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介紹了圓明園的地理位置

什麼介紹了圓明園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2022-05-19 07:14:20

Ⅰ 圓明園地理位置的特點

·歷史背景:
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17世紀中葉,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游牧生活,冬季那裡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乾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裡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暴亂,砌了高高的宮牆。皇宮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牆,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延續了二百多年。
·地形特徵及歷代建築對興建圓明園的影響:
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這里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佔去。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園林。
·圓明園建造的實施: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康熙時代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水面,其內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當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的時候,規模是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的,所以建景不多,名聲也不大,遠遠比不上暢春園。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來,在其60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建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因此雷金玉異常欣喜。而卻被咸豐毀於一旦。

Ⅱ 圓明園的位置在哪兒布局是什麼樣的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它是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Ⅲ 圓明園位置與規模

位置與規模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三園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繞福海而修。總面積達350公頃。
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竟等於8.5個紫禁城!
1860年10月6日—18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至今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吊。
名稱由來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佛號「圓明」。

園林建築特色
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蘇州獅子林,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還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洋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藝術特色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王」。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康熙時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雍正時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乾隆時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咸豐時期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切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同治時期以後
同治年間(1862~1874年),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現被辟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編輯本段]【建造情況】
·歷史背景
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東北黑龍江流域。17世紀中葉,大舉進兵華北,徹底推翻了明王朝,自東北入關定都北京,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清朝,由於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游牧生活,冬季那裡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北京盛夏乾燥炎熱的氣候很不適應。紫禁城雖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但清朝皇帝感到那裡呆板憋悶,特別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也為了防止暴亂,砌了高高的宮牆。皇宮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當時對皇城曾有「紅牆,綠瓦,黑陰溝」之稱。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延續了二百多年。
·地形特徵及歷代建築對興建圓明園的影響
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這里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別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佔去。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園林。
·圓明園建造的實施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康熙時代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水面,其內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當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的時候,規模是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的,所以建景不多,名聲也不大,遠遠比不上暢春園。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來,在其60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建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
[編輯本段]【園林結構】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光是懸掛了匾牌的就有600餘座。
·圓明園
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園林風景群已遍及全園三千畝范圍。乾隆年間,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該園的主要園林風景群,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縷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字、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台、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境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麴院風荷、洞天深處),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當時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築約達600座,實為右今中外皇家園林之冠。
·萬春園
早先原是恰親王允祥的賜邸,約於康熙末年始建,後曾改賜大學士傅恆,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歸入御園,定名綺春園。那時的范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慶四年和十六年,該園的西部又先後並進來兩處賜園,一是成親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經大規模修繕和改建、增建之後,該園始具千畝規模,成為清帝園居的主要園林之一。至此,圓明三園處於全盛時期。嘉慶先有「綺春園三十景」詩,後又陸續新成20多景,當時比較著名的園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四宜書屋、春澤齋、鳳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煙雨樓、含暉樓、澄心堂、暢和堂、湛清軒、招涼榭、凌虛亭等近30處。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有百餘座。綺春園宮門,建成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半個多世紀,亦稱「新宮門」,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該園東路的敷春堂一帶經改建後,作為奉養皇太後的地方;但園西路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豐皇帝的園居范圍。該園1860年被毀後,在同治年間試圖重修時,改稱萬春園。
·長春園
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前後,於1751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時,園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諸如澹懷堂、含經堂、玉玲瓏館、思永齋、海岳開襟、得全閣、流香渚、法慧寺、寶相寺、愛山樓、轉湘帆、叢芳榭等。其後又相繼建成茜園和小有天園。而該園東部諸景(映清齋、如園、鑒園、獅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規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樓景區,長春園共佔地一干畝。懸掛匾額的園林建築約為200座。
·西洋樓
清帝為了追求多方面的樂趣,在長春園北界還引進了一區歐式園林建築,俗稱「西洋樓」,由諧奇趣、線法橋、萬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和線法牆等十餘個建築和庭園組成。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開始籌劃,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傳教土郎世寧、蔣友仁、王致誠等設計指導,中國匠師建造。建築形式是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風格,造園形式為「勒諾特」風格。但在造園和建築裝飾方面也吸取了中國不少傳統手法。建築材料多用漢白玉石,石面精雕細刻,屋頂覆琉璃瓦。西洋樓的主體,其實就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恃。主要形成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處大型噴泉群。
西洋樓景區整個佔地面積不起過圓明三園總佔地面積的五十分之一,只是一個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卻是成片仿建歐式園林的一次成功嘗試。這在東西方園林交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一位目睹過它的西歐傳教土贊譽西洋樓:集美景佳趣於一處,凡人們所能幻想到的、宏偉而奇特的噴泉應有盡有,其中最大者,可以與凡爾賽宮及聖克勞教堂的噴泉並駕齊驅。這位傳教士的結論是:圓明園者,中國之凡爾賽宮也。

