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大發現是指什麼事件
15世紀上半葉,約翰內斯·古騰堡整合前人技術發明的鉛字活字印刷術徹底地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期,歐洲爆發了義大利戰爭,這一系列的沖突波及到了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蘇格蘭、威尼斯共和國、教皇國及其他的義大利城邦。
共5張
地理大發現
在16世紀,一些宗教學家、哲學家與政治家們試圖從廣度和深度上改變西歐天主教的風俗習慣。這開始於奧斯定會教士馬丁·路德發動的宗教改革運動。對此,反宗教改革者們改革了天主教會,但卻沒有進一步地對其教義施行改革。16世紀下半葉,法國的新教胡格諾派與天主教之間曾爆發過八次戰爭,史稱法國宗教戰爭。到了16世紀末,與文藝復興息息相關的人文主義,已在歐洲的哲學、語言學、知識、藝術和教育領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准確地說,標志著歐洲文化全球擴張開始的這個時期,顛覆了歐洲千百年來以地心說為主的中世紀世界觀。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重要人物有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米格爾·德塞萬提斯、馬丁·路德、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內斯·開普勒、第谷·布拉赫、若阿基姆·帕蒂尼爾、康坦·馬賽斯、安東尼斯·莫爾、耶羅尼米斯·博斯、伊拉斯謨與老布呂赫爾等。
在17世紀,發生了西班牙逐出摩爾人事件與三十年戰爭。16世紀的文藝復興開啟了通往其後一百年的大門,社會得以擺脫教會灌輸的刻板舊習與強加的苛捐雜稅。
到了18世紀,一大顯著的科技成就是蒸汽機的發明。文化方面出現了網路全書,天文學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在這個世紀里,爆發的戰爭有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西班牙、波蘭、奧地利三國相繼爆發的王位繼承戰爭,以及七年戰爭。
此外,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在18世紀時還發生過一場巨大的災難,一場破壞性的大地震摧毀了整個城市。啟蒙運動是這個世紀的文化主流。
② 歐洲人(西班牙葡萄牙人)是何時地理大發現發現南美洲大陸的,具體時間,地點越詳細越好
哥倫布
(145l -- 1506)
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哥倫布 1451年生 於熱那亞的一個織工家庭,在地中海上當過海員,後來隨船隊到達英國、冰島、今天的幾內亞海岸等地。自幼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
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他也深信不疑。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由於其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
另外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 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
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哥倫布神秘的家庭出身
克里斯多佛.哥倫布於1451年秋天出生於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他的出生證明一直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他的家庭出身。但是我們知道,哥倫布在義大利語里被稱作 Cristoforo Colombo,在西班牙語里被稱作 Cristóbal Colón。
缺少與哥倫布的有關資料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本人刻意隱瞞自己的家庭背景,盡量避免別人了解他的情況。他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因為當他在1485年遷居西班牙的時候,當局正在驅逐全國的所有猶太人。
Colombo 這個名字也可證明哥倫布有猶太血統,在義大利北部,這是個常見的猶太人名字。許多人相信,哥倫布選擇在1492年8月3日一早率領艦隊從西班牙揚帆起航並非巧合。因為有項法令就在那一天生效,西班牙信仰天主教的君主制政府頒布了這項法令,禁止所有猶太人在西班牙生活,違者會被處死。
人們相信,哥倫布的父親是多門尼哥.哥倫布 (Domenico Colombo),他是一名紡織工,在熱那亞有自己的作坊和酒吧。從流傳至今的一份當時的法律文件中可以看出,克里斯多佛年輕的時候子承父業,從事過紡織貿易。
③ 總結地理大發現
1 地理大發現2 原因:1、經濟矛盾激化。15世紀末16世紀初,封建制度內在矛盾加深,一方面貨幣地租盛行並取代勞役地租使得農民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鬆弛,使得農奴制趨於瓦解,並最終導致領地經濟衰敗和封建貴族破產,另一方面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在不斷的分化,這一切導致階級矛盾尖銳。經濟矛盾和階級矛盾加深了封建制度的危機,統治階級為擺脫困境、增加金銀收入,於是鼓勵探險活動。2貿易危機。土耳其奧斯曼帝國1453年征服了近東,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在海上進行劫掠活動從而控制了地中海商道,同時由埃及、紅海通往印度的道路被阿拉伯人獨占。而在15世紀後半期,人口再次增長,市場的復興促使人們加快了為將商業擴展到歐洲大陸以外以進行的探索,這就迫使歐洲商人探尋直通東方的航路,以擺脫貿易危機(英國絨面呢的出口在15世紀中葉的確稍有上升,但在同一世紀的最後25年裡再度上升後便又下降了。3、對貴金屬的需求。1300-1450年,舊金礦、銀礦產量逐漸減少,大量的金銀因為與東方貿易的巨額逆差而外流。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貨幣流通量的增加。
3 影響:1、促進了歐洲殖民者的海外擴張,推動了西歐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 2、世界市場的出現。地理大發現之後的300年間,西歐的商人奔走於世界各大洲,把歐洲原有的區域性市場同亞洲、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地方性市場聯結起來,出現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3、促進商路和貿易中心的轉移。東西方貿易聯系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區。 4、商業組織形式的創新。 5、促成商業革命的發生。 6、價格革命。
④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
地理大發現
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1]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⑤ 地理大發現是14世紀嗎
地理大發現不是發生在14世紀,而是發生在是15世紀到18世紀。
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15世紀到18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⑥ 地理大發現開始於哪個世紀
15世紀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⑦ 身邊地理大發現
《海底地震》
海地地震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原因是什麼?
