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地理
中國的煤都是(黑的),中國的鐵都是(硬的),
撫順被稱為中國的「煤都」,鞍山稱為「鐵都」。
2. 煤都是哪個城市
首席煤都,終身榮譽煤都,大躍進時代煤都:撫順
過渡煤都,動亂時代的煤都:開灤
開國煤都:中共第一城:陽泉
改革開放前煤都:棗庄
現任煤都,經典煤都,改革開放後的煤都:大同
未來煤都:二十一世紀的煤都:鄂爾多斯
1901年,撫順開始了煤炭開采。從那時起,撫順就成了世人矚目之地。撫順煤炭以產量高、質量好著稱,黑黑的「烏金」給撫順帶來了財富與輝煌,僅建國以後就為國家貢獻煤炭10億噸。撫順是中國最早告別農業社會的地區之一,「煤都」之美譽曾叫響全國乃至全世界。
山西省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東北部,其煤炭資源屬於地質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煤田」含煤面積926平方公里,探測總儲量718億噸。
隨著國家「能源戰略西移」的加快,中國「煤都」之譽再次易主。去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8103萬噸的產煤量躍居全國地級產煤大市之首,超過老牌的「中國煤都」山西省大同市。
萍鄉是江南重要的工業城市、江西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全國首批內陸開放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萍鄉市作為湘贛核心區域和龍頭城市。素有「湘贛通衢」、「吳楚咽喉」之稱,位於江西省西部,是一座有1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省轄地級市。萍鄉是中國工人運動策源地和秋收起義策源地,素稱「江南煤都」,年產原煤1000萬噸。;人才薈萃,被譽為贛西文化堡壘。
3. 山西的煤炭素有什麼之稱是煤都還是煤鄉
煤炭之都
山西煤炭資源豐富 全省國土面積15.7萬平方千米,含煤面積5.7萬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個縣級行政區中94個縣地下有煤,91個縣有煤礦。1995年全國第三次煤田預測資料顯示,全省2000米煤炭資源總量為6400億t,佔全國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計探明儲量2662億t,佔全國27%(其中:煤焦煤佔57%),保有儲量2613億t,佔全國的27%,境內各類煤礦批准佔用儲量約1500億t。
2、煤炭品種齊全,煤質優良,開發自然條件優良。
據1986年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山西擁有14個牌號的煤種,由其是大同的動力煤,陽泉、晉城的無煙煤,離柳、鄉寧的稀有煉焦煤儲量大、分布廣,開發歷史久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上開創了極佳的品牌效應;山西成煤時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層為石炭、二迭系和侏羅系;部分為第三系;目前開發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質構造大部分地區較為簡單,開采條件好。煤質優良,大部分為低硫、低灰、高發熱量。
因此,山西省素有煤炭之都的稱號
4. 為什麼稱撫順為煤城
不是meicheng
是煤都
煤都撫順
1901年,撫順開始了煤炭開采。從那時起,撫順就成了世人矚目之地。撫順煤炭以產量高、質量好著稱,黑黑的「烏金」給撫順帶來了財富與輝煌,僅建國以後就為國家貢獻煤炭10億噸。撫順是中國最早告別農業社會的地區之一,「煤都」之美譽曾叫響全國乃至全世界。撫順的煤炭資源已瀕臨枯竭,煤礦在撫順GDP所佔比重正逐年減少,有人說「煤都」早已名不副實,但撫順作為唯一一個國家命名的煤都的事實不變。地理知識里,「撫順」永遠是「煤都」的標准答案。「而鋼都是硬的,煤都是黑的」這一笑話,在慨嘆共和國長子威名不再的同時,也是對鞍山、撫順等經典重工業城市的歷史地位的肯定。
編輯本段煤都大同
山西省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東北部,其煤炭資源屬於地質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煤田」含煤面積926平方公里,探測總儲量718億噸。侏羅紀煤素以低硫、低磷、低灰份、高熱值的「三低一高」聞名於世,是優質動力煤和化工原料煤。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優勢,使大同市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被譽為中國「煤都」。大同市年產原煤8000萬噸,支持著全國5大火力電網、3大港口、6大城市的煤氣發生爐以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800多家大中型企業,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經濟建設,並遠銷歐、亞、美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編輯本段煤都鄂爾多斯
