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遼寧發現什麼地理地質

遼寧發現什麼地理地質

發布時間:2022-05-19 09:06:49

Ⅰ 遼寧三角洲是什麼地質形成的

三角洲:也稱河流三角洲。顧名思義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分布。分為地理三角洲(多指現代沉積)和地質三角洲兩個含義,一般不予區分,在不同的問題中加以區分(專業讀者都清楚)。地理三角洲也稱現代三角洲沉積。地質三角洲沉積是指地質歷史時期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處形成的砂泥岩堆積體。2、沉積體系:主要形成於河流發源地(山麓根部,地質上的洪積錐或洪積扇位置)到深湖或深海的完整沉積區域。該區域的所有水系、植被和水體下的沉積或堆積物以及生物(或遺體)極其活動痕跡(或遺跡)都屬於體系。3、沉積體系結構:洪積區(山麓相);泛濫平原;分流河道相(水上和水下兩部分);指狀前緣相;三角洲海相沉積區(或湖相區)。4、三角洲體系結構:主要是指地質歷史沉積的岩石平面位置(區域部位)和縱向上的岩性變化組合特徵。一般發育較全的(也稱結構完整)體系結構平面上有三個帶(三角洲核部、分流河道、指狀前緣)垂向上有三層結構(岩性粗細變化導致。自下而上由粗到細或由細到粗變化,反映水體深淺變化)。5、概念:三角洲沉積體系內的水體、化石(生物)和岩性(堆積物)特徵統稱為三角洲沉積體系結構。地質上主要指岩性結構。地理上主要指水體和植被和生物以及堆積物等。

Ⅱ 關於遼寧省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遼。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省會沈陽。煤、鐵、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鋼都鞍山、大慶油田全國聞名。工業門類齊全,主要有冶金、機械、石化、電子等。主要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鐵嶺、丹東、錦州、盤錦、營口等。農業主產大豆、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等。遼寧是著名的柞蠶、蘋果產地和海洋漁業生產區。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有沈陽故宮、清代三陵、遼陽壁畫墓群、鞍山千山、湯崗子溫泉、義縣奉國寺、鳳凰山、本溪水洞等。遼寧境內有京哈、沈大等20多條鐵路線。

地理概況

遼寧省南臨渤海、黃海。隔鴨綠江與朝鮮為鄰,東南隔海與日本相望,東、北、西三面與吉林、內蒙古、河北等省區接壤,靠近俄羅斯,是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要地。遼寧省陸地面積佔中國領土的1.5%。全省分為遼河平原、遼東丘陵(包括長白山延續部分及其餘脈千山)、遼西丘陵(包括醫巫間山、努魯兒虎山等)三個地帶。境內有遼河、鴨綠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渾河、繞陽河等河流,還有海拔708米的千山(全稱千朵蓮花山)。遼寧省海域面積1502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千米,佔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千米,佔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

氣候特點

遼寧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均溫-18—-5℃,7月均溫22~26℃。無霜期125~215天,日均溫10℃以上,活動積溫2700~3700℃,年降水量440~1130毫米,是東北地區光照最多、熱量最富、降水最豐的省份。

自然資源

遼寧省已發現有益礦種110種,佔全國的67%。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69種,其中鐵礦、磷鎂礦、金剛石、硼礦、滑石、玉石、石油、天然氣、錳礦等2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7名。遼寧的植物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山區,現有森林大都是茂密的天然次生林,草原、灌木叢、蘆葦、谷地、沼澤等相互交替,植被類型較多。如此復雜的生態環境正是野生動物棲息生存的良好條件,各種陸棲脊椎動物達500多種。

交通運輸

遼寧省現有公路里程9萬多千米,以沈陽、鐵嶺、法庫、錦州、朝陽、阜新等地為中心,聯系全省各市縣鄉鎮。國道有10條。鐵路里程約4200千米,鐵路運輸量占貨運總量的70%以上。遼寧內河航運里程750千米,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錦州港、葫蘆島港等五個港口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其中大連港吞吐量居全國第七位。航空方面,沈陽、大連、鞍山、錦州、丹東、朝陽等六個機場與日本、俄羅斯、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通航。

