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新加坡如何用地理位置優勢

新加坡如何用地理位置優勢

發布時間:2022-05-21 03:16:23

㈠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北岸,被靠馬來西亞,南望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是國際重要水道,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很重要。

(1)新加坡如何用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

網路-新加坡

㈡ 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從與東南亞諸國相關位置看,新加坡地處物產富饒的東南亞中心,可稱為「物產集散地,貨物轉運站」
(2)從海陸位置看,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又有天然良港有利於各國船舶的停靠、中轉。
(3)從緯度位置看,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風光優美,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除此以外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優越性還有:勞動力眾多、民族獨立等

㈢ 從哪些方面能說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自然地理:
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交通: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㈣ 二戰後新加波如何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發展經濟的.

二戰之後新加坡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這是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
1945年~1962年 新加坡事實上是馬來亞聯邦(馬來西亞)的一個自治領,不是獨立國家。再加上當時馬來西亞國內政局混亂,共產黨人武裝活動頻繁,尤其是對新加坡的威脅很大,由此,新加坡從1948年,為了防範共產黨人的威脅,進入了長達12年的緊急狀態。這些政局的動盪,使得新加坡在這個時期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雖然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真正的發展是得益於獨立後。1963年,新加坡的獨立後,為了應對周邊國家的潛在威脅,大力發展經濟,這其中,地理位置是新加坡的巨大優勢。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最東端,扼守海峽要道。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因而新加坡就利用商船往來的優勢,大力發展國際貿易,以海運,金融,國際貿易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經濟。
60年代,70年代時候,歐美發達國也正在向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新加坡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其便利,成為了西方國家競先投資的主要對象,新加坡抓住機會,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
此外我還想多說點和地理位置關系不大的:新加坡非常注重人們的素質的提高,政府重視教育和培養人才,注重提高人民素質,這也就提升了國家的競爭力。
純手打的,給個最佳吧,謝謝。

㈤ 新加坡怎樣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來發展本國經濟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 ,海上航運十分繁忙。這種地理優勢有利於發展本國的對外貿易,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㈥ 新加坡如何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發展經濟,其產業結構與所處地理環境有何關系以及對中國的啟示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
3、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
4、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啟示:借鑒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使生產力水平.

㈦ 七年級地理,新加坡怎樣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來發展本國經濟 速度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加上其港口條件非常好,因此大力發展航運業和對外貿易,成為了東南亞各國貿易集散地,物產轉口中心,是僅次於香港的自由貿易港;新加坡還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發揮本國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煉油業、船舶修造業、電子工業等新興工業;新加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島國,熱帶風光優美,城市環境潔凈,所以還大力發展旅遊業,成為世界「花園城市」。 希望能幫助你............

㈧ 從哪些方面說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優勢 新加坡的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

1、交通:
地處馬來半島南端,擁有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它是著名的國際大洋航線的樞紐,是東南亞的航運中心,還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起著溝通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交通便利!
2、物產
位於熱帶地區,熱帶水果等物產豐富
3、產業
溝通三大洲,連接兩大洋,港口資源豐富,有利於引進科技,發展知識(電子)產業、旅遊產業、深加工產業!

㈨ 從哪些方面說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發展不利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後,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 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㈩ 評價新加坡發展的地理條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閱讀全文

與新加坡如何用地理位置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