Ⅳ 圓明園的重要資料有哪些(5個)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郊西北十里,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今天我們簡單談一些關於圓明園的資料。

圓明園始建於明代

一、圓明園始建於何時

圓明園始建於明代。早先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園林。清初曾將北京西北郊的許多前明私園收歸內務府奉宸院,再分賜給皇室成員和貴族官僚。圓明園就是康熙四十八年賜給皇四子胤禛的一座「賜園」。

大規模的修建是在清朝乾隆時期,此後經150餘年的經營,建成一座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組成的方圓30華里的世界最豪華的皇家宮苑共40景,145處建築。

當年圓明園建築

二、當年圓明園究竟有哪些建築

圓明園內有雄偉庄嚴的宮殿,也有玲瓏精巧的亭台樓閣;有象徵鬧市的「買賣街」,也有仿照田園風光的「山村」。園中許多風景是模仿全國各地的名勝修成的。如杭州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等。還有許多景物是按古代詩人、畫家描寫的意境建造的,如蓬萊瑤台、武陵春色等。

另外,還有仿巴黎凡爾賽宮的海晏堂。園中不但有壯麗的建築群、還收藏著無數極珍貴的文物。既有歷史書畫、孤本秘籍,也有金銀珠寶、名貴銅、瓷器。

圓明園的劫難

三、清朝末年圓明園的劫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洗劫。強盜們把一切能拿走的全拿走了,那些較重的琺琅瓶和瓷器則被砸碎。為了掩蓋罪行,10月18日,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下令焚毀圓明園。幾千名英國士兵一齊放火,一時黑煙如雲,彌漫北京上空,百餘里之內不見日光,大火延燒一星期,圓明園化為一片焦土。

事後,額爾金還得意地說,燒掉圓明園,是為了給中國人的腦袋裡留下一個「必要的印象」。

圓明園的保護整修

四、建國後對圓明園的保護整修

清朝滅亡後,圓明園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到了日寇佔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不少農戶入園開田種稻,圓明園早已面目全非。

新中國成立後,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近半數的土地成為綠化地帶。現在,十幾萬株樹木蔚然成林,多數建築基址尚可找到,數十處假山疊石仍然可見,西洋樓遺址的石雕殘跡頗引人注目。

Ⅳ 圓明園地理位置

圓明園地理位置是在北京西北郊區、海淀區中部偏東的清華西路28號,其東南角為清華大學西門。

Ⅵ 圓明園的地理位置

圓明園(遺址公園)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

Ⅶ 【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位置與規模 圓明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並於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園於1860年(咸豐十年)被英法聯軍劫掠焚毀。

Ⅷ 圓明園的地理位置簡易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建築面積近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洗劫並付之一炬。

1976年11月,圓明園管理處成立,1988年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 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式開始對社會開放。經過1990年、1993年兩次征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回收了盛時圓明園規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權。1996年9月被六部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1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北京市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2000年9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2008年11月20日通過國家旅遊局4A景區評審。2010年10月12日,榮獲「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張名片之一。