經濟概況

遼寧省工業、農業、交通也都很發達。主要工業有機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造紙、建材、紡織等,為國家重工業基地。遼寧省農牧漁業資源豐富,主要農產品有玉米、稻穀、大豆、棉花、油料、煙草。瓦房店、綏中、蓋州是國家蘋果生產基地,岫岩、開原是國家山楂優質產品基地。沿海漁場資源豐富。

文化習俗

遼寧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共有44個民族,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回、朝鮮、錫伯、壯、苗、土家等4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70萬,佔全省的16%。

省會:沈陽

沈陽市為遼寧省省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交通中心、通訊樞紐及物資集散地,為中國重工業基地,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和經濟中心城市之一。沈陽市位於遼河平原中部,人口698萬。市府駐瀋河區。轄和平、大東、皇姑等9區和遼中、康平、法庫3縣,代管新民市。以重工業、機械製造業為主,工業有機電、醫葯、汽車、石化等類。沈陽農業主產稻穀、玉米,是全國商品糧的重要產區。沈陽還是聯系東北三省和關內的交通樞紐。

「北方明珠」:大連

「大連」這個名字源於大連灣,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對,是扼守京津的門戶;北面背依東北大陸。腹地遼闊。堪稱東北之窗。海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大連是半島城市,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素有北方明珠之美譽。大連自然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的蘋果、黃桃、櫻桃葡萄等水果和鮮美可口的鮑魚、對蝦、海參扇貝、螃蟹等海珍品遠銷海外。

千山

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有東北明珠之稱。千山又名千華山、積翠山、千朵蓮花山,是長白山遼東支脈主峰,海拔708米。千山群峰拔地,萬笏朝天,「無松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無處不幽」,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兩代皇帝當年居住的宮殿。佔地約6萬平方米,有房屋300餘間。組成院落數十個。沈陽故宮分中、東、西三路:中路的主體建築是崇政殿,又稱正殿。俗稱金鑾殿,院落包括三進,南有大清門,北有清寧宮。大政殿是東路建築的主體。又叫八角殿。大殿八角即是八旗的象徵。大政殿周圍還有被稱為十王亭的十座方亭。文溯閣是西路的主體建築。由前部分的戲台、嘉蔭堂和後部分的仰熙齋構成。

蛇島

位於遼寧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渤海之中的小島。又名小龍山島。島上有黑眉蝮蛇1.3萬余條,而且只有這一種蛇,屬劇毒蛇。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這里食物充足,各種昆蟲、鼠類及每年遷徙在此停歇的多種候鳥,給蝮蛇提供了豐富的佳餚。島上蝮蛇所產生的蛇毒是治療各種神經肌肉、血液循環等疾病的寶貴葯用資源。

旅順口

旅順口是大連市最大的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為244.22平方千米,包括8個景區、72個景點,一年四季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濱的海岸線曲折,沙灘平緩,是進行海水沐浴的極佳場所,山、海、灣、灘、島緊密相連,鳥島、蛇島、老鐵山鳥棧和黃、渤海天然分界線等自然奇景堪為世界奇觀;而且新石器時期遺址、漢代牧羊城、唐代鴻臚井和近代戰爭遺跡等人文景觀也頗為豐富。以黑石礁上的石林、白雲山上的蓮花狀地質景觀構造等最具特色。

遼陽壁畫墓群

遼陽壁畫墓群是我國東漢和魏晉時代的墓室壁畫群。主要分布於今遼寧省遼陽市北郊的太子河兩岸。1961年國務院將這些壁畫墓定名為「遼陽漢壁畫墓群」。遼陽墓室壁畫以表現墓主人生活為主,突出家居宴樂和車馬出行等場面。構圖比較嚴謹,形象頗為生動。還注意到了比例和透視關系。這些漢墓壁畫是中國最早發現的漢代墓室壁畫,它通過反映當時地方政權顯貴的生活,展現了當時東北地區的面貌。