答案:震級較大,震源深度淺,在地下八公里處。建築物沒有按照抗震標准建造,難以抵擋強震沖擊。缺乏有效的災情監測預警系統,也無法投入大量的資金抗震,地震發生後的處理機制未有效建立,減災能力較弱
《台風「莫拉克」》
2009年第8號台風「莫拉克」8月9日16時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陸後,由於移動速度慢、帶來的雨量大,受其影響,我國部分地區誘發多起地質災害。據此回答1—3題。
1、受「莫拉克」的影響,下列省區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是:
A.江西、陝西 B.福建、湖南 C.廣西、內蒙古 D.雲南、西藏
2、台風「莫拉克」在福建登陸時,受其影響浙江省不可能出現的風向是:
A.西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偏東風
《菲律賓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的前兆有那些?
『答案』宏觀前兆異常,是指以肉眼和感官容易察覺的火山騷動反應及表現。主要包括:
1.地下發出雜訊,有感地震和其他由地震而引起的震動。
2.可見的地表變形標志。
3.從蒸氣噴孔、噴氣孔、泉眼等發出氣體氣味、顏色、雜訊及其噴發物體積和速率的增減變化。
4.水位、水溫、水化學等異常變化。
5.生物異常,包括植物褪色、枯死與小動物的行為異常及死亡等。
《08奧運》
2008年是世界人民的奧運年。3月24日11時(當地區時)在雅典的赫拉神廟(約37°58′N,23°43′E)舉行隆重的奧運聖火取火儀式。
(2)中央電視台對聖火採集儀式進行了現場直播。西安觀眾觀看採集儀式開始時的時間為___________,畫面中取火盆口平面與地平面的夾角約為________。火盆(野外靜置)中的火苗多偏向_____________方向。
(3)採集儀式開始時,全球地方時為24日的經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
(4)在圖示火炬傳遞的城市中,與雅典氣候類型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奧運會舉辦期間北京的氣候特徵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2)17時 37°58′ 東北 (3)135°W向東至180° (4)舊金山 、伊斯坦布爾高溫多雨
⑧ 總結地理大發現什麼是地理大發現它發生的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一個。其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對流層、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屬的分支專業按研究特點分為兩組:
一組是綜合性的,包括綜合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
一組是部門性的,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還包括新近發展起來的,同其他自然學科結合而成的一些邊緣學科,如化學地理學、醫葯地理學,以及異特殊自然要素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冰川學、凍土學等。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和變化,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另一個。按研究對象可分為社會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
社會地理學即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地理學,以及新近形成的旅遊地理學等。
政治地理學包括狹義的政治地理學和軍事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城市聚落地理學的一部分,隸屬於社會文化地理學,經過近20年的發展,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已經超出了聚落和社會文化的范圍,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這是地理學的一個年輕的分支學科。
區域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的形成、結構、特徵和演化過程,以及區域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區域地理學強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統一,注重研究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區域綜合和空間聯系。
地圖學是研究編制和應用地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是一門以地圖的形式來綜合表達某一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科。它是地理學中的技術性學科,同地理學各分支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在促進地理學的發展和實際應用中歷來起著重要的作用。
理論地理學是研究各類地理現象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空間結構論、人地關系論和區位論等。
應用地理學是運用地理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解決實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學科。實際上,地理學的不少分支學科就是為了應用而發展起來的,如醫葯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由於許多重大問題,比如荒漠化、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問題的解決與研究不是一門學科所能單獨勝任的,而地理學由於是綜合性的橫斷學科,特別適於這種應用性研究。
其它的還有數量地理學、地名學、方誌學等等。
總之,21世紀的地理學將是一門在理論化和數量化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化、生態化、社會化的理論與應用並舉的兩棲科學。