Ⅸ 圓明園的資料簡介。

(園林介紹)
(1)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海淀區,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稱萬春園)。組成統稱為「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圓明園規模宏偉,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融合了各式園林風格,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因為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所以也稱"夏宮"。
圓明園中最著名的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2)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又稱為圓明園獸首、圓明園紅銅獸首、圓明園獸首銅像等。是原中國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由義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後流落四方。其中鼠首與兔首被法國人收藏。2013年4月法國皮諾家族宣布歸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則下落不明。
(3)十二生肖獸首」是人身獸首選材為精煉紅銅歷經百年而不銹蝕。18世紀中期,乾隆皇帝在圓明園東邊一塊狹長的地帶造一座豪華的西洋花園,宮廷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是設計師,他設圓明園計並推薦法國神父蔣友仁負責建造人體噴泉位於花園中央,一天24小時12個生肖動物每隔兩小時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4)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台南北兩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涌射噴泉,蔚為奇觀。
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20公分,雕刻精細,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5)長春園
長春園位於北京市圓明園東側始建於1714年雍正十年前後。此地原是康熙大學士明珠自怡園故址,有較好的園林基礎。兩年後該園中西路諸景基本成型,1745年乾隆十六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在西部增建茜園北部建成西洋樓景區,並於1767年-1773年(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間)集中增建了東路諸景。
(6)長春園昔日的園林景觀僅在乾隆年間由宮廷畫師繪有一幅大型全景圖,1860年英法聯軍焚園後下落不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長春園山形水系至1994年9月竣工放水。長春園不是對圓明園的簡單擴展和內部增建而是在圓明園東側另闢一所面積約一千畝的新園。與圓明園本園不同的是長春園是一個事前精心規劃設計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園林傑作。《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完成之後乾隆皇帝的建築熱情暫時消歇。不過僅僅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造園熱情再次勃發。這一回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他是要給自己興建一座退位後宴居的所在盡管這個時候他還只是一個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因此之故頤養和休閑就成了長春園最大的主題。不妨這樣說長春園是乾隆皇帝親手為自己營建的老年活動中心。
(7)萬春園
綺春園成園於乾隆中葉主要營建工作在嘉慶年間完成並把萬春園歸納為「萬春園三十景」。道光初年以後便主要成為了大清國太後太妃們的園居之地。綺春園早期曾是清怡親王允祥的與御賜花園名為「交輝園」。到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嘉慶朝時將綺春園西邊諸多小園並入加以修繕、添建才初成規模。此時的綺春園達到全盛規模無論是質量還是規模都無法與圓明園及長春園相比。
綺春園位於圓明園的東南最初在乾隆年間稱為春和園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圓明園東南幾個小園擴建成綺春園。在嘉慶十四年1870年擴充將西部小園並入由竹園、含暉園、西爽村以及春和園組成。綺春園的面積54.3公頃園林規模比長春園略小。綺春園在道光年間以後主要作為太後、太妃居住之所。
(8)圓明園被毀後同治年間准備重修圓明園時擬大修綺春園並令改名萬春園後因財政拮據而作罷。後人常將綺春園稱為萬春園但萬春園只是為重建而命名並沒有真正出現過。
(9)圓明園的毀滅
1860年10月5~7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並將圓明園洗劫一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10)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裡裝進的珍品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鍾表、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琺琅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大規模的焚燒共兩次第一次是 10月6日至17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Ⅹ 圓明園簡介

圓明園

此園原為雍正皇帝為皇子時的賜園,待其即皇位以後擴建為離宮,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擴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三十七年(1772年)先後又附建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它坐落在西郊海淀鎮之北,周圍泉眼叢聚,草豐樹茂,是絕好的造園之地。三園共佔地350餘公頃。園內成組的建築群有一百二十三處,被譽為「萬園之園」。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