筆架山

筆架山與葫蘆島隔海相望,海拔100餘米。總面積8平方千米。山門上刻著「光耀家國」四個大字。懸崖峭壁的筆架山上有許多道教廟宇。神路又稱天橋,是因潮汐沖擊而成的一條卵石小路,長約1600米。寬約9米。連接著海岸和筆架山。神路潮漲隱,潮落現,像一條蜿蜒的蛟龍隱現在大海之中,神奇絕妙,堪稱筆架山一絕。此外,石猴泅渡、仙女造橋、龜出海等景觀也甚為壯觀。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又稱九曲銀河洞,是一個地下大型暗河岩溶洞穴。洞內各種溶岩景觀千姿百態,地下暗河平穩流長,行船覽勝,如入仙境。

Ⅲ 遼寧地理環境

遼寧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即東經118°50' ~ 125°47',北緯38°43'~43°29'之間。地處東北亞地區的中心部位,南臨渤海、黃海,西南與河北省交界,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東北與吉林省接壤,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半島相望,國境線長200多公里,南部遼東半島插入黃海、渤海之間,與山東半島構成犄角之勢。海岸線總長2800多公里,佔全國海岸線的11.5%。遼寧地勢大體是由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和丘陵大致分列於東西兩廂,面積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3。中部為東北向西南緩傾的長方形平原,面積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3。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嚮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海洋。

遼寧的地貌可分為三大區域。東部山地丘陵區,為長白山脈向西南的延伸部分。這一地區以沈丹鐵路為界劃分為東北部低山地區和遼東半島丘陵區;西部山地丘陵區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魯兒虎山、松嶺、黑山、醫巫閭山組成;中部平原區由遼河及其30餘條支流沖擊而成,面積為3.6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25%。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遼東灣緩緩傾斜。

遼寧地質構造多樣,東部太古界分布廣泛,屬於遼寧省最古老的基底變質岩系,山地多為侵蝕山地丘陵,本區素稱遼寧綠色障和水源涵養區;西部地質構造較齊全,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均有分布,是全省岩漿活動最劇烈地帶,這一地區由於植被破壞嚴重,造成水土流失,加之氣候乾旱,成為省內主要貧困地區;中部平原為沖積平原和剝蝕低丘沙地,地面組成物質為沖積、洪積、海積相連,遼河及支流渾河、太子河、清河、柴河、柳河、招蘇台河等,兩岸形成沿河平原,南部形成遼河三角州,北部為遼北平原,本區煤礦、鐵礦、石油、天然氣等礦藏資源豐富,土壤多種多樣,是遼寧的商品糧基地。

遼寧共有大小河流36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至今5000平方公里之間的有52條,大於5000平方公里的有16條,主要水系有遼河、渾河 ?/FONT> 太子河、鴨綠江和大、小凌河及沿海諸河等。遼河是遼寧省的第一大河,全長1430公里,流域面積19.2萬平方公里。

遼寧省海域廣闊,是中國緯度最高、水溫最低的海域。遼東半島西側為渤海,海水最深32米,冬季水溫-1°C以下,鹽度低於30‰。東側為北黃海,平均海深38米,冬季水溫0°C以上,鹽度32‰。
遼寧省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止山海關老龍頭,全長292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2292.4公里。海岸和灘塗類型齊全,功能多樣。遼東半島南部,基岩海岸廣布,岸線曲折,潮灘狹窄,海灣眾多;黃海北部東段和遼東灣頂部,淤泥質灘塗連片集中,灘面寬闊水淺;遼東灣東、西兩側,以砂礫海岸為特徵,灘塗平地組成,水質清澈,深度適中。

遼寧省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豐富,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714.9毫米,無霜期平均為130天?/FONT>200天,年平均氣溫在5.4~11°C之間。春季平均氣溫在6.3~11°C之間,夏季平均氣溫在20.7~23.5 °C之間,秋季平均氣溫在5°C~13°C 之間,冬季平均氣溫在-12.9~-2°C之間。由於秋冬降水少, 入春後持續少雨,到4月份易發生乾旱;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易出現階段性陰雨天氣和局部洪澇災害。

Ⅳ (十五)遼寧省大台溝鐵礦實物地質資料

遼寧省大台溝鐵礦床位於本溪市橋頭鎮,是近年來發現的最大的鞍山式鐵礦床。該礦床為隱伏的超大型鐵礦床,埋深1100~1200m,已控制礦體延長2000m,最大延深840m,最寬處1100 m。礦體總體為近直立的厚板狀體,夾石很少,為單一礦體。礦石類型為磁鐵石英岩(磁鐵礦石)、赤鐵石英岩(赤鐵礦石)及其過渡類型的磁鐵赤鐵石英岩(混合礦石)。礦石含量較均勻,礦床有害雜質含量低。初步估算333+332類資源量約34×108t。大台溝鐵礦的實物地質資料的及時收集整理不僅展示了其成礦地質面貌及工作成果,更為今後的地質找礦及科研提供實物資料服務。

