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海南有哪些地理現象和成因

海南有哪些地理現象和成因

發布時間:2022-05-22 13:10:45

A. 海南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和土壤、農作物等方面來簡述海南島

首先你說的區位大概是中國的東部沿海區域,東西部的分異規律是不一樣的,我的回答是我所知道的東區分異狀況,僅作參考。
表現為緯度地帶性規律,緯度地帶性規律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沿著緯線方向(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條帶狀規律性。
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土壤:熱帶為磚紅壤,南亞熱帶為赤紅壤,中亞熱帶為紅壤和黃壤,北亞熱帶為黃棕壤和黃褐土,暖溫帶為棕壤和褐土 ,溫帶為暗棕壤,寒溫帶為漂灰土
植被自北向南:針葉落葉林 溫帶針葉落葉闊葉林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一北亞熱帶含常綠成分的落葉闊葉林一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一南亞帶常綠闊葉林 熱帶季雨林、雨林.

B. 海南的相關地理知識誰有

【位置與疆域】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 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東北至西南長約290千米,西北至東南寬約180千米,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2大島。環島海岸線長1528千米。 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在海南島東南面約300多千米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島大部分淹沒於水下,僅黃岩島露出水面。西沙群島有島嶼22座,陸地面積8平方千米,其中永興島最大(1.8平方千米)。南沙群島位於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廣,暗礁、暗沙、暗灘最多的一組群島,陸地面積僅2平方千米,其中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的領土。 【地形與地貌】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山地和丘陵佔全島面積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島中部偏南地區,山地中散布著丘陵性的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島內陸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區。在山地丘陵周圍,廣泛分布著寬窄不一的台地和階地,佔全島總面積的49.5%。環島多為濱海平原,佔全島總面積的11.2%。海岸主要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蝕堆積海岸、由溺谷演變而成的小港灣或堆積地貌海岸、沙堤圍繞的海積階地海岸。海岸生態以熱帶紅樹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為特點。西、南、中沙群島地勢較低平,一般在海拔4至5米之間,西沙群島的石島最高,海拔約14米。 【山脈】 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屬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獼嶺、雅加大嶺、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雅加大嶺山脈:位於島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 【河流水系】 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集水面積均超過3000平方千米,3條大河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7%。南渡江:發源於白沙南峰山,斜貫島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瓊山至海口入海,全長311千米,流域面積7176.5平方千米。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空示嶺,橫貫島西部,流經瓊中、保亭、樂東、東方至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千米,流域面積5070平方千米。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經瓊中、萬寧、屯昌至瓊海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千米,總集水面積3693平方千米。

C. 海南島是如何形成的

地質構造運動形成的。

海南在地質上處於板塊構造學說所揭示的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澳—印板塊的交匯處,地殼運動十分活躍。

自地質史上的中元古代以來,經歷了中嶽運動、晉寧運動、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和第四紀冰川活動等地質構造運動,造成雷瓊之間多次發生斷陷,使海南島與大陸分離,成為位於南中國海北部大陸架上的「大陸型島嶼」,並分別留下各自的構造形態。

(3)海南有哪些地理現象和成因擴展閱讀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布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展布。

海南島縱深地質構造表現為地幔隆起背景上的凹陷區,幔凹中心在瓊中至樂東一帶,幔凹深度為30多千米。由於島內地殼結構和深部構造的差異,在地質構造、沉積建造和岩漿活動等方面,都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特徵。

D. 海南地理概況有哪些

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海口。位於東經108°37『—117°50',北緯3°58』—20°20『,面積3.4萬多平方千米。地處我國最南部的南海之中,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中部有五指山、黎母嶺山地及台地,四周有寬窄不等的平原。本區屬於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熱的8月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當北國千里冰封的時候,這里依然暖風和煦,可以海浴。有漢、黎、回、苗、壯等民族。本區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

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相望,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1988年是由廣東省設海南省。全省面積34萬多平方千米。人口724萬。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中部為五指山,沿海平原佔全島面積2/3。

海南屬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長夏無冬,青山綠野生機盎然,森林覆蓋率高達50%。熱帶雨林鬱郁蔥蔥,藤蔓交錯。海水中的紅樹林猶如海上森林,千姿百態。濱海大道椰樹搖曳,熱帶風情濃郁。海南屬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長夏無冬,青山綠野生機盎然,森林覆蓋率高達50%。熱帶雨林鬱郁蔥蔥,藤蔓交錯。海水中的紅樹林猶如海上森林,千姿百態。濱海大道椰樹搖曳,熱帶風情濃郁。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氣候,清新的空氣使海南島有「百果園」、「南葯寶庫」、「長壽島」、「綠島」的美稱。遊客可觀賞熱帶作物,探險熱帶森林,游覽火山口,觀賞海上紅樹林,並且攀登石林。