圓明園三園地勢平坦,所以造景大部分是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的水景園。具體講,圓明園有三大景區。即中部的前湖後湖景區,包括正大光明殿所在的宮廷區以及前湖、後湖沿岸的九島。每個島都有一組標題的景點,最大的一處稱「九洲清晏」,即取「禹貢九洲」的含意,象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環繞後湖的東、西、北三面,形成一圈外圍景區,在這區裡布置了小園林集群,如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中央景區。外圍景區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有祭祖的安佑宮、城堡式佛寺舍衛城、模仿商業活動的買賣街、藏書的文源閣、聽戲的同樂園、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杭州西湖的「麴院風荷」、仿紹興蘭亭的「坐石臨流」、仿廬山的「西峰秀色」等。第三景區為東部的福海景區,即以福海的大水面為中心,湖中有三個島嶼鼎列,以象徵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湖岸布置了與水有關的二十處景點。此外,在圓明園的北宮牆外,尚有後來增建的一條狹長的景區,主要表現水村野居的風光。

長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園,在圓明園的東側。此園分為南北兩個景區。南區以淳化軒一組為主體建築,周圍湖島布置了十個景點,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園、鑒園、獅子林、海岳開襟、玉玲瓏館等。北區為一橫長地區,區內布置了六幢歐洲18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名為諧奇趣、蓄水樓、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俗稱西洋樓。這些建築的體形及立面上的柱式、檐口基座、門窗細部俱為歐式建築作法,但細部雕飾也摻雜了中國式的紋樣。建築前還配有人工噴泉。西洋樓建築是歐洲建築文化第一次傳入中國的完整作品,也是歐洲與中國兩大園林體系首次結合的創造性嘗試。

綺春園也是圓明園的一個附園,是多座私家小園合並擴建而成的,共計三十景。總體布局不拘泥一定章法,但更富於自然情調。景與景之間疏密相間,水系也比較錯綜復雜,形成小巧玲瓏的格局。

綜觀圓明三園可知其造園之骨架在於理水,通過人工巧構,安排出大、中、小的湖泊群,同時互相串通,形成水系。水系之外又配以陸地游覽線,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把全園分劃成山復水轉、層層疊疊近百處的自然空間,為開拓各類園林意匠構思創造了條件。建築群體組合都以組景為目的,每一景點皆為一個小型園林,因此形成「集錦式」的規劃形制。圓明園的單體建築設計打破了傳統官式的束縛,廣征博採地方民居形式及刻意求新的體型,小巧素雅,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圓明園中還選用大量花木植物,移植馴化一部分南方植物,花季搭配,造成繁花似錦、四季如春的生態環境。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海淀區頤和園東,海淀鎮北,原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與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佔地約345公頃。目前園中西半部沿未開發,主要開放了東部園景,開放面積200多公頃。
殘存的大水法是圓明園遺址的標志。此處原是聞名遐邇的「西洋樓」——園林化的歐式宮苑,將中國園林藝術與西式建築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為建築史上的經典。遺憾的是,西樣樓以木結構為主,在1860年英法聯軍的罪惡之火中焚燒殆盡,唯一殘存的大水法因其為石制而得以倖存。這兩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經蒼桑,巋然不支,令人感慨萬千。

園內還有介紹圓明園歷史的圖文資料展室;按原貌復制而成的「圓明園」微縮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娛樂處——迷宮。據說當的迷宮的游戲規則是:皇上坐在迷宮中心,眾宮女從周邊打著燈往前跑,誰最先跑到皇上身邊誰就能得賞。現在遊人的興趣則在:從入口進,七拐八繞,終於找到出口。

曾經笑傲萬園的璨燦的圓明園建築已經萬劫不復,所剩的除了殘碑傷石,更多的是對往昔的沉思,各永遠不會飛煙盡的自然山水。這是圓明園遺址最獨特的風格:洗盡鉛華,凝重質朴,笑看山水,淡以致遠。