1.礦區地質

(1)構造背景

鞍山-本溪地區大地構造位置地處華北陸塊北緣東段,屬膠遼台隆太子河-渾江台陷,四級構造單元為遼陽-本溪凹陷。大台溝鐵礦區位於鞍山-本溪鐵礦成礦帶上,地處新太古代鞍山-本溪火山-沉積盆地的南西端。在區域上分布有櫻桃園組、大峪溝組含鐵礦層位,是目前已知鞍山式鐵礦床規模最大資源量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特大、大型鐵礦床聚集區。

(2)礦區地層

礦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新元古界細河群釣魚台組、南芬組、橋頭組,震旦系康家組,寒武系鹼廠組、饅頭組等。太古宇鞍山群含鐵岩系地表沒有出露,含鐵岩系及礦體頂部埋藏於地表以下1100~1200 m。其中鞍山群櫻桃園組是區內最為有利的賦礦地層,地層包括條帶狀磁鐵石英岩、赤鐵石英岩、赤鐵磁鐵石英岩、綠泥片岩等。

(3)礦區構造

大台溝鐵礦區位於鞍山-本溪鐵礦成礦帶東部。南距南芬鐵礦10km,西距弓長嶺鐵礦20km,東距思山嶺鐵礦10km,北距北台鐵礦10km。礦區地表分布著大面積的沉積蓋層,地質構造簡單,斷裂構造不發育,在礦區南部發育有北東向的台溝斷裂。

(4)岩漿岩

區內岩漿岩不發育,地表沒有岩體出露;僅見有零星的閃長玢岩脈體,規模小。鑽孔中見到的岩體主要為太古宇花崗岩,以及閃長岩脈、閃長玢岩脈、石英脈等。

(5)磁異常

大台溝航磁異常規模大,異常中心明顯,異常中心ΔT>4000 nT。經地面1∶10000面積性高精度磁法測量,詳細圈定了大台溝磁異常。ΔT異常平面等值線顯示,異常形態呈橢圓狀,走向北西,由南東向北西,異常逐漸變窄,形態似鴨梨狀,異常最高值 ΔT 5990nT;以1000nT 等值線圈定,長軸約 8km,短軸最寬處(異常中心)約 4km;以1500nT等值線圈定,其長軸約4.8km,短軸約3.5km,長短軸之比為7∶5。從高磁剖面上看,曲線比較對稱,幾乎沒有負值,表明礦體延深較大,並是較均勻的順層磁化;經定量計算,推斷礦體平均埋深1103m,寬1029m,推斷礦體長大於5km。

2.礦床地質

(1)礦體特徵

礦區5條勘探線(0、3、4、7、15 勘探線)20 個鑽孔資料表明,礦體總體呈厚板狀,走向北西,略傾向南西,傾角陡;向北西方向礦體逐漸收窄、傾伏。5條勘探線控制礦體走向長度2000 m(礦體向北西仍有延伸,暫沒控制),0 勘探線通過磁異常的中心,控制礦體最寬處1100m,礦體最窄處650m(4 勘探線),控制礦體最大延深840m。礦體主要由條帶狀含鐵石英岩組成,夾石很少。礦石類型主要為:條帶狀磁鐵赤鐵石英岩(混合礦),條帶狀赤鐵石英岩、條帶狀磁鐵石英岩;以條帶狀磁鐵赤鐵石英岩居多,約占礦石總量的2/3。

礦體上部為條帶狀或角礫狀赤鐵石英岩(紅礦),中部為磁鐵赤鐵石英岩(混合礦),下部多為磁鐵石英岩(磁礦),即從礦頭向深部磁鐵礦逐漸增多;表明礦體上部受古風化及氧化作用較強,赤鐵礦交代了磁鐵礦,形成了赤鐵礦或混合礦。赤礦在礦體的不同部位薄厚不一,形成了礦體中的紅礦與混合礦或磁礦參差不齊的界線。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條帶狀鐵礦石中礦物組合較簡單,光、薄片研究表明,鐵礦石中共有10 余種礦物,分別屬於氧化物、硅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四大類,其中碳酸鹽、硫化物礦物含量甚微。

