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地理專業都具體開設什麼課程
還有地球概論,很難也很有意思的天文學
『貳』 地理科學專業學什麼課程
1、公共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廉潔修身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微積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大學體育、青年學生健康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軍事理論1、形勢與政策2
2、必修專業課基本上有:
地圖學、地質學、地貌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導論、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等課程。
3、選修專業課:城市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災害地理學、自然資源學、環境變遷及環境保護等等。
4、專業實驗
地圖學實驗、地質學實驗、地貌學實驗、氣象與氣候學實驗、水文學實驗、植物地理學實驗、土壤地理學實驗、沉積學實驗、地理模擬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等
5、地理科學專業簡介
地理科學專業是一門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研究地域與人們生活關聯的一門學問。研究大致分為兩大領域,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對象的人文地理學。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大量地理應用方面的研究,學習者會接觸到有關地質、勘探、地圖繪制、地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等等多方面的知識。
6、培養目標
全面面向21世紀科技、經濟、社會和基礎教育發展需要,本專業培養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地理科學思維的基礎扎實、適應面廣、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中學地理教育和環境教育師資及其相關專業的後備人才。
7、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學思維和地理科學技能的訓練,同時兼顧環境科學理論與方法的培養,並通過教育理論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獲得從事地理教學、地理教學研究、地理科學研究、地理實際應用及環境教育等各種基本能力。
8、知識技能
1、具有扎實的地理學和環境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規,掌握並能夠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具備良好的教師素養和從事地理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專業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識,並獲得廣泛的人文科學的修養;
4、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地理教學和環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叄』 地理科學這個專業一般都學些什麼課程
地球概論 地質學地貌學生物地理學 土壤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氣候與氣象學 生態學環境學概論 城市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中國自然地理 地圖學歷史地理學水文學區域地理遙感GIS 等等各個學校有偏差,但是都差不多
『肆』 地理科學要學哪些課程
地球科學導論,遙感,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地貌,選修有氣候與氣象,環境學等
『伍』 地理課程的特點是什麼
地理知識比較多,要求記憶的也較多。規律性東西少,只有氣候,自然帶分布,時間計算。學習必須和地圖結合,多用圖,甚至要多畫圖,才能學得好,記得牢。還要區分重點知識,和一般知識,區分掌握。
『陸』 地理是一們什麼樣的課程
地理所研究的對象或現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構成地理環境的綜合性,即整體性。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城市、人口等,整個體系是一個內在聯系完整的有規律的綜合體。一種要素的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整個景觀的變化,而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也要受到整體的制約。地理學研究范圍如此之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此之密切,是其他任何學科所不及的。因此,學習地理時,務必先分解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研究各個要素本身,然後再用綜合的聯系的觀點去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地理綜合體千差萬別,地理學科的內容離不開各個具體的區域,任何區域都有自己的特徵,區域和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環境及經濟結構的地域差異,表現出無可替代的區域特徵。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圍、不同層次的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的,我們在學習地理時,要從區域性出發,突出地區和國家的主要特徵,綜合某地區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經濟人文方面特點,與其它地區相比較而顯示其特性。
地理所研究的對象和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間,非常廣闊,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空間是一個具有長、寬、高的三維空間,空間性指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聯系三個不同而又有聯系的概念。培養空間想像力是學習地理極重要的方面。學習一個區域,首先要了解這個地區的空間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政治地理與經濟地理位置;繼而弄清地區內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氣溫、降水、植被等的空間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經濟資源、工業部門、主要農林牧產品、交通運輸線的空間分布規律及配置原因。
現存的地理事物是過去發展的結果和未來發展的起點。我們得隨時留心它的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例如,華北被稱作乾渴的大地,到2010年,這里需要多少水?從何而來?都需要作出預測。地球上地理現象十分宏大,學習地理就要求我們從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把地理事物同它所處的時空位置及其它事物聯系起來思考,才有可能更好地達到學習目的。如上所述,綜合聯系地理環境的各種要素,分析比較各區域地理環境的異同並放到一定的空間去研究,是地理學習的思維特點。掌握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動態性等特點,是我們學習好地理學科的重要前提。
『柒』 地理專業的主修課程是什麼
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如:地理科學專業、地理信息專業、鄉村地理專業等)
一般主修課程有:
地球概論、
自然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中國經濟地理、世界經濟地理)、
人文地理學、
土壤地理學、
植物地理學、
文化地理學、
地質學、
國土資源概論、
水文學、
土壤學、
地貌學、
地圖學、
遙感原理及應用、
GPS原理與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學、
資源環境信息系統學、
鄉土地理、
應用數學、
數字地球概論、
等。
『捌』 地理課程的含義是什麼當前我國地理課程具有哪些類型
地理課程就是地理課業及其進程。通常來說,具體表現為地理課程標准(或地理教學大綱)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書、地圖冊、音像教材等)。
我國的地理課程類型:
我國中學地理學科內部的課程分類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純粹的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也不是單純的分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或者核心課程與外圍課程。從發展歷史來看,我國地理課程有向「綜合型」、「活動型」、「自主型」發展的趨勢。具體表現: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結合、部門地理與分區地理的綜合、活動課程的發展。
以上內容引自陳澄主編的《新編地理課程教學論》中的「地理課程論」部分,僅供參考。
『玖』 地理科學有哪些課程
蠻多的,就我大學里了解的而言,下面給你一一例舉,涵蓋面很廣,但萬字不離「地」
《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綜合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學》,《水文與地貌學》,《土地利用規劃學》,《區域分析與規劃》,《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遙感導論》,《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測量與地圖學》,《國土資源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環境監測》,還有地理攝影,城市規劃,地理教學等等~
『拾』 地理選修課程有哪些
高中地理選修課有七個模塊:
選修1 宇宙與地球
選修2 海洋地理
選修3 旅遊地理
選修4 城鄉規劃
選修5 自然災害與防治
選修6 環境保護
選修7 地理信息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