圓明園遺址仍保持水景園特色,園內遍布水域,大小河道把大面積的「福海」和規模稍遜的「後湖」,以及眾多小塊面聯結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襯以聚土而成的山崗、島堤和荒石,別有秀色,仍是今人所愛之園。特別是附近清華、北大等高校名府中的莘莘學子,課余經常騎車到此,觀水賞月,體味園中不盡的底蘊——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圓明園遺址

「假若你能幻想神仙也和常人一般大小,此處就可算做仙宮樂園了。 」1860年10月,一個英國隨軍牧師跟著英法聯軍踏進北京圓明園時 ,情不自禁地驚嘆,「我從未見過一個景色,合於理想的仙境,今日方算 開闊眼界。」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是燕人游覽之地。遼代以後,皇室和達官貴人紛紛在此佔地造園,作為避暑遊憩之所。

1684 年,康熙命葉陶在清華園舊址上建「暢春園」,作為「避喧聽政」之所, 1709年又開始營建圓明園,作為皇四子胤禎的賜園。「圓明」乃「圓 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而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取恪守圓通中庸 ,聰明睿智之意。胤禎繼位後,於1725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圓明園,增 修亭榭樓宇,引水架橋,鑿池造山,使其成為兼有「宮」和「苑」雙重功 能的離宮型皇家園林。自雍正始,園居成為一種宮庭風尚,皇帝年初朝賀一過就移居園宮,直到冬至天壇祭天前才回大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園中度過。

園中由雍正題署的建築群有28處,其中長春仙館是皇太子弘 歷讀書習文的地方。弘歷即位後,圓明園擴建進入全盛時期,在他主持下 ,圓明園東北建「長春園」、東南建「綺春園」,三園共建景點100餘 處,因三園均由圓明園總管大臣管轄,故此三園後來通稱圓明園。 圓明三園成倒品字型鼎立,總面積350公頃,內有橋梁百餘座,風 景群100多處,樓台殿閣等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比故宮還要多 1萬平方米。三園外圍約10公里,圍牆約2萬延和(因多為雙層圍牆) ,規模極大,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從始建到被毀歷五世150年的修築 ,成為三山五園之首。

這個被乾隆譽之為「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的園林傑作,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都不愧 變一顆璀燦的明珠。

就是這么一座美麗如仙境的大型皇家園林,歷史上的某一天卻化為廢 墟……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憤慨地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 個搶東西,一個放火。……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1856年10月,英國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10月6 日,法軍攻佔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自殺,次日,英軍到。在圓明園無數珍寶面前,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光迅速變得貪婪無比。

於是,對園內珍寶開始了明火執仗的疫狂搶劫,據《泰晤士報》隨軍記者 報道:他們「誰也不知道該拿什麼東西。為了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琅瓶因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他們的營帳里堆滿了搶劫來的珍寶,這些珍寶有的被現場拍賣,有的則被作為禮品獻給英國國王和法國皇帝。

現在,英法博物館里收藏的中國文物有許多就掠自圓明園,如英國「大英博物館」里的晉代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的唐人摹本、法國 「國家圖書館」藏的沈源、唐岱的《圓明園四十景圖》等等。

為掩蓋劫掠 罪行,10月18日,3500多名英國士兵在圓明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一直燒到19日,熊熊火光染紅了北京城的上空。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 的浩劫。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在風中搖搖欲墜的圓明園又一次遭到浩劫,強盜們四處搜尋殘存的珍寶,最後又是一把大火。圓明園,這座世界園林藝術的絕作,終於轟然倒塌,淪為一片廢墟,只剩些殘坦斷壁兀立遺址,野蒿荒草隨風搖晃,似乎是在向前來「憑吊」的後人們訴說著侵 略者的罪行。

閱讀全文

與什麼介紹了圓明園的地理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