礦石的主要結構有鑲嵌粒狀變晶結構、鱗片粒狀變晶結構、柱粒狀變晶結構等。礦石構造以條帶狀構造和條紋狀構造為主,還見有片狀、塊狀、角礫狀、小揉皺狀構造等。

3.項目進展和成果

(1)項目簡介

遼寧省大台溝鐵礦於2006年獲國家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項目名稱為:遼寧鞍山吳家台—遼陽孫家營一帶鐵礦評價,通過對本溪橋頭大台溝、遼陽鏵子、鞍山首山—騰鰲、鞍山高坨子—騰鰲、沈陽祝家屯—安家堡子、遼陽大胡溝等6處航磁異常的查證,最後確定對本溪橋頭大台溝異常進行深部驗證,最終發現了大台溝鐵礦。

(2)項目部署及實物工作量

2008年以來,在0、3、4、7、15勘探線共施工17個鑽孔,已控制礦體延長2000m,控制礦體最寬處為1031m,控制礦體最深處為-1770m,仍未穿透礦體。礦體總體走向北西,傾向南西,傾角85°±;礦體埋深1100~1200 m(標高-1000~-900 m),鑽孔已基本控制了礦體邊緣。累計完成進尺超過3×104m,均見到鐵礦體。根據見礦的17個鑽孔,5條勘探線(線距400m,7線至15線為800m),初步估算2000m以淺控制和推斷(332+333)鐵礦石資源量超過30×108t。

4.礦山岩心保存現狀

自遼寧省鞍山吳家台—遼陽孫家營一帶鐵礦評價項目啟動以來,產生了的大量岩礦心,由於時間較短且地勘單位對這些實物地質資料的重視,這些岩心均很好保存於岩心庫中,且按照鑽孔、箱號的順序整齊碼放,產生的各種分析標本、副樣均由勘查單位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保存。

5.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

大台溝鐵礦區所有鑽孔均見到鐵礦體,且均未穿透鐵礦體,說明鐵礦礦體厚度巨大,含量均勻。根據目前施工的鑽孔,已控制礦體走向長 1200m,控制礦水平寬度可達1036m,無論在走向還是傾向上,均未控制到礦體邊界。根據鐵礦厚度和范圍,初步估算在2000m以上控制和推斷的鐵礦石資源總量超過30×108t,將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資源量最大的鐵礦。根據磁異常推斷,礦體長可達1440m,寬1029m,延伸1500m,預測遠景資源量為76.01×108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鐵礦,其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非常重大。

ZK301鑽孔,孔深2015.77 m。見礦良好,從孔深1745.05~2015.77 m段,見到了5層條帶狀赤鐵石英岩,灰白鋼灰色,花崗變晶結構,條帶狀構造。黑色條帶主要由赤鐵礦、鏡鐵礦組成,含少量石英。岩石無磁性。局部含少量磁鐵礦,有弱磁性。赤鐵礦,鋼灰色、紅褐色,他形粒狀。全礦區TFe平均含量為29.34%,在孔深1865.84~1869.84 m段,TFe含量達到37.85%;在終孔孔深2012.98~2015.77 m段,TFe含量達到30.44%。

6.相關資料

1)遼寧省本溪大台溝鐵礦概況;

2)橋頭鐵礦地質圖;

3)ZK301柱狀圖;

4)3勘探線剖面圖。

Ⅳ 在鐵嶺什麼地方發現煤礦(詳細地址)

昨日,東北煤田地質局101勘探隊黃貴隊長告訴記者,這是中國東北地區近20年來發現的最大煤田之一。

存儲量如此巨大的煤田,位於昌圖縣以古榆樹鄉為中心的4個鄉鎮區域內。在面積650平方公里的勘探區內,發現煤田面積400平方公里。

昌圖地下發現大量煤炭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東北煤田地質局101勘探隊技術人員告訴記者,2005年4月20日,勘探隊在對昌圖亮中煤田普查項時,就發現了煤炭資源量達2.3億多噸的煤田,主要煤種為工業動力用長焰煤。「這次古榆樹煤和煤層氣綜合普查項目是2008年開始的。 」鐵嶺市國土資源局工程師李輝告訴記者,預查、普查階段後,現已進入詳查階段。