海南島有長達1580多公里的海岸線,其中沙岸佔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上千米不等,海的坡度一般為五度左右,平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雪。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18℃至30℃,海邊陽光充足,太陽光照很厲害。海南島也是我國熱帶作物基地。橡膠產量佔全國60%以上。此外還有劍麻,咖啡,椰子,菠蘿等熱帶作物,熱帶雨林中盛產貴重木材,藤類,南葯及珍貴鳥獸。海域盛產石斑魚,海龜,龍蝦等。海南資源豐富,正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是建設中的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海南是一座美麗富饒、歷史悠久的島嶼,四季如春,光照充足,有著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非常有特色的旅遊資源包括:熱帶海濱、民族風情、地熱溫泉、文化古跡、珍稀動植物等。特別是海南島海岸線漫長,海灣眾多,海邊大都是優質沙灘,椰風海韻為國內外旅遊者所贊美。

海上交通和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環行線沿途經過多個自然保護區。東北部遍布椰林,田野泛綠,中部是熱帶雨林地帶,東南部是椰林地帶,西部多為橡膠林地帶,熱帶水果終年不輟,有椰子、香蕉、菠蘿等。

前往島上各旅遊景區,可以沿東、中、西三線公路,東線海岸區為富於熱帶情調的椰林及海灘,中線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西線則可參觀鹽場、自然保護區和水庫。有海口、三亞、八所、清瀾等海港。新建了洋浦,馬村深水港。重要城市有省會海口,海島港城三亞。名勝古跡有海口的五公祠、海瑞墓、三亞的天涯海角、大東海旅遊中心、儋州東坡書院等。

海南被譽為「東方夏威夷」,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在浩瀚的南海碧波之中。

海南,是東方的夏威夷。人們這里盡情的享受陽光、沙灘、大海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你在海南可以參加各種海上娛樂活動。夜晚的海南更是具有海島特色的美麗風景。海南的各種娛樂場里精彩的演出會令遊人賞心悅目。東山還有更讓你感到休閑娛樂的活動高爾夫球場,綠草如菌,環境幽雅在此足可以好好享受這個高雅的運動。瓊海官塘溫泉,還有一流的溫泉,和完善的康樂設施。

旅遊資源:海南島的海岸線長達1584.8千米,適宜的氣候和優良的沙灘,使這里遍布最理想的海濱浴場和避暑勝地,如三亞市的鹿回頭、牙籠灣、大東海、天涯海角,海口市的秀英海,文昌縣的清瀾灣,瓊海市長坡,銅鼓嶺南北海岸,陵水縣猴島,東方縣魚鱗洲等。沿海還有火山爆發奇觀(如瓊山縣「水下村莊」和馬鞍嶺熔岩洞穴等)和紅樹林海岸景觀。陵水縣南海猴島常使人津津樂道。五指山為海南島主峰,氣勢格外磅礴。瓊中的瓊崖縱隊舊址則為現代革命紀念地。黎族惟獨分布在海南島,海南人善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民俗風情旅遊資源。

地方文藝:有瓊劇和黎族、苗族歌舞。

飲食文化:著名菜餚有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萬寧縣)、曲口海鮮(瓊山縣)、萬泉鯉魚、五指山金錢龜和鱉、福山乳豬、東方白切羔羊、那犬狗肉等。海南粉則各地都有。到黎家品嘗香飲則是一種難得享受。

E. 所有關於海南省的地理知識,高二會考的,比如海南島的氣候地形,看地圖要知道a b c 省是哪是什麼之類,...

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表現海南地處熱帶,位於東經108°37′~111°05′,北緯3°30'~20°18',年平均氣溫23~25℃,最冷的1月平均16~20℃,最熱的7月為35~39℃,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雨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節乾旱常常發生。

地形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
海南風景圖片集(二)(15張)、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河流
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7%。南渡江發源於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北部,至海口市入海,全長311公里;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縣空示嶺,橫貫海南島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山脈
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
氣候資源
位置與疆域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中國最南端的領土。是中國跨緯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看地圖要知道a b c 省是哪是什麼之類 要有具體的題目空說不行