⑨ 人們常說的地理大發現是指什麼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它是地理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應該說,任何一個文明民族的代表人物首次到達地球表面某個前所未知的部分,或者確定了地表各已知部分之間的空間聯系,因而加深人類對地球地理特徵的科學認識,促進了地理學的發展,均可以稱為地理發現。在十五世紀之前,只有南極洲這樣的無人居住的大陸和某些島嶼、海域為人類所未知。而居住著未開化民族的陸地和島嶼,則只對「文明民族」而言是前所未知的。從各文明古國的產生到十五世紀的漫長時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發源地以外的廣大區域已完成了許多發現,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沒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學指南》被譯為拉丁文後,大地球形說廣泛傳播。但是古代學者沒有可能直接驗證地球的形狀,也很少可能精確地測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陸地的分布。15~17世紀,由歐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發現、美洲的發現、環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險活動,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產生飛躍。這些事件被通稱為地理大發現。在西歐,葡萄牙首先發起了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15世紀早期,航海家亨利親王創辦地理研究機構,為取得黃金、象牙和奴隸,組織了多次非洲西岸的探險活動,先後發現了馬德拉島、維德角群島,並從直布羅陀沿非洲西海岸到達幾內亞灣。1473年,葡萄牙船隻駛過赤道,後達到剛果河口;1487年,迪亞斯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南端,發現好望角,並進入印度洋;1497年,以達迦馬為首的船隊沿迪亞斯航線繼續向前,經非洲東岸的莫三比克、肯亞,於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線,從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葡萄牙通過新航路,壟斷了歐洲對東亞、南亞的貿易,成為海上強國。與葡萄牙人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統治者也極力從事海外擴張。哥倫布發現美洲,就是這種擴張的最重要收獲。哥倫布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哥倫布的西航計劃得到西班牙國王和王後的支持。1492年,他攜帶著西班牙國王和王後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船隊從帕洛斯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後向西航行,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但是,哥倫布誤以為巴哈馬群島是印度的轄地,把當地土著居民稱為印第安人,並誤認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省。1493~1496、1498~1500和1502~1504年,哥倫布又進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後發現了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買加、特立尼達等島嶼,以及由宏都拉斯到巴拿馬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亞灣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哥倫布至死也沒意識到,他發現的這些地方並非中國和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後來,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到達美洲,才認識到這是一個新大陸。在人們認識到大西洋西岸的陸地並非亞洲,而是一個新大陸後,人們的地理視野擴大了。1513年,西班牙探險家巴爾鮑亞越過巴拿馬地峽,看到了西南面的大海,他把這片海域稱為「南海」(今太平洋)。為了到達亞洲,人們努力尋找溝通大西洋和「南海」的海峽,或者象好望角那樣的地角。基於這種願望,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支持下,開始了新的航海探險活動。麥哲倫曾經參加葡萄牙遠征隊,到過非洲、印度、蘇門答臘、爪哇、班達群島和馬六甲海峽等地。他相信大地球形說。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從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到達南美東岸以後,即沿海南下,在南美大陸和火地島之間,穿過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峽,進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後轉向西航。船隊在航行中從未遇到風暴,即把該海域稱為太平洋。1521年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與當地土著人的沖突中被殺。1522年麥哲倫船隊剩下的「維多利亞」號返回桑盧卡爾港,完成環球航行。發現新大陸後,歐洲至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和美洲的最有利的通商航路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佔據。荷蘭、英國等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並探險世界其他地區。16世紀,荷蘭的巴倫支為探尋一條由北方通向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先後發現熊島、斯匹次卑爾根島,並到達新地島最北端、喀拉海和瓦加奇島;17世紀初,英國的哈得遜曾屢次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中國的航路;斯霍特於1616年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蘭的塔斯曼於1642~1643年環航澳大利亞,發現紐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擴大了人類的地理知識,並進行了一些有關洋流、風系等的科學考察以及島嶼和陸地的實測工作。到了18世紀,庫克的海洋探險已屬於科學考察的范疇。14、15世紀時,歐洲各國已有資本主義萌芽。15世紀末,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迫切要求向海外尋找市場和原料出產地。但是奧斯曼帝國牢固控制了東西方貿易通道,從地中海經埃及出紅海,向印度洋的航路又在阿拉伯人手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為了擴展商業和殖民活動,積極鼓勵航海事業,開辟新航路。這是促成地理大發現的主要原因。其次,歐洲商人和航海家對黃金的貪欲是促成地理大發現的另一原因。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位於歐洲突出於大西洋中的地區,地理位置也有利於航海業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引起了人們思想上的變革,對地球科學的進步和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都起了很大促進作用。古代學者關於大地球形的猜測,通過地理大發現,特別是環球航行得到了證實,宗教迷信關於地球形狀的種種說法最終被否定;證明了地球上存在著一個統一的世界大洋,海洋與陸地相比較,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動了全球海洋和陸地的考察研究;促進了地球科學的進步,也促進了天文學、航海學、天氣預報學的發展及造船技術等科學技術的近代化過程;促進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和世界市場的出現,開始了殖民掠奪,同時也促進了西歐各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