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麼
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從戰略地位方面分析,台灣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門戶,而且是唯一的通道。
台灣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屏障,是我國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門戶,台灣位於西太平洋島鏈的中心處,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中心,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對美國稱霸亞洲遏制我國有明顯作用。
美、日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影響,成為講座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張振祥上校說,日本自然資源十分貧乏,一直寄希望於向南擴張。日本說自己的生命線是馬六甲海峽,但事實上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台灣是其南下的生命線。
日本掌握了台灣的話,會威脅到中國的安全。至於美國,它是超級大國、「世界警察」,其防護線向西已擴張到太平洋西岸,太平洋儼然成為其內湖了。中美間存在著利益之爭,美國必然對台灣問題產生重大影響。
Ⅱ 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一個地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何哪方面分析,該從哪裡下手?答:一、講出位置的重要性要有范圍,就是說在什麼范圍內這個位置重要.例如說中東處於五海三洲之地這個位置重要,這樣一個交叉地帶對什麼重要呢,通過讀圖就可以看出對溝通東西方面的交通是重要的,即在交通這個范圍內它的位置是重要的,其次,對於石油是重要的,因為這個地區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產地,全世界的眼睛都盯著這個位置,所以說在石油生產這個范圍內它是最重要的.
二、講好位置的重要性要有全局觀.一個位地理是否重要,要看它在全球或一個大的區域內的作用,例如馬六甲海峽,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在於它是溝通世界東西方的一個咽喉要道,沒它不可,日本在從中東,從歐洲,從非洲等運送的物資原料就必須走馬六甲海峽,因此,日本稱它是海上生命線.和馬六甲海峽一樣的還有很多比如蘇伊氏運河,巴拿馬運河,等等,對於全球的交通,商業,軍事等來說都是重要的.
三、講好位置的重要性要突出人的意識.一個地理事物,如果沒有人的參與,它就是一個大陸,就是一個海峽,就是一個山地,和其他的自然事物沒有區別,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的需要,如果沒有縮短航程,節省開支,歐洲人就不會花巨資開挖蘇伊氏運河,如要不是各個國家對石油的需要,中東也不會成為世界的焦點,也就不會有戰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四、講好位置的重要性可以運用各種資料作為佐證.
歷史資料最有說服力.講中國東南沿海位置的重要性可以運用我國清末外國入侵中國,在各地開通商口岸這一史料,也可以運用東南各省在改革開放之後創造出的巨大財富等經濟方面的資料說明.
Ⅲ 關於高中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分析從哪些方面入手
地理位置重要性一般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比如馬六甲海峽扼守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必經通道上,地理位置重要
Ⅳ 什麼叫「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就是你家的房價跟北上廣的房價比比看,你就後悔你怎麼不生在北上廣呢,這就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Ⅳ 簡述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要認識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大洋洲的經緯度位置較為獨特,大部分在東經110°至西經140°之間,北緯30°至南緯47°之間,它既跨日界線的東西兩側,又跨東西兩半球分界線(東經160°)的兩側,同時還占據南北兩半球。這樣的經緯度位置會使大洋洲內各地同時具有兩個不同的日期,南北的季節變化相反的特點。
2.從大洋洲的海陸位置看,它被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環繞,與其他大陸遠隔重洋,這樣的隔絕、孤立的大陸,特別是澳大利亞大陸,自然條件單一,動植物的演化緩慢,所以至今還保持著許多古老動物,如低級的有袋類動物大袋鼠等。
3.由於大洋洲地處亞洲、拉丁美洲和南極洲之間,東西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亞洲、非洲與南美洲、北美洲之間的海、空航線的通過之地,成為輪船、軍艦、飛機的淡水、石油、煤和食物的供應站,也是海中電纜交匯處。其中關島、中途島等皆為太平洋航線上的中途站,還有許多島嶼成了霸權主義的島嶼。因此它已成這在國際交通、通訊和戰略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另外,它又是離南極洲最近的洲之一,許多去南極考察、探險、捕鯨等活動的船隻多在此停歇增添航行中所需的物資。隨著考察、開發南極洲的熱潮到來,大洋洲的戰略位置愈加重要。
也正因為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因此自地理大發現後,特別是16世紀以來一直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角逐的場所,幾乎所有的殖民主義國家都先後插手過這個地方。
Ⅵ 台灣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麼
