蘆島隔海相望,海拔100餘米。總面積8平方千米。山門上刻著「光耀家國」四個大字。懸崖峭壁的筆架山上有許多道教廟宇。神路又稱天橋,是因潮汐沖擊而成的一條卵石小路,長約1600米。寬約9米。連接著海岸和筆架山。神路潮漲隱,潮落現,像一條蜿蜒的蛟龍隱現在大海之中,神奇絕妙,堪稱筆架山一絕。此外,石猴泅渡、仙女造橋、龜出海等景觀也甚為壯觀。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又稱九曲銀河洞,是一個地下大型暗河岩溶洞穴。洞內各種溶岩景觀千姿百態,地下暗河平穩流長,行船覽勝,如入仙境。
⑧ 遼寧省有哪些市
遼寧省轄14個地級市(其中沈陽、大連為副省級城市),分別是: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錦州市、營口市、阜新市、遼陽市、鐵嶺市、朝陽市、盤錦市、葫蘆島市。
1、沈陽市
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全市下轄10區、2縣,代管1縣級市,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1萬人,城鎮化率80.55%,是環渤海以及東北唯一的特大城市。
沈陽位於東北亞的地理中心、遼寧中部,是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東北振興以及輻射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2、大連市
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中央確定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別稱濱城,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基本地貌為中央高,向東西兩側階梯狀降低;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下轄7市轄區、2縣級市、1縣;2017年戶籍人口594.9萬人。
3、鞍山市
簡稱鞍,遼寧省省轄市,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中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遼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是國務院批準的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因市區南部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而得名。
鞍山總面積9252.35平方公里,轄4個市轄區(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1個縣級市(海城市),1個縣(台安縣),1個自治縣(岫岩滿族自治縣)城區面積797平方千米。共轄58個鎮、7個鄉、48個街道辦事處。
4、撫順市
為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遼寧省重要的工業基地,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位於遼寧省東部,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沈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
地理坐標為東經123°55',北緯41°52',撫順境內平均海拔80米,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市區位於渾河沖積平原上,三面環山;轄四個市轄區及三個縣;總面積11271.03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210.7萬。
5、本溪市
遼寧省地級市,是遼寧省東部的中心城市,是以鋼鐵、化學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國務院批準的十三個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本溪市下轄4個市轄區(平山區、明山區、溪湖區、南芬區),兩個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本溪市共35個街道辦事處(兩縣各一個)、24個鄉鎮、229個社區、289個村民委,另設有國家遼寧(本溪)生物醫葯科技產業基地、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本溪水洞溫泉旅遊度假區。
6、丹東市
遼寧省地級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23°22′至125°42′ ,北緯39°43′至41°09′之間。
東西最大橫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0公里,海岸線長120公里,總面積15222平方公里,下轄3個市轄區、1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2016年總人口237.9萬人。
7、錦州市
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下轄黑山、北鎮、凌海、義縣和凌河區、古塔區、太和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松山新區、錦州龍棲灣新區10個縣(市)區,總面積10301平方公里,海岸線124公里,人口302.6萬。
8、營口市
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是大龍郵票的誕生地和發行地之一,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曾是東北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宗教文化傳播中心及各種物資的集散地,被譽為「東方貿易總匯」和「關外上海」之稱。
2012年,營口市轄四個行政區一個新區及兩市(縣):鮁魚圈區、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沿海新區、大石橋市、蓋州市。面積:540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35.45萬,市轄區面積981.99平方公里,城區常駐人口120.6萬。市政府駐沿海新區(產業基地)新聯大街。
9、阜新市
是遼寧省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區,是遼寧省西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為沈陽經濟區重要城市之一。
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遼河平原的中間過渡帶,全區呈現長矩形,中軸斜交於北緯42°10′和東經122°00′的交點上。東西長170千米,南北寬84千米,總面積10445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南高,東北低。轄五區二縣,2017年總人口186.2萬人。
10、遼陽市
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遼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位於遼寧省中部,是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截至2013年,遼陽市轄5個市轄區(白塔區、文聖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代管1個縣級市(燈塔市)、1個縣(遼陽縣)。
11、盤錦市
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中南部,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遼河入海口城市;地勢地貌特徵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漸傾斜;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轄一個縣、三個區;2017年總人口129萬人,總面積4071平方千米。
12、鐵嶺市
遼寧省轄地級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地勢大體是東高中低、北高南低,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1.3萬平方千米,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2017年總人口293.7萬人。
13、朝陽市
別稱「龍城」。位於遼寧西部。遼寧省省轄市,東連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南臨渤海之濱秦皇島市,西接京、津、冀經濟圈,北依內蒙古腹地,海陸兼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是東北地區進關的重要通道,自古便有「金朝陽,銀赤峰,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之稱。戶籍總人口336.5萬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朝陽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14、葫蘆島市
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原名錦西,地處遼寧省西南部,中心地理方位為東經120°38`,北緯40°56`,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
葫蘆島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依山傍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下轄3區2縣1市,總面積10434平方千米;總人口280萬人。
⑨ 遼寧有多少個城市
遼寧省共有14個地級市: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其中沈陽市和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
1、沈陽市,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沈陽位於中國東北亞的地理中心、遼寧中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2、大連市,別稱濱城,大連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中央確定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基本地貌為中央高,向東西兩側階梯狀降低。
3、鞍山市,簡稱鞍,遼寧省省轄市,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遼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因市區南部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而得名。鞍山地處環渤海經濟區腹地,遼東半島中部,位於沈大黃金經濟帶的重要支點,是遼寧中部城市群與遼東半島開放區的重要連接帶。
4、撫順市為遼寧省下轄地級市,是遼寧省重要的工業基地,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位於遼寧省東部,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沈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
5、本溪市是遼寧省東部的中心城市,是以鋼鐵、化學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國務院批準的十三個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
6、丹東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丹東是中國海岸線的起北端起點,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遊為主體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是國家級邊境合作區、全國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7、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錦州市是遼寧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物流中心,是環渤海經濟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遼寧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已被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家戰略。
8、營口市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是東北亞重要的出海通道,是「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的交通節點之一,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
9、阜新市是遼寧省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區,是遼寧省西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為沈陽經濟區重要城市之一。
10、遼陽市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遼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11、鐵嶺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鐵嶺市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龍江兩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鐵嶺地區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新興的煤電能源之城。
12、朝陽市別稱「龍城」。位於遼寧西部。朝陽市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東連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南臨渤海之濱秦皇島市,西接京、津、冀經濟圈,北依內蒙古腹地,是東北地區進關的重要通道。
13、盤錦市位於遼寧省中南部,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遼河入海口城市;地勢地貌特徵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漸傾斜
14、葫蘆島市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原名錦西,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
(9)地理遼寧有什麼擴展閱讀
遼寧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南瀕黃、渤二海,遼東半島斜插於兩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西南與河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東北與吉林省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
遼寧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遼東、遼西兩側為山地丘陵;中部為遼河平原;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稱遼西走廊。
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濕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