隨著國家「能源戰略西移」的加快,中國「煤都」之譽再次易主。去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8103萬噸的產煤量躍居全國地級產煤大市之首,超過老牌的「中國煤都」山西省大同市。 據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介紹,過去4年中,鄂爾多斯市原煤產量以每年1000萬噸以上的速度遞增,其中去年增長2184萬噸,這相當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煤都」河北開灤煤礦的年產量。 去年是中國歷史上原煤產量增長最多的一年。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的統計快報說:2003年全國原煤產量完成17.36億噸,比上年增加3.4億噸,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新高。去年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用電緊張,不少火力發電廠無米下鍋,目前缺電局面仍在繼續。 與鄂爾多斯市同時躍居全國前列的還有陝西省榆林市,去年榆林產煤7100萬噸。大同市、榆林市、鄂爾多斯市同處中國富藏煤炭的「金三角」地區——晉陝蒙交界處,這個區域的煤炭儲量佔全國六成以上,有舉世聞名的准格爾煤田、神府-東勝煤田,去年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億噸級煤炭企業神華集團。 資料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煤都」之稱已數易其主。最早的煤都是遼寧撫順,撫順在1938年就年產原煤900萬噸,到1949年,它的年產量只有原來的1/10,經過3年恢復,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隨後是河北開灤,當時的紀錄為年產2000萬噸;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新的煤都在山西大同崛起,當時年產原煤3000多萬噸,最輝煌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達到8600多萬噸,隨後逐步萎縮。 因資源枯竭,老「煤都」撫順的煤炭產業已走下歷史舞台,石化、煤層氣等接續產業正在興起。開灤、大同雖然仍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但資源枯竭的問題日益顯現並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當地政府已著手解決產業單一問題。 作為新興「煤都」,鄂爾多斯市在開發之初就充分注重了產業結構的合理性。除煤炭及相關產業外,鄂爾多斯的羊絨、建材、生物制葯等產業均在內蒙古甚至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編輯本段歷代煤都
首席煤都,終身榮譽煤都,大躍進時代煤都:撫順 過渡煤都,動亂時代的煤都:開灤 開國煤都:中共第一城:陽泉 現任煤都,經典煤都,改革開放後的煤都:大同 未來煤都:二十一世紀的煤都:鄂爾多斯
5. 中國的煤都是什麼
大同是全球產煤量最大的城市,最高年產量達到8606萬噸,堪稱「煤都」。
大同煤田
大同煤田地理位置為東經113゜7′左右,北緯約40゜4′,地跨大同、右玉、平魯、左雲、朔州等市縣,大致為一長方形、走向東北至西南,長85公里、寬30公里,總面積為1827平方公里,煤炭總儲量718億噸。其中,大同市境內佔有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
大同煤田有兩個煤系:侏羅紀煤系與石炭二迭紀煤系。侏羅紀煤系,原形成於印支運動後期的坳陷盆地,以後由於燕山及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被捲入新華夏系多字型構造中,為單一的弱粘結煤。侏羅紀煤系與石炭二迭紀煤系共有可採煤層18層,其中侏羅紀煤系有可採煤層15層、石炭二迭系有可採煤層3層,兩者總厚度為26米,相當於一座七層大樓的高度。
大同煤田不僅儲量大,而且煤質也好。正在開採的侏羅紀煤系,是最好的動力用煤,被稱為「世界動力煤細糧」。它有五大特點:第一是火力強,一般的煤每公斤發熱量只有5000-6000大卡,只能燒開9-10公斤水;大同侏羅紀煤每公斤發熱量卻達約8000大卡,能燒開11-12公斤水。第二是灰分低,一般的煤灰分都在10%-20%,即每百斤煤燒完後要留下10-20斤灰渣;大同侏羅紀的煤灰分只有5-8%,即每百斤燒完後只有5-8斤灰渣。第三是硫、磷等雜質少,大同侏羅紀煤含硫小於1%,含磷只有0.29%。第四是揮發分高,大同侏羅紀煤揮發分含量都在30%-34%間,用作燃料很容易點燃,宜於制煤氣,並且是加工轉化成煤化工產品的好原料。第五是硬度高。煤質堅硬開采起來費點事,但在運輸上,特別是長途運輸就很方便了。大同的優質煤很早就遐邇聞名,從前,北京、天津一帶的煤商都用「口泉大塊」作為招徠顧客的商標。現在大同煤更是國家建設不可缺少的工業食糧。
此外,大同煤田還具有優越的開采條件。首先是它的煤層離地表很近,開鑿井筒一般只要鑿下去60-100米就能見煤,最深的部分也不超過400米,因此,建井快、投資少。第二,煤層傾斜度小,一般的斜度都在5%左右,便於機械開采。第三,頂板堅硬,頂板岩石多是堅硬的膠質岩石,有的地方采空了幾十年,頂板岩石還掉不下來。第四,瓦斯量少。第五,地下水少。一般礦井涌水量都在每分鍾6-7噸左右,甚至更多,大同煤礦還不超過1噸,排水設備可節省。
6. 超難的填空!!中國的煤都是( ).中國的鐵都是( )我國( )號考察團去北極考察
第一鍾情況是地理問題 答案為:煤都是撫順,鐵都是鞍山,我國「雪龍」號考察團去北極考察 第二腫情況是腦筋急轉彎 答案為:中國的煤都是「黑的」,鐵都是「硬的」
7. 幾道初中物理地理題,會的幫幫我!