國際旅遊島是以島嶼參與世界經濟發展分工合作中形成的.根據其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選擇旅遊產業作為其主要的產業,並依託此產業功能體系產生強大的國際客源聚集能力,而形成的島嶼經濟文化發展形態。國際旅遊島包含兩個其本要件,一個是旅遊業主導,即旅遊業成本島的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二是國際化,即在旅遊產業領域內,實現旅遊服務自由、國際化,具有超國界吸引力,客源市場廣泛且面向世界各地。
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優勢。海南旅遊資源突出特點表現為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全年無冬,年均溫度22℃~26℃;濱海風景區面積大,所轄海域200萬km2,海洋旅遊潛力巨大;中西部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熱帶原始林區,動植物資源豐富。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提供了優越的基礎條件。

2.區位優勢。海南地處華南和西南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的結合部,是大西南出海的前沿;內靠珠江三角洲,近傍廣東、香港、澳門,遙望台灣,外鄰東南亞,既靠近國內發達地區客源地,又毗鄰歐亞大陸主要客源地;靠近東亞與東南亞之間的國際深水航道,是國際海運的必經通道。

3.旅遊設施優勢。海南初步建立了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交通網路,海南鐵路也已融入全國鐵路網。按照國際標准建設的海口美蘭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已經開通了國內和國際航線300多條,航權開放實現了新的突破。電信基礎網路全部實現數字化,電話普及率在全國居於前列。海陸空全方位的立體交通、通訊網路形成,可進入性極大提高。目前全省共有星級賓館223家,其中五星級賓館11家;已有2家5A級景區和10家4A級景區,一家全國國際百強和全國國內百強旅行社,全省已具備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的國際接待能力。

F. 海南省的自然地理

1.地形: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2.河流:海南島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長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長230千米;東部的萬泉河長162千米。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南麗湖位於定安縣城東北30公里。南麗湖開發經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6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26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2.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米;常年水溫22-23℃,是瓊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里年平均氣溫22.5-23.7℃,氣候宜人。)3.面積:中國第二大島嶼,陸地面積3535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4. 氣候資源: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溫度仍達16℃—21℃,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我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雨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乾旱常常發生。5.山脈與河流: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 47%。南渡江發源於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北部,至瓊山市入海,全長 311公里;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縣空示嶺,橫貫海南島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長 230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

G. 海南西部熱帶沙漠的成因有哪些

海南西部熱帶沙漠的成因有降水少,植被覆蓋率低,以及風力強盛的氣候條件引起的。從地形角度,海南島西部位於山地的背風坡、為雨影區,降水減少,當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且風速較大,蒸發旺盛。

H. 海南島西部為何會出現熱帶沙漠,形成原理是什麼

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都是那種黃沙漫天的荒蕪之地,面積一定要大,比如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比巴西的面積都大。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里,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大。我國八大沙漠中最小的烏蘭布和沙漠面積也接近9000平方公里,四大沙地中最小的呼倫貝爾沙地面積也超過7000平方公里。



海南島西部在上世紀確實存在大面積的沙漠化土地,但經過幾十年的治理之後,沙漠化面積縮小了很多。不過由於島西部特殊的氣候,存在沙漠化的基礎,如果土地開發不當,熱帶沙漠有可能會卷土重來。

I. 海南的氣候類型。該氣候的主要分布地區及成因

熱帶季風
,只分布在南亞,東南亞,形成原因有兩個,一個是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但是主要的是受
氣壓帶

風帶
的南北移動,夏季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北移,此時,
南半球
的東南
信風帶
會移動到赤道附近,此時,風會越過赤道,在
地轉偏向力
的影響下偏轉成
西南季風
,但是,中國的海南會有兩種風向的風,一種是
東南風
,一種是西南風,東南風就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

J. 海南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和相關數據。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其位於我國南部,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具體為:

1、海南地理位置。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8°37′—111°03′,北緯18°10′—20°10′之間。

2、海南氣候。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

3、海南地形。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

4、海南雨水情況。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水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節乾旱常常發生。

5、海南日照情況。海南島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終年太陽高度角大。夏至前後有兩次太陽位於天頂,正午時,太陽高度角在84°45′~86°45′;即使在冬至日,正午時,太陽照射的高度角也在46°05′到48°05′。各地夏至與冬至的晝長相差很小,因而,太陽輻射能相當豐富,日照充足,年太陽輻射總量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時數在1793~2590小時.為熱帶氣候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海南島位於東亞季風區,受季風影響較為明顯。東風帶系統和西風帶系統對其均有影響。

6、海南氣溫。海南各地的年平均氣溫為22.5~25.6℃,以中部的瓊中最低,南部的三亞最高。等溫線向南彎曲呈弧線分布,從中部山區向四周沿海遞增,23℃等溫線在中部山區閉合。由於海洋的調節,海南氣溫年變差普遍較小,多數地區為8~10℃,三亞最小(7.6℃)。普遍比中國大陸地區低5~10℃。

閱讀全文

與海南有哪些地理現象和成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