東北煤田地質局101勘探隊目前在該區域打了22孔鑽井,根據鑽井出煤的情況看,保守估算,當地的煤炭儲量至少10億噸,煤層氣資源多達70—100億立方米。這還不是最終勘探結果,因為這離預計鑽井83孔還差了61孔。「這是遼寧省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後一段時間所發現的唯一一個資源量超過10億噸的大煤田。 」101勘探隊隊長黃貴說,10億噸是在200平方公里煤田面積內預查出的資源量,另外200平方公里還沒有鑽井勘探。後期隨著勘探深入,煤田資源量數據有望進一步增加。「之前有消息稱,古榆樹煤田存儲量為10億噸,這是有出入的,另外200平方公里完全勘探完畢,古榆樹煤田的存儲量達到14億噸沒有問題。 」黃貴隊長說。

但即使這樣,勘探隊依然發現了7個可供開採的煤層,煤層的深度在地下的1200米到1500米,厚度從0.8米到9.13米。「這些煤層所出品的煤其中70%為長焰煤,30%為氣煤,都是優質的動力煤。」黃貴隊長說,古榆樹煤田煤層的厚度大,分布的范圍非常廣泛。根據煤層分析,遠古時代的石炭紀古榆樹地理環境,植被極其豐富,地表應該被大量的森林所覆蓋。

這也是遼寧省目前乃至最近一段時間內,在煤田地質勘探領域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因為它是鑽到1500米以前所發現的唯一一個大煤田和煤層氣的氣田,對於保障遼寧省煤炭資源安全供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黃貴隊長強調,因為這個地區現在只有22個鑽孔進行了試勘探和預勘探,所以還有很多的希望可以在鑽到1500米以前找到更多更優質的煤炭,提供更多煤炭資源的豐富儲量。

Ⅵ 遼寧省礦產資源分布圖

黑色金屬及冶輔助原料礦產產地127處(按截至2000年底有保有儲量的礦產地統計,下同),有鐵、錳、紅柱石、菱鎂礦、普通瑩石、熔劑灰岩、熔劑 白雲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砂岩及耐火粘土共10種,其中鐵礦儲量佔全國的 四分之一、菱鎂礦儲量約佔全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鐵礦:遼寧是全國鐵礦集中產地之一,產地70處,保有儲量109.48億噸,其中工業儲量56.48噸,占總量52%。礦石類型以含鐵石英岩(貧礦)為主,礦體厚度大、埋藏淺,適於大規模露天開采。主要集中分布於鞍山、遼陽及本溪地區、約佔全省總儲量90%以上。主要生產礦山有鞍山齊大山南采區、齊大山北采區、眼前山(眼前山區)、東鞍山、大孤山;本溪南芬、歪頭山、北台;遼陽弓長嶺一、二礦區等。

錳礦:主要分布於遼西朝陽瓦房子及凌源太平溝、均為貧錳礦石、產地3處保有儲量3814萬噸,其中工業儲量1134萬噸,占總量的30%。

菱鎂礦:主要分布於海城--營口一帶,產地11處,保有儲量25.6億噸。其中工業儲量11.2億噸,占總量44%。

熔劑用灰岩:主要分布於遼東半島及本溪地區,產地10處,保有儲量14.4億噸,其中工業儲量8.8億噸,占總量61%。

冶金用白雲岩:產地7處,保有儲量5.4億噸,其中工業儲量4.7億噸,占總量的87%。

有色金屬、貴金屬及稀散元素礦產:

有色金屬、貴金屬及稀散元素礦產地148處,是全國有色金屬重要產地之一。

銅:產地18處,保有儲量銅27.0萬噸,其中工業儲量12.8萬噸,占總量的32%。

鉛:產地20處,保有儲量鉛31.7萬噸,其中工業儲量7.7萬噸,占總量的24%。

鋅:產地22處,保有儲量鋅95.2萬噸,其中工業儲量30.4萬噸,占總量的32%。

鉬:產地8處,保有儲量鉬27.6萬噸,其中工業儲量10.0萬噸,占總量的36%。

金:分布遍及全省,相對集中於丹東、撫順、阜新及朝陽等地區。岩金、砂金 、伴生金共55處。大多數產地已開發利用,主要生產礦山有五龍、四道溝、白雲 、二道溝、新甸、柏杖子、紅透山等。