1.物體本身都是呈電中性的,只要說是帶正電,那麼必然是失去電子了,呈現出的正負電荷量除以一個電子的電量就是轉移的電子數目。
2.蕪湖,長沙,九江,無錫
3.撫順被稱為中國的 「煤都」,鞍山稱為 「鐵都
4.公路運輸是最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力強
5.包括糧、棉、油、麻、桑、茶、糖、菜、煙、果、葯、花卉、牧草、綠肥及其它種用的籽粒、果實或根、莖、苗、芽等繁殖材料
6.甘肅
7。一是以北京和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高技術產業基地;二是以深圳和廣州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高技術產業基地;三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高技術產業基地。
最後一個是歷史,不好意思,我文科不太好,就不能幫你解決了
8. 中國的煤都是什麼中國的鐵都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煤都」之稱已數易其主。最早的煤都是遼寧撫順,隨後是河北開灤;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新煤都又在山西大同崛起。2003年,蒙古鄂爾多斯市以8103萬噸的產煤量躍居全國地級產煤大市之首,超過老牌的「中國煤都」山西省大同市。
中國目前沒有鐵都這個稱號,有鋼都遼寧省鞍山市。
所謂鋼都,是政治地位的體現,也是經濟地位的體現。解放前,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半年後,鞍鋼開工。東北作為當時重要的經濟基地為國家做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50年代初,鞍山等遼寧幾個大城市被直轄中央管理,可見一斑。
再說經濟地位,中國鐵礦方面是貧礦國,鐵的地質儲量低,含量低,而鞍山的鐵礦石地質儲量佔全國儲量近四分之一。
(8)地理題煤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1901年,撫順開始了煤炭開采。從那時起,撫順就成了世人矚目之地。撫順煤炭以產量高、質量好著稱,黑黑的「烏金」給撫順帶來了財富與輝煌,僅建國以後就為國家貢獻煤炭10億噸。
撫順是中國最早告別農業社會的地區之一,「煤都」之美譽曾叫響全國乃至全世界。撫順的煤炭資源已瀕臨枯竭,煤礦在撫順GDP所佔比重正逐年減少,有人說「煤都」早已名不副實,但撫順作為唯一一個國家命名的煤都的事實不變。
地理知識里,「撫順」永遠是「煤都」的標准答案。「而鋼都是硬的,煤都是黑的」這一笑話,在慨嘆共和國長子威名不再的同時,也是對鞍山、撫順等經典重工業城市的歷史地位的肯定。
9. 關東第一名城中遼東著名的煤都是哪裡
關東第一名城中遼東著名的煤都是沈陽的撫順市。
撫順市,遼寧省地級市,遼寧省重要的工業基地,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位於遼寧省東部,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沈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23°55',北緯41°52',撫順境內平均海拔80米,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市區位於渾河沖積平原上,三面環山;撫順市轄四個市轄區及三個縣,總面積11271.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撫順市常住人口為1861372人。
10. 瓷都( )陶都( )花都( )煤都( )
瓷都(景德鎮)陶都(宜興)花都(廣州貌似有個地方叫花都)煤都(撫順)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意思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片」是唐詩慣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雲」等等),這里相當於「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這樣一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戌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徵夫在。「孤城」作為古典詩歌語匯,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一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備。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戌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徵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後漢書·班超傳》雲:「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戌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戌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