台灣對於中國戰略安全的重要性。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台灣是我國沿海七省的重要屏障,但事實上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台灣是其南下的生命線。日本掌握了台灣的話,會威脅到中國的安全。
至於美國,它是超級大國、「世界警察」,成為講座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張振祥上校說,是保護國家安全的「皮膚」,而沿海7省又是我國的核心區域台灣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
從戰略地位方面分析。日本說自己的生命線是馬六甲海峽,日本自然資源十分貧乏,一直寄希望於向南擴張,其防護線向西已擴張到太平洋西岸,太平洋儼然成為其內湖了,台灣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門戶。
美、日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影響。要保護中國核心區域的安全,台灣問題是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Ⅶ 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
2,國防戰略的角度來看,東北是華北的門戶,向外可以輻射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向內可以作為防禦華北的屏障, 戰略位置十分顯要。
3,土地肥沃,地勢平坦,農業發達,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基地。
4,工業發達,擁有遼中南等工業基地。
拓展資料:
1945年的東北,並不僅僅是現在的東三省,實際上是五個省。包括黑龍江,吉林,奉天,熱河,察哈爾五省。國民黨收復東北後,又改成九省即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 總面積130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擁有全世界最肥沃的三塊黑土地之一,資源豐富,是當時全中國現代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據1944年,日本人的統計,已探明的礦產有鐵38億噸,煤228億噸,銅礦132萬噸,鉛鋅礦113萬噸,1943年,東北煤產量2532萬噸,除東北外中國地區2583萬噸 發電量東北為107萬千瓦,其他地區21.8萬千瓦,生鐵產量171萬噸,其他地區21.9萬噸,鋼材49萬噸,其他地區,鋼3.7萬噸,水泥150萬噸,其他地區,77萬噸, 東北是主要產糧區,44年產糧約2000萬噸,,生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佔全世界60%以上,森林資源豐富,佔全國三分之一,公路鐵路里程數均超過全國的二分之一,且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遼河等河流,亦有大連,旅順,安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可謂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對於當時來說,可謂是,得東北者得天下。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窮二白,東北是中國唯一的重工業基地。東北1952年到1988年的30餘年期間為中國其他地區提供了,煤炭3.06億噸,木材2.69億立方,原油7.25億噸,糧食6475萬噸。生鐵6113萬噸,銅、鋁、鋅等有色金屬383萬噸,鋼材949萬噸,純鹼1178萬噸,水泥5508萬噸。這些是在計劃經濟下無償的從東北運往全國各地。當時從東北出來的火車,裝著滿滿的煤炭,糧食,鋼鐵,回去的時候,卻只有百分之10裝著日用品。
大部分車廂卻是空的。 再說一個東北的巨大貢獻。很多人都以為蘇杭熟天下足。其實那是老皇歷了。 現在江蘇的糧食剛夠自給吃,而浙江的糧食早就不能自給自足了。 現在的中國是北糧南調。 2020年,中國一共生產糧食66949萬噸。其中東北產糧13683萬噸,佔比百分之20。比俄羅斯全國1.23億頓產量都要高出不少。
而東北的人口只有10793.73。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米飯,200克肉來計算。肉按照豬肉的料肉比2.5比1。 光是東北產的糧食,就夠37487 6712 人吃。除掉東北人自己消耗外,共養活了2億6694萬其他地區人。
Ⅷ 什麼叫「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主要答題模板
分析某地地理位置重要性 ①該地的名稱是什麼 (……海峽或……) ②連接了……和……, 溝通了……和…… ③是運輸……的要道 ④具有重要的軍事、交通、經濟、戰略意義
Ⅸ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里,最窄處僅37公里,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馬六甲海峽長800多公里,除海峽沿岸國兩岸享有12海里領海和海峽內小島至少也享有12海里領海外,其餘為專屬經濟區;海峽沿岸國對海峽領海水域享有主權,對海峽專屬經濟區水域享有主權。馬六甲是亞洲聯系歐洲和中東洲地區的重要海運通道,控制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運貿易。按照統計,每年都有5萬艘商船經此到達新加坡,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輪都途經馬六甲海峽。
Ⅹ 在世界上,中國的地理位置有哪些優勢,有怎樣的意義
中國地處東亞,與14個國家接壤,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海岸線漫長;國土遼闊,地形復雜多變,資源豐富。這樣的中國,天然就很容易能成為世界強國。
這里,我就主要從地理歷史角度,來闡述我們地理位置的一大優勢:
歷史輪回,現在的中國正在實現我們的偉大復興,中日韓自貿區、東盟事務參與、絲綢之路……這是應對我們復雜的地理條件,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有地區的穩定、團結,才能保證華夏民族、中國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