銀:產地11處,主要生產礦山有紅透山及八家子等。

能源礦產

石油、天然氣: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為20.6億噸、天然氣21.9億立方米。

煤:產地(井田)144處,保有儲量60.2億噸,其中工業儲量53.9億噸,占總量85%。

全省煤礦產地主要分布於沈陽、鐵嶺、撫順、阜新、北票、錦州、朝陽等地區。省內煤種以氣煤、長焰煤及長褐煤為主。

油頁岩:產地3處,主要集中分布在撫順,全省保有儲量36.4億噸,其中工業儲量32.8億噸,占總量90%。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屬礦產34種,產地160處,非金屬礦產種類多、分布廣、儲量豐富。全省有探明儲量的礦產為硼,硫鐵礦、電石灰岩、含鉀砂頁岩、砷、磷、泥炭、金剛石、石墨、水晶、硅灰石、滑石、雲母、長石、玉石、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飾面石材、高嶺土、陶瓷土、膨潤土、珍珠岩、沸石、透閃石等共三十多種,其中硼,金剛石、滑石、玉石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硼:集中分布於鳳城、寬甸、大石橋一帶。產地18處,保有儲量B2O3為2611萬噸。其中工業儲量1569萬噸。主要礦石類型為硼鎂石及硼鎂鐵礦。主要生產礦山有楊木桿、二人溝、欒家溝、後仙峪等。

硫鐵礦:產地10處(不含伴生硫產地),保有礦石儲量3908萬噸,其中工業儲量2467萬噸。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於遼東半島及太子河流域,產地39處,保有儲量19.6億噸,其中工業儲量12.7億噸,主要生產礦山有周水子南山、周水子玉山、福金溝、火連寨、牛毛嶺、下富爾溝、小屯、雙廟子等。

金剛石:集中分布於瓦房店一帶,原生金剛石產地6處、金剛石砂礦3處,保有儲量金剛石2000千克。

玉石:保有儲量8.3萬噸,累計消耗儲量占累計總儲量95%以上。

膨潤土:分布於黑山、凌源、建平及法庫一帶,產地4處,保有儲量5391萬噸,其中工業儲量2349萬噸。

飾面用石材:主要有飾面用輝長岩、飾面用大理岩等。

玻璃原料:主要有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雲岩、玻璃用砂等。其中玻璃用石英岩產地7處,保有儲量2.6億噸;玻璃用砂3處,保有儲量1782萬噸。

Ⅶ 遼寧海城的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海城市地貌復雜,全市有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東南高、西北低,由東向南向西北傾斜。東部山區及丘陵地帶絕大部分海拔高度在 60~500米之間,西部平原從海拔60米呈緩坡逐漸下傾至渾河、太子河平原。海城河上游諸支流呈樹枝狀發源於紅旗嶺、一棵樹嶺、唐帽山、海龍川山,諸山環抱海城河上游,形成接文、析木、馬風等河谷平原。西部平原由海城河、五道河沖積而成,山麓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多系丘陵漫崗。海城白雲山自然保護區境內東部,群山起伏,山巒疊翠。千山山脈,猶如一條巨龍伏卧在東大門,形成天然屏障。
唐帽山扼東西江河之孔道;唐王山當南北海陸之要沖,故古有「遼左重地」之稱,山脈的走向由東北向西南,群峰湧起之後,跌落數座孤山,互為觭角之勢,對峙可觀,市區就建在厝石山下。登高俯視,城廓盡收眼底;眺望營口港口,舟楫隱約可見;環顧四周,東依莽莽群山,中有坦盪平原,西臨瀠洄遼水,好似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
氣候特點:全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0.4℃,降雨量721.3毫米,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發展工農業生產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

Ⅷ 遼寧省的地理知識

只能說一個最簡單的 地方 鞍山

Ⅸ 遼寧的地理位置和特產資料

遼寧省位於東北地區南部,界於北緯38°43'至43°26',東經118°53'至125°46'之間,南瀕黃海、渤海二海,西南與河北接壤,西北與內蒙古毗連,東北與吉林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總面積14.86萬平方公里。
遼寧省內主要物產有:秋白梨、凍秋子梨、孤山杏梅、丹東柞蠶絲綢、天女木蘭、榛子、板栗、朝陽大棗、營口遼南蘋果、營口熊岳葡萄、油桃、營口大閘蟹、丹東杜鵑、丹東黃蜆子、丹東草莓、丹東板栗、丹東面條魚、大連貝雕畫、軟核杏、文蛤、鮑魚、南果梨、蘋果梨、香水梨、北鎮鴨梨、刺嫩芽、酸棗仁、大連灣魁蚶、香螺、梭子蟹、蘆葦、御賜枕、羽毛畫、絹花、彩石鑲嵌畫、撫順琥珀。 遼寧省省內特產一覽沈陽 西塔大冷麵、那家白肉血腸、楊家吊爐餅雞蛋糕、老邊餃子、馬家燒麥、不老林糖、李連貴熏肉、四季抻面 大連 王麻子菜館、天天漁港和付家莊小漁村的海鮮、北樂巴氏奶、金州櫻桃 撫順 麻辣拌、荷香蒸林蛙、黃金肉 丹東 酸湯子、炒杈子、韓式燒烤、河鮮海鮮 錦州 溝幫子熏雞、北鎮豬蹄、溝幫子水餡包子、錦州小菜、北鎮麵茶、錦州燒烤、錦州榮鵬烀餅 營口 金剛山烤牛肉、春華海鮮城、營口咸貨、營口風味騷夾子豆腐 鞍山 南果梨、牛庄餡餅 遼陽 塔糖、香水梨乾、老世泰糕點、湯河滋補魚頭、老楊頭燒雞、千層餅 本溪 長寬豬蹄、蝲蛄、泥鰍湯 阜新 蒙族餡餅、清溝魚宴、全羊宴 葫蘆島 杏仁小米粥 朝陽 切糕、碗跎、豆腐腦、拔面條、榆錢大餅子 盤錦 河蟹、大米 鐵嶺 楊家老壇肉、丁記包子、大甸子羊湯

Ⅹ 遼寧地理概況有哪些

歷史溯源遼寧省歷史悠久,古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在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現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遺址,距今已有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在朝陽市喀左縣發現的鴿子洞遺址及出土的石器,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距今有5萬年左右。約在7000年前,遼寧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顯示了遼寧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繁榮景象。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從出土的祭壇、積石冢、神廟和女神彩塑頭像、玉雕豬龍、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這里存在一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標志著遼寧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紀夏朝進入奴隸社會後,遼寧地區逐步與之建立了隸屬關系。據中國最早的史書《禹貢》記載,遼寧地區最早為冀、青2州之城,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面設置郡縣,在遼寧地區設置遼東、遼西、左北平郡。兩漢、三國時隸屬幽州。西晉隸屬平州。東晉為營州。隋朝時置遼東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時在安東都護府的管轄下。遼代為東京道、中京道、金代為東京路、北京路。元代置遼陽行省。明代時為遼東都司。

遼寧地區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發祥地,至今遺存下來的沈陽故宮、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歷史面貌。民國初沿襲清制,公元1929年(民國18年)奉天省改為遼寧省,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遼寧地區曾一度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國初期,遼寧地區劃分為遼東和遼西兩省,以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撤消遼東、遼西兩省建制,合並改為遼寧省。

地理簡報遼寧省簡稱遼,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地理座標處在東經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東西端直線距離最寬約550公里,南北端直線距離約550公里。遼寧省陸地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面積1.5%。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公里,佔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公里佔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近海分布大小島嶼506個,島嶼面積187.7平方公里。沿黃海的主要島嶼有外長山列島、里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等;沿渤海主要島嶼有菊花島、大小筆架山、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和蛇島等。

遼寧省東北與吉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瀕浩瀚的渤海和黃海。

氣候點評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屬於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東濕西干。全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年平均無霜期130—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閱讀全文

與遼寧發現什麼地理地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